国土资源质量评价方法82主导因子评价法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质量评估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质量评估方法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质量评估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土地的潜力和限制,从而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
本文将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质量评估方法。
一、土地质量评估的意义土地质量评估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可利用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土地质量评估,可以了解土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土地的生产力和环境承载力。
这对于决策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土地利用决策,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二、土地质量评估的方法1. 土地调查和采样土地质量评估的第一步是进行土地调查和采样。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土壤样本,可以获取土地的基本信息,如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土地质量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土地的肥力和适宜性。
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评估土地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对土壤样本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地的肥力和适宜性,从而评估土地的质量。
3. 土地生态环境评估土地的生态环境对于评估土地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土地的生物多样性、水资源、气候条件等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决策者考虑到土地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4. 土地利用潜力评估土地利用潜力评估是评估土地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考虑土地的物理条件、气候条件、水资源等因素,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和可利用性。
这对于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和开发潜力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5. 土地生产力评估土地的生产力是评估土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考虑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等因素,可以评估土地的生产力。
这对于决策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确定土地的农业潜力和可持续利用。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一、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土地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并对其进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在综合评价法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等。
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对土地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后将各项指标的评分加权求和,得出土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二、单指标评价法单指标评价法是指通过选取一个或几个代表性指标来评价土地质量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对特定土地功能的评价,如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
在单指标评价法中,评价指标通常根据土地功能的要求来选取,如农田土壤的肥力指标包括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建设用地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基承载能力、地质地貌稳定性等。
通过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土地对于特定功能的适宜程度。
三、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遥感与GIS方法是一种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覆盖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等数据,为土地质量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GIS技术则可以实现对遥感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整合,促进土地质量评价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遥感与GIS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指标提取、权重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等。
通过对采集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各项评价指标,并根据权重分析的结果,得出土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数据精确等优点。
综上所述,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单指标评价法和遥感与GIS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相互结合,根据评价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地质量评价,从而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综合评价原则。
综合考虑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以全面、科学、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
2.分类评价原则。
根据土地的用途、土类、地形地貌、气候等不同特点,对不同类型土地进行分类评价。
3.定量评价原则。
采用定量指标,对土地进行评价,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4.动态评价原则。
评价过程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更新数据和评价结果。
5.多层次评价原则。
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局部,对土地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1.定量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化指标,如土地产量、土地价值、土地适宜度、生态环境质量等,对土地进行科学评价。
2.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评价土地的综合价值和潜力。
3.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GIS技术、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评价。
4.专家评价方法。
通过请专家进行评价,借鉴经验、知识和技术,对土地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以上原理和方法,土地资源评价可以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第4章 国土资源质量评价方法

名词解释: 资源评价 自然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评价
简答:
1 资源评价的分类。
2 国土资源评价目的、评价内容。
3 国土资源评价的原则。
第四节 国土资源质量评价方法
一、主导因子评判法 这一评价方法是在影响某一资源质量的多个因子中,选择 一或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子作为评判资源质量或划分 等级的依据。然后对这种起主导使用的评价因子(或项目),
通常模糊变换途径有二:一是参加评审的人员按一定标准对评判因
子逐一评审,得出结论性的评语;二是在一级评判因子之下再设二 级评判因子,并按一定标准逐一得出结论性的评语,然后对一级评 判因子逐个做出评判结论。在综合评判过程中,将各个评判因子的 评语加以统计,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综合评判某一资源的模糊
关系矩阵。最后解模糊关系矩阵即可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约,所以其权数较高。耕地与经济林是本区的发展基础和致富之路,
也较为重要,所以其权数相同,仅次于气候因素的权数。宜林地资
源和土地分级各县市均较丰富,故给予权数最小。 第二方案确定权系数的突出之点是既强调气候因子,又重视土地质 量(包括养殖水域)对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分别给予较高的权系 数0.3与0.2,而人均林地、耕地与经济林地的权系数保持不变。
实例:评判鄂西北郧阳地区所属六县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
设论域u=热量条件、人均林用地、人均耕地、人均经济林和一、 二、三、四级土地占总面积比重。 设论域v=优、较优、良好、一般、较差。 各评价因子按五级分别拟定分级标准,在评定评价级别时评价人员
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即将评价各县的评判因子的实际值与标准值
三、综合指标评判法
这种评价方法是选取公认的能反映某一资源质量的综合性指
土地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土地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土地评价,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高深?实际上,它就像我们在超市里挑水果一样简单。
只不过,我们这次不是在挑苹果和橙子,而是在为一块土地“打分”。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聊如何为土地评价因子分配权重。
你会发现,这其实就像是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得把握好各种调料的量,才能让最终的菜品恰到好处,回味无穷。
1. 权重的基本概念首先,啥是权重?权重就像是一道菜中的盐和糖,有些因子(也就是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比其他的更重要。
咱们得搞清楚哪个因子的分量该大,哪个该小。
比如,地理位置好的地方,肯定更值钱,对吧?所以位置这个因子的权重就得高点儿。
1.1 权重确定的基本原则权重的确定就像是选股一样,得看市场行情。
首先,你得有个清晰的原则。
比如,土地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土壤质量等,这些都是咱们要考虑的因子。
每个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同,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它们的权重。
就像做菜时,你得根据个人口味调节盐和糖的比例。
1.2 影响因子的分类那么,啥是影响因子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能左右土地价值的各种因素。
比如,地段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肯定更值钱;而土壤肥沃的地方,种点儿菜、建个花园都棒极了。
我们得把这些因子分类,像分类水果一样,把它们分成几个大类:地理位置、土地使用、基础设施、环境因素等等。
2. 确定因子权重的方法说了这么多,我们的重点来了:咋确定这些因子的权重呢?这个过程其实也不复杂,就像找出最适合你的那本书一样。
2.1 专家咨询与市场调研首先,专家的意见非常重要。
你可以请教那些在土地评估方面有经验的人,就像你去找厨师请教菜谱一样。
他们的意见往往是权重确定的“金标准”。
再加上市场调研,看看同类土地的价格和卖点,这样你才能对每个因子的影响力有个大概念。
2.2 定量与定性分析接下来,我们得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权重。
定量分析就像是在用计算器算账,具体到每一个因子的具体影响力。
定性分析则是更主观的,就像是你的直觉,或者是对市场的一些看法。
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

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
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主要涉及对土地经济和自然属性的综合评定,以及土地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为了合理评估和使用土地资源,确保土地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以下是土地分等定级的一些方法:
1. 综合评价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影响土地质量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土地进行分类排队,评定城镇土地等级。
2. 土地潜力评价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农用地,它综合运用土地潜力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利用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包括光温生产潜力、理论产量、最高产量、产量比系数等多个指标来划分农用土地等级。
3. 基准地价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城镇土地,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确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出让基准地价。
每个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确定土地的出让基准地价,将要出让的地块根据自然和经济属性做了一个划分。
4.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这是国家出台的标准,旨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评价评估体系,促进自然资源管理向数量、质量与生态管护并重转变的基础性工作。
它提供了实施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估价的规范和依据。
5. 土地收益差异原则:这种方法考虑了土地使用价值,以及与设施规模和相对距离相关的因素,如公交站点流量等,来评定土地级别。
总的来说,土地分等定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综合指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这些方法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体系摘要: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资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继土地资源调查,解决了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之后,进而解决土地资源的质量问题。
通过土地资源评价,可确定土地资源的潜力水平、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以及其所能承载人口的数量等。
关键词:土地资源,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引言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各国国民经济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而我国现实中,土地规划控制指标屡被突破,规划严重脱离实际,已无权威性和约束力可言。
人地关系进一步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规划而言,需要从编制、评价、审批、实施和监督检查的整个管理工作中去分析。
在上述各个环节中,规划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科学的规划评价为方案优化和评审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
因此,探讨统一的、客观的评价方法,十分必要。
下面本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正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
当今世界面临的几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等,都与土地息息相关。
目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土地利用的效率影响着经济增长速度、生态环境质量及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1.土地资源评价述评1.土地资源评价的含义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的性能进行鉴定。
土地资源评价包括对土地的各个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等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阐明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程度、限制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及对环境有利与不利的后果;阐明土地现在的利用情况、合理程度以及土地用途转变的可能性及其条件;阐明土地提高生产能力与增加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
第3章第2节 国土资源质量评价方法-8-2主导因子评价法-8-2

(二)参评指标
资源质量评价是依据影响资源质量的指标或因
子来进行的,而影响资源质量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土地评价参评指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1、土地特性参评项目 一切可测量或度量的土地属性。 物理属性,如土壤中的粘粒矿物; 化学属性,如土壤盐基代换量; 地理属性,如土地位置。
2、土地质量参评指标
④ 多因子综合评判法
⑤ 地域对比 ⑥ 标准值对照法
单因子
主导因子 项目
(因子)
指
分
与标准值对照
标准表 以最低限制因 子为确定资源 质量依据
最低限制 因子 多因子
标
综合 指标
多因子
指 数 多子
数学
级
赋以各 处理 因子权值
评价基本图式
(一)主导因子评判法
1、基本思想
影响资源质量的因子很多,各因子对资源质量影 响与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有几个因子对资源质量影
3 ~ 4 m。问:土地单元A适种柑桔的等级?
响最大,我们称其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评判法就是采用影响某一资源质量的主 因子分级方法,通过所形成的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被评价
对象进行等级评定。
2、方法步骤
1、在影响某一资源质量的多个因子中,先择一或二个起决
定作用的主导因子作为评判资源质量或划分等级的依据; 2、对这种起作用的评价因子(或项目)提出一个或多个能 全面确切地表达它的评价指标; 3、对每个指标按一定标准作出分级,得到一张可以用于质 量分级的标准表; 4、确定评级标准,建立评级标准表; 5、根据主导因子的具体指标与评价标准表对照,可得到每 一评价地段即评价单元的级别。
级评定,资源等级是资源质量评价的主要结果或形式。
对资源开发者来说,对资源质量分级与等级评 定,有利于对不同等级的资源采取切合实际的开发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资源评价内容看,资源质量是基本的评价内容。我 们将主要介绍资源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并且要回答与资 源质量评价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
① 资源质量评价何时何地的实质是什么? ② 资源质量评价的参评指标有哪些? ③ 如何选择评价指标?
(一)资源质量等级
国土资源质量评价主要针对资源优劣进行的等级评定, 资源等级是资源质量评价的主要结果或形式。
3、对每个指标按一定标准作出分级,得到一张可以用于质 量分级的标准表;
4、确定评级标准,建立评级标准表; 5、根据主导因子的具体指标与评价标准表对照,可得到每
一评价地段即评价单元的级别。
3、主导因子的形成
① 通过经验获取 前题是评价人员要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经验的 获取可以是直接的,亦可以是间接的。其次,经验法为定 量的主因子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上的指导,这种指导是 全过程的。 ② 通过多因子间的主因子多元统计方法。
对资源开发者来说,对资源质量分级与等级评定,有 利于对不同等级的资源采取切合实际的开发方案,另一方 面,也有利于从优质资源开发入手,遵循经济学上的帕托 罗最优,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
如 土地评级常分为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 和等外备用地(或至八等地)。
(二)参评指标
资源质量评价是依据影响资源质量的指标或因子来 进行的,而影响资源质量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土地评价参评指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1、土地特性参评项目 一切可测量或度量的土地属性。
物理属性,如土壤中的粘粒矿物; 化学属性,如土壤盐基代换量; 地理属性,如土地位置。
2、土地质量参评指标
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属性 与种植业或其它植物生产率有关的项目,如作物种类 及产量(包括熟制)、土壤水分有效性或土壤持水量、土 壤养分及其有效性等; 与牧业生产率有关的项目,如除以上提到的外,还包 括牧场的鲜草量、毒草数量与毒性、草场抗退化能力等; 与林业生产率有关的项目,如适生林木种类、木材年 增长量及质量、影响幼林生长的立地因素等; 与经营管理和投入有关的项目,如地形条件、地理位 置、改良技术或措施的规模及难易程度、土地利用现状等。
4、实 例
评价:地处亚热带的宜昌县适种柑桔地的质量
分析: ① 亚热带地区是柑橘的主要产地; ② 亚热带地区是一个易受寒冻影响的地区,如17世纪,
长江流域出现封冻,江南大片柑橘被冻死。
① 选取评价因子
① 越冬气温 ② 土体厚度 ③ 地表排水条件 ④ 水源与供水条件 ⑤ 土壤有机质 ⑥ 地表坡度 ⑦ 土壤酸碱度 ⑧ 土壤质地 ⑨ 地形与避冻条件
(三)指标选择(以土地评价为例)
在众多的影响资源质量评价的各项目中,对不同的 开发利用目标来说,不同的项目所起的作用不同,针对 性地选取评价因子。
如,对土地进行的耕地开发,坡度就是一个基本的 主价项目,一般<15°可以作为耕地开发,以保持水土, 25°则是其上限。
但如果对土地进行商业性开发,土壤质地和土壤酸 碱度就不能作为参评项目。
主导因子评判法就是采用影响某一资源质量的主因子 分级方法,通过所形成的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被评价对象 进行等级评定。
2、方法步骤
1、在影响某一资源质量的多个因子中,先择一或二个起决 定作用的主导因子作为评判资源质量或划分等级的依据;
2、对这种起作用的评价因子(或项目)提出一个或多个能 全面确切地表达它的评价指标;
参评指标选择原则
① 选择稳定的不易改变的因素,如坡度、土质、有效土层 厚度等。
② 针对性,针对评价目标与土地利用方向。 ③ 合理选择某些较稳定或不稳定项目,前者如土地肥力、
水分,后者如植被、排灌条件等。这些项目可以人工加 以改造。
二、评价方法
① 主导因子评判法 ② 最低限制因子评判法 ③ 综合指标评判法 ④ 多因子综合评判法 ⑤ 地域对比 ⑥ 标准值对照法
项目
(因子)
单因子 多因子
主导因子 最低限制
因子
多因子 指数 多因子
指
标 综合 指标
与标准值对照
分
标准表
以最低限制因
子为确定资源
质量依据
数学 赋以各 级 处理 因子权值
评价基本图式
(一)主导因子评判法
1、基本思想
影响资源质量的因子很多,各因子对资源质量影响与 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有几个因子对资源质量影响最 大,我们称其为主导因子。
② 确定主导因子指标
越冬气温 极端低温≥-7℃;极端低温≥-9℃出现频率
土体厚度 以土层厚度加风化壳厚度来表达
③ 构造主导因子指标分级标准表
柑桔越冬温度
土体 等
极端低温出现 频率 极端低温出现 频率 等 厚 度
( ≥ - 7℃ )
( ≥ - 9℃ )
级 (m) 级
20年以上一遇 15年以上一遇
100年以上一遇 Ⅰ
4
a
50年以上一遇 Ⅱ 3 ~ 4 b
30年以上一遇 Ⅲ 2 ~ 3 c
15年以上一遇 Ⅳ 1 ~ 2 d
④ 柑桔地评级标准表
柑桔地等级 一等地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等外备用地
评级标准 Ⅰa, Ⅰb Ⅰc, Ⅰd, Ⅱa, Ⅱb
Ⅱc, Ⅱd, Ⅲa, Ⅲb Ⅲc, Ⅲd, Ⅳa, Ⅳb Ⅳc, Ⅳd
主导因子判别思考题
1、评价人员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获取土地单元 A : 冬季极端低温≥ - 7 ℃的频率为20年以上一遇;土体厚度为
3 ~ 4 m。问:土地单元A适种柑桔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