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萃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中药提取实习报告

中药提取实习报告

中药提取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中药材提取**的实习岗位上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中药提取的知识和技能,也亲身体验了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流程。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悟。

首先,在实习的一开始,我对中药提取的过程和原理并不是很了解。

通过老师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和讲解,我逐渐学会了中药提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我了解到中药提取是通过溶剂浸提、蒸馏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来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等。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具体的提取实验,从准备实验器材、称量药材、提取操作、浓缩和干燥等多个环节都亲自动手完成。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我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药提取的流程和技术要点,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比如储备液的配制、仪器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这些技能对于以后从事中药提取工作或者进一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这次中药提取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也让我对中药提取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在中药提取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中药原料提纯实验报告(3篇)

中药原料提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原料中杂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2. 掌握中药原料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中药原料的纯度,为后续的制剂提供优质原料。

二、实验原理中药原料提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溶剂萃取、沉淀、离心、过滤等方法,将中药原料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其纯度。

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有:1. 溶剂萃取法:利用不同溶剂对中药原料中有效成分和杂质的溶解度差异,将有效成分从原料中萃取出来。

2. 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中药原料中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分离。

3. 离心法:利用离心力将中药原料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分离出来。

4. 过滤法:利用滤纸、滤膜等将中药原料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离心机、抽滤装置、烘箱等。

2. 试剂:中药原料(如:黄芪、人参等)、溶剂(如:乙醇、水等)、沉淀剂(如:硫酸铵、硫酸钠等)、酸碱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溶剂萃取法(1)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粉末,过筛。

(2)将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3)静置一段时间,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4)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2. 沉淀法(1)将中药原料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2)加入适量的沉淀剂,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3)过滤,收集沉淀。

(4)将沉淀用溶剂洗涤,去除杂质。

(5)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3. 离心法(1)将中药原料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2)将溶液离心,收集沉淀。

(3)将沉淀用溶剂洗涤,去除杂质。

(4)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4. 过滤法(1)将中药原料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2)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剂萃取法通过溶剂萃取法,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得到了较好的提取,提纯效果明显。

2. 沉淀法通过沉淀法,中药原料中的杂质得到了有效去除,提纯效果较好。

中药成分提取实验报告(3篇)

中药成分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溶剂提取法从中药藜芦中提取其有效成分,并优化提取工艺,以期为藜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藜芦药材:购自药店,经鉴定为Veratrum nigrum L.- 乙醇:分析纯- 水浴锅- 烘箱- 滤纸- 砂芯漏斗- 蒸发皿- 电子天平- 移液管- 容量瓶- 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752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欧仪器有限公司)- JS-2000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JSM-638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公司)三、实验方法1. 藜芦药材处理:- 将藜芦药材干燥,研磨成粉末,过60目筛。

2. 提取工艺优化:- 以藜芦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JMP软件实验设计模型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种因素对主要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

3. 提取方法:- 称取藜芦粉末0.5g,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溶液,在60℃水浴锅中加热提取,提取一定时间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适量乙醇溶解,定容至10mL。

4. 定量分析:-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和JMP软件实验设计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液料比为30:1,提取时间为1小时,提取次数为2次。

2. 芥芬胺和藜芦胺含量测定结果:- 在最佳提取工艺下,藜芦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分别为0.025mg/g和0.020mg/g。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从藜芦中提取有效成分,并通过正交实验和JMP软件实验设计模型优化了提取工艺。

在最佳提取工艺下,藜芦中芥芬胺和藜芦胺的含量较高,为藜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六、实验讨论1. 在提取工艺优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藜芦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影响较大。

中药成分提取实验报告

中药成分提取实验报告

中药成分提取实验报告引言中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成分。

通过提取中药成分,可以进一步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开发新的药物。

本实验旨在提取一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并进行分析和鉴定。

材料与方法材料- 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中药材:XXXX(草名或者植物名)- 乙醚- 水- 无水硫酸- 纸薄层析片方法1. 将中药材XXXX粉碎成细粉。

2. 取一定量的中药粉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乙醚,用研钵和研杵混合研磨,直至形成均匀的糊状混合物。

3. 将混合物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醚混合溶剂,摇匀,放置于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

4. 将上层的乙醚溶液小心地倒入蒸馏瓶中。

5. 将蒸馏瓶连接到蒸馏装置中,加热直至溶液完全蒸发,得到固体残渣。

6. 将残渣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进行酸处理。

7. 将酸处理后的溶液抽滤,得到过滤液。

8. 取一定量的过滤液,进行纸薄层析分离,使用适量的试剂进行显色观察和测定。

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步骤,从中药材XXXX中成功提取了中药成分。

下面是实验结果的实物和观察结果的总结:1. 从乙醚溶液中获得了XXXX充填固体,其颜色为XXXX(描述颜色)。

2. 经过酸处理和抽滤,得到了XXXX(过滤液阶段)的过滤液。

3. 在纸薄层析分离中,使用XXXX试剂与XXXX成分反应后的显色情况如下:测试管编号显色情况:-: ::1 颜色12 颜色23 颜色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得到的XXXX(中药成分名称)含有XXXX(描述成分)。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了中药材XXXX中的有效成分,并初步分析和鉴定了其成分。

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1. 中药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成分的流失。

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提取方法,以提高提取效率。

2. 本实验只对提取的中药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鉴定,还需要进一步的化学测试和仪器分析来确认其成分和结构。

中药的萃取实验报告

中药的萃取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萃取技术,从中药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并探究不同萃取方法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中药萃取是基于中药植物材料中有效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有效成分从植物材料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萃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超声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器材:- 超声波萃取仪- 超临界流体萃取仪- 分液漏斗- 热水浴- 烘箱- 电子天平- 烧杯- 量筒- 玻璃棒- 试管2. 药品:- 中药植物材料(如:菊花、丹参等)- 水溶剂(如:乙醇、甲醇等)- 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 标准品(如:绿原酸、丹酚酸B等)1. 溶剂萃取:- 称取一定量的中药植物材料,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

- 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剂,浸泡一段时间。

- 将浸泡好的药材与溶剂混合物煮沸,保持沸腾状态一段时间。

- 煮沸后,将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

- 将滤液放入烘箱中烘干,得到提取物。

2. 超声波萃取:- 称取一定量的中药植物材料,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

- 将粉末放入超声波萃取仪中,加入适量的水溶剂。

- 设定超声波萃取时间和功率,启动仪器进行萃取。

- 萃取完成后,收集萃取液,烘干得到提取物。

3. 超临界流体萃取:- 称取一定量的中药植物材料,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

- 将粉末放入超临界流体萃取仪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压力和流速。

- 启动仪器进行萃取,收集萃取液。

- 将萃取液放入烘箱中烘干,得到提取物。

五、实验现象1. 溶剂萃取:药材与溶剂混合物煮沸过程中,药材颜色逐渐变深,煮沸结束后,滤液呈深棕色。

2. 超声波萃取:超声波萃取过程中,药材与溶剂混合物产生气泡,溶液颜色逐渐变深。

3.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药材与溶剂混合物呈均匀雾状,收集到的萃取液为无色透明。

1.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提取效率较高,提取物颜色较深,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溶剂残留。

2. 超声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提取效率较高,提取物颜色较浅,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超声波辐射污染。

常用中药实验报告总结(3篇)

常用中药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深入了解中药的炮制过程、药效成分的提取以及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中药的基本炮制技术和制剂工艺,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中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中药炮制:包括清炒、炙法、蒸制等传统炮制方法,以及现代的微波炮制技术。

2. 药效成分提取:采用溶剂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3. 中药制剂制备:包括散剂、丸剂、滴丸剂等不同类型的制剂制备。

三、实验步骤1. 中药炮制实验(1)清炒法:将药材放入炒锅中,用文火炒至色泽加深,内部熟透。

(2)炙法:将药材与辅料(如蜜、姜汁等)混合,炒至辅料完全吸收,药材表面呈黄色。

(3)蒸制法:将药材放入蒸锅中,用蒸汽蒸至药材内部熟透。

2. 药效成分提取实验(1)溶剂萃取:将药材粉碎后,用适当溶剂(如乙醇、甲醇等)浸泡,过滤、浓缩得到药效成分。

(2)超声波辅助提取:将药材粉碎后,加入溶剂,在超声波辅助下提取药效成分。

3. 中药制剂制备实验(1)散剂制备:将药效成分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分装。

(2)丸剂制备:将药效成分与辅料(如蜂蜜、糯米粉等)混合,制成丸剂。

(3)滴丸剂制备:将药效成分与基质混合,滴入冷凝剂中,形成滴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中药炮制实验通过清炒、炙法、蒸制等方法,使药材内部熟透,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如清炒法可提高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炙法可降低药材中挥发油含量,蒸制法可去除药材中的杂质。

2. 药效成分提取实验通过溶剂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有效提取了中药中的药效成分。

如溶剂萃取法提取的药效成分含量较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3. 中药制剂制备实验通过散剂、丸剂、滴丸剂等不同类型的制剂制备,使药效成分易于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如散剂便于服用,丸剂可延长药效,滴丸剂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五、实验总结1. 中药炮制是提高中药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的重要环节,应根据药材特性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

中医蒸馏提纯实验报告(3篇)

中医蒸馏提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医蒸馏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蒸馏装置进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技术。

3. 通过实验,提高对中药有效成分的认识和分离纯化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中药提取过程中,蒸馏可以用来分离和纯化具有挥发性的有效成分。

蒸馏过程中,加热使混合物沸腾,产生蒸汽,然后通过冷凝使蒸汽重新变为液体,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中药药材(如薄荷、樟脑等)、蒸馏水、酒精等。

2. 仪器:蒸馏装置(包括蒸馏瓶、冷凝管、接收瓶、酒精灯等)、温度计、烧杯、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药材:取适量中药药材,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以增加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提高提取效率。

2. 配制药材溶液:将粉碎后的药材与适量的蒸馏水混合,浸泡一段时间,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3. 加热蒸馏:- 将药材溶液倒入蒸馏瓶中,连接好冷凝管和接收瓶。

- 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瓶,使溶液沸腾。

- 调节温度,保持蒸馏温度在药材有效成分的沸点附近。

- 收集蒸馏出的液体,记录收集量。

4. 冷凝与收集:蒸馏出的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凝成液体,流入接收瓶中。

收集一定量的蒸馏液。

5. 分离与纯化:将收集到的蒸馏液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如结晶、重结晶等)进行分离和纯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蒸馏效果:通过蒸馏,成功收集到一定量的蒸馏液,表明蒸馏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

2. 有效成分含量:对收集到的蒸馏液进行检测,分析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结果如下:- 薄荷油含量:3.5%- 樟脑含量:1.2%- 其他挥发性成分:0.8%结果表明,蒸馏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薄荷和樟脑等有效成分。

3. 纯化效果:通过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操作,有效成分的含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地运用蒸馏方法提取了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证明了蒸馏方法在中药提取中的有效性。

用乙醇提取中药实验报告

用乙醇提取中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提取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为中药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在中药提取过程中,乙醇可以溶解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使有效成分从药材中分离出来。

本实验采用乙醇作为溶剂,通过提取、分离和鉴定等步骤,实现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三、实验材料1. 药材:某中药(如黄连、丹参等)2. 乙醇:分析纯3. 氢氧化钠滴定液:分析纯4. 酚酞指示液:分析纯5. 薄层色谱板:分析纯6. 其他试剂:盐酸、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钠等四、实验方法1. 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药材,置于索氏提取器中。

(2)向索氏提取器中加入适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3)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

2. 浓缩(1)将滤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在40℃左右浓缩至一定体积。

(2)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硫酸钠,搅拌至沉淀完全。

(3)过滤,收集滤液。

3. 结晶(1)将滤液置于冰箱中结晶。

(2)取出结晶,抽滤,晾干。

4. 鉴定(1)取一定量的结晶,加入少量盐酸,观察溶解情况。

(2)取少量结晶,点样于薄层色谱板上,用氯仿-甲醇(体积比8:2)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的提取效果通过对比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发现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提取率逐渐提高。

在乙醇浓度为70%时,提取率达到最高。

2. 结晶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加入无水硫酸钠使滤液中的有效成分结晶,结晶效果良好。

3. 鉴定结果通过盐酸溶解试验和薄层色谱分析,证实结晶物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六、结论1. 乙醇是一种适用于中药提取的有效溶剂,可提高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 在本实验条件下,70%乙醇溶液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最佳。

3. 通过结晶、过滤等步骤,可实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纯化。

4. 本实验结果可为中药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邮电大学中药萃取实训报告学生姓名:陈永霖学号:07200422所在学院:自动化班级:0810704专业:自动化实训名称:流程控制及中药萃取控制实训指导教师:吴界益完成时间:2010.11.28成绩评定: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实训中心2010年01月实训题目:中药萃取控制系统生产线实训实训目的:1)了解中药萃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和过程2)学习NCS4000控制系统3)通过本次实验学习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实训设备:提取罐、单效浓缩器、冷凝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过滤器、精馏塔、醇沉罐、搅拌罐、加热器、储罐、卫生泵、真空缓冲罐、浓缩器、醇沉静置罐、外循环加热器、稀酒罐、冷却器、真空干燥器、真空泵、板式换热器、缓冲罐、水箱、蒸汽发生器、凝水水箱、制水机、冷却塔、水泵、电控箱工艺流程图分析:中药萃取工艺流程图介绍:公共系统准备到位;加入药材:根据工艺要求定量加入植物药材加入溶媒:按工艺提供自来水和蒸气,对溶媒预热和稀释,按正确比例加入溶媒开始提取:通入蒸汽后,达到工艺要求,开始提取。

循环提取:提取加热同时通过泵不间断的两罐自循环一段时间后,再提取芳香油回收:根据工艺控制阀门,回收芳香油提取热回流:在启动真空系统和提取浓缩后,完成热回流出渣:关闭相关阀门和冷却后,出渣冲冼:出渣结束后,用自来水冲冼工艺设备分析:1)提取罐1、直筒形状:双加热形式(夹套和底部),加热完全、时间短、便于出渣。

2、利用此加热结构可进行小生产试验及正常生产沸腾后的维沸。

中心加热鼓在药液中心加热,有效的利用了能源,加快了加热速度。

又起到支撑底部药材的支桥作用。

中心滤液鼓套加大了出液面积,便于出液,不易堵网。

它可以随出渣门的开启又起到挂带料渣的挂桥作用,使出渣更加顺利。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解决了爆锅不安全因素。

3、罐的顶部中心安装有360°全方位高压清洗球,球的上部与法兰和清洗管道连接,球面密布有射流孔,可旋转、全方位清洗罐壁。

4、罐的上部装有切线循环管。

可通过泵把提取液从底部经过上切线管进行切线循环,形成一种动态搅拌效果,可使上部漂浮的药材快速溶解在溶媒中,提高了药材的提取效率。

2)单效浓缩器1、加热面积与冷却面积配比合理,加热进液切线循环方式,蒸发室内设有折流板和消沫器。

蒸发快、消沫性好。

2、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维修率低、易清洗。

可生产1.25左右比重的浸膏。

3、不堵管,从预热、加热、生膜整体设计合理,行程短、效率高。

低温不破坏药的热敏物质。

回收溶媒可再用,降低生产成本。

3)冷凝冷却器冷凝冷却器是一种高效换热设备,主要用于把二次蒸汽冷凝冷却下来进行回收。

可分为立式或卧式,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

其结构是由冷凝及冷却组成一体,内部结构可分单返程及多返程。

壳程通入冷却水、管程走二次蒸汽,逆向进行汽液交换,达到换热效果。

它是由封头、筒体、管及管板等组成。

整体是由管道、阀门、仪表连接为一体。

4)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将溶液中的水、轻、重油利用其比重不同而自动分层的容器。

通常用于提取芳香油的回收,通过分离器可回收轻油及重油。

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是由上下两层组成的,上层由上封头、下锥体、筒体、分油器(收集油水混合物及重油)等组成,下层由视盅、接收器等组成(收集芳香油)。

整体是由管道、阀门连接一体。

5)过滤器过滤分为初滤(网滤20-100目)、中滤(布滤100-200目)、细滤(板框及高速离心200目以上)。

本设备采用翅片形式,适用于液体的初、中过滤,可达到40-200目。

根据生产要求可采用吸滤或压滤形式生产,其特点过滤面积大、速度快、操作简便。

其结构是由上椭圆封头、下碟形封头、筒体、翅片、过滤布等组成。

整体是由自吸泵或离心泵、仪表、管道、阀门连接一体。

6)精馏塔1)主体设备由塔体、蒸馏釜、板式换热器等组成,配有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检测仪表,以保证成品酒精达到设定要求并不受污染。

2)填料采用自行开发研制的新型高效规整填料或散装填料。

规整填料是由具有许多相同几何尺寸和形状的单元组成的填料,以整砌的方式填料在塔内,适用于大直径的塔体,其中以波纹填料应用最为广泛;散装填料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颗粒体,在塔内以散堆的形式堆积,多用于小直径的塔器。

应用该种填料,可以明显降低塔体高度,一方面可以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对厂房高度的建筑要求。

7)醇沉罐醇沉罐由带夹套筒体、浮球出液装置、手动出渣门、气动切线装置等组成。

筒体夹套内可通入冷冻盐水或冷却水,使料液间接冷却,控制醇沉液沉淀所需的温度。

罐顶上装有灯镜和视镜,可观察罐内料液出料情况。

清洗球可旋转清洗设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出液管路上装有管路视镜,可观察控制出液的状况以便更好地操作。

8)搅拌罐由上封头、人孔、下锥体、筒体、液位计、防暴电机、机架、可调减速机、搅拌器、清洗球、支腿等组成。

用于浓缩液的配比搅拌,为喷雾干燥加热、均匀提供稳定物料。

9)加热器蒸汽列管式加热器,壳程通入蒸汽、管程通入溶酶,逆向进行汽液交换,达到换热效果。

解决提取加溶媒及回流二次溶媒预热补充提取,使提取过程缩短,提高工作效率及提取率。

10)储罐①常压储罐其结构是:由上封头、下锥体、人孔、筒体、液位计、呼吸阀、清洗球、支腿等组成。

②带压储罐其结构是:由上封头、下锥体、人孔、筒体、液位计、清洗球、仪表、支腿等组成。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序号测点位号测点位置仪表名称规格型号量程数量单位一、温度7 TT101 外循环加热器出液管道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8 TT102A、B 1#、2#提取罐内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2 只9 TT103 提取冷却冷凝器冷却水回水管道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10 TT201 浓缩缓冲罐出液管道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11 TT202 单效浓缩器进液管道内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12 TT203 单效浓缩器内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13 TT204 浓缩冷却冷凝器冷却水回水管道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14 TT301 醇沉罐冷却水回水管道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15 TT302 醇沉罐内温度PT100 WZP24dIIAT4,M27x2,L/l=600/4000—1000C 1 只16 TT401 加热器出液管道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17 TT402 精馏塔釜内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400/2500—1000C 1 只18 TT403 精馏塔塔节内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100/500—1000C 1 只19 TT404 精馏塔塔顶内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100/500—1000C 1 只20 TT405 塔顶冷凝器冷却水进水管道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21 TT406 纯酒冷却器冷却水出口管道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22 TT407 纯酒冷却器冷却冷却溶媒出口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23 TT601 真空干燥罐内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100/500—1200C 1 只24 TT701 水箱温度PT100 WZP24 0—1000C 1 只dIIAT4,M27x2,L/l=400/25025 TT702 真空冷却器冷却水出口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26 TT901 冷却塔冷却水供水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27 TT902 冷却塔冷却水回水温度PT100WZP24dIIAT4,M27x2,L/l=50/250—1000C 1 只二、压力5 PT101 溶媒泵出口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6 PT102 外循环加热器蒸汽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7 PT103 提取出液泵出口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8 PT104 分汽包设备本体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7H22 Ex d IICT60~0.5MPa1 块9 PT105A、B 1#、2#提取罐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1MPa2 块10 PT106A、B 1#、2#提取罐夹套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2 块11 PT201A、B 1#、2#缓冲罐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10~0MPa2 块12 PT202 浓缩蒸发器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10~0MPa1 块13 PT203 浓缩加热器蒸汽管道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14 PT301 醇沉罐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10~0MPa1 块15 PT401 精馏塔塔顶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1Mp 1 块16 PT402 精馏塔塔釜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1Mp 1 块17 PT403 精馏塔蒸汽阀后端管道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18 PT404 加热器蒸汽管道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19 PT405 纯酒出液泵后管道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20 PT501 来工艺用压缩空气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7H22 Ex d IICT60~1.0MPa1 块21 PT502 来仪表用压缩空气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7H22 Ex d IICT60~1.0MPa1 块22 PT601 真空干燥器蒸汽阀后端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0.3Mp1 块23 PT602 真空干燥器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10~0MPa1 块24 PT701 真空泵管道上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10~0MPa1 块25 PT702 真空缓冲罐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6H22 Ex d IICT6-0.10~0MPa1 块26 PT901 蒸汽发生器出口管道内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7H22 Ex d IICT60~1.0MPa1 块27 PT902 自来水总进线母管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7H22 Ex d IICT60—0.3Mp1 块28 PT903 冷却塔泵出口母管压力压力变送器NCS-PT105 II SG7H22 Ex d IICT60—0.3Mp1 块29 PdT201 浓缩器入口过滤器出入口差压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6H22 Ex d IICT60~0.1MPa1 块30 PdT301 醇沉罐出口过滤器出入口差压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6H22 Ex d IICT60~0.1MPa1 块31 FT101 外循环加热器出液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F22 DA T20~2.5KPa1 块32 FT102 提取罐分汽包进蒸汽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F22 DA T1 0~4KPa 1 块33 FT201 单效浓缩器进蒸汽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F22 DA T20~16KPa1 块34 FT202 单效浓缩器进液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F22 DA T2 0~6KPa 1 块35 FT401 精馏蒸汽总管道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H22 DA T10~10KPa1 块36 FT402 采出流量管道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H22 DA T10~60KPa1 块37 FT801 蒸汽发生器蒸汽管道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H22 DA T20~2.5KPa1 块38 FT901 自来水总进线流量差压变送器NCS-PT105 II SD5H22 DA T10~2.5KPa1 块三、流量1 FE101 外循环加热器出液流量流量孔板DN20,介质:水,流向:水平安装,工作压力:0.5MP,温度:1000C700Kg/h 1 台2 FE102 提取罐分汽包进蒸汽流量流量孔板DN20,介质:高温蒸汽,流向:竖直安装,工作压力:0.3MPa,温度:1500C50Kg/h 1 台3 FE201 单效浓缩器进蒸汽流量流量孔板DN20,介质:高温蒸汽,流向:竖直安装,工作压力:0.3MPa,温度:1500C100Kg/h 1 台4 FE202 单效浓缩器进液流量流量孔板DN20,介质:混合液体,流向:竖直安装,工作压力:-0.1MP,温度:1500C50Kg/h 1 台5 FE401 精馏蒸汽总管道流量流量孔板DN20,介质:高温蒸汽,流向:竖直安装,工作压力:0.3MPa,温度:1500C80Kg/h 1 台6 FE402 采出流量管道流量流量孔板DN15,介质:纯酒精,流向:竖直安装,工作压力:常压,温度:500C50L/h 1 台7 FE801 蒸汽发生器蒸汽管道流量流量孔板DN40,介质:高温蒸汽,流向:竖直安装,工作压力:0.7MP,温度:1500C200Kg/h 1 台8 FE901 自来水总进线流量流量孔板DN40,介质:自来水,流向:水平安装,工作压力:1.0MP,温度:1500C3T/h 1 台六、电磁阀1 SV101 外循环加热器自来水进液阀电磁阀2V130-15 DC24V,防爆 1 个2 SV102 外循环加热器出液阀电磁阀2V130-15 DC24V,防爆 1 个3 SV103A、B #1、2提取罐中间蒸汽阀电磁阀2V130-15 DC24V,防爆 2 个4 SV104A、B #1、2提取罐底部蒸汽进汽口电磁阀2V130-10 DC24V,防爆 2 个6 SV105 提取罐循环泵出液阀电磁阀2V130-15 DC24V,防爆 1 个5 SV106A、B 1#、2#提取罐出口阀电磁阀2V250-20 DC24V,防爆 2 个7 SV201A、B 真空缓冲罐破真空阀1、2电磁阀2V250-20 DC24V,防爆 2 个9 SV202A、B 真空缓冲罐真空阀1、2电磁阀2V250-20 DC24V,防爆 2 个10 SV203A、B 真空缓冲罐溶媒回收阀1、2电磁阀2V250-20 DC24V,防爆 2 个8 SV204A、B 真空缓冲罐出电磁阀2V250-20 DC24V,防爆 2 个液阀1、211 SV401 精馏塔进蒸汽电磁阀电磁阀2V130-15 DC24V,防爆 1 个12 SV701 真空水箱补水电磁阀电磁阀2V250-25 DC24V,防爆 1 个七、调节阀1 CV102 提取外循环加热器进蒸汽调节阀电动调节阀DZW30,300x500,1500℃,4~20mA,DN201 个2 CV201 单效浓缩器进提取溶媒液调节阀电动调节阀DZW30,300x500,100℃,4~20mA,DN201 个3 CV202 单效浓缩器进蒸汽调节阀电动调节阀DZW30,300x500,150℃,4~20mA,DN201 个4 CV701 真空泵真空调节阀电动调节阀DZW30,300x500,100℃,4~20mA,DN251 个AI:8通道HART输入模块(NCS4000-AI8-HART);8通道热电阻输入模块(NCS4000-RTD8);4通道热电阻输入模块(NCS4000-RTD4);8通道热电偶输入模块(NCS4000-TC8);16通道电压输入模块(NCS4000-AI16-V);16通道电流输入模块(NCS4000-AI16-I);8通道4~20mA电流输入模块(NCS4000-AI8-I);DI:16通道220VAC数字输入模块(NCS4000-DI16-220VAC);8通道220V AC数字输入模块(NCS4000-DI8-220VAC);16通道24VDC干结点输入模块(NCS4000-DI16-24VDC-SW);16通道24VDC数字输入模块(NCS4000-DI16-24VDC);8通道24VDC数字输入模块(NCS4000-DI8-24VDC);AO:8通道4~20mA电流输出模块(NCS4000-AO8);DO:8通道220VAC固态继电器输出模块(NCS4000-DO8-220VAC);8通道24VDC数字输出模块(NCS4000-DO8-24VDC);控制系统组态软件设计:FBD_D01FBD_D02FBD_D03FBD_DIFBD_AIFBD_H1_M1_1 FBD_RTDFBD_AOFBD_H1_M1_2 FBD_H1_M2_1LD_Operator FBD_H1_M2_2 LD_D023LD_F1控制系统画面设计分析:1)工艺流程画面设计12)工艺流程画面设计24)趋势画面6)配电实验系统7)能耗监控画面实训心得:通过这次实训,我对中药萃取的基本流程有了一点了解,对在萃取过程中的各部件的功能也有一定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