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

• 墙体 (斜拉破坏通过构造措施避免,
hw )/ l0 0.4
V2 12 (0.2 hb / l0 ht / l0 )hhw f
V2 : Q2
作用下支座边缘的剪力设计值;
(5-33)
1 :翼墙或构造柱影响系数
单层1.0 多层 无洞口1.0
b f / h 3 时1.3 b f / h 7 或有构造柱时1.3
有洞口
边支座0.7 中支座0.8
自承重
无洞口0.45
有洞口0.5
第18页/共55页
4.托梁上部砌体局部承压
Q2 fh
(5-35)
0.25 0.08bf / h 局压系数
5.托梁在施工阶段的验算
施工阶段砌体中砂浆尚未硬化,不考虑共同工作,托梁按受弯构件进行正截 面、斜截面计算。
荷载包括:①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自重; ②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③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1/3跨度的墙体重量)
混凝土砌块砌 体
砖和小型砌块 砌体
hw<ln/2
按墙体的均布自重 采用
hw≥ln/2
按高度为ln/2的墙 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hw<ln hw≥ln
按梁板传来的荷载 采用
梁板荷载不予考虑
第4页/共55页
第5页/共55页
正截面承载力:
M ftmW
斜截面承载力:
z I /S
V fvbz
为内力臂,对矩形截面
②③
①
当墙中主拉应变达到砌体极限拉应变时将出
现裂缝②;
斜裂缝将穿过墙体和托梁的交界面,在托梁端部 形成较陡的上宽下窄的斜裂缝,临近破坏时在托 梁中段交界面上将出现水平裂缝③。
第12页/共55页
•破坏形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1-34)
①砖砌平拱过梁的受剪承载力按式(11-25)计算。
②砖砌平拱受弯承载力按式(11-24)计算。
(3)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计算。
1.3 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墙梁的类型
(1)按承受的荷载分类。
①承重墙梁。除了承受托梁和顶面以上的墙体自重外, 还承受由屋盖或楼盖传来的荷载的墙梁,如建筑物底层为 大开间、上层为小开间时设置的墙梁。
图11-28 组合拱受力体系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2 (2)
无洞口墙 梁的破坏 形态。
3
弯曲破坏。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29 简支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
3)有洞口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弯曲破坏。
2.
3.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0 开洞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混凝土Leabharlann 构与砌体结构砌体的构造要求
1.1 墙、柱高厚比
1)高厚比验算的基本概念
砌体结构房屋中,作为受压构件的墙、柱除了应满足承载力要 求之外,还必须满足高厚比的要求。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 体房屋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稳定性与刚度的一项重要构造措施。
砌体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β ]是指墙、柱高厚比的允许限 值(见表11-7),它与承载力无关,而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现阶段的 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综合研究而确定的。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1 偏洞口墙梁的破坏(试验结果)
砌体的构造要求
4)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1) 墙梁支座 反力和内力 分布。
(2) 托梁的受力
特点。
(3) 中间支座上方 砌体的局部受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重点:砌体结构的特点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特点:(1)容易就地取材;(2)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4)施工方便,工艺简单;(5)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7)抗震性能差;(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一、砌体的力学性能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典型题型:砌体结构的特点不包括(C)。
A.保温隔热性能好B.抗震性能差C.造价高D.施工方便,工艺简单二、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横墙应满足下列要求:(1)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2)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10真题6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是为了保证墙、柱满足(D)要求。
A.受压承载力B.受剪承载力C.局部受压承载力D.稳定性规范规定,对于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8m的梁,其支承面下为砖砌体时,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典型题型:当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应力过大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梁端下设置(C)。
A.构造体B.窗过梁C.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D.圈梁三、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
圈梁的作用:(与抗震有关)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
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四、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1.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mm;2.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90mm×190mm;3.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墙顶应设置压顶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砌体工程施工构造要求

砌体工程施工构造要求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计算材料用量,分清各种材料规格,并上报计划。
砌块进场后,厂家需及时提供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
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敲击时声音响亮,并需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
2. 机具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准备相应的施工机具和工具,如砌块切割机、砌筑砂浆搅拌机、水平尺、垂直尺、钢尺、锤子、斧子等。
3. 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4. 现场准备:砌筑施工所在的施工层,在施工前应先进行结构验收,办理好施工隐蔽验收手续。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通道畅通。
二、施工构造要求1. 砌体结构施工要求:(1)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绑扎构造柱钢筋,然后砌砖墙,最后支模浇筑混凝土。
(2)砖墙应砌成马牙槎(五退五进,先退后进),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 设26水平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
(4)中小型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
承重墙严禁采用断裂小砌块,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针对盲孔砌块)。
2. 填充墙结构施工要求:(1)填充墙采用轻质砌体材料。
填充墙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2)填充墙砌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拉结筋的锚固长度和布置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3)填充墙与承重墙、柱的连接处应采取加固措施,确保连接牢固。
(4)填充墙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三、施工质量控制1. 墙体灰缝饱满、灰缝厚度均匀一致、墙面清洁。
2. 构造柱浇筑密实、后塞口高度和砌块斜度一致。
3. 门窗过梁浇筑密实、搁置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4. 砌体成形质量达到相关规范标准。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操作,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1 砖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防潮层位置探讨
防潮层的合理位置
防潮层的位置应位于: 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
卷材防潮层
卷材防潮层
在防潮层部位先抹 20mm厚的砂浆找平 层,然后干铺一层卷 材或做一粘二油,卷 材的宽度应比墙厚每 边宽10mm 。卷材防 潮较好,但抗震能力 差,一般用于非地震 地区。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a)墙段长度(b)洞口宽度
砖墙厚度
3、墙的高度 墙身的高度是由实际需要经过设计确定,但墙高与 墙厚应由一定的比例来制约,从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三)砖砌墙体的细部构造
1、防潮层
1)水平防潮层 位置---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范围内 ---室内地面标高下一皮砖位置 ---雨水飞溅到墙面高度以上 构造做法---卷材防潮层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2)垂直防潮层 位置及构造做法
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 6m的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为:砖MU10,砌 块MU7.5,石材MU30,砂浆M5。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 墙、柱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
基土的潮湿 程度
钢筋砖圈梁
钢筋混凝土圈梁
被洞口断开的圈梁 如果圈梁被断开时,应 设置附加圈梁补强。
圈梁遇到洞口时的处理
技能拓展 附加圈梁设置在洞口下部
圈梁
圈梁
h L
附加圈梁
L≥2h 且≥1m
圈梁与构造柱Biblioteka 浇脱模后的圈梁、构造柱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构造做法
断面尺寸不小于 240mm×l80mm。 竖筋不少于4Φ 12,箍筋 Φ 6@250mm。 沿高每500mm设2Φ 6钢 筋与墙拉接,每边伸入 墙内不小于1m 。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2)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
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 钢筋网片。
(3)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 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 凝土将孔洞灌实,灌实高度应为墙身全高。 (4)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如未设圈梁或混凝
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
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墙每边不小于500mm,对多孔 砖墙和砌块墙不少于700mm。
3.砌块砌体房屋
(1)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 得小于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 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间距 不应大于200mm),网片每段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 不得小于300mm。
① 对砖砌体为9m;
② 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7.2m。
(5)填充墙、隔墙应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一般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拉接筋,在砌筑墙体时,
将拉接筋砌入水平灰缝内。
(6)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墙 可靠拉结。 (7)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mm ~500mm设拉接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
②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3)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
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 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 ①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预制梁
装配式楼盖梁的截面有矩形、T形、倒T形、L形、十
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1 )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焊接网。
(2 ) 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屋面板应符合下列规定:②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
②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梁或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
当板未直接搁置在圈梁上时,在内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20mm。
③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端钢筋应与支座处沿墙或圈梁配置的纵筋绑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④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与现浇板可靠连接。
⑤当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⑥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 3 )承受吊车荷载的单层砲体结构应采用配筋砌体结构。
( 4 )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的承重墙梁不应采用无筋砌体构件支承。
( 5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当层数为3层、4 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
当层数超过 4 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 6 )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 ,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不应少于4∅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mm。
( 7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底部现浇混凝土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
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400 m m ×400 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 mm。
(8 )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
( 9 )填充墙与周边主体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传力、变形、耐久、防护和防止平面外倒塌要求。
砌体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

柱距为0.9~4.8m,墙厚为240mm时,配筋率都小于0.2%。因此这
种墙体纵向弯曲的影响按无筋砌体考虑。
.
3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窗间墙间距s
s
a)无构造柱 H0、I1、E1
bc
bc
bc
构造柱
h
H0 E1 I1
x
x
Pcr1
Pcr2
y1
y2
H 0C E2 I2
h
窗间墙间距s
s
y y
b)有构造柱 H0c、I2、E2
0 .9 9 0
0 .9 8 7 0 .9 7 4
细料石、
C 15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半细料石
M 10
C 20
1 .0 0 4 1 .0 0 5 1 .0 0 7
1 .0 0 8
1 .0 1 0 1 .0 2 0
C 25
6.2.8 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6.2.9 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墙可靠拉结。
公 式 ( 6) 1.050 1.067 1.083 1.100 1.125 1.250
从表2、表4可以看出,公式(5)、(6)的取值小于构造柱混 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10时的数据。
在使用中还规定:
bc l0.2时 5 , bc取 l0.25
bc l0.0时 5 , c取 1.0
因此,公式偏于安全。
6.1.3 注2为新增加的内容,用厚度小于90mm的砖或块材砌筑的隔墙,
基土 潮湿程度
规范背景
混凝土 砌块
石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各层窗台处按开间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砼板带,其中顶层(不含阁楼层)须四周拉通,具体做法详图(五)。
2).本工程墙体除注明外均为填充墙,应先浇梁柱后砌墙,构造柱在墙体完成后施工。
框架填充墙应设2ɸ6@500钢筋与框架柱连接,伸入柱内不小于250,伸入墙内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1000。
楼梯间四周的填充墙与砼墙、砼柱的拉结筋均全长拉通设置。
3).墙体净高大于4m时,墙体半高处或门窗洞上必须设置沿墙全长贯通的水平腰梁,具体详图(八),其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ɸ10,箍筋为ɸ6@200。
外墙的每层层高中部增设腰梁,详图(八)。
腰梁位于门窗洞顶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80mm。
东西山墙及南北外墙第一开间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厚度为240mm,与墙体同宽的砼边框,内配4ɸ10,ɸ6@200。
4).当墙顶无楼层梁、板时,应设压顶梁,作法同图(八)中腰梁。
5).填充墙墙长大于5m或超过层高2倍时、内外墙体不同材料交接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设构造柱,构造柱纵筋必须锚入混凝土梁或板中,按03G329-1中第34页做法。
6).填充墙与砼构件连接处采用钢丝网抹灰加强,钢丝网与填充墙、砼构件的搭接宽度每边各不小于300mm。
顶层、楼梯间四周和走廊通道墙体两侧满布。
7).砌块墙顶面与钢筋混凝土梁(板)底面间应预留10~25mm空隙,空隙内的填充物宜在墙体砌筑完成后7d后进行。
在墙顶每一砌块中间部位及两侧用经防腐处理的木楔楔紧固定,木楔两侧宜用专用粘结
剂、1:3水泥砂浆或玻璃纤维PU发泡剂嵌严。
详见图(九)所示。
8).女儿墙的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9).根据《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外墙加强构造详见图(八)。
10).电梯井安装导轨侧砖砌体中增设圈梁(截面高度及竖向间距由电梯厂家确定),与墙同宽,内配纵向钢筋4…12,箍筋为…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