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历史上学期 期中测试试题

2020年初三历史上学期 期中测试试题
2020年初三历史上学期 期中测试试题

初三历史期中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20分)

1.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基督教教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2.它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它是

()

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C.《查士丁尼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

3.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诸多王国也接受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会的势力迅速扩大。这一宗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

A.印度半岛B.巴勒斯坦地区C.阿拉伯半岛D.希腊半岛

4.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D.《查士丁尼法典》

5.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离开麦加迁居新地,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奠定了阿拉伯国家的雏形。文中的“新地”是()

A.麦加B.麦地那C.巴格达D.耶路撒冷

6.14世纪中叶的地中海区域,兴起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这场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对“神权至上”

B.提倡人性的解放

C.起源于意大利

D.本质上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7.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是一个恶魔;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导致两种看法矛盾的认识根源是()

A.两者的宗教信仰不同

B.两者的文化程度不同

C.对哥伦布本人的喜好不同

D.两者所站的立场不同

8.如图是某国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大宪章》

9.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

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

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率军远征俄罗斯D.制定《拿破仑法典》10.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当时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英国农业衰退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D.新航路的开辟

1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D.凯伊发明了飞梭

12.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南北分裂

B.殖民统治

C.奴隶制

D.农奴制危机

1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富国强兵

14.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汽车在我国家庭中快速普及,下列品牌与最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汽车“亲缘”最近的是()

A.长安福特B.北京现代C.东风本田D.上海大众

15.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

A.万有引力定律

B.适者生存原理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16.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A.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B.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达尔文的进化论

17.“1914年,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世界被战火燃烧了…….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没有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场世界战争就不会爆发。”这种说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危害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内心造成了巨大伤害

C.没有认清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认为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原因

18.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冲锋枪、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这样场景最早出现在()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9.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中国的主权完整

B.支持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

C.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20.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A.波兰独立

B.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C.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D.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如下图片的建筑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材料二: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法典中还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材料

材料三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占有总人口1/6的人享有了民主权利,才使雅典国家与古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它已在思想和传统上为后来所有类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石。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1)材料一图中所示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被称为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分)

(3)材料三所说的民主在谁统治时期发展到高峰?哪些人不包括在总人口1/6的人之内?(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古时代东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上的本质区别。(1分)

22.美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崛起和强大给我们无尽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独立自由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材料一反映哪个文献的内容?哪一年颁布的?(2分)

材料二:如图所示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示中美国国会行使什么权力?上图体现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原则?(2分)

材料三: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变成另一种东西。”

(3)“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分别指南方和北方哪种不同的经济制度?(2分)

材料四:(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4)材料四颁布的什么文件?(1分)

(5)综合上述材料,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经验可以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什么启示?(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当西方朝社会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却反应迟钝,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只是到国际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击后,俄国统治者才稍微清醒过来,勉强的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史纲》(1)造成俄国“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的是什么制度?俄国统治者勉强的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2)材料一中的宣言起草者是谁?该宣言发表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2分)

材料三在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下,“震撼世界”的革命爆发了。1917年底,在阿芙乐尔号隆隆的炮声中,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从此世界历史结束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进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特殊时期。俄国也因此走上了一条新式的现代化道路。

(3)材料三所说的“震撼世界”的革命是哪一历史事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的名称是什么?(2分)

材料四:该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是自家所有来使用,也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一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列宁还引进外商,投资矿产和其他发展计划。

——摘编自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4)材料二中的“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何特点?(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二:

(2)在上图中将三国协约是哪些国家(填字母)。A是哪个国家?(2分)

材料三:这是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是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1分)

材料四: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4)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最终结局如何?结合材料四,说说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警示?(2分)

初三历史期中测试试题

答题纸 21、(7分) (1) (2)

(3) (4) 22、(8分) (1) (2) (3) (4) (5) 23、(8分) (1) (2) (3) (4) 24、(7分) (1) (2) (3) (4)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考场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

…………

装…

线

……………………

【答案】1--10D A B A B D D A D C 1--20 B C C A D C C C D C

21、(1)古埃及;金字塔。(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3)伯里克利;外邦人、妇女、奴隶。(4)东方盛行专制制度,而西方流行民主制度。

22、(1)《独立宣言》;1776年。(2)国会:立法权;分权制衡原则(3)南方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5)启示:国家的独立是美国崛起的前提条件;国家统一是美国崛起和繁荣的保障;优秀历史人物发挥了指引的作用;(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23、(1)封建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2)马克思恩格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苏俄)(4)新经济政策;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允许私有制、市场存在)

24、(1)变化趋势:美国德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领先。(2)DEF;A:德国。(3)凡尔登战役;(4)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应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