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生漆的加工与改性
浅谈生漆及其擦漆工艺

浅谈生漆及其擦漆工艺一、生漆的概述生漆又名天然漆。
泛称中国大漆。
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
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
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黄色,生长到五-八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漆液了,早在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前11世纪)已开始用大漆制出了精美的漆器。
其科学道理在于大漆中的漆酶能促进漆酚加速氧化成膜,为生漆涂层固化成膜的天然催干剂。
这一催干作用与漆酶的活性有关,活性强弱决定生漆涂层干燥的快慢。
漆酶的活性受制于气温、湿度及大漆中的酸性物质虽然,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
经过实验得出结论:气温为20℃至40℃,大气相对湿度为75%至85%时最适宜于涂擦大漆,且在大漆中不能加入带强酸性或碱性物质。
温度过高过低、过干过湿均不能对硬木家具擦大漆。
在荫房中可以进行人工升温、泼水或在地面放置浸湿的麻袋、草包、荫房是擦漆必备条件。
二、生漆的用途由于天然生漆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
它可以用作军工、化工、纺织、轻工、造船、机电以及工艺制品等方面的重要涂料。
可作为副优良的防腐剂,生漆的防腐性能,对于木材、房屋、器具、钢铁、管适、车船等都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这些器物因经常受到日光、风雨、潮湿、海水的浸浊,以及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易于腐朽、生锈和风化,涂上了生漆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可用作电器设备的良好绝缘材料,由于生漆的漆膜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因此,它是电机、海底电缆漆包线等电器设备的良好绝缘涂料,对某些辐射试验研究设备也是很好的涂料,又由于生漆能耐油和耐有机溶剂,所以,它又是航空油罐内蟹的良好涂料。
是漆器工艺制品的良好涂料,我国漆器工艺品驰誉世界,是传统出口商品,如扬州漆器,福州脱胎、北京雕漆、这些漆器不仅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还因为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特优,因而具有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不受温度影响的特点。
生漆的生物合成与应用

生漆的生物合成与应用生漆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有机物,具有透明、光泽、坚韧等特点,由于其所含有的大量芳香族化合物,常被用于制造香料、染料等等。
然而,生漆也具有一些天然的泄漏风险,因此在工业上的应用较为有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合成和应用生漆的方法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生漆的生物合成生漆属于植物分泌物中的树脂类,分布广泛,亚洲、非洲和美洲均有生长。
生漆一般由寄生在漆树上的细菌、真菌及其它微生物发酵分泌而成。
生漆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漆基酚,它是由细菌或真菌酵素催化漆树中的芳香族化合物聚合而成的。
喷施过量的杀虫剂或施肥不当等因素都可能使树木死亡或失去寄生菌,导致生漆无法形成。
生漆有很高的生物毒性,对一些微生物和昆虫具有较强的杀灭力。
此外,由于生漆的化学结构特殊,它很难在人工合成过程中得到高品质的成品。
因此,利用生物技术合成生漆,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一些研究人员证明了利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来产生高品质的生漆的可行性。
由于生漆的合成过程很复杂,这类研究需要依靠大量的生物工程预测和设计。
目前,利用微生物生产生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这项研究为生漆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漆的应用生漆以其高透明度、坚韧、耐水、耐酸碱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具、音响、电影放映等领域。
生漆的涂料用于塑珠材料可以改善氧化性质、提高透明度,使得漆面有较好的光泽。
生漆还常用于制作镜面,因为它不会引起光的散射。
生漆也被用作化妆品成分,由于其抗菌性和抗氧化性能,可以用于面霜、底妆制品、口红和眼影等化妆品,其温和的特点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除此之外,生漆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场合。
在艺术领域,生漆可以作为画家油画框架和小型雕像的表面饰品。
另外,生漆也可以用于口香糖和甜食等食品中,作为一种包装材料。
总结生漆是一种独特的有机物,在很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生漆的生物合成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这项研究为生漆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流程生漆是一种传统的涂料,具有优异的防水、防腐、防火、防虫等特性,因此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如今,生漆虽然已经被现代涂料所替代,但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价值仍然备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漆的制作工艺流程。
1. 采集漆液生漆的原料是漆树的树脂,漆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云南、广西、福建等地。
采集漆液的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这时漆树的树皮被割开,树脂流出,采集到的漆液要经过过滤、沉淀等处理。
2. 熬制漆膏采集到的漆液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杂质,需要通过熬制来去除。
熬制漆膏的过程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一般需要熬制数小时,直到漆液变成黏稠的漆膏。
3. 搅拌漆膏熬制好的漆膏需要进行搅拌,这样可以使漆膏更加均匀,去除其中的气泡和杂质。
搅拌的时间一般在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直到漆膏变得光滑、细腻。
4. 涂刷底漆在涂刷生漆之前,需要先涂刷一层底漆,这样可以增强生漆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底漆一般使用石灰水或者石膏水,需要涂刷数遍,每遍之间需要晾干。
5. 涂刷生漆涂刷生漆需要使用特殊的刷子,一般是用动物毛制成的。
涂刷时需要注意涂刷的方向和厚度,一般需要涂刷数遍,每遍之间需要晾干。
涂刷完毕后,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使生漆表面更加光滑。
6. 烘干涂刷完生漆后,需要进行烘干,这样可以使生漆更加坚硬和耐久。
烘干的时间一般在数天到数周不等,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湿度。
7. 上光烘干完毕后,需要进行上光,这样可以使生漆表面更加光滑和亮丽。
上光一般使用石蜡或者蜡油,需要涂刷数遍,每遍之间需要晾干。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生漆就制作完成了。
虽然生漆的制作过程繁琐,但是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价值仍然备受人们的喜爱。
一种生漆的改性方法技术

一种生漆的改性方法技术
生漆的改性方法技术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改性方法:
1. 增加固含量:通过加入合适的固化剂或填料,增加生漆中的固含量,提高涂膜硬度和耐磨性。
2. 改变粘度:通过添加稀释剂或改变生漆中的树脂配方,调整生漆的粘度,以适应不同的涂装工艺和设备要求。
3. 改变颜色和光泽:通过添加颜料或光泽剂,改变生漆的颜色和光泽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4. 改进耐候性:通过添加抗氧化剂、紫外吸收剂等添加剂,提高生漆的耐候性,延长涂膜寿命。
5. 增加涂装性能:通过调整生漆的流平性、干燥时间等特性,提高涂膜的涂装性能,如抗粘连性、抗划伤性等。
6. 提高环保性能:通过减少或替代有害物质,采取低VOC(挥发性有机物)配方等措施,改善生漆的环保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生漆改性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具体要求,生漆改
性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性能要求、加工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改性。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流程生漆工艺流程是指将生漆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适合使用的漆料的一种工艺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下一般的生漆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漆树。
漆树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生长环境较为特殊。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确保气候和土壤的条件都适合漆树的生长。
然后,需要培育漆树苗,将苗种移植到预先准备好的园地中,并进行定植。
漆树从种植到可以采摘生漆需要经过大约3到5年的时间。
然后,采集生漆。
生漆采摘的最佳时间是在秋季,此时漆树的树皮刚被破裂,漆液流出。
首先,在漆树的树干上挖一个小孔,然后将一片竹叶放在孔上,让漆液顺着竹叶流入容器中。
漆液采集后需要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不纯的成分。
接下来,将生漆进行加工。
首先,将生漆倒入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搅拌均匀。
然后,将锅放在火上煮沸,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漆液变得浓稠。
接着,将煮沸后的漆液倒入容器中,继续搅拌,使其冷却。
冷却后的漆液会变得更加黏稠,需要继续搅拌,直到漆液达到所需的黏度。
最后,将加工好的生漆进行储存。
生漆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储存。
一般来说,使用木桶或陶罐储存生漆可以保持其质量和保存时间。
同时,在储存生漆的环境中,还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生漆出现变质。
综上所述,生漆工艺流程包括漆树种植、生漆采集、生漆加工和生漆储存。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流程,生漆可以被提取和加工成为一种适合使用的漆料。
生漆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绘画、木器涂装等。
通过合理的生漆工艺流程,可以保证生漆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同时也能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传统工艺。
生漆工艺

浅议xx生漆又称国漆,大漆或土漆,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数千年前祖先们已掌握了利用它的植物油以及各种天然的颜料和胶料来保护和装饰各类木制品。
这种漆来源于漆树的树干中。
在净化并去除漆内的杂质后即可直接涂于物面。
并能在相应的温度和湿度中自行干燥。
由于生漆的漆膜硬且脆,并只能呈一种半透明的铁黑色,所以先祖们为了改变它的这类缺点,并将它与经过熬炼的桐油结合起来,制得改良好的退光漆(又称推光漆)、广漆(又称明漆、金漆)。
在经先祖们改良后的传统大漆虽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但生漆中的一些能引起部分人的皮肤过敏还是存在,所以在操作时应注意劳动保护。
另外由于生漆固有颜色,所以生漆大多都用于半透明有色家具制作。
下面就向您简单的介绍一下传统的光漆的涂装工艺和红木揩漆工艺。
一、广漆涂装工艺广漆,有的称为明漆、金漆或熟漆。
它是由优良的生漆,经过严格的数次过滤与脱水后与坯油混合而成。
用生漆和桐油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广漆漆膜干燥后坚韧、光亮透明、色艳、可配制彩色漆。
广漆具有耐久、耐热、耐水、耐候、耐磨、耐大气腐蚀等性能。
其适用范围主要为房屋、门窗和整个室内、车船内部装潢以及家具、器具及工艺美术漆器的表面涂饰。
广漆有多种施涂方法,下面介绍的两种家具涂饰工艺,可简称为:抄油复漆广漆和抄漆复漆广漆涂饰工艺。
1.抄油复漆广漆涂饰工艺(1)操作工艺顺序:施工准备→白坯处理→白木上色油(抄底油)→嵌批腻子、打磨→复补腻子、打磨→上色油(抄油)→上色浆(施涂豆腐色)→打磨→施涂广漆(复漆)→干燥。
(2)操作工艺要点1)施工准备A.主要工具:大小漆刷、弯把漆刷、牛尾漆刷、牛尾抄漆刷、理漆刷、通帚、牛角翘、钢皮批板、80~100目铜筛等。
B.主要材料:生漆、熟桐油(坯油)、熟石膏粉、豆腐、血料、松香水、颜料、厚漆等。
C.窨房:与退光漆磨退窨房相同。
2)白坯处理:按常规方法处理。
特别注意要将物件表面的木刺、油污、胶迹、墨线等一概除净。
松动的翘槎应加固或勒除。
生漆

生漆百科名片生漆(天然漆),稍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它是从膝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休,一旦接触空气后转为褐色,数小时后表面于涸硬化而生成漆皮。
生漆的经济价值很碌,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和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待性,是军工、工业设备、农业机柏、基本建设、手工艺品和民用家俱等的优质涤料。
也是我国传统出口的重要物资之一,并以量多质好著称于世。
生漆简介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
《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
英靼之山,上多漆木。
”上面所说的兖州、虢山系指山东、甘肃一带多漆树,在几千年前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了。
生长地区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
中国的漆树生长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线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湿润温度和环境,非常适于漆树的成长。
形状简介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
北京房山区天坑国家森林公园里,就有一株高约30米的漆树,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黄色,生长到八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漆液了,四十年树龄的漆树仍可割漆液。
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亦称大漆和国漆,也称作金漆。
而熟漆是指经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化后的生漆。
采获后注意事项生漆为割伤漆树树皮自行流出的树脂,收获生漆后应注意,用愈伤防腐膜直接涂擦伤口,可使伤口迅速形成一层坚韧软膜紧贴木质,保护伤口愈合组织生长,防腐烂病侵染,防土、雨水污染,防冻、防伤口干裂。
同时还可常年使用护树将军涂刷树体防止树木皮层病虫害。
保存方法每年割漆的时间,从四月到八月为宜,三伏天所割的漆质最佳,因为盛夏时水分挥发快,阳光充沛,产出的漆质量最好!每天日出之前是割漆的最好时机,漆农用蚌壳割开漆树皮,露出木质切成斜形刀口,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令漆液流入木桶中后,以油纸密封保存。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流程》
生漆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用生漆制作的器物色泽宛如琥珀,光泽鲜亮,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生漆工艺的制作流程。
首先,生漆的提炼。
生漆是从漆树中提炼出来的,首先要对漆树进行割皮,取出漆汁。
然后进行滤清、煮制等工序,将提炼出的漆汁进行沉淀、净化,最终得到纯净的生漆。
接下来是基材的处理。
生漆工艺常用的基材有木、纸、布等,首先要对基材进行打磨、上底漆等处理,以保证漆面的质感和平整度。
然后进行漆面的制作。
将提炼好的生漆均匀地涂刷在基材上,然后进行晾晒、烘烤等工序,使漆面逐渐干燥、固化。
同时还要进行打磨、上蜡、抛光等步骤,使漆面呈现出如琥珀般的鲜亮光泽。
最后是装饰和修饰。
生漆工艺作品常常还会进行装饰和修饰,如雕刻、镶嵌、绘画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以上就是生漆工艺的制作流程。
在这一古老的工艺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细致的手工操作,耐心和技艺都是不可或缺的。
生漆工艺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这种传统工艺需要我们去重视和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凡接触生漆或生漆精制后,即使双手未沾染过漆液, 也必须每次待清洗过之后才可与其他处皮肤接触。
6、无论何处皮肤不慎沾漆后,一旦发觉应立即用柔软 纤维类物品蘸植物油或有机溶剂小心擦拭干净。
7、接触生漆的人员要坚持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 工作服、其他劳保用品和内衣等。
此外,用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漆器表面或在大漆中直 接加入 0.6%高锰酸钾,可降低漆利用恒沸脱水将水除掉,漆中的含
氮物质受热固化,漆酚不能共溶。 这种分离方法由于受热的作用,使漆酚发生部分聚合,
粘度变大,凝胶时间变短。
不管是常温还是热法都含有少量杂质,总会有部分漆酚 低聚物,工业上生产不必进一步分离。实验室的方法是将蒸 去溶剂后的漆酚用大量的石油醚溶解,放置过夜,析出蜡状 物质过滤除掉。
(三)树胶质 树胶质可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它属于多糖物质,
其中还含有微量的钙、钾、铅、钠、硅等元素。从它的水解 液中可分离出阿拉伯糖、半乳糖、木质糖、葡萄糖醛酸等。 树胶质是一种很好的悬浮剂和稳定剂,能使生漆中各主要成 分(包括水分)成为比较均匀的胶体,使其比较稳定而不易 变质。
(四)水分及其它有机物质 生漆中的水分,是形成乳胶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漆
二、广漆类 广漆是由生漆或熟漆加入熟桐油调制而成的,棕黑色。 涂刷于物体表面,能在空气中干燥结成黑色薄膜,坚韧光亮, 具有耐水、耐烫等优良性能。现主要用于制工艺美术漆器。
三、色漆 生漆本身的颜色较深,没有定型的色漆作为商品供应市场, 多数是现配的。
3.3 生漆的化学改性
化学改性是指让生漆中的漆酚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以生成 适合各种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三、对生漆过敏症的治疗 1、初始肿痒时切忌用指甲抓骚,以防扩大患处面积和感染。 2、涂敷药。包括漆疮霜、漆敏止痒水、抗敏止痒药等等。 3、服用药。包括扑尔敏、解毒片。 4、针剂。包括防漆敏注射液。
忌食辛辣、浓茶、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 含维C的食物。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首饰盒
漆器雕花木杯
漆器屏风
3.2 生漆的加工精制
加工精制的目的除了为满足使用对象的要求外,还要能改 善生漆的涂刷性能。
生漆不加溶剂分离出任何成分的加工制品称为熟漆,主要 分为推光漆、广漆、色漆三大类,统称工艺漆。
一、推光漆 推光漆的加工实质上是保持一定的湿度,通过不断的搅 拌使生漆和空气接触、水分挥发,漆酚发生氧化聚合生成分 子量较大的低聚体的过程。
楚国漆器
一、生漆的组成
生漆的主要成分有漆酚、含氮物、树胶质和水分,另外还 含有少量其它有机物质。各种成分的含量,随漆树品种、生 长环境、采割时期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一)漆酚 漆酚是生漆的主要成分,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乙醇、丙
酮、二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及植物油中。漆酚是具有不同不 饱和度脂肪烃取代基的邻苯二酚混合物的总名称,其化学结 构式有以下数种:
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 达20米。树叶呈椭圆形、卵 形或卵状披针形。初夏开黄 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 球形,外观平滑呈黄色,生 长到八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 漆液。
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 叫生漆,亦称大漆和国漆, 也称作金漆。而熟漆是指经 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 化后的生漆。
汉代漆器
湖北出土的战国漆器
3.4 生漆过敏及其防治
一、生漆的致敏性及过敏症状
生漆皮炎又称油漆皮炎、大漆皮炎。民间称漆痱子、漆咬, 中医称为漆疮。
生漆内的漆酚属多元酚衍生物,是可使人体皮肤患接触过 敏性皮炎的致敏刺激物。
生漆致敏源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及呼吸道的黏膜等 处。
二、对生漆过敏的预防 1、加强对漆性皮炎防治的宣传教育,消除对漆性皮炎的
祝您成功!
我国、日本和 朝鲜所产生漆中的 漆酚,基本上是以 侧链为R1、R2、R3、 R4的漆酚混合物, 或以此四种漆酚为 主的漆酚混合物。
(二)漆酶 漆酶存在于含氮物质中,又名生漆蛋白质、氧化酵素,约
占整个漆液的万分之几。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 但溶于漆酚。
它能促进漆酚的氧化,从而加速生漆结膜的干燥过程,增 加生漆与物面的附着力,所以它是生漆在常温干燥时不可缺 少的天然有机催干剂。漆酶的活性与气温、大气湿度有密切 的关系。
恐惧思想。 2、施工或加工现场要有较好的通风条件和较阴凉的工作
环境。 3、施工或加工人员及所有可能与大漆接触者,事先必须
穿戴齐全的劳动防护用品,以尽量减少皮肤裸露,减少人体 沾漆的可能性。
4、施工或加工大漆及凡要与大漆接触之前,宜将裸露在 外的皮肤上涂抹上一层特制的生漆防护剂,让皮肤表面形成 一层薄膜以隔离空气,避免生漆挥发物侵害皮肤。
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漆酶挥发作用所必备的条件。 生漆中水分的含量不仅与漆树品种、产地环境有关,而且
与采割技术有关。 一般来说,生漆中水分含量少质量较好,水分含量多质量
较差。
生漆中其它有机物质的含量很少,其中包括有多元醇、葡 萄糖和油分等,总量约为1%左右,对生漆质量影响不大。
二、生漆漆膜的性能
1、突出的耐久性; 2、良好的耐腐蚀性; 3、良好的工艺性能; 4、优良的力学性能; 5、耐热性能高; 6、良好的绝缘性能。
第三章 生漆的加工与改性
3.1 生漆的特性
生漆(天然漆),又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 漆”,它是从膝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
《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 山,上多漆木。”
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 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
漆酚的分离
在生漆的主要成分中只有漆酚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个特 点可以将漆酚从生漆中分离出来。最常用的溶剂是乙醇、丙 酮、二甲苯。
分离方法有常温分离和热法分离两种。
(一)常温分离 滤去机械杂质的生漆,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后静置
慢慢分层,倾出上层漆酚溶液,下层加溶剂,反复提取漆酚。 优点:漆酚接近单体状态,对进行研究工作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