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汽轮机1000MW机组介绍解析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设计介绍课件

随着玉环、邹县两个百万项目的投产,国产百万机组的
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提高。
4、国内三大动力厂百万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合作方式 (上汽-西门子)目前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STC)为中
德合资企业,由中德双方共同参与经营管理。通过玉环 4×1000MW超超临界项目的技术转让及合作设计制造, STC的技术设计开发体系也将与SIEMENS同步接轨。 (东汽-日立)东方汽轮机厂通过邹县2×1000MW超 超临界项目的技术转让及合作设计制造引进了日本日立 公司的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 (哈汽-东芝)哈尔滨汽轮机厂通过泰州2×1000MW 超超临界项目的技术转让及合作设计制造引进了日本东 芝公司的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
5、哈汽、东汽原则性热力系统
5、上汽原则性热力系统
5、上汽疏水系统特点
1)末两级低加进入疏水冷却器 2)#6低加采用疏水泵
6、技术支持方相近机型情况
上述参数、容量的机型均处于世界已运行单轴机组的前沿,在与国内制 造厂合作之前,基本上没有相同投运机型,因而只能考虑接近机型。
东芝有8台1000MW机组业绩,单轴机组有碧南#4、#5机(60Hz), 其余6台为双轴机组;只有1台机组(橘湾#1机)主、再热蒸汽温度达 到600/610℃,其高、中压模块与泰州机型接近。东芝汽轮机48”末 级叶片2006年5月在意大利Torviscosa电厂投运。
哈汽1000MW百万机组简要说明

九、哈汽需要说明的其它内容目录一、东芝公司业绩表 (150)二、东芝公司超超临界公司1000MW汽轮机介绍 (153)三、末级叶片设计说明 (164)四、相似性机组比较 (173)五、材料选择说明 (177)六、防固粒腐蚀的措施 (182)七、防激振力措施 (184)八、转子冷却系统设计 (185)九、末级叶片防水蚀措施 (187)十、阀门严密性试验(6~12个月) (188)十一、动叶片强度设计数据 (189)十二、滑销系统图 (190)十三、轴系安装扬度曲线 (191)十四、机组老化曲线 (192)十五、油漆工作清单说明(仅供参考 (193)十六、转子接地措施 (194)十七、汽轮机旁路说明(仅供参考) (195)一、东芝公司业绩表3 东芝公司600MW及600MW以上汽轮机业绩机组容量50HZ 60HZ 1000MW及以上 5 3 700MW-1000MW - 16 600MW-700MW 29 7 合计34 26 4 东芝公司超临界机组业绩机组容量50HZ700MW及以上24500MW-700MW 33350MW-500MW 10合计67二、东芝公司超超临界公司1000MW 汽轮机介绍1. 概述本次超超临界汽轮机由哈汽—东芝联合设计制造。
机组为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双流低压缸)单轴、带有48英寸末级叶片的凝汽式汽轮机,机组型号TC4F-48”。
汽轮机应用的设计和结构特征,在很多相近蒸汽参数和相近功率的机组上得到验证。
汽轮机纵剖面如图1所示。
主蒸汽通过4个主汽阀和4个调节阀,由4根导汽管进入汽轮机高压缸的上下半,进入高压缸的蒸汽通过双流调节级,流向调端通过冲动式压力级,做功后由高压排汽口排入再热器。
再热后的蒸汽通过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流回到汽轮机双分流的中压缸。
通过冲动式中压压力级做功后由中低压连通管流入两个双流的低压缸。
蒸汽在通过冲动式低压级后,向下排到冷凝器。
为方便维修,高、中、低压缸采用水平中分面的设计。
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

上海汽轮机厂
德国西门子 N1000-
25.0/600/600 单流
15 整锻无中心孔 斜置式静叶、
全周进气
整体围带,马 刀型三维叶片
轴向对分桶型 外缸
哈尔滨汽轮机 厂
日本东芝
东方汽轮机厂 日本日立
CCLN100025.0/600/600 双流调节级+单
流压力级 2*1+9
N100025.0/600/600 双流调节级+单
钢 高压缸启动
有去湿槽空心静叶, 动叶片顶部进汽边高
频蘸火
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型式
单轴、四缸、四排气
外形尺寸(长*宽 *高)m*m*m
大修周期/年
29*10.4*7.75 12
10*10.1*7.5 6
37.9*9.9*6.8 8
谢谢观看!
整体围带
1*11.87
整体围带,三维 设计
铆接围带、高负 荷扭曲叶片
1*10.11
低压缸与凝汽器 连接
刚性连接
弹性连接
弹性连接
转子支撑方式
单轴承支撑(5个) 双轴承支撑(8个) 双轴承支撑(8个)
调节方式
滑压调节(定滑) 喷嘴调节(定-滑-定) 喷嘴调节(定-滑-定)
防固体颗粒侵蚀 (SPE)措施
1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的优势
•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参数较高,因此效率高 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效率高又使得有害物 质的排放量相对减少,燃料的运输成本相 对降低,同时由于超超临界机组往往伴随 大容量1000MW,这又具有单容量造价低、 定员少、易于进行烟气净化等一系列优势。 随着材料技术、制造工艺和自动控制技术 的不断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安全性、可 靠性、灵活性自动化程度都达到了新的高 度。
1000mw汽轮机特点介绍

GPEC Page 11
二、汽轮机的设计和结构特点
低压汽缸
低压末级隔板由内环、外环、静叶片组成。静叶片的 吸力面及压力面均设有疏水缝隙,外环的内表面、内 环的外表面、与冷凝器相连接,因此也处于真空状态。 末级产生的水滴由疏水缝隙收集,通过空心静叶片、 空心内环、空心外环及在中分面处的连接管,由下半 的疏水管流入冷凝器。
高压汽缸
高压缸首级双列对称布局
GPEC Page 8
二、汽轮机的设计和结构特点
中压汽缸
中压汽缸为双流式、双层缸结构,结构和原理同高压缸相同。每个流向包括全三维设计的7个 冲动式压力级。中压缸转子也由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疲劳强度的12Cr 合金钢制成的双分流 对称结构,并进行加工而形成轴、叶轮、支持轴径和联轴节法兰。
主汽阀和调节阀
GPEC Page 15
二、汽轮机的设计和结构特点
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
机组配有两套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每根再 热蒸汽管上装有一套。中压主汽阀、调节阀 共壳体,由合金钢铸件制成。主汽阀碟与调 节阀碟共享一个阀座,主汽阀与调节阀可以 各自独立地,互不干扰地全行程移动,不受 对方位置的影响。中压阀门的第一个作用是 紧急情况的保护,在紧急跳闸系统的作用下, 它们同时关闭,防止积累在再热器的蒸汽进 入汽轮机;第二个作用是汽轮机进汽量的控 制。阀门结构紧凑,减少了管道损失。中压 联合阀上装有与高压主汽阀相同结构的精过 滤网,可防止再热器及管道中的固体粒子进 入中压阀门及中压缸。
GPEC Page 13
二、汽轮机的设计和结构特点
滑销系统
汽轮机绝对死点,分别在1号低压缸和2号低压缸及3号轴承箱的中心处,以键固定以防止轴 向移动,机组在运行工况下膨胀和收缩时,1号和2号轴承箱可沿轴向自由滑动。轴承箱和低 压缸也要加以固定防止横向移动。为了使汽缸和滑销及台板之间能更好的接触与滑动,在两 者之间装有油浸渍黄铜或铸铁,并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
三大动力厂MW机组汽机本体结构比较

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来,我们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日益紧张,加之我们对工业产业经济性的追求,常规火力发电厂的发展面临重大的能源和环境等问题,而且常规火电厂的效率低、污染大及自动化程度低,都制约常规火电机组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更为高效、节能、环保、经济性高的高参数、大容量的火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和分析国内三大厂家典型的超超临界1000MW 汽轮机的本体结构,更多地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汽轮机技术,为将来从事汽轮机运行和检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字: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哈尔滨汽轮机厂目录1 概述 (2)1.1 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的发展简史 (3)1.2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的优势 (6)2 哈尔滨汽轮机厂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分析 (7)2.1 概述 (7)2.2 汽轮机的进汽部分 (10)2.3 汽轮机转子 (14)2.4 动(静)叶片 (19)2.5 汽缸及滑销系统 (20)2.6 隔板和隔板套 (23)2.7 汽封 (24)2.8 轴承 (25)2.9 盘车装置 (28)3 国内典型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主要技术特点比较 (28)3.1 东方汽轮机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简介 (28)3.2 上海汽轮机厂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简介 (30)3.3 三大厂家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的比较 (32)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5)1 概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由于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电力生产中以煤电为主的格局。
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比例会长期保持在75%左右的水平上,而且这一比重在将来的几十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600MW超临界、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技术介绍(哈汽)

1000MW超临界机组
出力 (MW)
年
制造厂
形式
压力 主汽温度 再热温度
(Mpa) (℃)
(℃)
1000 1997 TOSHIBA CC4F41 24.6
566
593
1000 1998 HITACHI CC4F41 24.6
600
600
1000 2001 TOSHIBA TC4F40 24.2
三菱高中压模块
总体设计
汽轮机型式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 热、三缸四排汽、单 轴、凝汽式
铭牌功率 最大计算功率 转速
旋转方向 主蒸汽压力MPa 主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温度℃ 铭牌工况主蒸汽流量
600MW 665MW 3000rpm 顺时针(从调端看) 24.2 Mpa(a) 566 ℃ 566 ℃ 1807.9 t/h
蒸汽条件 31.1MPa 566/566/566℃ 31.1MPa 566/566/566℃ 24.2MPa 566/566℃ 24.2MPa 566/593℃ 24.2MPa 566/566℃ 24.6MPa 566/593℃ 24.2MPa 593/593℃ 24.2Mpa 566/566℃ 25.1Pa 600/610℃ 24.2MPa 566/593℃ 24.2MPa 593/593℃ 24.2MPa 566/593℃ 25.1MPa 566/566℃ 25.1MPa 566/566℃ 24.2MPa 566/593℃ 24.2MPa 566/593℃ 25.1MPa 566/566℃ 24.2MPa 593/593℃
沁北超临界高中压设计特点 解决超临界机组设计难点
n 防固粒腐蚀
n 表面渗硼 n 固粒腐蚀下降为原材料0.2
哈尔滨汽轮机1000MW机组介绍解析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用户 服务处
目录
• • • • • 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 设备验收及保管 辅机设备的安装 汽轮机主机本体安装 油系统部分安装
• 调节保安系统安装
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
– 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 凝汽式 – 主蒸汽压力25MPa ,主蒸汽温度600℃ ,再热蒸 汽温度600℃ – 回热级数 8级(三高四低一除氧) ,调节控制 系统型式 DEH, – 通流级数 48级,高压部分Ⅱ+9级数,中压部分 7×2级数,低压部分2×2×6级数. – 盘车转速1.8 r/min ,汽轮机总长40 m(包括罩 壳),汽轮机最大宽度10.5m
• 分别测量低压Ⅰ转子相对低压Ⅰ外缸电调端内 挡油环洼窝的中心及低压Ⅱ转子相对低压Ⅱ外 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的中心。 • 要求:a=b=c,允差0.05mm。如不合格应通过增 减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调整垫片予以调整, 此时应保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与轴承 洼窝的接触面积仍不小于总面积的75%。 • 5#~8#支持轴承水平中分面间隙、轴承顶部间 隙及轴承压盖间的配合间隙检查
• 要求:5#瓦顶隙为0.73~0.83mm, 6#瓦顶隙为0.76~0.86mm,7#瓦顶 隙为0.76~0.86mm,8#瓦顶隙为 0.79~0.89mm。
1#~4#支持轴承安装
• 对研1#~4#支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 垫块与轴承洼窝,检查其接触情况。 • 要求:接触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75%, 如不合格应予以适当的处理。刮研下半 中间的球面垫块,使进油口周围的环形 表面与轴承座供油口周围的接触达100% .设备 Nhomakorabea收及保管
• 货物到达现场,用户接货时应按“运输清单” 及时对包装箱的数量进行清点、验收。所到货物 件数及外观如发现与“运输清单”不符 , 存在丢失、 包装箱损坏时,应立即向运输部门索要证明文件, 确认为运输时丢失、损坏。文件必须是运输部门 认可的、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最迟在十五日 内送达本公司,我公司依据证明文件向运输部门 进行索赔善后处理,否则,一切责任由收货单位 承担。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加大,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发电技术之一,其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超超临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阐述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包括锅炉技术、汽轮机技术、发电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本文还将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总结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高效、清洁发电技术的迫切需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超临界机组是指蒸汽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且蒸汽温度也相应提高的火力发电机组。
与传统的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相比,超超临界机组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煤耗,是实现火力发电高效化、清洁化的重要途径。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核心在于提高蒸汽参数,即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使其接近或超过水的临界压力(1MPa)和临界温度(374℃)。
在这样的高参数下,机组的热效率可以大幅提升,煤耗和污染物排放也会相应降低。
同时,超超临界机组还采用了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制造工艺,以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关键技术包括高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锅炉和汽轮机的优化设计、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验收及垫铁布置
.基础上各预埋件(锚固板等)与纵、横向中 心线相对位置应正确。同时按汽轮发电机外形 及布置图(CCH02.000.6Z-1)复查Ⅰ至Ⅱ号低 压缸的基础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汽轮机基架下混凝土标高、凝汽器基础标高 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如主油箱、冷油器、汽封 冷却器、EH油系统组合油箱座架、各种泵类等) 基础的位置和标高均应符合设计院设计要求。
凝汽器的组合程序
• • • • • • 基础验收垫铁布置 垫铁布置 凝汽器下半组合水室安装 凝汽器上半组合 凝汽器上、下半组装 凝汽器与低压缸连接
汽轮机主机本体安装
– 基础验收 – 垫铁、基架布置 – Ⅰ、Ⅱ低压缸安装 – 1#、2#、3#箱安装 – 高、中压外缸安装 – 各支持轴承安装 – 试放转子、检查对轮张口错位 – 高、中压内部套安装 – 挡油环、主油泵安装 – 推力轴承安装 – 汽缸扣缸
• 基础验收合格后,根据垫铁图(CCH02.162Z-1) 在基础上划出垫铁位置,按图要求布置垫铁。 • 垫铁与基础表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 80%,且四周无翘动。 • 各垫铁沿轴线方向均应按一定的标高及扬度布置。 各垫铁的标高及扬度可根据本公司提供的轴系找 中图(CCH02.003.1Q-1)所规定的轴承中心及标 高计算出。
设备验收及保管
• 货物到达现场,用户接货时应按“运输清单” 及时对包装箱的数量进行清点、验收。所到货物 件数及外观如发现与“运输清单”不符 , 存在丢失、 包装箱损坏时,应立即向运输部门索要证明文件, 确认为运输时丢失、损坏。文件必须是运输部门 认可的、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最迟在十五日 内送达本公司,我公司依据证明文件向运输部门 进行索赔善后处理,否则,一切责任由收货单位 承担。
低压Ⅰ外缸上半接配
• 将低压Ⅰ外缸后部 (调上半、低压Ⅰ外缸中部 上半、低压Ⅰ外缸后部(电)上半垂直中分面 敷设涂料,分别吊到低压Ⅰ外缸下半相应位置 上就位,装入水平中分面定位螺栓,检查水平 中分面间隙。 • 要求:自由状态下水平中分面间隙,0.30mm 塞尺不入,把紧水平中分面1/3螺栓,要求水平 中分面间隙0.05mm塞尺不入。
基架布置
• 按图(CCH02.162Z-1)的要求,对低压 缸基架进行检查并在垫铁上布置基架, 要求: a.基架上的灌浆搭子不应与垫铁干扰碰撞。 b.基架与垫铁应均匀接触,接触面积不小 于75%。 c.接触面要清洁。 . 校准基架水平及标高,同时按基础预埋锚 固板的标记拉钢丝找正基架纵向和横向 中心线,偏差应在1mm之内。
a、在现场运送过程中,应防止碰撞 等现象发生,不得将两箱或两箱以 上的箱子重叠堆放和运送。 b、应建立合理的保管制度,防止火 灾、水灾及各种有害物质的腐蚀。
辅机设备的安装
• 凝汽器的作用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保证在汽轮 机排汽口建立起一定真空度的重要辅助设备。其主要由 凝汽器上部、凝汽器下部、前水室、后水室、凝结水聚 集器、死点座等组成。 • 凝汽器刚性的座在水泥基础上,壳体板下部中心处设有 固定死点,运行时以死点为中心向四周自由膨胀,凝汽 器与后汽缸之间设有不锈钢补偿节,补偿相互间的膨胀 量。
超超临界百万机组现场安装介 绍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用户 服务处
目录
• • • • • 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 设备验收及保管 辅机设备的安装 汽轮机主机本体安装 油系统部分安装
• 调节保安系统安装
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
– 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 凝汽式 – 主蒸汽压力25MPa ,主蒸汽温度600℃ ,再热蒸 汽温度600℃ – 回热级数 8级(三高四低一除氧) ,调节控制 系统型式 DEH, – 通流级数 48级,高压部分Ⅱ+9级数,中压部分 7×2级数,低压部分2×2×6级数. – 盘车转速1.8 r/min ,汽轮机总长40 m(包括罩 壳),汽轮机最大宽度10.5m
轴系找中说明
• 轴系找中图(CCH02.003.1Q-1)
滑销系统说明及间隙调整
• 机组在启动、运行和停机时,为了保证汽轮机各个部 件能正确的膨胀、收缩和定位,同时保证汽缸和转子 正确对中,设计了合理的滑销系统。 • 机组设3个绝对死点,分别在3#轴承箱、低压缸(Ⅰ、 Ⅱ)中部。3#轴承箱、低压缸(Ⅰ、Ⅱ)分别由预埋 在基础中和基础台板上的两块横向定位键和两块轴向 定位键限制其中心移动,形成机组的绝对死点。 运行 中低压缸(Ⅰ、Ⅱ)以各自的绝对死点为中心沿轴向 和横向自由膨胀。高、中压缸分别由四只“猫爪”支 托,“猫爪”搭在轴承箱上,“猫爪”与轴承箱之间 通过推力键配合,“猫爪”在支撑键上可以自由滑动。
• Ⅰ外缸后部(调)下半 中心。 • 要求:a=b,允差0.05mm, c=(a+b)/2,允差0.10mm。在低压Ⅰ 外缸后部(调)下半内、外挡油环 洼窝处测量。
• 以钢丝为中心,找低压Ⅰ外缸中部 下半中心。 • 以钢丝为中心,找低压Ⅰ外缸后部 (电)下半中心。 • 要求同上
• 连接低压Ⅰ外缸下半三段。 • 要求: 把紧垂直中分面1/3螺栓,垂直中 分面间隙应0.05mm塞尺不入。 • 低压Ⅰ外缸下半接配后,复测低压 Ⅰ外缸中心。要求:低压Ⅰ外缸下 半与钢丝同心,在调端内、外挡油 环洼窝处及电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 量。
• 利用等高垫铁、平尺及水平仪复查 低压外缸(Ⅰ)水平中分面横向水 平。 • 要求:低压(Ⅰ)外缸横向水平均 应为0mm/m,允差0.05mm/,电调 端横向水平偏差方向应一致。 • 注意:若低压(Ⅰ)外缸水平中分 面横向水平超差,通过调整基架下 平面垫铁来调整。
前轴承箱导向键配合间隙
前、2#轴承箱压板配合间隙
2#轴承箱导向键配合间隙
3#轴承箱导向键配合间隙
3#轴承箱与锚固板配合间隙
低压缸横向键配合间隙
低压外缸(Ⅰ)安装
• 将低压Ⅰ外缸(调)下半、低压Ⅰ外缸 中部下半、低压Ⅰ外缸下半(电)分别 在相应的基架上初步就位,在低压Ⅰ外 缸下半垂直法兰面处敷设涂料;调整基 架下垫铁使三段汽缸在垂直中分面处的 水平中分面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