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句子成分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合集下载

句子成分及语法分析

句子成分及语法分析

句子成分及语法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句子则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是学习和理解语法的基础。

本文将对句子的成分及语法分析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一、句子的成分句子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的,每个成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常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1.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成分,通常是句子的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句子所描述的对象。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中的“小明”就是主语。

2.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成分,它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

在上面的例子中,“吃了”就是谓语。

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接在动词后面,说明动作的对象或受事者的成分。

在上述例子中,“一个苹果”就是宾语。

4.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使其更具体或者限定范围。

例如,“红色的苹果”中的“红色的”就是定语。

5. 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成分,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情况。

比如,“昨天在公园里散步”中的“昨天”和“在公园里”就是状语。

6. 补语: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使句子更完整、更具体。

例如,“她是一位医生。

”中的“一位医生”就是补语。

二、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是对句子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语法规则,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

1. 句子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句子中各个成分的关系和作用,来确定句子的结构。

例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这个简单的句子的结构可以分析为:主语(小明)+谓语(吃了)+宾语(一个苹果)。

2. 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对句子中各个成分的词性和功能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在句子“他给我一本书。

”中,“他”是主语,词性为代词;“给”是谓语,词性为动词;“我”是宾语,词性为代词;“一本书”是宾语,词性为名词短语。

3. 语法规则分析:语法规则分析是通过对句子中成分的组合和搭配进行分析,来确定句子的语法规则和句子成分的正确用法。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2)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分析的对象是句子。 主要做法是:
a、把句子划分为六个成分; b、词作为划分成分的基本单位; C、根据六个成分的搭配排列确定句子的格局。
六个成分: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我 弟弟 已经 准备 好了 一切 用品。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
动+名
修建房屋 关涉和被关涉 述宾
形+动
迅速增长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形
交待清楚 被补充和补充 中补
名+的+动 信号的中断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的+名 修建的房屋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3) 结构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功能性质
结构的功能性质,结构的被用性质。当一个句
法结构作为材料构成新的结构时,充当不同的 结构成分,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如:
看大门的 卖菜的 粉红色的 图书馆的
(12)介词结构
介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介词 后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走)向图书馆 朝北(跑)
对我(说) 向上(爬)
(13)比况结构
比况短语可以由“似的”等助词附着在词后构 成,也可以附着在短语之后构成。如:
火一样 逃跑似的 (高兴得)什么似的”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为“暂拟 系统”
代表“暂拟系统”的文献: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
《语法和语法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汉语知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1979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出现是汉语语法学发 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语法句子成分的划分与分析方法

语法句子成分的划分与分析方法

语法句子成分的划分与分析方法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的学科,而句子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

在语法中,划分和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语法句子成分的划分与分析方法,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等。

一、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是句子的核心所在。

主语通常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

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不定式、从句等。

在分析主语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并问“谁”或“什么”是在进行这个动作或状态的。

答案通常就是主语。

2. 找到句子中的陈述句部分,陈述句中的主语即为句子的主语。

3. 若句子没有明确的主语,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主语。

二、谓语谓语是句子中另一个重要的成分,它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属性。

谓语通常回答“做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

在分析谓语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找出句子的动词,根据动词的词义和语态来确定谓语。

2. 注意动词的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变化,以正确确定谓语。

三、宾语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影响的对象。

宾语通常回答“谁”或“什么”受到了动作的影响。

在分析宾语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并问“谁”或“什么”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影响的对象。

答案通常就是宾语。

2. 注意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特点,及物动词通常需要宾语,而不及物动词则不需要宾语。

四、定语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描述或限定名词或代词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在分析定语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找出句子中的名词或代词,然后找出修饰这些名词或代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即为定语。

2. 注意在定语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面的限定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

五、状语状语是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程度等。

在分析状语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并找出修饰这些词的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等。

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是语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种类、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句子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句子成分以及如何进行句子成分分析。

首先,句子成分分析是指对句子进行分析,将句子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分类和归纳。

句子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是由单词或短语组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成分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通过对这些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首先,主语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用来说明句子中的人或事物。

比如:“小明去了学校。

”中的“小明”就是主语。

主语一般回答“谁”或“什么”。

其次,谓语是句子中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用来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表示主语的状态。

比如:“小明去了学校。

”中的“去了”就是谓语。

谓语一般回答“做了什么”。

宾语是句子中的动作的承受者或动作的对象,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

比如:“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中的“一个苹果”就是宾语。

宾语一般回答“做了什么”或“吃了什么”。

定语是句子中用来修饰名词的成分,通常是一个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比如:“红色的衣服很漂亮。

”中的“红色的”就是定语。

定语一般回答“是什么样的”。

状语是句子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成分,通常是一个副词或副词短语。

比如:“他慢慢地走来。

”中的“慢慢地”就是状语。

状语一般回答“怎么样”。

除了上述常见的句子成分,还有其他一些可以作为修饰成分的成分,如补语、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等。

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谓语、定语或名词的成分,宾语补足语是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主语补足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的成分。

在进行句子成分分析时,可以根据句子的语序和上下文的语义来确定各个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一般来说,主语位于句首,谓语位于主语之后,其他成分则根据需要进行排列。

然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序规则,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总结大全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总结大全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总结大全句子成分分析是语法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句子中各个成分的语法功能和关系,可以深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本文将对句子成分分析的常用方法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句子成分分析的定义和意义句子成分指的是句子中具有特定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句子成分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句子结构的组织方式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语法特点。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句子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识别,对于语言学习、文学理解、语言教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用的句子成分分析方法1. 语义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各个成分的语义意义来确定其语法功能和关系。

这种方法注重从句子整体的意义出发,通过掌握词语的意义和上下文的语义关系来判断句子成分。

2. 语法分析法:通过句法规则和语法现象来判断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关系。

这种方法注重掌握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通过分析语法现象和句子结构来确定句子成分。

3. 上下文依存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成分之间的上下文关系来确定其语法功能和关系。

这种方法注重把握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依存关系,通过分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连接关系来判断句子成分。

4. 句法树分析法:通过构建句子的句法树来分析句子的成分和关系。

句法树是一种以树状结构来呈现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的图表,通过观察句子树的分支和节点来判断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关系。

5. 语料库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语料库中的语法现象和句子结构来进行句子成分分析。

这种方法注重从大数据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和统计语料库中的句子结构和成分特点来进行句子成分分析。

以上述方法为基础,还可以结合语法规则、句子类型、词法特点等进行句子成分分析,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句子成分分析的步骤和技巧进行句子成分分析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主干:通过确定句子中的谓语来确定句子的主干,然后根据主干来分析其他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技巧

句子成分分析技巧

句子成分分析技巧句子成分分析是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正确地进行句子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下面将介绍一些句子成分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1. 定语和状语的分析句子中的定语和状语是修饰名词和动词的成分。

定语一般放在名词前作修饰,而状语则一般放在句子中作修饰。

在分析时,需要注意定语和状语的功能和位置。

例如,在句子"I have a big house"中,"big"是定语修饰名词"house";而在句子"I ran quickly"中,"quickly"是状语修饰动词"ran"。

2. 主语和谓语的分析句子中的主语是句子的中心内容,谓语是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在分析时,需要准确确定主语和谓语的成分。

例如,在句子"John is reading a book"中,"John"是主语,"is reading"是谓语;而在句子"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中,"They"是主语,"are playing"是谓语。

3. 宾语和宾语补足语的分析句子中的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描述状态的对象。

在分析时,需要分辨宾语是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还是间接宾语,以及宾语补足语的类型。

例如,在句子"She bought a book"中,"a book"是及物动词"bought"的直接宾语;而在句子"He gave me a gift"中,"me"是及物动词"gave"的间接宾语,"a gift"是宾语补足语。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句子成分分析是语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结构、功能和关系。

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构成和意义,并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文将对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知识点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一、什么是句子成分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是指对一个句子进行结构和成分的划分和分析,找出句子中的主谓宾、状语、定语、补语等各个成分,确定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句子成分的划分原则1. 主谓宾结构划分原则:句子中的核心成分一般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主语表示句子的主体,谓语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2. 状语的划分原则: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不同的状况。

3. 定语的划分原则:定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其他短语。

4. 补语的划分原则: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通常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三、句子成分分析方法1. 词法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的第一步是对句子进行词法分析,确定句子中的各个词语的词性和功能。

2. 句法分析法:句法分析是通过句子的语法规则和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确定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3. 上下文分析法:有时候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的含义和功能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确定,特别是一些具有歧义的词语。

4. 语义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句子的语义,通过对句子的意思的理解和推断,确定句子成分的语义角色。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句子成分分析的实例,通过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成分的划分和分析方法。

1. 他读书很用功。

主谓宾结构划分原则:主语为“他”,谓语为“读书”,宾语为“很用功”。

2. 小明坐在椅子上。

主谓宾结构划分原则:主语为“小明”,谓语为“坐”,宾语为“椅子上”。

3. 天气虽然很冷,但是他还是出门了。

状语的划分原则:句子中的“虽然很冷”和“但是”都是状语,修饰整个句子。

怎么分析句子成分

怎么分析句子成分

怎么分析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由词组成,而词又由音节组成。

在句子中,不同的词承担着不同的语法功能,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分析句子成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句子成分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六个基本成分构成。

主语通常是句子中的主要主题,谓语是主语所做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定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补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句子成分。

在分析句子成分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识别句子中的各个成分。

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即主语和谓语。

然后,找出句子中的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最后,分析各个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从而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在实际分析句子成分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通过词性和句法分析,找出句子中各个词的成分和作用。

其次,通过句子成分的位置和语序来确定各个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最后,通过上下文和逻辑关系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结构,从而准确分析句子成分。

在分析句子成分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例如,有些句子成分可能会省略或隐含在句子中,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和逻辑关系来进行推断和补充。

另外,有些句子成分可能会存在歧义或多种解释,我们需要通过语境和逻辑关系来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

总之,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从而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分析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姐姐买一套运动服给他。 ❖ 9、我们选他当班长。 ❖ 10、我们把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 ❖ 11、这所中学有千把学生。 ❖ 12、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 13、你喜欢漫画书。 ❖ 14、你喜不喜欢漫画书? ❖ 15、他有个妹妹在北京工作。
SUCCESS
THANK YOU
2020/2/8
❖ (2)分析有中国特色的句子,如兼语句。
4、句子成分分析法缺点 ❖ (1)只能分析单句中的主谓句,不能分析单
句中的非主谓句,不能分析复句,也无法分 析词组; ❖ (2)分化歧义句能力差;绝不是不能分化歧 义句。 ❖ (3)忽视了句子的层次性。 例子 ❖ 我们五个人一组。 ❖ 挖深了。 ❖ 我的爸爸的老师。
3、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 (1)分化歧义句;
❖ 如:学习文件

咬死了猎人的狗。
❖ (2)不但可以切分单句,还可 以切分复句和词组。
SUCCESS
THANK YOU
2020/2/8
4、直接成分分析法缺点
❖ (1)只能分化歧义句,找不出 产生歧义的原因。
❖ (2)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实 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 5、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
❖ (1)主谓谓语句:这棵树叶子大。

他们班团员多。

可怜的羊狼吃了。
❖ (2)复谓结构:到南极去探险是很不容易的事。
❖ (3)把、被字句:狼把可怜的羊吃了。

张三被(李四)打了。??
❖ (4)双宾语句:我给他一块钱。
❖ (5)多重定语句:EEE格式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二 直接成分分析法
❖ 又叫二分法、层次分析法、 IC分析法
❖ IC(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来
源于Bloomfield Language,传入中国后进
行了改造。Bloomfield直接成分分析法只切 分,不定性,中国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不但切 分还要定性。把这种分析方法引入国内的学 者是朱德熙先生。
1、直接成分分析法要点
❖ (1)承认句子有层次性;
如:老教授楼 的英语老师
她是一位新来
❖ (2)每一次都要切分出两个直接成分;
❖ (3)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如:鸡不吃了。
❖ (4)不能跨段切分。

如:我请他吃饭。
2、直接成分分析法步骤
❖ (1)切分; ❖ (2)定性。
例子: ➢ 他和爸爸、妈妈去大华电影院看《大腕》。 ➢ 老师叫他当班长。 ➢ 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
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原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 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 她是一位新来的女英语老师。 ➢ 李强不喜欢小兔。
3、句子成分分析法优点
❖ (1)容易找出句子脉络;
第三讲 句子成分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一 句子成分分析法

又叫中心词分析法。
❖Leabharlann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中首次提出
了“六大句子成分说”,为句子成分分析法
的才产生奠定了基础。
1、句子成分说要点
(1)承认六大句子成分说;
(2)分析单句;
(3)分析出来的最小单位是词。
2、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步骤 (1)分出主干——主、谓(宾)语; (2)分出枝叶——定、状、补语; (3)检查分析结果

哥哥的岳母的女儿。
❖ 6、有争议的层次分析。
❖ 他黄头发。 ❖ 他早就黄头发了。 ❖ 我骑自行车上街买菜。 ❖ 他去一趟北京。 ❖ 洗一次头。 ❖ 一次头也没洗。
❖ 作业 分别用句子成分和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
子。 ❖ 1、他在家。 ❖ 2、他在家吃饭。 ❖ 3、他在家里。 ❖ 4、他在家里吃饭。 ❖ 5、他身体结实。 ❖ 6、他哥哥眼睛大。 ❖ 7、姐姐给他买了一套运动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