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实习报告
三峡实习报告(5篇)

三峡实习报告(5篇)第一篇:三峡实习报告三峡实习报告2013年3月4日——3月7日,我们在三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毕业实习。
本次实习的行程安排为:3月4日上午从学校坐车出发,下午到长江三峡工程展览馆参观。
3月5日上午现场参观三峡五级船闸和三峡库区的建设,下午听了一位参与三峡大坝建设的老教授的讲座。
3月6日上午参观了三峡大坝建设时的起重机设备。
3月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葛洲坝水利工程及其发电厂。
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距宜昌市28㎞,是一座集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及养殖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水利工程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两岸坝后式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一座永久性五级船闸和一架一级垂直升船机。
大坝坝顶宽度为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从右岸非溢流坝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2309米。
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坝后式水电站左岸设机组14台,右岸设机组12台,右岸地下厂房设机组6台,机组总装机32台(注:地下厂房还有2台单机容量为5万千瓦的厂用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航运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通航建筑物——双线五级船闸和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位于左岸。
三峡工程分三期完成,总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2—1997),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混凝土坝段的施工。
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来的68米提高到88米。
三峡毕业实习报告

三峡毕业实习报告在校期间,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我选择了到中国三峡集团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本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三峡工程,同时也提供了我与优秀人才以及专业团队合作的机会。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向您介绍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反思。
第一部分:实习工作内容在实习的第一周,我接受了中国三峡集团公司的培训,并对公司的战略、结构和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后,我被分配到了水利部门的水文测量和数据分析组。
在这个组织中,我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三峡工程的水文数据,为工程的运行提供支持。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专业软件和仪器来收集水文数据,并掌握了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
我参与了三峡工程的日常测量工作,包括水位、流量、降雨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记录。
我还参与了一些特殊事件的数据分析,比如大雨期间的洪水过程以及水库调度对下游水位的影响。
第二部分:实习成果通过这次实习,我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对水文测量和数据分析的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地使用仪器来收集数据,并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这些技能的掌握对我的未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其次,我对三峡工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亲身参观了三峡大坝,并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和探讨。
通过这些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三峡工程在水利工程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增加了对我专业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部分:实习总结和反思在实习结束之际,我对这次实习做出了一些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我深入了解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问题的处理,这对我未来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在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专业团队一起工作,在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这些技能的提升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都起到积极的影响。
最后,我感受到了对专业发展的责任感。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工作范文]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ef80b8e009581b6bd9ebfe.png)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篇一:三峡实习感想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张宇学号:20XX301390109指导老师:吴镇、谢林桥三峡大坝实习报告在大四开学的第一周,学校组织我们去三峡大坝实习。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湖北生活了20多年,却从未去过有名的三峡大坝,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这次的实习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契机,在实习的同时既观光了三峡的风光又领略了大坝的宏伟。
因此这次的实习既有实习的性质,也有旅游的意义。
经过六个小时汽车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三峡大学华海职校,开始了我们为期四天的三峡大坝实习。
三峡大坝掠影——在到达宜昌的第二天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队下来到了三峡大坝进行参观。
首先参观的地方是双线五级船闸。
双线五级船闸布置在大坝左侧的山凹内,船闸线路总长6442米,船闸上下游最大水头为113米,设5级闸室分担水头。
其规模是设计之最,两侧高陡边坡最大开挖深度达170米,其下部为高约60米的直立墙。
两线船闸间保留宽60米的岩石中隔墩,船闸闸室采用薄混凝土衬砌结构。
我们达到的时间比较幸运正好赶上了一艘运煤的货船正在通过五级船闸的第四个闸,而且是由上游像下游通行。
在上面我们亲眼看到了水一点一点的降下来,最后下降有数十米,直到与第五个闸的水位保持向平的时候,闸门缓慢打开,船便慢慢的驶向了第五个闸室。
在工程师的耐心讲解之下,我们明白了三峡大坝船闸两个闸室之间的水不是通过闸门而相互流通的。
在两个闸室的底部都有管道相同,平时管道式关闭的,在需要两个闸室的水面相平时,管道打开,水通过管道在闸室之间流通,从闸室底部灌入,从而减小了对闸门的冲击和压力。
在两个闸室的水位相平之后,闸门再打开,船就可以通过闸门了。
参观当天的天气雾蒙蒙的,站在三峡大坝上,放眼望去,都是烟雾缭绕的山峰和清澈的水面,真的是仿佛进了一个世外桃源,与山为伴,与水为友。
站在坝顶,放眼江面,大雾蒙蒙,水波不兴,不禁让我回想起了毛主席在三峡游览的豪情: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水资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建设三峡工程。
经过多年的论证和建设,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日正式投产。
为了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和综合效益,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3月组织了一次认知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三峡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背景、建设历程、工程规模等。
2. 认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3. 学习三峡工程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4. 增强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认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实习内容1. 参观三峡工程展览馆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宜昌市的三峡工程展览馆。
通过馆内的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工程规模、技术特点等。
展览馆展示了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让我们对这一国家重点工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现场参观三峡大坝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现场参观了三峡大坝。
我们亲眼目睹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感受到了其雄伟壮观。
我们还了解了三峡大坝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以及其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3. 听取专家讲座为了进一步了解三峡工程,我们邀请了一位参与三峡大坝建设的老教授为我们做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技术难点、综合效益等方面,让我们受益匪浅。
4. 实地考察库区生态保护我们还实地考察了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情况。
通过观察库区植被、水质等指标,我们了解到三峡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四、实习体会1. 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3. 三峡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峡实习心得(优秀5篇)

三峡实习心得(优秀5篇)三峡实习心得篇1三峡实习心得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在一家著名的水利工程公司实习,负责协助管理三峡水利工程。
在这短暂而紧张的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三峡水利工程的知识,也感受到了实践与理论的不同。
以下是我的实习心得。
一、实习背景三峡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三峡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等多个功能于一体,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电力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而投资的大型项目。
实习期间,我主要跟随团队进行三峡水利工程的日常巡查和数据分析。
二、实习内容1.日常巡查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巡查队伍定期对三峡水利工程进行巡查。
其中包括了对大坝、水库、发电设备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监管。
通过巡查,我了解到了三峡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情况,也感受到了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数据分析公司安排我参与三峡水利工程的数据分析工作,其中包括了对工程运行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等的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我对三峡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实习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理论上的知识和原理在实践中需要更深入的推敲和实践,才能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我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学会与团队成员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巡查过程中,我目睹了一次严重的洪水灾害,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环境保护,我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意识到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后,实习期间,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原理上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三峡认知实习报告

三峡认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参加认知实习是为了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峡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参观三峡,了解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情况,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二、实习内容1.参观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我国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三峡大坝的巨大功效:不仅能防洪、发电,还能调节水位、提供供水,对于改善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大坝的建设给长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游览三峡风景区在游览三峡风景区的过程中,我们近距离欣赏了三峡奇峰险峭的自然景观。
乘坐游轮穿越长江大峡谷,我们壮观地欣赏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三峡人文景观,如三峡文化名村、三峡博物馆等,深入了解了三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3.参观三峡移民安置区三峡移民安置区是为了建设三峡工程而建立的,为移民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们参观了移民区的基础设施,了解了政府对移民的扶持政策和安置工作的进展情况。
通过与部分移民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思想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民政策对于他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实习心得通过参加三峡认知实习,我对三峡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文化遗产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三峡大坝的巨大规模和效益,还让我欣赏到了长江大峡谷的壮美景色。
同时,通过与三峡移民的交流,我也更加明白了移民政策对于民众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此外,通过这次实习,我还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共同解决了一些问题,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次实习中,我还深刻领悟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三峡大坝的建设和移民安置中,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峡葛洲坝实习报告(精选)

三峡葛洲坝实习报告(精选)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是在中国三峡集团葛洲坝水电站实习,实习期间从领导那里了解到关于葛洲坝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参观了大坝和水电站,从而加深了对水电站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
1、参观
参观了葛洲坝水电站的大坝和水电站,在参观中了解到水电站大坝的特点、结构特点、益处,了解到葛洲坝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及拦河坝的多种结构和遗迹的具体情况,围绕葛洲坝的水电站由古到今的建设过程以及发展历史等内容进行了了解。
2、了解水电站和大坝的建设历史
从实习中了解到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过程,1996年7月开工建设,2003年6月2日投入运行,是第一个生产电力的水电站,其后又建成了滁芦、红谷滩和洪泽3座水电站。
从建设的历史上,可以看出葛洲坝水电站的发展史,同时也加深了对水电站的了解。
三、实习体会
参观葛洲坝水电站的大坝和水电站,从而了解到葛洲坝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对水电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与此同时,通过实习参观。
三峡认识实习报告(通用)(一)

三峡认识实习报告(通用)(一)引言概述:三峡认识实习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实习我对三峡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解到其在水利、旅游等领域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三峡地理环境、三峡水利工程、三峡旅游资源、三峡生态环境以及三峡社会经济发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三峡。
正文内容:一、三峡地理环境1. 三峡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2. 三峡流域的气候特点3. 三峡地区的生态系统组成二、三峡水利工程1. 三峡大坝的建设背景2.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及作用3. 三峡大坝的工程构造和技术参数4. 三峡大坝对水资源调度的影响5. 三峡大坝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三、三峡旅游资源1. 三峡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2. 三峡旅游的发展历程3. 三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4. 三峡旅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5. 三峡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四、三峡生态环境1. 三峡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2. 三峡生态保护的政策与举措3. 三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与平衡4.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5. 三峡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景与挑战五、三峡社会经济发展1. 三峡地区的人口状况与城乡发展2. 三峡地区的农业与工业发展情况3. 三峡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4. 三峡地区的教育与科技发展5. 三峡地区的社会福利保障与民生改善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三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三峡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
通过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实现水利调度,还能增加旅游收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人们也要更加关注对三峡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滥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
未来,三峡的社会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实习报告水电学院08级姓名顾文钰班级水工本0803学号 080290301成绩实习时间:2012年5月16日——2012年5月26日实习地点: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实习过程:5月17日中午到达三峡大学成教学院宿舍。
5月18日——5月20日,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习。
5月21日,坐火车到达襄阳市转成大巴到达丹江口市明珠花园宾馆。
5月22日——5月25日,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实习。
5月25日,坐火车返回学校。
实习报告:根据学校的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对前三年专业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为正在进行的毕业设计提供资料,使我们对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和具体建设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校组织了这次水利枢纽综合实习,因此这次实习对我们的学习、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这次实习主要分为三部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习、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实习。
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根据实习带队老师的安排我们在三峡参观认识实习的时间从2009年5月18日到2009年5月19日。
在三峡的实习安排是:5月18日由高级工程师李君林介绍三峡水利枢纽;5月19日上午参观三峡大坝左岸及船闸和三峡展览馆,下午参观三峡大坝右岸;现将具体你实习内容介绍如下:(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距葛洲坝工程38km,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泄水闸,两岸坝后式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2309m,坝顶高程185 m,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总装机26台(*3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注:另还有地下厂房6台机组和2台5万千瓦厂用发电机),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2240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级船闸及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
一期5年(1992%26mdash;%26mdash;1997年),主要工程除预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砼坝段的施工。
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68m提高到88m。
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0000m3/s,长江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1~15日大坝蓄水至135m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
张飞庙被沉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
永久通航建成启用,7月10日左岸首台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km,最宽处达2000m,面积达10000km2,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100m。
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175米,夏季考虑防洪,可以控制在145m左右,每年将有近30m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m,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
三峡水利枢纽效益显著,拥有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渔业及旅游等综合效益。
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投资、技术、移民、生态、水质、人文景观等。
但是在工程进展至今的现实表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的。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1、挡水大坝及泄水建筑物(1)任务:挡水、泄洪、排沙。
(2)坝型及主要尺寸: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m,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5-4=181m,最大底宽126m(厂房坝段181m),顶宽15~40m,大坝砼工程量1600万立方米。
(3)设计标准: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 10%校核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m3/s。
(4)泄洪建筑: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m,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m,孔口尺寸为7%26times;9m;表孔孔口宽8m,溢流堰顶高程158m,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2、水电站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m。
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m,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
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
水轮机为混流式,转轮直径10m,最大水头113m,额定流量966 m3/s,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德国合作方正在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
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26times;34%26times;5m(长%26times;宽%26times;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26times;18%26times;3.5m,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
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万牛顿。
(三)、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要害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亿m3;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1.1km;水库面积1084 km2。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m3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m3,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难,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发电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发电。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224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主管三峡发电的长江电力现已将三峡电能搭接上4条大电网,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短缺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假如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站。
3、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重庆成为深水港)。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4、旅游三峡水库蓄水使老三峡景观重新组合,并迁移保护了大量文物,在库区一支流又开发出原始生态的小三峡旅游区。
工程建设本身也是一个难得的景观。
(四)、三峡工程建设中的问题1、投资和效益问题三峡工程静态投资900.9亿元(1993年物价),工程完成时动态投资约2000余亿元。
三峡工程投资来源有:国家贷款,国有电站电价每千瓦时加价0.4~0.7分钱,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发电收入等。
预计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十年内,总的工程投资本息,包括工程费和移民费,都能用电费收入偿还,防洪、航运等没有分摊投资。
而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是长期的,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同时应用长江电力上市融资,陆续滚动开发金沙江上游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乌东德四大巨型电站。
2、泥沙问题长江宜昌段年输沙量5.3亿吨,将淤塞三峡水库。
水库正常挡水位175m高程,总库容393亿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库容172亿m3,防洪库容221亿m3,蓄水调节库容165亿m3。
水库运行方案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调洪,经泄深孔和水电站畅泄,可减少水库沙淤积。
来大洪水,水库调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冲水库淤积。
九月水库开始蓄水,约两个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
次年汛前库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发电。
在155m 水位,可保持川江航运。
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当时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运。
这是创新的水库运行方案。
经专家实验及经验结论,三峡淤沙平衡在30年以后。
3、高边坡问题经具体地质调查,三峡水库库岸有若干潜在滑坡,大的可达数百万m3。
但是离坝址最近的潜在滑坡,也远于26km,如发生滑坡,激起的冲击波到坝前消减到2~3m高,不影响大坝安全。
此外,库岸如发生滑波,由于水库宽深,不会影响航运。
此次实习我们亲眼见证了,库区及坝址区两岸边坡都采用了大量锚索和锚杆,边坡问题处理良好。
4、枢纽工程系列技术问题三峡枢纽185m高混凝土重力坝和1820万kW%26middot;h发电厂房,工程量大,但都是常规工程,我国有较多经验。
局部地基稳定问题经过处理,能满足安全要求。
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首批从国外进口,后由国内自制。
较复杂的是双线五级船闸,在岩岸内深挖,最高边坡达170m,下部闸室垂直60m。
但是在三峡建设者们的努力下永久船闸已经顺利投入使用,至今未见异常。
还有3000t客轮的升船机目前正由德国研究。
5、库区移民问题三峡水库将沉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0个县(市)。
三峡水库沉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沉没或沉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沉没线以下共有耕地2.45万公顷;沉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沉没区房屋面积为3459.6万平方米,沉没区居住的总人口为84.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5万人)。
考虑到建设期间内的人口增长和二次搬迁等其它因素,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动态总人口将达到113万人。
国家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由有关人民政府组织领导移民安置工作,统筹使用移民经费,合理开发资源,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结合,通过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法妥善安置移民,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