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习题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单项选择题1.假定经济正遭受通货膨胀,可以由下列哪一种方法部分地或全部地消除()。
A.增加政府购买B.减少个人收入税C.以同样数量减少政府购买和税收D.增加同样数量的购买和税收2.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短期与长期都不存在的根据是()。
A.完全预期B.静态预期C.适应性预期D.理性预期3.通货是指:()A.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B.纸币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C.纸币和铸币 D.纸币.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4.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D.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二年5.生活费用指数是指:()A.消费物价指数B. 批发物价指数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D.都不是6.可以称为爬行的(或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通货膨胀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D.通货膨胀在10%以上7.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B.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C.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仍然在增加D.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8.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A.债务人B. 债权人C. 工人D.无法判断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提高货币供给量二、判断题1.如果经济中通货膨胀率不可预期地下降了,那么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2.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人均收入增长率必定也高。
()3.通货膨胀提高了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但是没有改变它们的实际价值。
()4.货币政策对付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比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更为有效。
19宏观经济学第十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19宏观经济学第十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选择题1.通货膨胀是()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2.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且数量不变,已知:第一年价格指数商品A商品B商品C100100100第二年价格指数15090120消费者第一年支出100300200权数1/61/21/3那么,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率为()A.20%B.16.6%C.11%D.10%3.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上下波动4.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进口增加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5.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6.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看,第5题中哪个答案是正确的()7.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需求不足的失业8.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A银行贷款的扩张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增加9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10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A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B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C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永久性右移D总需求曲线右移,在连续几个时期后,新的均衡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11CPI不同于GDP折算指数的是CPI包含()A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B厂商购买的商品价格C出口商品的价格D进口商品的价格12下列哪一项不是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后果,即社会成本?()A实际工资降低;B皮鞋成本;C菜单成本D资本利得增加而增加的税收13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A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共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共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共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14用π表示通货膨胀率,πe、πt-1分别为通货膨胀预期和上一期的通货膨胀,gw为名义工资增长率,那么,总供给曲线()A.在πe=f(πt-1)时为正斜率B.在gw=f(π)时为正斜率C.在gw=f(πt-1)时为垂直线D.在gw=f(πe)时为垂直线。
宏观经济学第8章习题及答案

第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减少法定退休年龄会使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上升。
()2.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自然失业率为零。
()3.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4.由于采用新技术导致一部分人失业的情况称为结构性失业。
()5.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提高3个百分点,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1个百分点。
()6.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不能相融,只要经济中存在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7.物价稳定是指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保持固定不变。
()8.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中,价格与实际收入是同步增长的。
()9.由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0.滞胀现象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正方向变化。
()11.在劳动力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还会出现的失业有结构性失业和实际工资失业等。
()12.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自然失业率不为零的原因之一。
()13.当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货币增长速度,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14.政府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5.通货膨胀肯定会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
()16.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主要指收入普遍下降。
()17.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所以通货膨胀率越高,意味着经济增长越快。
()18.由于自然失业率是等于零的失业率,所以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就意味着实现了最大可能的就业水平。
()1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20.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负相关。
()三、单项选择1.如果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去了工作,这种失业应属于()。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天气寒冷,游客大大减少,海滨旅游区部分人失业,应属于()。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分析

13章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失业率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卢卡斯楔奥肯缺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汇率萨伊定律凯恩斯革命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
()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
()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问题。
()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
();“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
()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
()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
()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
()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
()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
()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
()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2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23.采取降低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24.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高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
()25.宏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只要政府积极地干预经济,就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宏观经济学参考题目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参考题目及答案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涉及国家经济政策、货币供应、就业水平、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宏观经济学的参考题目及其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和居民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计算GDP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 产出法:以生产领域为划分,统计各个部门或行业的产出总值,再将各部门或行业的产出总值进行汇总。
- 收入法:以收入来源为划分,统计各个产业的劳动报酬、利润、利息和租金等收入总额,再将各个产业的收入总额进行汇总。
- 支出法:以支出用途为划分,统计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总额,再将各项支出进行汇总。
2.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哪些影响?通货膨胀指的是一段时间内货币价值持续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以下影响:- 资产负债重分配: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下降,持有现金或债务的人会受到损失,而持有实物资产的人则能够保值或增值。
- 不确定性增加: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不断上涨,企业难以确定成本和价格,增加经营的风险。
- 货币需求下降:通货膨胀下,人们对现金的需求减少,因为他们会尽量将现金转化为实物资产,这会导致资金市场紧缩。
- 净出口影响: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净出口减少,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3. 什么是失业率?如何计算失业率?失业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比例。
计算失业率的公式为: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人口) × 100%其中,失业人数指的是正在寻找工作但没有工作的人,劳动力人口包括失业人口和就业人口。
4.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如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种类2.通货膨胀的原因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4.失业的含义与衡量5.失业的种类6.失业的原因7.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8.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一、单项选择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c.GDP缩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D)。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处于3%—10%之间。
3.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4.通货膨胀会( C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其平常水平以下;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国民收入才会增长。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
a.债务人; b;债权人;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6.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2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11800亿,边际消费倾向0.8,在增加3000亿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 A )。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7.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B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 B.嘉图;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 B.滞胀;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生产总值;C.名义国生产总值; D.实际国生产总值。
6.一国国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生产总值;C.名义国生产总值; D.潜在国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一
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 s=200,消费C=90+0.8Y 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
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假定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0.5,消费函数C=a+bY中的b=0.5,假设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试问货币供给量(假定价格水平为1)要增加多少才能使利率保持不变?
•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 s=1250,价格水平P=1,求
1.IS和LM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
要增加多少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假定政府支出G不再是外生变量,而是:G=750-0.1(Y-Y*),其中Y*是潜在的GDP,Y*=4000,再假定其他经济关系由下列模型给出:C=80+0.63Y,I=750-2000r+0.1Y,M d=(0.1625Y-1000r)P,NX=425-0.1Y-500r,P=1,M s=600
试推导IS曲线表达式,将它同政府支出为外生变量的模型(G=750)相比,哪条曲线更陡峭?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