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临床路径
帕金森病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宣教
讲解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第3~7天
活动
1、尽可能增加活动,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跌伤等并发症
2、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语言、吞咽及精细动作的训练
健康宣教
讲解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出院前一天
活动
继续坚持康复训练
健康宣教
1、服药指导
2、疾病预防
3、注意安全;家属配合患者主动运动,防跌倒、烫伤.
出院随访
一周内随访第一次,三个月内随访第二次,六个月内随访第三次,一年随访一次
帕金森病临床护理路径
日期
项目
护理内容
入院当天
评估
1、一般评估:生命体征、皮肤、情志等
2、专科评估:神志、日常活动情况(如语言、书写能力、穿衣、床上翻身、行走等)、吞咽功能、面部表情及一些精细动作,有无头晕,胃肠道反应等
治疗
根据病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床边备吸痰机
检查
做相关的检查:全胸片、心电图、血液检查(血常规、生化)等,必要时脑脊液检查
3、协助做好基础护理,注意安全,防止跌扑
4、有留置胃管、尿管者,做好相关的护理
5、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安全知识。要有人陪同以防止产生幻觉时发生自杀等
2,各项检查的知识,服药须知等
第2天
评估
评估病情,如神志、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
治疗
按医嘱执行治疗
药物
同前
检查
如CT、MRI、抽血(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大小便常规,多巴胺转运体ECT或PET检查
药物
遵医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观察:如美多巴、息宁、溴隐亭等,观察病人有无头晕,胃肠道反应,直立性低血压,精神症状等
6、内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 (1)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14)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3)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2)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 (40)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47)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52)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60)轻症患者住院表单 (65)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68)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 (78)临床路径(门诊) (78)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 (83)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85)标准住院表单 (90)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路径 (94)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100)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106)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 (116)临床路径(试行) (116)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22)郁病(强迫症)中医临床路径 (128)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136)中医临床路径 (136)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43)中医临床路径 (143)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148)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 (153)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路径 (160)中风后焦虑状态中医临床路径 (165)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172)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 (177)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182)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 (188)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 (194)中医临床路径 (194)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 (199)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路径 (206)中医临床路径 (213)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18)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25)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233)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 (240)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49)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7 脑病科 颤病 (帕金森病) 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一、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颤病(TCD编码:BNV 1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编码:G2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6年《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颤病(帕金森病)临床常见证候:肝血亏虚,风阳内动证痰热交阻,风木内动证血脉瘀滞,筋急风动证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颤病(帕金森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颤病(帕金森病)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Hoehn-Yahr分级5级,已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评定量表: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及潜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超声、膀胱残余尿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卧立位血压监测、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CA等)、颅脑MRA/CTA、脑电图、PET 等。
帕金森病临床路径

神经病学研究所附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院一、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G20.02)及/或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征群)。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帕金森病:1.依据中老年人发病,临床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以及病程隐袭,缓慢发展等特点,临床诊断可以成立。
2.实验室检查常无诊断价值,下列检查异常者可供参考。
(1).脑脊液:多巴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含量降低。
(2).基因检测:少数家族性PD 患者可能会发现突变基因。
(3).影像学:常规CT 或MRI 可排除其他疾患有鉴别诊断价值。
帕金森综合征:多有明确病因或为其他变性性疾病,引起帕金森症状(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同时有其他症状如:眼球运动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共济失调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药物治疗(1).抗胆碱能药(2).金刚烷胺(3).左旋多巴多巴胺(4).DA 受体激动剂(5). 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7).神经保护剂及神经营养剂2. 手术治疗3.康复治疗(四)标准住院日。
重症或并发症严重者4-6周,轻症<4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20.02 帕金森病及/或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征群)。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内分泌指标、脑血管危险因素、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4)胸片;(5)头颅CT/MRI;(6)帕金森统一量表(UPDRS)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卧立位血压、卧立位TCD、膀胱残余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2批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合订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二○一一年.总目录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1)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7)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5)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97)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9)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79)内分泌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93)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9)外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47)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77)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89)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07)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35)眼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41)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57)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69)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77)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95)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17)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53)妇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61)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91)老年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509).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6)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6).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一、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颤病(TCD编码:BNV1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编码:G2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颤病”的诊断(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
帕金森病的临床路径ppt课件

.
16
❖ 饮食 ❖ 活动
1 低盐低脂饮食 2 半流质 3 软食
1 卧床休息 2 室内活动
.
17
❖ 综合护理
1 生活护理 2 观察神志,生命体征,
了解饮食,排便情况 3 室内活动时的安全护理 4 药物治疗的护理
.
18
❖ 健康教育 ❖ 配合检查
1 不足之处再次指导
2 指导病人适当做太极等 活动,避免疲劳
况;吞咽功能;面部表 情及一些精细动作 6 药物治疗的护理
.
4
❖ 健康教育
1 入院宣教,卫生处置
2 沟通方法的指导
3 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服药须知,安全知识, 各项检查的知
4 讲解改变体位时动作要 慢,避免做过度转颈的 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 眩晕
.
5
❖ 配合检查
1 血生化 2 头颅CT MRI 3 TCD检查
.
6
❖ 护理问题
入院第二天
1 舒适的改变 2 焦虑 3 知识缺乏 4 有受伤的危险
.
7
❖ 饮食 ❖ 活动
1 低盐低脂饮食 2 流质 3 半流质
1 卧床休息 2 室内活动
.
8
❖ 综合护理
1 生活护理 2 皮肤护理 3 心理护理 4 消化道症状的护理 5 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及头昏, 恶心呕吐症状 6 了解水,电解质,肝,肾功
帕金森病的临床路径
.
1
入院第一天
护理问题
1 躯体 活动障碍 2 吞咽障碍 3 语言沟通障碍 4 焦虑自卑 5 知识缺乏 6 有受伤 感染 压疮
.
2
❖ 饮食 ❖ 活动
1 低盐低脂饮食 2 流质 3 半流质
卧床休息
2020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全文)

2020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全文)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学者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于2006、2009年和2014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6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对6年前制定的第三版治疗指南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欧美国家6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病率达到1%,80岁以上超过4%[1],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与欧美国家相似[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从2005年的199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3]。
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会逐渐加重,一方面会损害患者本身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负担。
近年来,我国学者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对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同时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治疗指南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分别于2006、2009年和2014年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4, 5, 6],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帕金森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帕金森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原发性帕金森病,简称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隐袭起病,进展缓慢,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减少和路易小体形成,导致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减少,从而临床上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特征性症状[1],同时伴各种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便秘、睡眠障碍等[2]。
诊断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完整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尚无确诊的特异检查。
(二)流行病学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 700/10万,与西方国家相似。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男女患病比例接近1∶1或男性略多于女性。
中国现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估计,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达到260万例,约占全球患者的一半,预计每年新增帕金森病患者近20万例,至2030年将有500万例帕金森病患者[3]。
(三)分型传统上,根据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4]:1.震颤型:主要以肢体震颤为主,而肌肉强直很轻或不明显。
2.强直型:主要以肌肉僵硬、强直表现为主,可以没有震颤或伴轻微震颤。
3.混合型:同时有肢体震颤和肌肉强直的表现,即震颤-强直型或强直-震颤型,此型占帕金森病的大多数。
根据起病年龄又可分出早发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50岁)和晚发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50岁)。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暂时还没有确切可靠的临床或检测手段来确定其病因。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年龄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5]。
(一)危险因素1.高龄: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较为少见,提示高龄与发病有关。
2.环境因素:如接触吡啶类衍生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分子结构类似的工业或农业毒素可能是病因之一。
3.遗传因素:帕金森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研究所附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院
一、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G20.02)及/或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征群)。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帕金森病:
1.依据中老年人发病,临床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迟
缓以及病程隐袭,缓慢发展等特点,临床诊断可以成立。
2.实验室检查常无诊断价值,下列检查异常者可供参考。
(1).脑脊液:多巴胺的代产物高香草酸(HVA)含量降低。
(2).基因检测:少数家族性PD 患者可能会发现突变基因。
(3).影像学:常规CT 或MRI 可排除其他疾患有鉴别诊断价值。
帕金森综合征:多有明确病因或为其他变性性疾病,引起帕金森症状(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同时有其他症
状如:眼球运动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共济失调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能药
(2).金刚烷胺
(3).左旋多巴多巴胺
(4).DA 受体激动剂
(5). 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7).神经保护剂及神经营养剂
2. 手术治疗
3.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重症或并发症严重者4-6周,轻症<4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20.02 帕金森病及/或帕金森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征群)。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分泌指标、脑血管危险因素、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
(4)胸片;
(5)头颅CT/MRI;
(6)帕金森统一量表(UPDRS)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卧立位血压、卧立位TCD、膀胱残余尿。
(2)非运动障碍:情绪量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睡眠量表(匹斯堡睡眠量表)、智力测定(MoCA量表)、腰椎穿刺术
(3)颈动脉彩超,MRA,DSA等。
(七)治疗方法。
1.如帕金森综合征有明确病因尚需进一步干预。
2.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年龄、就业情况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药物选择主要包括症状性治疗和保护性治疗药物两方面。
参照《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
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5);352-355)。
3.康复训练对言语、吞咽及肢体肌力障碍、步态不稳等进行康复训练。
4.护理调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疏导。
(八)出院标准。
1.病情平稳,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改善约70%
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患者出现并发严重感染,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有手术指征,进一步查出相关病因,转入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
二、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G20.02)及/或帕金森综合征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4周时间住院第1天
主要诊疗工作□进行临床分型和病情分级
□采集详细病史
□查体及了解患者外院检查结果
□完成如愿病历书写和首次病程记录□初步拟定初步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病情观察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