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习题精选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 练习 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题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2)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a_____;b_____.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凹透镜纠正3.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节的.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A.EB.EC.ED.E5.物像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_________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参考答案:1.答案:(1)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2)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解析:(1)甲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焦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这样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近视眼;乙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会聚,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样就看不清物体,是远视眼;丙图通过晶状体的平行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这是正常眼.(2)甲图是近视眼,丙图是正常眼,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太远,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强,和正常眼不同.2.答案:C3.答案:光线逐渐增强,瞳孔逐渐变小;虹膜解析: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光线逐渐增强时,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窄.从课本图3.4—1中眼球的结构可看出:瞳孔外壁是虹膜,瞳孔的变化是由虹膜控制的.4.答案:C解析:眼球中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使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像.可见选项C是正确的.5.视网膜晶状体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设定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带答案)

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 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B.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C. 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 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3.关于下列四种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 光线通过凸透镜必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实像D.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
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B.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5.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我们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7.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A. B.C. D.8.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 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 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D. 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9.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是()A. B.C. D.10.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烛焰、凸透镜(相当于人的眼睛)、光屏,调整后,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睛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A. 人的眼睛是老花眼,眼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人的眼睛是老花眼,眼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人的眼睛是近视眼,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人的眼睛是近视眼,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1.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 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C. 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D. 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二、填空题12.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某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要配戴______ 镜,乙需要配戴______ 镜.1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眼睛和眼镜 习题(解析版)

5.4眼睛和眼镜1一、选择题1.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走经过焦点2.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
那么()A.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B.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C.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D.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C.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实像D.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4.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A.远视眼B.青光眼C.近视眼D.白内障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二、非选择题6.人的眼睛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
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像________(选填“实”或“虚”)。
7.+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属于近视镜片的是________,它的焦度是________,焦距是________,眼镜的度数反映镜片________本领的大小,度数越大,表示镜片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时,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精品练习(附答案)《眼睛和眼镜》(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节节高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单选题1.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移走眼镜片,稍微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
”由此可知,王老师眼睛的症状及需要配戴的眼镜的镜片应该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3.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成像于()A.角膜B.视网膜C.晶状体D.视觉中枢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6.小王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7.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甲和丙8.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9.(2020·济南质检)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小C.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答案】B【解析】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故A正确。
B、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薄,折光能力太弱,因此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大,故B错误。
C、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故C正确。
D、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D正确。
故选:B。
2.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 )A.不变B.变薄C.变厚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解: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
即向窗外张望,晶状体形状变薄;看书时书本离眼近,晶状体的曲度最大,即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变厚。
故选:C。
3.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答案】B【解析】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是错误的。
故选:B。
4.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解析】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习题精选 人教版

眼睛和眼镜1.(2019·莆田中考)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选D。
本题考查眼睛的构造及成像原理。
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2.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
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佩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A.近视眼;乙B.远视眼;乙C.近视眼;丙D.远视眼;丙【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要让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矫正;乙为凸透镜,丙为凹透镜。
故选C。
【方法归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分(1)利用眼睛的构造区分: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的是远视眼。
(2)利用对光线的作用判断:把佩戴的眼镜镜片放在阳光下,能会聚光线在光屏上成最亮的亮斑的是远视眼;使光线发散,在光屏上不能形成最亮的亮斑的是近视眼。
3.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远视眼及其矫正。
由题意知,“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故陈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节眼睛和眼镜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时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凹透镜和凸透镜3.右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4.张大胜同学眼睛近视。
自习课上他戴着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5.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6.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下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一样。
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就相当于凸透镜,就相当于光屏。
7.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
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探究创新★8.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5.4 眼睛和眼镜(含答案及考点)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5.4 眼睛和眼镜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来矫正B. 近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用凸透镜来矫正C. 远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用凸透镜来矫正D. 远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来矫正2.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不戴眼镜一定看不清书上的字B. 远视眼不戴眼镜一定看不清书上的字C. 近视眼不戴眼镜能看清远处黑板上的字D. 远视眼不戴眼镜能看清远处黑板上的字3.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4.人的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5.如图是来自远处的光线进入人眼球的光路图。
下列关于该人眼判断正确的是()A. 属于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B. 属于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 属于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 属于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6.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 甲、丁B. 乙、丙C. 乙、丁D. 甲、丙7.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A. 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 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 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二、填空题(共7题;共16分)8.小明爷爷带400度的老花镜,该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它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八年级
眼睛和眼镜
1.(2013·莆田中考)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眼睛的构造及成像原理。
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作凸透镜,视网膜当作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2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2.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
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佩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要让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矫正;乙为凸透镜,丙为凹透镜。
故选C。
【方法归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分
(1)利用眼睛的构造区分: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的是远视眼。
(2)利用对光线的作用判断:把佩戴的眼镜镜片放在阳光下,能会聚光线在光屏上成最亮的亮斑的是远视眼;使光线发散,在光屏上不能形成最亮的亮斑的是近视眼。
3.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远视眼及其矫正。
由题意知,“平时不戴眼镜的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故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故选A。
4.(2012·内江中考)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作明视距离,约为cm;根据近视眼的结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选填“大”“小”或“相等”)。
【解析】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大约是,处于这个距离时,睫状体对眼睛的调节功能受到很好的保护,能够预防近视,这个距离叫作明视距离,所以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大约是。
近视眼的特点和正常眼是不同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小。
答案:25小
5.(2013·雅安中考)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解析】本题考查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眼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由题意可知: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B图,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D图。
答案:B D
6.(2014·江苏句容期末)老花镜的镜片是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
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
此光斑距老花镜,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度。
【解析】本题考查眼镜的度数。
老花镜是凸透镜,老花镜的焦距f==,则镜片的度数F===400度。
答案:凸透400
7.请在图甲中画出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在图乙虚线框内填入适当透镜矫正远视眼。
【解析】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答案:如图所示
8.在图中观察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际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中的。
(2)如果该示意图表示的是近视眼模型,为了使白纸板的像由模糊变得清晰,应该在凸透镜右侧“戴”上由透镜制成的眼镜。
【解析】本题考查眼睛的构造及近视眼的矫正。
(1)根据眼睛的构造,在此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晶状体,白纸板相当于眼球中的视网膜。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的。
因此要在光线加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使像
成在视网膜上。
因此戴上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答案:(1)晶状体视网膜(2)凹
【试题备选】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
如图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
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人眼相当于一部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蜡烛相当于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