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复习资料之工程热力学第2章思考题答案复习过程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 b+p e(p >p b),p v=p b−p (p b<p)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
8.(1)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 b+p e(p >p b),p v=p b−p (p b<p)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
8.(1)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整理完成版

⒉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
物质并不“拥有”热量。
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b v b b e b P P P P P P P P P P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可能会的。
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
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
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 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⒌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
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⒍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广大复习资料之工程热力学第2章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气体的热力性质思考题2-1 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将气体放出一部分后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问放气前、后两个平衡状态之间参数能否按状态方程表示为下列形式:(a )222111T v P T v P = (b )222111T V P T V P = 答:放气前、后两个平衡状态之间参数能按方程式(a )形式描述,不能用方程式(b )描述,因为容器中所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将气体放出一部分后,其前、后质量发生了变化,根据1111RT m v p =,2222RT m v p =,而21m m ≠可证。
2-3 一氧气瓶内装有氧气,瓶上装有压力表,若氧气瓶内的容积为已知,能否算出氧气的质量。
答:能算出氧气的质量。
因为氧气是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mRT PV =。
根据瓶上压力表的读数和当地大气压力,可算出氧气的绝对压力P ,氧气瓶的温度即为大气的温度;氧气的气体常数为已知;所以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即可求得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
2-4 夏天,自行车在被晒得很热的马路上行驶时,为何容易引起轮胎爆破?答:夏天自行车在被晒得很热的马路上行驶时,轮胎内的气体(空气)被加热,温度升高,而轮胎的体积几乎不变,所以气体容积保持不变,轮胎内气体的质量为定值,其可视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mRT PV =可知,轮胎内气体的压力升高,即气体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增加,故轮胎就容易爆破。
2-5 气瓶的体积为5L ,内有压力为101325Pa 的氧气,现用抽气体积为0.1L 的抽气筒进行抽气。
由于抽气过程十分缓慢,可认为气体温度始终不变。
为了使其压力减少一半,甲认为要抽25次,他的理由是抽25次后可抽走25×0.1L=2.5L 氧气,容器内还剩下一半的氧气,因而压力就可减少一半;但乙认为要抽50次,抽走50×=5.0L 氧气,相当于使其体积增大一倍,压力就可减少一半。
你认为谁对? 为什么? 到底应该抽多少次?答:甲和乙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NEW)毕明树《工程热力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热力学摄氏温标,以符号t表示,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热力
学摄氏温度定义为
,即规定热力学温度的273.15K为摄氏温度
的零点。这两种温标的温度间隔完全相同(
)。这样,冰的三相
点为0.0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也非常接近0℃,沸点也非常接近
100℃。
c.华氏温标
在国外,常用华氏温标(符号也为t,单位为华氏度,代号为℉)
量,压力计的指示值为工质绝对压力与压力计所处环境绝对压力之差。 一般情况下,压力计处于大气环境中,受到大气压力pb的作用,此时压 力计的示值即为工质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当工质绝对压力大于大 气压力时,压力计的示值称为表压力,以符号pg表示,可见
p=pg+pb (1-1-1) 当工质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压力计的示值称为真空度,以pv 表示。可见
(2)几种基本状态参数如下: ① 压力
压力是指沿垂直方向上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对于容器内的气态 工质来说,压力是大量气体分子作不规则运动时对器壁单位面积撞击作 用力的宏观统计结果。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容器内壁的。压力的单位 称为帕斯卡,符号是帕(Pa)。
作为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状态参数,压力是指工质的真实压力,称 为绝对压力,以符号p表示。压力通常由压力计(压力表或压差计)测
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由于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粒的运动 规律,所以建立起来的热力学理论不能解释现象的本质及其发生的内部 原因。另外,宏观热力学给出的结果都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热力学的微观研究方法,认为大量粒子群的运动服从统计法则 和或然率法则。这种方法的热力学称为统计热力学或分子热力学。它从 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从根本上观察和分析问题,预测和解释热现象的 本质及其内在原因。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定义1.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2.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
8.答:(1)第一种情况如图1-1(a),不作功(2)第二种情况如图1-1(b),作功(3)第一种情况为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第二种情况为可逆过程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
9.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
系统和外界整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10.答: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其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恢复到原来状态,外界没有变化;若存在不可逆因素,系统恢复到原状态,外界产生变化。
11.答:不一定。
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气功是否有用。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 u q +∆=其中0,0==w q 所以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不变。
工程热力学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

2016.09.27 工热第 02 章课后作业2-1一汽车在1h内消耗汽油34.1L,已知汽油的发热量为44000kJ/kg,汽油密度为750kg/m3。
测得该车通过车轮输出的功率为64kW,试求汽车通过排气、水箱散热等各种途径所放出的热量。
解:34.1 10 -3 750 44000 10 3 5P油==3.1258 10 W3600P散热=P油P车 3.1258 10 5 64 10 =3.1258 10 35W 点评:大家做题的时候,所有不标准的单位全部换算到国际制单位,不要出现 kJ/h 这种写法。
2-10 空气在压气机中被压缩,压缩前空气的参数是p1=0.1MPa、v1=0.845m3/kg;压缩后的参数是p2=0.8MPa、v2=0.175m3/kg。
设在压缩过程中 1kg 空气的热力学能增加 139.0kJ,同时向外放出热量 50kJ。
压气机每分钟产生压缩空气 10kg。
试求:(1)压缩过程中对1kg 空气作的功;(2)每产生 1kg 压缩空气所需的功(技术功);(3)带动此压气机要用多大功率的电动机?解:Q U w w Q U 50 103 139 10 3 1.89 10 5Jd pv p v v p d d w w t pv 1.89 10 5 0.8 10 6 0.1750.1 10 60.845 2.445 10 5JP C q w mt 2.445 10 5 4.075 10 4 W2-19 医用氧气袋中空时呈扁平状态,内部容积为零。
接在压力为 14Mpa、温度为 17℃的钢质氧气瓶上充气。
充气后氧气袋隆起,体积为 0.008m3,压力为 0.15MPa,由于充气过程很快,氧气袋与大气换热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因充入氧气袋内的气体质量与钢瓶内的气体质量相比甚少,故可以认为钢瓶内氧气参数不变。
设氧气可以视为理想气体,其热力学能可表示为u=0.657{T}k kJ/kg,焓与温度的关系为h=0.917{T}k kJ/kg,求充入氧气袋内氧气的质量。
工程热力学复习思考题二 - 答案

复习思考题二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有时写成q =∆u +12⎰pdv ,此式适用于任意系统、任意工质和可逆过程。
2、既然余隙容积具有不利影响,是否可能完全消除它?对于往复式压气机,余隙容积不可能完全消除;对于旋转式压气机,则有可能完全消除。
3、气体动力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提高循环热效率的共同原则:提高工质的平均吸热温度。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
5、刚性容器内湿空气温度保持不变而充入干空气,容器内湿空气的φ减小,d 减小,p v 减小。
(增大或减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但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不一定是闭口系统。
(√)2、可以由基本能量方程式得出功、热量和热力学能是相同性质的参数的结论。
(×)3、工质及气缸、活塞组成的系统经循环后,系统输出的功中不需要减去活塞排斥大气功才是有用功。
(√)4、气体流入真空容器,需要推动功。
(×)5、摩尔气体常数R 值是随气体的状态不同而不同的。
(×)6、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RgT ,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7、麦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
(√)8、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9、熵是状态参数,只与初终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
(√)10、定容过程即无膨胀(或压缩)功的过程。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有时写成:q=∆u +w ,那么适用范围是(A )(A )任意系统、任意工质和任意过程(B )闭口系统、任意工质和任意过程(C )任意系统、任意工质和可逆过程(D )闭口系统、任意工质和可逆过程2、湿蒸汽经定温膨胀过程后其内能变化(B )(A )△U=0(B )△U >0(C )△U <0(D )△U <0或△U >03、压气机压缩气体所耗理论轴功为(C )(A )pdv 12⎰ (B )d pv ()12⎰ (C ) pdu 12⎰+p 1v 1-p 2v 24、多级(共Z 级)压气机压力比的分配原则应是(B )(A)βi=(P Z+1+P1)/Z (B)βi=(P Z+1/P1)1/Z(C)βi=P Z+1/P1 (D)βi=(P Z+1/P1)/Z5、工质熵减少的过程(B)(A)不能进行(B)可以进行(C)必须伴随自发过程才能进行(D)不确定6、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W=U1-U2(D)(A)只适用于可逆绝热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气体的热力性质
思考题
2-1 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将气体放出一部分后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问放气前、后两个平衡状态之间参数能否按状态方程表示为下列形式:
(a )222111T v P T v P = (b )2
22111T V P T V P = 答:放气前、后两个平衡状态之间参数能按方程式(a )形式描述,不能用方程式(b )描述,因为容器中所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将气体放出一部分后,其前、后质量发生了变化,根据1111RT m v p =,2222RT m v p =,而21m m ≠可证。
2-3 一氧气瓶内装有氧气,瓶上装有压力表,若氧气瓶内的容积为已知,能否算出氧气的质量。
答:能算出氧气的质量。
因为氧气是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mRT PV =。
根据瓶上压力表的读数和当地大气压力,可算出氧气的绝对压力P ,氧气瓶的温度即为大气的温度;氧气的气体常数为已知;所以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即可求得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
2-4 夏天,自行车在被晒得很热的马路上行驶时,为何容易引起轮胎爆破?
答:夏天自行车在被晒得很热的马路上行驶时,轮胎内的气体(空气)被加热,温度升高,而轮胎的体积几乎不变,所以气体容积保持不变,轮胎内气体的质量为定值,其可视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mRT PV =可知,轮胎内气体的压力升高,即气体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增加,故轮胎就容易爆破。
2-5 气瓶的体积为5L ,内有压力为101325Pa 的氧气,现用抽气体积为0.1L 的抽气筒进行抽气。
由于抽气过程十分缓慢,可认为气体温度始终不变。
为了使其压力减少一半,甲认为要抽25次,他的理由是抽25次后可抽走25×0.1L=2.5L 氧气,容器内还剩下一半的氧气,因而压力就可减少一半;但乙认为要抽50次,抽走50×0.lL=5.0L 氧气,相当于使其体积增大一倍,压力就可减少一半。
你认为谁对? 为什么? 到底应该抽多少次?
答:甲和乙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甲把氧气的体积误解成质量,导出了错误的结论,在题设条件下,如果瓶内氧气质量减少了一半,压力确实能相应地减半。
但是抽出氧气的体积与抽气时的压力、温度有关,并不直接反映质量的大小。
因此,氧气体积减半,并不意味着质量减半。
乙的错误在于把抽气过程按定质量系统经历定温过程进行处理。
于是他认为体积增大一倍,压力就减半。
显然在抽气过程中,瓶内的氧气是一种变质量的系统,即使把瓶内的氧气与被抽走的氧气取为一个联合系统,联合系统内总质量虽然不变,但瓶内氧气的参数与被抽放的氧气的参数并不相同,也同样无法按定质量的均匀系统进行处理。
设初始质量RT
V P m 1=,抽气一次,减少质量'm ,剩余质量2m 。
则m RT
V P m 02.051.0'1=⨯=,则m m 98.02=
由RT
V P m m m RT V P 12298.0'=-==,则1298.0P P = 抽气二次,减少质量''m ,剩余质量3m 则2202.051.0''m RT
V P m =⨯=,则。
m m m m m 222398.098.0''==-= 由RT
V P RT V P m m m RT V P 12223398.098.0''==-==,则12398.0P P = 推导得:1112198.0P P P n n =
=+,所以5.098.0=n ,得:3498.0ln 5.0ln ≈=n
2-8理想气体的p c 与v c 都随温度而变,那么它的差值()p v c c -是否也随温度而变化?而比热比p
v c c κ=则又如何?
答:由迈耶公式可知p v c c R -=,而气体常数只和气体的种类有关,而与温度无关。
但是比热容比p
v c c κ=则是温度的函数。
2-14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具有的温度和压力是否相同?
答:平衡时不存在势差,所以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具有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但是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不相同,由p r pi i =可知,分压力与各组分气体的容积成分有关。
2-15 混合气体中质量成分较大的组成气体,其摩尔成分是否也一定较大? 答:混合气体中质量成分较大的组成气体,其摩尔成分不一定大。
因为M M x gi i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