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它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者的纯碱制法。
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焙烧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去制备纯碱。
先并使氨气灌入饱和状态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灌入二氧化碳分解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结晶和氯化铵溶液。
其化学反应原理就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原盐搅拌后,并使固态的nacl溶水,这个过程就是化盐,饱和状态的nacl溶液经过回应,盐水里的沙泥等杂物经洗泥桶排在渣场。
nacl溶液经过碳化尾气净氨塔,碳化尾气净氨塔内进行化学反应,如下:吸氨和碳化过程,就是在上述碳化尾气净氨塔内的未反应的nacl溶液再进一步的充份反应。
其中海水加热主要就是加热设备。
将氨盐水与co2气在碳化塔内进行反应,生成nahco3结晶悬浮液。
原理方程式:2nh3+co2→nh2coonh4nh2coonh4+h2o→nh4hco3+nh3nacl+nh4hco3→nahco3+nh4cl上述nahco3溶液经真空过滤器后,展开重灰焙烧,而nh4cl溶液循环利用。
这个过程产生的是轻质纯碱,一般轻质纯碱密度为500-600kg/m3,重质纯碱密度为1000-1200kg/m3此过程主要就是固相水合法生产重质纯碱,通常重质纯碱密度为1000-1200kg/m3。
重质纯碱性状:白色颗粒状的无水物,易溶于水,常温时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co2和水,并放出热量,逐渐转成nahco3且结块。
我国的重质纯碱生产大体分成三种方法:固相水合法、液相水合法和结晶法。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审批稿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纯碱生产工艺简介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天然碱法和合成碱法,而合成碱法又分氨碱法和联碱法。
1.天然碱目前全世界发现天然碱矿的仅有美国、中国、土耳其、肯尼亚等少数国家,其中以美国的绿河天然碱矿最有名。
绿河地区的天然碱矿床,有42个含倍半碳酸钠的矿层。
已知矿层厚度在1.2m以上(最厚达11m),含矿面积在670km2(最大达2007km2)的有25层,位于地表以下198~914m,,计算倍半碳酸钠储量为613亿t,即使全世界所有碱厂全部停产,美国天然碱也可供世界1300年纯碱用量。
绿河地区各公司主要采用机械化开采。
地面加工装置,主要采用一水碱流程生产重质纯碱。
美国各天然碱厂目前的市场运作方法是:国内,各厂进行有序竞争;国外出口,各厂联合,成立一个专营出口的组织“ANSAC”(美国天然碱公司),美国天然碱不但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仅为60美元/吨左右,远低于我国合成纯碱成本90美元/吨-100美元/吨左右,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位于河南省桐柏县的天然碱矿,总储量达1.5亿吨,远景储量3亿~5亿吨,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
内蒙古伊化集团在桐柏建立了以天然碱为主的化工园区,其优质的低盐重质纯碱设计年产量达100万吨。
天然碱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a. 倍半碱流程矿石开采-溶解-澄清除去杂质-循环母液-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b. 卤水碳化流程天然卤水-碳化塔碳化为重碱-干燥-煅烧为粗碱-用硝酸钠在155度漂白-煅烧,煅烧用二氧化碳由自备电厂提供c. 一水碱流程矿石开采-破碎到7厘米以下-200度停留30分钟-粗碱-溶解、澄清-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天然碱法的主要优点是:a.成本低,每吨约60美元左右,而合成碱为90-100美元,完全可以抵消运输成本。
b.质量方面盐分非常低,往往小于%,产品粒度也非常好。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
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
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
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
化学工业用于制水玻璃、重铬酸钠、硝酸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
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
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
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
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
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
一、实验目的1.掌握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中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要制得纯碱(Na2CO3),就要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最终析出大量的晶体。
化学方程式为:(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三、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试剂:二氧化碳、浓氨水、粉状氯化钠、95%乙醇;仪器设备:启普发生器、电子天平、抽滤装置、100 mL锥形的1个、50 mL量筒1个、陶瓷坩埚1个、100mL烧杯5个。
纯碱生产工艺

纯碱生产工艺纯碱(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制药、造纸、纤维、玻璃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纯碱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石碱法和盐湖提钠法。
石碱法是传统的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利用石灰石和盐卤反应产生碳酸盐,然后进行水解得到纯碱。
具体步骤如下:1. 提取原料:将石灰石和盐卤分别进行提取。
石灰石是钙碳酸盐矿石,通过采矿厂进行开采;盐卤主要来自盐湖或含盐的地下水。
2. 反应生成碳酸盐:将石灰石与盐卤进行反应,生成碳酸盐。
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NaCl → Na2CO3 + CaCl2。
3. 碳酸盐水解:将碳酸盐与水进行反应,生成纯碱溶液。
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H2O → 2NaOH + CO2。
4. 纯碱晶体分离:将纯碱溶液经过过滤、结晶、离心等分离操作,得到纯碱晶体。
盐湖提钠法是一种新型的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利用盐湖中的高浓度氯化钠进行电解,得到纯碱。
具体步骤如下:1. 提取盐湖卤水:将含盐的盐湖卤水进行提取,得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2. 过滤和浓缩:将盐湖卤水进行过滤和浓缩,去除杂质和水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3. 电解:将高浓度氯化钠溶液通过电解槽进行电解,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钠。
反应方程式为:2NaCl + 2H2O → 2NaOH +H2↑ + Cl2↑。
4. 晶体分离:将电解产生的纯碱溶液进行结晶分离,得到纯碱晶体。
以上是纯碱的两种生产工艺,石碱法主要适用于石灰石和盐卤资源丰富的地区,盐湖提钠法则适用于盐湖资源丰富的地区。
无论采用哪种工艺,都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处理好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纯碱的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传统的石碱法中,二氧化碳通常被释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一些纯碱生产企业已经开始采用高温石灰石煅烧法,将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或储存。
而在盐湖提钠法中,氯气的产生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需要引入先进的氯碱工艺,减少氯气的生成。
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

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
纯碱,也被称为氢氧化钠或苛性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
1.原料准备
纯碱的主要原料是氯化钠(NaCl)。
在工艺流程中,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石灰石(CaCO3)和纯碱矾。
2.碳化反应
首先,将氯化钠与石灰石混合,形成碳酸钙(CaCO3)和氯化氢(HCl)。
碳酸钙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CaCO3→CaCl2+Na2CO3
3.碱化反应
碳酸钙与纯碱矾反应,生成纯碱(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CO2)。
碱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Na2SO4→Na2CO3+CaSO4
4.氯化反应
抽取产生的氯化氢,与纯碱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2CO3→NaCl+H2O+CO2
5.结晶
将产生的溶液进行结晶处理,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使纯碱结晶分离出来。
结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如硫酸钙(CaSO4),需要进行妥善处理。
6.干燥
将纯碱结晶体进行干燥,除去其中的水分,获得纯碱的固体产物。
7.精制
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纯碱产品。
8.包装
将纯碱产品按照一定规格进行包装,以备销售和运输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和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工业实践中,还使用了其他辅助工艺和设备,如溶液浓缩、晶体分离、蒸发等。
此外,纯碱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也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控制,以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纯碱的工艺流程

纯碱的工艺流程纯碱(又称苏打灰、重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洗涤剂、肥料、化纤、造纸等行业中有广泛应用。
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NaOH)和碳酸钠(Na2CO3),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等工艺步骤可以制得。
纯碱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原料准备:纯碱的原料主要包括氯化钠(NaCl)和石灰石(CaCO3)。
氯化钠经过粉碎、干燥等处理后进入反应釜,与石灰石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钠。
2. 碳酸钠生产:氯化钠和石灰石按一定的配比加入反应釜中,在高温下进行气固反应。
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会随着气体从反应釜中收集出来,并通过气体冷却、净化等工艺步骤进行回收。
3. 碳化:碳酸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如粉碎、烘干、混合等,被输送到碳化窑中。
在碳化窑中,碳酸钠会受热分解,生成氧化碳和氧化钠。
氧化碳气体通过通风系统排出,而氧化钠则被收集和处理。
4. 过滤、洗涤:碳化后得到的氧化钠经过过滤和洗涤等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杂质物质,获得相对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
5. 结晶:氢氧化钠溶液经过饱和结晶,其中的氢氧化钠逐渐结晶沉淀出来,形成纯碱颗粒,而未结晶的溶液则进一步进行冷却和饱和处理。
6. 离析:通过离析设备对结晶沉淀物进行离析,得到纯碱的固体产物。
离析后形成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再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
7. 干燥、包装:纯碱经过离析后,需经过烘干处理,去除残留的溶液和水分,获得相对干燥的纯碱颗粒。
最后,将纯碱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验和入库。
整个纯碱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物料配比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合理处理废气和废液,并进行资源的回收利用。
此外,工艺流程还需要密切注意安全操作和生产效率,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纯碱的产品工艺是什么工艺

纯碱的产品工艺是什么工艺纯碱的产品工艺是指制备纯碱的生产流程和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矿石矿选、矿石矿破碎、焙烧、脱硅、溶解、离子交换、结晶、干燥、包装和仓储等一系列工艺。
首先,纯碱的产品工艺始于矿石的挖掘和矿选。
纯碱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石,如大理石、岩盐矿等。
选择合适的矿石和采矿方法对于纯碱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矿石经过破碎、磨粉,以增加其比表面积,为接下来的焙烧做准备。
然后将经过破碎的矿石进行焙烧,将其中的有机物质和水分等挥发掉,将矿石转化为石灰石。
接着,经过焙烧的石灰石会通过脱硅的过程,去除石灰中的杂质,提高其纯度。
通常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脱硅,将石灰石中的杂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过滤、干燥纯净。
然后将脱硅后的石灰石进行溶解。
在溶解过程中,将石灰石与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钠,并进行过滤、脱色等处理,以获得纯净的碳酸钠溶液。
接下来,经过离子交换得到纯碱。
将碳酸钠溶液通过化学反应,与硝酸盐结晶复分解,生成纯碱溶液。
再通过离子交换或电解的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离子,使得溶液纯度提高。
之后,对纯碱溶液进行结晶和分离。
通过加热、蒸发等方式,使纯碱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溶液中的纯碱逐渐结晶,最终得到纯碱结晶体。
最后,对纯碱结晶体进行干燥、筛分和包装等工艺步骤。
通过干燥,将纯碱结晶体中的水分去除,使其达到合适的含水率。
然后,通过筛分,去除结晶体中的不均匀颗粒,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均匀性。
最后,将产品进行包装和仓储,为运输和使用提供便利。
总的来说,纯碱的产品工艺包括矿石矿选、矿石磨碎、焙烧、脱硅、溶解、离子交换、结晶、干燥、包装和仓储等工艺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从天然矿石中提取和制备出高纯度的纯碱产品。
这些工艺步骤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纯碱产品的生产流程,保证了纯碱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烧碱生产工艺详解

烧碱生产工艺详解我国烧碱(氢氧化钠)行业起源于1929年上海天元电化厂的成立,烧碱生产工艺包括苛化法和电解法两种。
其中,苛化法即纯碱苛化法,电解法又可分为水银法、隔膜法、离子交换膜法。
目前,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是烧碱行业主流的生产工艺。
起初苛化法在国内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2000年以后,电解法逐步取代苛化法成为主要的生产方法。
目前,国内在产的烧碱企业都使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一、烧碱苛化法生产工艺苛化法制烧碱以纯碱为原料,主要依靠天然碱矿资源,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
不过,由于我国碱矿资源有限、苛化法产量较小,国家政策予以限制,2000年前后,我国企业全面淘汰该生产工艺。
苛化法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其反应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苛化法主要有三个生产步骤:第一步是苛化,第二步是蒸发,第三步是盐析。
在苛化阶段,苛化槽中需配置纯碱溶液,加入生石灰,不断搅拌发生苛化反应,而后过滤得到清卤液。
在蒸发阶段,制作合格的清卤液依次进行中浓蒸发和高浓蒸发,去除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杂质,获得高浓度氢氧化钠。
在盐析阶段,高浓液进一步析出晶体、过滤,送入冷析桶,达标后的产品用间歇沉淀槽进行沉淀,即可得到片碱。
二、烧碱电解法生产工艺根据电解槽结构、电极材料和隔膜材料的不同,电解法可以分为水银法、隔膜法和离子交换膜法。
目前,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是我国烧碱生产的主流工艺,其化学反应式是2NaCl+2H2O = 2NaOH+Cl2↑+H2↑。
1、水银电解法水银电解法是通过生产钠汞齐来使氯气分开,得到烧碱的方法。
其电解槽由电解室和解汞室组成,该工艺的优点是电解槽流出溶液产物中氢氧化钠浓度较高,其质量分数可高达50%,无需蒸发增浓;产品质量高,含盐低,但是由于该工艺能耗高,且水银是有害物质,该工艺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2、隔膜电解法隔膜电解法是利用多孔渗透性的石棉隔膜作为隔层,以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把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氧化钠和氢气分开,获得烧碱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天然碱法和合成碱法,而合成碱法又分氨碱法和联碱法。
1.天然碱目前全世界发现天然碱矿的仅有美国、中国、土耳其、肯尼亚等少数国家,其中以美国的绿河天然碱矿最有名。
绿河地区的天然碱矿床,有42个含倍半碳酸钠的矿层。
已知矿层厚度在1.2m以上(最厚达11m),含矿面积在670帛(最大达2007诟)的有25层,位于地表以下198〜914m,,计算倍半碳酸钠(Na2CONaHCC2HO)储量为613亿t, 即使全世界所有碱厂全部停产, 美国天然碱也可供世界1300 年纯碱用量。
绿河地区各公司主要采用机械化开采。
地面加工装置, 主要采用一水碱流程生产重质纯碱。
美国各天然碱厂目前的市场运作方法是国内, 各厂进行有序竞争;国外出口, 各厂联合, 成立一个专营出口的组织“ ANSAC (美国天然碱公司),美国天然碱不但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仅为60美元/吨左右,
远低于我国合成纯碱成本90美元/吨-100 美元/吨左右,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位于河南省桐柏县的天然碱矿,总储量达1.5亿吨,远景储量3亿〜5亿吨,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 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
内蒙古伊化集团在桐柏建立了以天然碱为主的化工园区, 其优质的低盐重质纯碱设计年产量达1 00万吨。
天然碱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
a. 倍半碱流程
矿石开采-溶解-澄清除去杂质-循环母液-三效真空结晶-
240度煅烧
b. 卤水碳化流程
天然卤水-碳化塔碳化为重碱-干燥-煅烧为粗碱-用硝酸钠
在155度漂白—煅烧,煅烧用二氧化碳由自备电厂提供
c. 一水碱流程
矿石开采—破碎到7厘米以下—200度停留30分钟—粗碱—溶
解、澄清—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
天然碱法的主要优点是:
a.成本低,每吨约60美兀左右,而合成碱为90-100美兀,完全可以
抵消运输成本。
b.质量方面盐分非常低,往往小于0.10 %,产品粒度也非常好。
缺点
是因为倍半碱矿容易和芒硝矿共生,产品中硫酸根含量比氨碱法要高,但现在用户对硫酸根的要求基本不高,所以这个缺点影响不大。
2.氨碱法(索尔维法)
我公司使用的就是氨碱法,中国的大碱厂中,潍坊、唐山、连云港,大化和天碱的一部分,青海,吉兰泰都是采用氨碱法。
a.氨碱法主要优点是产品质量好,可以生产低盐碱,硫酸盐的含量也
非常低。
缺点是:a.有石灰和蒸馏工序,原材料消耗高,原盐的利
用率低,而氨碱法只能达到73-76 % (就是转化
率),氯的利用率为0,总利用率只有28%。
产品成本高。
b.环保方面,生产一吨纯碱要排放10立方米的废液,几大碱厂的废液都采取了在海里围堰,向内排放废液,使废液在池内固液分离,清液溢流入海,废渣留在堰内的办法,现在碱厂已经在使用第三渣场了。
清液虽然没有其它有毒有害的物质,COD也不高,但其碱性较强,在溢流口附近造成海水PH高,对海洋生物有影响。
围堰内的废渣长期存放,对环境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一旦围堰垮塌,后果非常严重。
虽然各大碱厂都有氯化钙生产线,但回收利用的部分也很有限(生产1吨纯碱的废液中含有1.05吨氯化钙),废渣的综合利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天碱的方法是和其它材料混合后作为工程回填土,但也只能使用一小部分碱渣,目前我们厂正在做这方面的试验。
目前日本和韩国的氨碱厂已经全部停产了,欧洲还有一部分企业使用氨碱法,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东欧地区。
在国内,因为部分企业地理位置处于大城市或港口附近,受到环保方面的压力,已经在谋划搬迁。
大化公司的氨碱已经全部停产,整个公司即将搬迁,天碱也计划迁出塘沽,去年年底新厂已经奠基,新厂全部采用联碱。
3.联碱法
大连、天碱的一部分,青岛、湖北双环采用的是联碱法,全国大部分年产量在4万吨以下的碱厂几乎都是联碱,联碱的主要工艺在前半部分和氨碱一样,在滤过工序后不是回收氨,而是进行再次加盐、吸氨,生产化肥氯化铵.
联碱法的主要工艺为:一般为一次碳化、两次吸氨
Mil 上
Ml
澄清
吸氨
生产联碱需要配套合成氨系统,合成氨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 所
以一些化肥厂都有纯碱车间,但小厂产量不大,质量较差。
联碱法的主要优点是:
a.省略石灰和蒸馏工序,废液排放很少,吨碱只有几十公斤, 保较好,可以在任何地点建厂。
b.在碳化工序没有转化的原盐又返回了生产系统,原盐的利用
换热
C02 洗盐
纯碱 煅烧 过滤
―" 冷析 氯化铵 分离
CO,
率高,可以达到93%左右,产品成本低,1吨纯碱和1吨氯化铵的总
成本(双吨成本)只比氨碱法一吨纯碱的成本略高。
缺点:a.产品质量差,纯碱盐分最好只能控制在0.6 %左右,为了降低盐分而加大洗水用量的话会造成母液膨胀,生产无法平衡。
b.母液内部循环,硫酸根无法排出,会全部随着纯碱出来,硫酸盐的含量无法控制,我们厂的硫酸根含量不足0.01 %,而联碱法连0.03% 的标准也很难控制。
目前国内的大型玻璃企业均采用浮法玻璃生产线,对盐分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没有使用联碱法纯碱的。
4.其它方法
除了这几种主要的方法外,还有俄罗斯的霞石制碱,苏联自60年代以来,以霞石(含有钠、钾、铝、硅氧化物的天然碱石)加工氧化铝同时副产纯碱、钾碱及水泥,实现了工业化,使霞石原料得到综合利用,没有排废的问题。
新旭法日本因进口盐价高,为提高食盐利用率,采用的联碱
法,70年代日本氯化铵的生产供过于求,除恢复部分氨碱法生产外,旭硝子创建了新旭法,又称N.A.法。
新旭法的特点是可以调整氯化铵的产量,市场多余的氯化铵直接加石灰乳蒸馏回收氨。
第二部分碱厂系统流程
1.地下直流水:在草泊水库地下水源地共33眼井,最北在红眼桥附
近,最南一口在沿海公路大桥南侧,分东西两线,遥控开关泵,通过30公里长的管线输送到厂东门外地下水蓄水池,
供水量约2000立方米/小时,通过加压泵输送到厂内。
供热电车间化学工序制造软水和厂区生活用水(各办公楼、食堂),2003-2004年经过技术改造,去热电部分在夏季先用于1、2组碳化塔冷却用,因为地下水温度较低,可以降低出碱温度。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碳化塔(在碳化塔里进行氨盐水里通二氧化碳,炉气-碳酸氢钠煅烧炉里产生的二氧化碳,窑气- 石灰窑里产生的二氧化碳)塔压低于水压,只能是水往塔里渗漏,不会污染水源。
在改造后,夏季的碳化转化率可以达到75%以上。
2.地面直流水系统:由陡河水库泵站取水,流量1750立方米/
小时,经61公里管线送至厂区地面水蓄水池。
3.开路循环水系统
地面水蓄水旷碳化冷却水循环水池冷却向闭路系统补水
吸收塔冷却水
: 复用水
化灰
4. 闭路循环水系统
因为钛板、螺旋板换热器的板间隙很小,只有几毫米,换热过 程中温度上升,钙镁离子容易在板间隙内结垢,影响换热效果, 需要加入缓蚀剂,因为缓蚀剂的价格贵,比较经济的方法就是隔 出一个系统,进行闭路循环。
闭路循环水系统工作流程:
a. 酸洗预膜:先用酸将系统管道内结疤洗掉,再在管道内侧挂
膜,防止再次结垢,酸洗时要做挂片试验。
b. 加入缓蚀阻垢剂,缓蚀阻垢剂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防止腐 蚀管道,另一个就是把管道内的钙离子和有机磷离子结合,使 其处于漂浮状态,不在管道内沉积。
维持一定的有机磷浓度。
盐水车间洗泥
石灰车间
缓蚀阻垢剂
闭路循环水池 !—— 开路循环水池 排放
C.日常检测:闭路循环水系统日常监测指标主要时有机磷浓度和浓缩倍数,有机磷浓度低的时候要补加缓蚀剂。
浓缩倍数控制在一般控制在3左右。
目前为了环保和节约,许多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在浓缩倍数高的时候运行。
浓缩倍数指的是某种物质在循环水和原水中的浓度比值。
这种物质应选用体系内不能引入的物质,比如氯离子,有可能从系统内引入,钙镁离子有可能在系统内结垢,都不适合使用, 根据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选用SiO2最好,但因为分析过程繁琐,目前使用电导率的比值,同时以氯离子浓度作为参考,在氯离子浓度缓慢提高时,还比较适用。
d.排放。
在系统浓缩倍数过高或发生系统泄漏时,就要排放一部分循环水,同时补加部分原水,保证缓蚀效果。
4.雨水、污水系统
雨水、污经污水泵房排入氧化塘排放黑沿子干沟''
化纤厂热电渣场清液至石灰洗涤塔热电冲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