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中求解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除法(一)错中求解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除法(一)错中求解   教案

《错中求解(习题类微课)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练习十第四题。

【教学目标】1.会分析理解题意,学会用“错中求解”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引导学生学会从错误入手,通过“错中求解”的方法找到正确结果,了解此类题的解题步骤。

3.提高学生运用“错中求解”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错中求解”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理解题意。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直观、图像的事物较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而本题全是文字表达,且题目叙述过于繁琐。

解答本題时用到的解题技巧“错中求解”是逆向思维,并且解答步数比较多。

所以解决本题对于二年级下册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教学过程】一、遇到问题,求助解决出示典型例题,提出疑问:一位同学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帮他吗?一道除法题,除数是6。

小明在计算时,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

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几?二、分析题意,探索解法师:知道了什么信息呢?这是一道与除法有关的题目,除法的等式是怎么样的?生: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商和除数,我们可不可以先试着求出被除数呢?明确思路:根据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先利用错误的商求出错误的被除数。

生:错误的被除数为:4×6=24师:接下来怎么办呢?生1:题目中说“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所以我们把错误被除数个位和十位的位置调换,得到正确的被除数,最后再算出正确的商。

生2:错误的被除数是24,正确的被除数是42.生3:正确的商为:42 ÷6=7师:太棒了!我们刚才从错误入手,运用“错中求解”的方法帮助这位同学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接下来考考你们,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下面这几道题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题意,学会用“错中求解”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从错误入手,找到正确结果的方法“错中求解”及解题步骤。

小学四年级《错中求解》奥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错中求解》奥数教案

(四年级)备课教员:第5讲错中求解一、教学目标: 1.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认真审题,不抄错题目,不漏掉数字,计算时仔细小心,尽量不出现错误。

2.用倒推的方法解答这类题,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3.训练正确面对错误的能力。

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

计算时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三、教学难点: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原因,用倒推的方法正确解答。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师:大家喜欢看西游记吗?喜欢谁?师: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他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生:“火眼金睛”师:今天在上课前老师要给大家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火眼金睛”,希望每个同学都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

师:游戏规则如下:老师出示错误或正确的题目,学生快速的计算,改正错误的答案。

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在老师说抢答开始之后学生进行抢答,先站起来的获取抢答资格,答对问题得一分,答对问题且解释清楚原理得两分,通过积分的方式来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成绩最高者可获得老师提供的神秘礼物喔!师:在错误的题目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是不是有点寻宝的感觉啊?生:(自由回答)师:接下来我们就去寻求更多的宝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错中求解,想要练好“火眼金睛”这一关必不可少。

(板书:错中求解)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卡尔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误地写成2,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4错误地写成8,所得的和是1995。

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师:要想求出正确的和,就必须知道什么?生:正确的两个加数。

师:从题中条件中我们知道,两个加数都写错了,怎么样变为正确的加数呢?生:变不了。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讲义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讲义

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奥数第五讲错中求解(一)一、导入新课:在加、减、乘、除式的计算中,如果粗心大意将算式中的一些数或运算符号抄错,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发生错误。

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从错误的答案入手找出正确的答案就可以做到错中求解了。

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利用错误的答案求出正确的结论。

1、解答“错中求解”这类题时,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

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2、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大或减少,和就增大或减少。

3、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反而增大;减数减少,差反而增大;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差就增大,被减数减少,差也跟着减少。

二、新课讲解:例题1、小华在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

正确的差是多少?方法讲解:十位上的2表示20,十位上的5表示50,所以把减数增加了30,所得的差就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列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9,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是否变化?2、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8,另一个数加8,和是否变化?3、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加3,另一个数也加3,和起什么变化?4、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6,另一个数减2,和起什么变化?5、小红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7,把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

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例题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思路导航:一个加数增加10,假如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10。

现在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减少10-6=4。

随堂练习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增加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减少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8,要使和减少8,另一个加应有什么变化?例题3、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8,减数也增加8,差是否起变化?思路导航:被减数增加8,假如减数不变,差就增加8;假如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8,差就减少8。

错中求解教学设计

错中求解教学设计

《错中求解》教学设计庆安小学郭蕊教学内容:数学专题《错中求解》教学目标:1、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认真审题,不抄错题目,不漏掉数字,计算时仔细小心,尽量不出现错误。

2、用倒推的方法解答这类题,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3、训练学生正确面对错误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原因,用倒推的方法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原因,用倒推的方法正确解答。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数字卡片(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玲玲的画”二、课前训练。

1、精益求精:(找出下列各题中的错误,并改正)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

2、把左后一道题的错误用语言叙述。

(生口答)二、新授1、课件出示:例:A同学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时,错把一个乘数6看成是8,乘得的结果是600,实际结果是多少?师:请分析题中的错误,找一找该如何解答?生:独立思考,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全班交流:那么两位数就是:600÷8=75,正确结果:75×6=450小结:在解答这道题时,有一个乘数错了,另一个乘数是正确的,先求出正确地乘数,再进一步求出正确答案。

2、例: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8错看成了5,这样得到的商是14,余数是2.正确的商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

被除数:14×5+2=72,正确商:72÷8=93、小练笔(1)、一个学生在做一道加法题的时候,不细心把一个加数的个位上的6看成了9,十位数字上的3看成了5,结果算出的和是95,原来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学生交流后,一生讲解过程。

原来的和就是:95-3-20=72(2)、一道除数是9的除法算式题,小明把被除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写反了,除得的商是5,这道题的正确商应该是多少?写错的这个被除数:9×5=45正确的被除数:54正确的商是:54÷9=644、小结:如何避免错误?1、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抄写算式时,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3、计算时还要细心认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错中求解教案

错中求解教案

错中求解教案第一篇:错中求解教案《错中求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点:倒推2、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从错误入手,找到正确结果的方法——倒推3、能力目标:提高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错中求解”T:我们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

如果粗心大意,常常会把算式中的数字抄错或把运算符号看错,如果同学们把题目做错了,你们能不能在错误的题目中找出正确的解法呢?S1:可以/不可以。

T:我们拿一道题来热热身,看看什么事错中求解。

T:两个数的和是94,有人计算时将其中的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31。

求这个数。

T:同学们思考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来。

最好是在草稿纸上写出计算式喔。

S:(进行计算)T:有没有同学做出来啊,没有的话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S:(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讨论成果T: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家的想法。

老师对题目进行示范性解答T:在错误的题目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是不是有点寻宝的感觉啊?接下来我们就去寻求更多的宝藏。

二动手操作,探究错中求解的基本策略T:我们在做加减乘除的时候都有可能犯错,那么它们之间各有什么规律呢? T:来看一下加法。

T:在加法里,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和会怎么变化呢? S:增加或减少那个数。

T:在加法里,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数,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S:不会。

(举例示范)T: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减法T: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是怎么变化的呢?S: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T: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反而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

T: 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是怎样的呢? S:保持不变。

T:接下来看一下乘法T: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会怎样变化呢?S: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T: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又是怎样的呢?S:扩大它们积的倍数。

三年级数学奥数《错中求解》教案

三年级数学奥数《错中求解》教案

三年级数学奥数《错中求解》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通过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错处,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分析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错处,找出解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题目中的错处,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计算或判断错误。

数学题目也一样,由于计算失误或对题意理解错误等原因,也会导致题目中出现错误。

对于这种错误,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应仔细分析,找到解题的正确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错中求解”。

二、新课:1. 指导分析例1中的错处。

(1) 出示题目:把一根木头截成5段,每截一次要3分钟,截完这根木头要多少分钟?(2) 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3) 分析错处:题目中把一根木头截成5段,实际上需要进行4次截取,而不是5次截取。

因此,每截一次要3分钟,截完这根木头要12分钟。

(4) 总结: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题目中的错处是截取次数不正确。

因此,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用截取次数乘以每次截取所需的时间即可求出答案。

2. 指导分析例2中的错处。

(1) 出示题目:有4个数:3、6、9、12,将它们相加和为39,将它们相乘积为多少?(2) 分析错处:题目中给出的4个数的和为39是错误的。

实际上,这4个数的和为30。

因此,题目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4个数。

经过分析,正确的4个数应为2、4、5、6。

这样,它们的和为2+4+5+6=17,符合题意。

再求它们的积为480。

(3) 总结: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题目中的错处是给出的4个数的和不对。

因此,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求出正确的4个数,再求它们的积。

三、练习:1. 把一根钢管截成10段,每截一次要3分钟,多少分钟可以截完?2. 在1到10之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构成一个五角星形图(五个顶点的数之和等于30),问这3个数分别是多少?四、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通过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错处,进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培优教案-10.错中求解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培优教案-10.错中求解 全国通用

10、错中求解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错中求解涉及到的四则运算关系。

2、让学生学会从错误的结果入手,找到正确结果的方法——倒推法。

3、提高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倒推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求出正确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数量关系,分析错误原因,找到解决错中求解问题正确的列式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朋朋非常淘气,他一边戴耳机听歌,一边做作业,在计算□×45÷60时,误将题目抄成了□×60÷45,结果得384。

而程程却计算出了正确结果,你知道是多少吗?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程程是怎样得到正确结果的吗?生:根据朋朋将题目抄成□×60÷45,结果得384,我们可以知道□×60÷45=384,这样可以算出□是几。

生:再把□代入到正确的算式中计算□×45÷60的结果就可以了。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例1 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师:在这幅图中,大家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朋朋拿着做错了的作业题,旁边是他的爸爸在说他。

师:他的爸爸在说什么呢?生:你看错了题,应该是()×3+20。

师:朋朋错在了哪里?生:他把题目看成了()÷3-20,得到的结果是72。

师:也就是说()÷3-20=72,从中大家可以知道什么?生:可以运用倒推的方法求出()里的数。

师:怎样列式?生:72+20=92 92×3=276师:题目正确的结果是多少?生:276×3+20=848。

例2 朋朋在计算除法题时,把被除数7140错写成1740,结果得到的商是49,余数是25。

正确的商是多少?师:朋朋的算式是怎样的?生:1740÷□=49……25。

师:在这个算式里,我们可以求出什么?生:可以求出除数。

师:怎样求除数?生: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错中求解教案完整版

错中求解教案完整版

错中求解教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课题:错中求解班级姓名一、本讲知识点和能力目标1、知识点:倒推2、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从错误入手,找到正确结果的方法——倒推法。

3、能力目标:提高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尝试法和启发式三、本讲内容安排第一课时错中求解的意义、加减乘除的变化规律以及加减法的基本类型。

第二课时错中求解的乘除法基本类型的学习。

第三课时比较复杂的错中求解问题的学习。

第四课时独立练习四、课外延伸、知识拓展抽屉问题难题的涉略。

五、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1、什么是错中求解?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

如果粗心大意,常常会把算式中的数字抄错或把运算符号看错,这样都会使结果错,在这一讲中,以同学们平时计算中的错题为例,介绍如何从错误入手,找到正确结果的方法。

2、加法的变化规律(1)在加法里,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随着增加(或减少)这个数。

(2)在加法里,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

3、减法的变化规律(1)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2)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反而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

(3)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不变。

4、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它们积的倍数。

5、商的变化规律(1)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2)在除法中,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第一课时【经典例题】例1.两个数的和是94,有人计算时将其中的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中求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点:倒推
2、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从错误入手,找到正确结果的方法——倒推
3、能力目标:提高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错中求解”
T:我们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

如果粗心大意,常常会把算式中的数字抄错或把运算符号看错,如果同学们把题目做错了,你们能不能在错误的题目中找出正确的解法呢?
S1:可以/不可以。

T:我们拿一道题来热热身,看看什么事错中求解。

T:两个数的和是94,有人计算时将其中的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
了,结果算出的和是31。

求这个数。

T:同学们思考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做出来。

最好是在草稿纸上写出计算式喔。

S:(进行计算)
T:有没有同学做出来啊,没有的话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S:(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T: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家的想法。

老师对题目进行示范性解答
T:在错误的题目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是不是有点寻宝的感觉啊?接下来我们就去寻求更多的宝藏。

二动手操作,探究错中求解的基本策略
T:我们在做加减乘除的时候都有可能犯错,那么它们之间各有什么规律呢?T:来看一下加法。

T:在加法里,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和会怎么变化呢?
S:增加或减少那个数。

T:在加法里,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数,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S:不会。

(举例示范)
T: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减法
T: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是怎么变化的呢?
S: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T: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反
而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

T: 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是怎样的呢?S:保持不变。

T:接下来看一下乘法
T: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会怎样变化呢?
S: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
T: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又是怎样的呢?
S:扩大它们积的倍数。

T: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S:不会
T:在除法中,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又是怎样变化呢?
S: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T: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又是怎样变化呢?
S: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通过设置竞答游戏,让学生在竞答中做题,提高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游戏规则如下:老师出示题题目,在老师说抢答开始之后学生进行抢答,先站起来的获取抢答资格,答对问题得一分,答对问题且解释清楚原理得两分,通过积分的方式来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成绩最高者可获得老师提供的神秘礼物喔!
三、灵活应用,巩固错中求解策略
1 抢答环节
题目一:
小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第一个数百位上的7错写成1,把第二位加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9,这样算得的和是443。

正确的的和应是多少?
T:同学们思考一下。

停顿5秒抢答开始!
学生进行抢答,老师总结。

题目二:
没有得到分数的同学要继续加油喔,我们来看下一道题。

甲、乙两学生同算两数之和,甲得685,计算正确,乙得460,计算错误,乙所以算错的原因是将其中的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掉了。

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T:停顿3秒,抢答开始!
学生进行抢答,老师总结。

题目三:
T:这道题难度升级了喔,同学们做好准备了么?
陈程做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8,把十位上的0错写成6,这样算得的差是199,正确的差是多少?
同上。

依次类推出示相应题目由学生抢答
1打手势环节
T:同学们上一轮的表现都很好,接下来我们转换一下游戏方式,我们来进行打手势比赛,手势打对的同学都可以得到一分,然后再进行抢答,解释正确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的一分的奖励。

出示题目进行游戏。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统计游戏分数,颁发奖品,下课。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