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发布时间:2021-08-30T10:03:27.21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作者:冯莹莹[导读] 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改善透析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航天中心医院 100049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
方法:总共在医院病历系统中抽取7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措施,将干预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将干预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方面来说,干预后的指标明显比干预前更好,两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患者的营养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具有极高的价值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行。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干预;饮食指导随着医学研究不断进步,血液透析设备逐步更新,医疗技术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大大提高[1]。
但是患者在进行透析时,由于缺乏良好的饮食结构,患者很容易会引发一些问题,如心力衰竭、高钾血症等,若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那么就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死亡。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还需要实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这样可以减少营养不良现象,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改善透析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总共在医院病历系统中合理抽取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本次研究均取得患者的同意。
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5:37;患者年龄最小为27岁,最大为83岁,平均年龄在(59.46±8.37)岁;患者血液透析时间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143个月,平均血液透析时间为(78.38±15.69)个月。
1.2方法患者使用血液透析设备进行透析,透析时间尽量控制在3~4h。
透析必须每周进行2~3次,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2.1饮食指导患者在进行透析时,会消耗体内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一、什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机器(称为透析机)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这种透析形式通常用于那些患有晚期肾脏疾病,肾脏功能显著下降,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通常需要两到四次每周的透析会话。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从体内抽取,通过透析机中的滤器(透析器),然后再回到患者的体内。
透析器通过半透膜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盐分和多余的液体,模拟正常肾脏的排泄功能。
这种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透析中心或医院)进行,由经过培训的医疗专业人员监督。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但同时也需要遵循特殊的饮食和药物管理。
二、为什么有患者需要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通常是因为他们患有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晚期阶段,这是指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执行其正常的排除废物和调节体内液体平衡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原因:1.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长期患有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
CKD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2.尿毒症:当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时,患者可能出现尿毒症。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病症,需要通过透析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3.电解质不平衡:受损的肾脏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如钠、钾、钙、磷)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心脏、神经和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
4.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可能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可能进一步损伤肾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5.液体潴留:受损的肾脏可能无法有效地调节体内液体平衡,导致液体潴留,进而引起水肿和其他相关问题。
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过人工方式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起到了肾脏正常功能的替代作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的护理管理

护 理 园 地
情 、情 绪 的镇静 ,并 抑制 各种 各样 的压 力反 应 ,减少 或 预防 I C U综 合征 的 出现 。 4 . 1 . 4 正确 运用 移情 技 巧 ,帮助 患者 了解 自己的操 作意 义 、 工 作 步骤 、 安 全与 否 、疼痛 轻重 等 , 不但 能 免除 患者 的担 心 、
加 强术 前访 视 和安慰 性心 理护 理 ,营造 良好 的睡 眠环境 ,合
理 安排 护理 措施 ,妥善 固定 身体 引 流管保 持舒 适体 位 , 作 好 舒 适护 理是 预 防和 护理术 后 I C U综 合征 的关 键 。
参 考 文献
【 1 】 中华 医 学会 . 临床诊 疗指 南 ・ 重症 医学分 册【 M】 . 北京 : 人
1 9 9 9 。 6( 3): 1 0 3 - 1 0 4 .
[ 6 ] 李尊 柱 ,姜 亚芳 ,康 晓风 . I C U 护 ̄ A L . z - 作 量相 关 因素调 查 分析 [ J ] . 护理 学杂 志 ,2 0 1 0 ,2 5( 1 4): 7 5 . 7 7 .
觉 醒周 期 的正 常化 ,夜 间尽 量关 灯 或使用 柔 和 的光线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 的护理管理
程凤莲 沙洋县人 民医院 ( 湖北
不必要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沙洋 4 4 8 2 0 0 )
【 摘 要 】目的 为 了提 高维持 性血 液透 析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避 免 由饮食 过 量或 不 当而造成 心 衰、 高血钾 、肺 水肿 等一 些
维持性透析患者饮食管理

维持性透析患者饮食管理1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饮食管理的目的(1)保持和增强患者体力,增加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2)摄取蛋白质在质和量上既能维持氮平衡和防止蛋白质缺乏,又能减少蛋白质代谢产物的蓄积。
(3)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配合充分的透析治疗,使血压接近正常,体液中电解质正常化。
(4)防止心衰、感染、肾性骨病等各种并发症发生。
2 饮食管理方法2.1 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应提供足够营养(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同时注意预防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钾、高血磷等各种并发症。
2.1.1 补充优质蛋白质(1)人体有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
而食物中蛋白质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生物价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质),能提供最完全的量和比例适当的必需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质的比例高,产生代谢物少。
这类食物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鱼;另一类是低生物价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少,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质。
血透患者选择蛋白质食物时,要求2/3以上为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高生物价蛋白质。
(2)透析早期虽不必采用严格低蛋白饮食,但如果蛋白质摄取量急剧增加,可使残余肾功能进一步降低,蛋白质摄入量应从透析前0.5~1.0g/(kg・d),慢慢增加到1.2~1.5 g/(kg・d)。
规律性透析后,每周透析1次的患者,可继续沿用较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仅在透析当天采用正常或高蛋白饮食。
每周血透2次(10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0~1.2g/(kg・d),每周3次(15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2~1.5g/(kg・d)。
2.1.2 摄入足够热量血透患者最适宜的热量供应为125~145kJ/(kg・d)。
透析前,患者由于恶心呕吐,进食量少,往往摄入热量不足,加上长期低蛋白饮食,导致患者消瘦,但常被水钠潴留所掩盖。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摘要】现代的血液透析技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存时间大大延长,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良好的营养状况可改善和减轻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从而保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健康舒适的生活,有助于恢复社会活动。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饮食指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193-01慢性肾衰竭(CRF) 病人尿毒症期肾功能严重破坏,体内毒性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需要维持血液透析治疗。
由于肾衰竭病人在进入透析之前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的质量,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0%[1]。
预防营养不良,改善MHD 病人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因此指导病人正确的饮食疗法是MHD 病人护理的重要部分。
下面就我们饮食指导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3 例,其中男32 例,女11 例,年龄28—71 岁,均规律透析,每次4 小时,31 例每周2.5—3 次,12 例每周3.5—4 次,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双反渗水。
病人来院血液透析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
2. 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1)摄入不足:尿毒症毒素对胃肠道的影响;(2)血液透析时营养物质的流失;(3)代谢和激素紊乱:最终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致负氮平衡,从而引起营养不良;(4)伴有感染性疾病;(5)知识缺乏:缺乏全面的营养知识;(6)其他因素:包括个体化饮食习惯、精神抑郁药物以及经济状况有限等。
3. 饮食指导对于MHD 的病人来说,饮食要遵循“两高两低”的原则,即高热量、高氨基酸、低蛋白、低磷。
3.1 保证优质蛋白和充足热量的摄入以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高效的动物蛋白为主,如蛋清、家禽、猪牛羊肉、鱼等,这些优质蛋白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少,因此每日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总量的50%—70% 为宜。
科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

科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发布时间:2021-05-13T16:38:13.67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作者:罗洁[导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尿毒症病人生命期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维持性血液透析,还可以避免慢性肾炎发展成为尿毒症罗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尿毒症病人生命期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维持性血液透析,还可以避免慢性肾炎发展成为尿毒症。
对于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饮食非常的重要,其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效果。
那么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平时的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在做维持性血液透析时,身体内的多肽、氨基酸、少量的血液会随之丢失,所以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一定要比不做血液透析的人多。
通常情况人,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该控制在1.2到1.3g/kg之间,并且最好一半以上都是优质蛋白,像瘦肉、虾、鱼、鸡蛋、牛肉等都是优质的动物蛋白,另外,病人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绝对不可以吃已经变质的食物。
2、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除了要严格的控制磷元素和钾元素的摄入量以外,还应该适当的补充钙和维生素。
定期检测血清的钙水平和磷水平。
并且病人的饮食一定要多样。
病人家属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在烹饪食物时,最好做到色香味俱全,这样可以使得病人更加有食欲,最好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锌、铁的食物。
病人每天钙的摄入量是1500毫克,磷的摄入量不多于900毫克。
病人的饮食一定要最好低磷,少吃或者不吃动物的内脏、虾仁、海鲜、豆制品等。
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绿叶蔬菜。
在烹饪绿叶蔬菜时,可以先将其放在水中浸泡至少半小时。
将蔬菜的根部去掉,如果是茎类蔬菜还需要去皮,吃菜时,最好不要吃菜汤。
除此之外,病人还应该适当的服用一些药物来辅助,像维生素B、叶酸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体重控制

饮食原则
(四)脂肪
1.脂肪摄入原则: 脂肪在热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g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37.66kJ (9kcal)热量,它在氧化供能中产生的热量远高于糖类与蛋白质。脂肪产生的热量应占 总热量的20%~30%。
水分摄入与体重控制
透析肾友如何评估干体重?
①感觉舒适:肾友身体感觉舒适,无面部、眼睑以及双下肢水肿等问题。 ②呼吸正常:正常活动无呼吸困难,夜间休息无胸闷、难以平躺的问题。 ③血压平稳:血液透析后,血压测量结果平稳,无恶心、呕吐,透析失衡等症状。 ④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
葵花籽
钠含量 (mg)
1322
食物
腊肉
5757
方便面
1144
素火腿
3606
午餐肉
982
猪肝(卤肉)
3091
酱牛肉
869
油条
2706
叉烧肉
819
咸面包
836
火腿肠
771
苏打饼干
钠含量 (mg)
764 676 675 585 526 312
钾摄入量的管理
(一)钾摄人量的管理 1.钾摄入原则:无尿的透析患者摄入过多含钾(K)高的食物会发生心律失常,有
钙、磷摄入量的管理
(一)钙、磷摄人量的管理: 钙与磷是体内最多的无机盐,主要存在于骨骼和
牙齿中。患者肾衰竭后,磷排除障碍使之滞留于血液中,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因 此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的问题。血磷浓度的增高不仅引起皮肤瘙痒, 还刺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激素分泌增多,造成骨钙游离出骨进入血液。血钙浓度 的增高不仅导致了动脉硬化,而且钙沉积在其他不该停留的部位,如皮下、关节囊 腔或组织里,会引起局部疼痛。由此骨质因钙的流失变得疏松,易发生骨折,心血 管系统因钙的沉着而受到损害。接受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应当注意钙与磷的摄入 量,预防透析性骨病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调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作者单位:221009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孙蕾:女,本科,主管护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调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孙蕾高珺摘要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 )患者对于饮食调控的知晓情况,探讨饮食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针对180例MHD 患者进行饮食调控知识调查。
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饮食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饮食知识知晓情况及饮食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MHD 患者的饮食调控知识知晓率低,经过干预后有明显提高,临床及生化指标好转,且达标率提高。
结论:系统的饮食健康教育可改善MHD 患者的饮食控制,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饮食调控;健康教育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22.071Investigation on knowledge about nutritional control and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SUN Lei ,GAO Jun (Xuzhou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221009)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et control knowledge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ethealth education.Methods :The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diet control knowledge for the 180patients with MHD ,in 3months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diet ,again carries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mparison of intervention patients on dietary knowledge and diet control ,and analyzed its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life.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MHD diet regulation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was low ,after the intervention had markedly improved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improvement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was increased.Conclusion :Systematic diet health education could improve the diet of MHD patients control ,wa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hemodialysis.Key wordsHemodialysis ;Diet control ;Health education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成熟,终末期肾病(ESRD )患者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 )较普遍,是目前主要的肾脏替代方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一直是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我国内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数占透析总数的90%左右,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长期营养不良、水钠潴留、高钾血症,甚至死亡的现象。
同时随着肾功能减退、蛋白质流失增加、透析等原因使病人营养恶化。
良好的营养状况可改善或减轻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从而增加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因此,饮食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008~2010年长期在我院行血液透析60例病人的饮食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0~82岁,平均51岁。
45例每周透析2次,平均4~4.5h ;10例每周3次,平均每次3.5~4h ;5例2周5次,平均每次4.5h 。
1.2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1)摄入不足;(2)伴有感染性疾病;(3)代谢和激素紊乱;(4)血液透析本身的影响。
2饮食指导2.1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血液透析病人所需的蛋白质是根据肾功能、透析的效率、营养状况、有无并发症来决定的。
如每周透析2次,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0~1.2g/(kg ·d );每周3次透析,蛋白质的用量为1.2~1.5g/(kg ·d ),成年人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为70~80g/d ,以高效的动物蛋白质为主,如鸡蛋清2~4个/d ,牛奶100~250mL/d ,新鲜精瘦肉50~150g/d 。
2.2摄入适量的热卡: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质量,若热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自身的蛋白质就会作为热量来源被消耗。
由于蛋白分解代谢加快,可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不仅加重营养不良,更加重酸中毒并促进高钾血症。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摄入热量为33~35kcal /(kg ·d)。
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血脂浓度和劳动强度适当增减。
热量主要由糖类和脂肪来提供,糖类摄入量一般为5~6g/(kg ·d),食物中糖类过多可产生以三酰甘油为主体的四型高脂血症。
脂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许春燕(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室,宁夏银川750004)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3-0450-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2.2患者体位:一般情况好的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大出血、休克患者采取头低足高位,心肺患者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2.3穿刺部位:(1)选择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上1/3处。
(2)在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上段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刺点。
2.4穿刺方法:用抽有4mL 无菌生理盐水的5mL 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头皮针直接刺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若需留取血标本则不抽生理盐水,注射器乳头直接与留置针的三通头连接)。
排尽留置针内空气,并活动留置针针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大于8cm 、大于敷贴面积。
操作者消毒双手拇、食指,由助手用食指按压上述压迫点,用力适当,病情许可者可嘱患者咳嗽,以使颈外静脉充盈度良好。
操作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30度~40度角在静脉上方进针,针尖穿过皮肤后直接刺入静脉见回血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平行1~2mm 后抽回血,证实留置针在血管内,用左手拇、食指将其固定,让助手取消压迫,右手抽取针芯至针座处,让助手轻推生理盐水边将软管全部徐徐送入血管内,(此是利用液体对针头软管部分有一定的冲击力使软管容易送入及进入的液体对软管有一定的支撑力,减少了进针的阻力而使软管容易送入),再次检查回血、推注生理盐水通畅再完全抽出针芯,取下注射器,连接输液器,静脉滴注通畅后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以进针点为中心,用透明敷贴做封闭式固定,此法固定牢固,不易脱出,并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3护理要点3.1沟通:穿刺前给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里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2更换敷贴:每2日更换透明敷贴,换敷贴时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3.3观察局部皮肤及输液情况:如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若有及时拔针,输液是否通畅、滴速是否适当,及时更换液瓶,严防急性肺水肿和空气栓塞的发生。
3.4正确封管:封管时采用双重正压封管法,即输液完毕后夹闭输液器,将头皮针斜面撤于肝素帽内,反折头皮针头与夹闭的输液器断开,连接抽有无菌生理盐水4mL 的5mL 注射器均匀注射3.5mL ,右手将留置针延长管抬高30度后,将其延长管上的小夹将其夹闭,再推注0.5mL 封管,分离退出以再次呈正压的头皮针。
4讨论4.1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浅静脉,管径粗,暴露明显,外径最大可达0.8~1cm [2],容易进针,并且穿刺时可采取多个体位,穿刺后不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颈部活动亦不用过于限制。
4.2我国对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尚无统一规定,有报道留置针可留置5~7天,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3],本组留置时间均在5~8天,无静脉炎发生。
4.3选择穿刺点位置不宜过低,以免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特别是右肺。
检查穿刺点前端是否有静脉窦,穿刺时应尽量使针尖越过静脉窦。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有效的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尤其是末梢血管纤维化、静脉炎、血管塌陷、疼痛、硬结、病情危重、循环衰竭等肢体静脉穿刺困难的,能够满足其临床治疗需要,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为抢救赢得了时机,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江晓连,王连仲,张英霞.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⑴:40.[2]周丽华,陈燕,于桂云,等.静脉穿刺置入血管法的临床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3,18⑻:690.[3]李小燕,刘甲.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21.收稿日期:2010-07-08脑性瘫痪是受孕开始至新生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小儿脑瘫的康复需持之以恒、综合性的治疗[1]。
其中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等促神经细胞髓鞘化药物是综合康复治疗中的方法之一。
在此期间,患儿需要长期、间歇性的接受静脉穿刺,而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成功后正确保护血管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笔者认为在脑瘫患儿静脉输液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取得患儿家长更好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健康宣教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康复病房输液观察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小儿脑性瘫痪儿童共12775人次,男8527人次,女4248人次,年龄从10天~12岁,平均8个月,其中头皮静脉输液11600人次,四肢静脉输液1175人次。
患儿输液时间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间隔10d 再进行下1个疗程的输液,一般需连续输注4~6个疗程,具体由医生开具治疗方案。
2操作前准备2.1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首先,护士应具备沉着、冷静、细心、耐心、自信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保持愉快的心情,集中精力,排除周围环境的影响。
理解家长的心情以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过激的言行,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不安的情绪。
其次,要学会克服急躁情绪。
护士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工作忙而不乱。
尽力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如遇穿刺特别困难的患儿,严格执行两针不成功更换护士的原则[2]。
2.2用物准备:用物准备一定要充分,输液器内空气要排尽,胶布、棉球等用物放于穿刺者易于拿取的地方,不仅便于操作,还可以减少按压患儿头部的时间[3]。
2.3健康宣教:输液前应向家长进行详细的宣教,语言亲切,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解释输液的目的和重要性。
告知家长在输液前30min 避免让患儿吃得过饱,以免静脉穿刺时患儿哭闹引起恶心呕吐,甚至窒息,发生意外。
告诉家长输液前应及时排空大小便,以减少输液中排便次数,从而减少输液过程中液体渗漏机会。
3输液中穿刺方法技巧及护理3.1选择血管:小儿头皮静脉不同于成人,有特殊的规律和特点,其血管较细,呈网状分布,无瓣膜,表浅易见或因人而异。
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并发症多,常因早产或吞咽障碍,营养不良致血管细小、隐匿、充盈度差,而影响末梢循环,给穿刺造成困难,脑瘫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彭利娟,余文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病房,重庆400014)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3-0451-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肪的摄入量一般为1.3~1.7g/(kg ·d),应摄取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例在1.5以上的食物,如植物油,可降低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以免加重动脉硬化。
2.3控制水的摄入量:为使病人透析期间维持理想的体质量,应避免水负荷过多引起心力衰竭、高血压、肺水肿等并发症。
根据不同食物中水分的含量,鼓励病人进食含水量较少的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等,原则上每日进水量=尿量+透析超滤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mL 。
判断水分限制的最好指标是体质量的变动,2次透析间隙体质量增加应控制在1.5kg 以内为宜,病人应每天在相同的条件下,固定时间内测体质量和血压,自查有无水肿等情况,并定期检查心胸比率。
2.4控制钠的摄入:病人能否遵守液体限制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钠的摄入量。
因为钠能潴留水分,钠多产生口渴感,增加饮水量。
如食物中适当的限制钠盐,可避免口渴,常自动减少饮水量,可防止水潴留、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透析中的并发症。
所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来说,限盐比限水更重要,食盐量通常为3~5g/d ,同时还应避免高钠食物,如咸菜、咸蛋、醤及各种腌制品。
2.5限制钾磷的摄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一般有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因此透析的病人应限制钾和磷的摄入,如禁食大白菜、紫菜、香蕉、土豆等,磷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内脏、蛋黄、坚果、豆制品等食物中。
2.6钙的摄入:慢性肾衰病人最常见的钙磷代谢失调而出现的低钙高磷血症,除嘱病人吃药物补钙外,还应强调饮食补钙,如喝牛奶、吃精瘦肉和鸡蛋清等高钙食品,经常到户外活动以促进钙的吸收。
2.7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和叶酸的补充:在透析过程中会丢失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叶酸,因此,要多食富含这些物质的食物,尤其是铁剂、维生素B 、叶酸的供给,能有效的改善贫血,如绿豆、红枣粥。
3健康教育3.1病人的依从性决定饮食护理效果:病人的依从性是指病人的饮食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饮食护理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按医嘱合理进食,不仅可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减少复发,而且还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