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复习课程
电容器的串联教案

欢迎下载
睢宁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课程教案
授 课 班 级 11 计、机械 专 业 计算机、机械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编号
课时
使用教具
直尺、小黑板、多媒体
王居 2 课时
能力目标 授 课 目 标 知识源自标学会判断电容串联在外加电压时是否会击穿。
1、 熟练掌握电容串联的特点 2、 能灵活求解电容串联时的耐压值
3、电容值不等的电容器串联使用时,每个电容上分配的 电压与其电容成反比。
Q=C1U1=C2U2=C3U3
4、两电容串联耐压值的计算 取两电容在各自耐压下带电荷最小值作为串联时
的最大电荷
课堂练习 《 讲义》
总结
板书设计 电容器的连接 一、电路 二、串联特点
1 、 串联时每个极板上的电荷量都是 q。
2、 串联等效电容
电容器的等效电容是多大?每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多
大?在此电压下工作是否安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4-3 电容器的串联
请思考: 两电容串联等效电容 C
请推出: 两电容串联分压公式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例 4-4】现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容器的电容为 C1 = 2 F,额定工作电压为 160 V,另一只电容器的电容 为 C2 = 10 F,额定工作电压为 250 V,若将这两个电容 器串联起来,接在 300 V 的直流电源上,如图 4-4 所示, 问每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多少?这样使用是否安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团体合作精神
1、熟练掌握电容串联的特点 教 学 重 点 2、能灵活求解电容串联时的耐压值 教 学 难 点 两电容串联分压、耐压值的计算
学情分析
《主题五第一节电容器电容》学历案-中职物理高教版21电工电子类

《电容器电容》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电容器与电容”。
电容器作为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元件,在电路中起着储存电能、隔直通交等关键作用。
电容作为电容器的重要参数,反映了电容器储存电能的能力。
本课将围绕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理解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电容计算。
2. 技能与操作:学会识别常见的电容器,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容量;培养电路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表现,评价学生对电容器及电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电容计算和电容器测量的掌握情况。
3. 阶段性测试: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评价学生对电容器与电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容麦克风、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等)引入电容器与电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电容器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讲解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介绍电容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电容器的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过程。
4. 学生操作:学生动手操作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容量,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容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及实际电路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一次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电容计算和电容器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阶段测验:进行一次阶段测验,全面评价学生对电容器与电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资料PPT课件

容器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4
解:三只电容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为
1 C
1 C1
1 C2
1
C3 =1
则C=1uF
每只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为
Q Q1 Q2 Q3 CU 110 6 60 60 10 6 C
?
一、电容器的串联概念 :
把几个电容器的极板首尾相接,连成一个无分 支电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容器的串联
C1 C2 C3
E
二、电容器串联电路的特点
图3-15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Q?
答:电流I=Q/t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I处处相等,所以Q也相等
⑴ 电荷量特点:
Q1=Q2=Q3=Q
每个电容器带的电荷量相等。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回路电压方程
⑵ 电压特点:U U1 U2 U3
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
CQ U
U1
Q1 C1
U2
Q2 C2
UQ C
U3
Q3 C3
U U1 U2 U3
Q Q1 Q2 Q3 Q( 1 1 1 )
C C1 C2 C3
二、 电容器的并联 如图4-3所示,把几个电容器的正
极连在一起,负极也连在一起,这就是电容 器的并联。
图4-3 电容器的并联
三、 电容器的并联特点 ⑴ 电压特点
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并等于外加电压。
U U1 U2 U3
⑵电荷量特点:总电荷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荷量之和。
q q1 q2 q3
电容器习题课

E不变
2、定电荷量问题
若电容器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这时电容器的 电荷量保持不变。
(1)当εd不变,改变正对面积S时:
S变大 S变小
S C 4kd
Q C U
Ud ε 变化而引起电容器的 C、Q、U E变化的分析方法: 1、先确定是Q不变还是U不变:
S 2、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 C 确定电容 4kd 的变化
Q 3、由 C 的关系判定Q、U的变化。 U
4、从 E U / d 确定电容器极板间场强的变化, 或由E与平行板间正对面积的电荷密度成正比 的关系判别E的变化
ABD
例与练
4、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池组相连, 两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 则[ BC] A.电容器带电量不变 B.尘埃仍静止 C.检流计中有a→b的电流 D.检流计中有b→a的电流
【答案】
150 μF
150 μF
二、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问题
S U Q C E C d 4kd U 1.定电压问题 若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这时电容器两极 间的电压不变。
(1)当εd不变,改变正对面积S时:
Q S C S变大 C U 4kd S变小 C变小 Q变小
U E (不变) d
上节课内容回顾: 1、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内部构造 2、电容器的电容: a、物理意义:
反映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大小 的物理量
b、定义: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跟 它的两极间的电势差U 的 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该元件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 是一层薄纸(介质)构成
C、定义式:C=Q/U
Q C U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
C
大学物理习题课5

E
0
2 0
外力克服静电引力所作的功等于静电场能量的增加。
11
5. 两根平行“无限长”均匀带电直导线, 相距为d, 导线 半径都是R(R<<d). 导线上电荷线密度分别为+和.
试求该导体组单位长度的电容.
6
V m
1
电容耐压Um = 4.0 kV,因而电容器极板间最小距离
d U m E b 2 . 22 10
4
m
要制作电容为0.047F 的平板电容器,其极板面积
S Cd
0 r
0 . 42 m
2
显然,这么大的面积平铺开来所占据的空间太大了,通 常将平板电容器卷叠成筒状后再封装。
we 1 2
0E
2
Q
2 2
E
0 0
2 0 S
在外力作用下极板间距从d被拉开到2d。电场占有空间 的体积,也由V增加到2V,此时电场能量增加。
W e we V Q d 2 0 S
10
2
(2)两导体极板带等量异号电荷,外力F 将其缓缓拉开 时,应有F = -Fe
则外力所作的功为
2
2.由两块相距0.50 mm的薄金属板A、B构成的空气平板电容器 被屏蔽在一金属盒K内,金属盒上、下两壁与A、B分别相距 0.25 mm,金属板面积为30mm40mm。求:(1)被屏蔽后电 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几倍;(2)若电容器的一个引脚不慎与 金属屏蔽盒相碰,问此时的电容又为原来的几倍。
分析:薄金属板A、B与金属盒一 起构成三个电容器其等效电路图如 图 (b)所示,由于两导体间距离 较小。电容器可视为平板电容器, 通过分析等效电路图可求得A、B 间的电容。
(完整版)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理论课教案【组织教学】1. 起立,师生互相问好2. 坐下,清点人数,指出和纠正存在问题【导入新课】分析作业情况,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课题: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知识回放C1 C2解:【课堂总结】一、 课堂纪律与学习气氛总结 二、 教学内容小结【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部分2.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电容器的电容与其两端电压之间关系:串联电容器组的分压公式:、例题部分例题1、电容器串联之后,相当于增大了两极板的 _______________ ,总电容_容。
分析:几个电容器串联后,扩大了两极板间距离,根据电容器的电容 与电容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关系,电容量与两极板间距离成反比,所以 电容变小,并且小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
例题2 •电路如图所示,当 C i C 2 C 3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为( )每个电容器的电分析:根据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容成反比,电容大,电压反而小。
所以选 跟踪练习:三只电容器G=9卩F,C=3卩F,G=18卩F,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电路中,则等效电容C= 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之比 U : U 2 : U 3= ___________ ,电量之比 Q : Q 2 : Q 3= ______________ 。
例题3、两个电容器 C1 : “2卩F ,160V ” ,C2 : “10卩F ,250V ”,⑴串联后接在 300V 的直流电源上, 求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这样使用安全吗?⑵这样的两个电容器串联,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为多少?三、练习部分1.5个10V、30卩F的电容器串联,等效电容是 _____________ ,耐压是 _________ ;相并联等效电容是 ____________ ,耐压是_________ 。
2. 将“10卩F、50V”和“5卩F、50V ”的两个电容器串联,那么电容器组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为100V。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复习课串、并联电路习题课教案 苏科版

二、新课教学
一、串并联电路的区分方法
1、电流流向法:
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
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2.、拆除法:
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例1 判定图1中四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图1
[解析]我们可以用手挡住任意一个电阻,观察去掉这个电阻后是否影响其他电阻的工作,注意利用拆除法可以拆除一个也可同时拆除几个用电器,本例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
让学生先用电流流向法分析
学生思考
让学生分析图1,找到节点分析出电阻的连接方式
学生思考。
电容器和电容习题课

电容器和电容典型例题题组一:电容器1.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电容器简称电容B .电容器A 的电容比B 的大,说明A 的带电荷量比B 多C .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 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D .由公式C =Q U 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2、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 =4×10-8C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U =2V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如果将其放电,使其所带电荷量为原来的一半,则两板间的电压为 ,两板间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倍,此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
【解析】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得:()F F U Q C 881022104--⨯=⨯==,电容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本身的构造,与电容器的带电量无关,故所带电荷量为原来一半时,电容不变。
而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V U C Q C Q U 1212///==== 板间为匀强电场,由场强与电压关系可得:E d U d U E 2121//===答案:2×10-8C 、1V 、1/2 、2×10-8C3、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使它每板电量从Q 1=30×10-6C 增加到Q 2=36×10-6C 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从U 1=10V 增加到U 2=12V ,这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多大?如要使两极电势差从10V 降为U 2'=6V ,则每板需减少多少电量 答案.每板应减少的电量为△Q ′=C △U ′=3×10-6×(10—6)C=12×10-6C . 题组二、平行板电容器4.(多选)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 .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B .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C .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D .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5.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 的电容式传感器示意图,E 为电源,G 为灵敏电流计,A 为固定的导体芯,B 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D 为导电液体.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左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左偏.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 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正向左偏转,则( D )A .导体芯A 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 在增大B .导体芯A 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 在增大C .导体芯A 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 在减小D .导体芯A 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 在减小题组三:动态分析6、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为C ,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此时板上带电量为Q ,两板间电势差为U ,板间场强为E .现保持间距不变使两板错开一半,则下列各量的变化是:电容量C ′=___2C ___,带电量Q ′=_Q_____,电势差U ′=___2U___,板间场强E ′=__2E____.思考:如果与电源保持接通再错开呢?7.(多选)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 p 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AC )A .U 变小,E 不变B .E 变大,E p 变大C .U 变小,E p 不变D .U 不变,E p 不变【解析】 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时,每板上带电量Q 不变.由E =U d ,U =Q C ,C =εr S 4πkd 可推得:E =4πk εr·Q S 即两极板间场强只与极板上单位面积的带电量(电荷的面密度)成正比.所以两板间场强E 保持不变,由于板间距离d 减小,据U =Ed 可知,电容器的电压U 变小.【例8】 如图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压U=10V 的电源上.现进行下列四步动作,①合上S ;②在两板中央插入厚为2d 的金属板;③打开S ;④抽出金属板.则此时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为( D )A .0VB .10VC .5VD .20V9.(多选)如图所示,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带正电的极板接地,两板间P 点处固定着一个负电荷(电荷量很小).现让两板保持距离不变而水平错开一段距离,则( AD )A .两板间电压变大,P 点场强变大B .两板间电压变小,P 点场强变小C .P 点电势变大,负电荷的电势能变小D .P 点电势变小,负电荷的电势能变大【解析】 E =U d =Q /C d =Qεr S /4πkd d =4πkQ εr S ,由S 减小,致使E 变大;根据-φP =Ed ,E P =(-q )(-φP )负电荷在此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是正的.10如图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时,静电计张开一个角度,下述情况中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CD )A、合上S,使A、B两板靠近一些B、合上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C、断开S,使A、B间距增大一些D、断开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理论课教案
【组织教学】
1. 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2. 坐下,清点人数,指出和纠正存在问题
【导入新课】
分析作业情况,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题: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
一.知识回放
1.电容器串联时的特点:
2.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
电容器的电容与其两端电压之间关系: 串联电容器组的分压公式: 二、例题部分
例题1、电容器串联之后,相当于增大了两极板的 ,总电容 每个电容器的电
容。
分析:几个电容器串联后,扩大了两极板间距离,根据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关系,电容量与两极板间距离成反比,所以电容变小,并且小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
例题2.电路如图所示,当321C C C >>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为( ) A .321U U U == B .321U U U >> C .321U U U << D .不能确定
分析:根据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容成反比,电容大,电压反而小。
所以选B 跟踪练习:
三只电容器C 1=9μF ,C 2=3μF ,C 3=18μF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电路中,则等效电容C= ,电压之比U 1∶U 2∶U 3= ,电量之比Q 1∶Q 2∶Q 3= 。
例题3、两个电容器C1:“2μF ,160V ” ,C2:“10μF ,250V ”,⑴串联后接在300V 的直流电源上,求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这样使用安全吗?⑵这样的两个电容器串联,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为多少?
解:
【课堂总结】
一、课堂纪律与学习气氛总结 二、教学内容小结
【布置作业】
C2
C1
完成练习部分
三、练习部分 1.5个10V 、30μF 的电容器串联,等效电容是 ,耐压是 ;相并联等效电容是 ,耐压是 。
2.将“10μF 、50V ”和“5μF 、50V ”的两个电容器串联,那么电容器组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为100V 。
( )
1.电容器C 1和C 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 1=3C 2,则C 1两端的电压是C 2两端电压的( )
A .3倍
B .9倍
C .
91 D .3
1 3.两只电容分别为C1和C2的电容器,其额定值分别为200pF/500V ,300pF/900V ,串联后外加1000V
的电压,则( )。
A C1击穿,C2不击穿
B C1先击穿,C2后击穿
C C2先击穿,C1后击穿
D C1,C2均不击穿
4.两只电容分别为C 1和C 2的电容器,其额定值分别为200pF /500V 、300pF /900V ,串联后外加1000V 的电压,则( )
A .C 1击穿,C 2不击穿
B .
C 1先击穿,C 2后击穿 C .C 2先击穿,C 1后击穿
D .C 1、C 2均不击穿
5.1μF 与2μF 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在30V 的电源上,则1μF 电容器的端电压为( ) A .10V B .15V C .20V D .30V
6.电容器C1和C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1=4C2,则C1两端的电压是C2两端电压的( )。
A .4倍 B .16倍 C .1/16 D .1/4
7.1C (10μF/15V )和2C (20μF/25V )串联,其最大安全工作电压为( )。
A 、15V B 、25V C 、22.5V D 、40V
8、两个相同的电容器,标有“100pF 、600V ”,串联后接到900V 的电路上,每个电容器带多少电荷量?加在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多大?电容器是否会被击穿?
9、现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容为0.25uF ,耐压为250V ,另一只电容为0.5uF ,耐压为300V 。
试求:(1)它们串联以后的耐压值;
10.电路如图,已知电源电动势E=24V ,内阻不计,外电路电阻R1=3Ω,R2=1Ω,电容C1=6μF ,C2=3μF 。
求:(1)R1两端的电压;(2)电容C1、C2两端的电压。
(3)电容C1、C2所带的电荷量;(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