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第一节课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课件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课件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
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
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四、拓展创新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初中生物第一节课教案

初中生物第一节课教案生物是我们周围最为神秘的科学之一,它探索着生命的奥秘,研究着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科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力和生命周期的奥秘。
所以,在初中生活中,生物科学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科学学科。
初中生物第一节课教案便是初学者掌握生物基础知识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
I. 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四个特征: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反应、应变和自我复制。
2.学习生物分类法,并掌握菌类、植物类、动物类等生物基本分类。
3.学习基础解剖学和生物学语言。
4.掌握起始实验和研究技术的基本技巧。
II. 授课方法1.听讲:老师的讲述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来源。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会口头解释,并辅以投影幻灯片,以便让学生理解生学的基本概念。
2.实验:通过在实验室中与实验器材和其它实物进行互动,让学生活学活用,更加深刻理解生物科学中的基本概念。
3.讨论: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生物学科的各个方面。
III. 实施步骤1.了解生命的四个特征为了学习生物的其他特征,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生命的四个特征。
它们是: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反应、应变和自我复制。
同时,让学生通过查阅生物教科书,掌握一些基本的细胞相关概念,如:基因、蛋白质以及基因表达等。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能以实际的方式加深对生物科学的理解。
2.学习生物分类法了解生命的基础特征后,让学生掌握生物分类法。
这是理解生物学的第一步,也是学习更高级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通过学习菌类、植物类、动物类等生物基本分类,帮助学生识别生物物种,了解其特性和生态作用,以及研究它们的分子和微观成分。
3.学习基础解剖学和生物学语言在学习生物分类法后,将学习怎样应用基础科学和生物学语言,以便了解生物的构造和生命特征。
这是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和研究生物,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常用语言和术语。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抽象概念和复杂理论。
七年级生物第一节第1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节 血液: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___多___,成熟的红细胞__没__有____细 胞核。 (2)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_氧__气__的功能。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 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__贫_血___症状。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4.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名称
形态特征
功能
红细胞
数目最多,圆饼状,富含血红 蛋白,成熟后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数目最少,个体最大,有细胞 核
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 保护作用
血小板
数目较少,个体最小,形状不 规则,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典例] 2017·通辽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D ) A.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B.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D.成熟的①无细胞核
2.白细胞 (1)特点:白细胞比红细胞大,___有_____细胞核,但数量比红细胞少 得多。 (2)功能:有些白细胞如淋巴细胞能___吞_噬____侵入体内的病菌,从而 保护人体的健康。当人的某些部位有炎症时,血液里白细胞含量会 __增__多____。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3.血小板 (1)特点: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 (2)功能:血小板能促进__止_血___并加速血液___凝_固____。 4.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主要有:__红__细_胞___计数(RBC)、_白__细__胞_计数 (WBC)、__血_红__蛋_白____含量(Hb)、__血__小_板___计数(PLT)等。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归纳提升】 1.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最多。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 过少时会出现贫血。 2.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与血浆的区别是其中不含 有纤维蛋白原。 3.图中有细胞核和形状不规则的血细胞分别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白 细胞的数量偏多,说明人体某些部位患有炎症;血小板数量偏少, 可能会出现异常出血。
七年级上册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能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 学会使用生物学的基本工具,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难点
- 生物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 生物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 通过展示生物学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的重要性。
讲解
- 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通过示例或案例,解释生物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
- 演示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结果。
学生实验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生物学实验的乐趣。
- 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强调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以及他们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
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什么是生物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这些生物体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生长、繁殖、代谢和响应刺激等。
首先,生物都有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它们都能够通过生长和繁殖来扩大自己的种群数量。
生物的生长是通过吸收营养物质来实现的,而繁殖则是通过产生新的个体来实现的。
其次,生物都能够进行代谢。
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并产生其他物质的过。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代谢方式,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最后,生物都能够响应刺激。
刺激是指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线、温度、湿度等。
生物体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这些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闭眼、缩头、喝水等。
除了以上共同特征外,不同的生物还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例如,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的食物,而动物则通过摄食其他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
微生物则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特征,例如细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等物质来抵抗其他微生物的侵袭。
总之,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主要讲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生物的独特特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共23张PPT)

12.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 C) 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进化的特征
13.(2014 B ,内江)生物的基本特征很多,结核杆菌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
A.能使人患结核病
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 代。 是 填“是”或“不是”)生物。请从短文中找出依据,并 请问:小球藻______( 在依据下画出横线。 解: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 且释放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 殖,一昼夜产生2~3代。
D 4.成语“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生命现象( A.由小长大 B.繁殖 C.呼吸 D.排出体内废物 ) D
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
A.生长繁殖 B.进行呼吸 C.排出体内废物 D.对刺激作出反应
)
6.(2014,昆明)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 C B.呼吸 C.遗传 D.变异 A.营养
15.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 本特征。
生长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 繁殖后代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 生物遗传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黑猫、白猫、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 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异 ;
C.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植物一般不能运动;部分植物和动物不生 活在水中。
初中生物第一节课

初中生物第一节课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针对初中生物第一节课进行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价值,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生物学的基本分支以及生物学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对生物学科的了解尚浅,但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生物学相关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学的定义,掌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分支;(2)了解生物学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3)学会运用观察、思考、提问等方法,探索生物学问题,培养科学思维;(4)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为后续生物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生活实例、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2)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4)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番茄 普通番茄
工厂化的农业
基因治疗
➢穿衣的问题
➢就医的问题
预防接种证和 免疫程序卡
青霉素药品 牛黄解毒片
试管婴儿 克隆羊“多莉”
克隆羊多莉和它生下的小羊 世界第一名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于1978年出生
➢环境保护问题
微生物处理污水
污水处理厂
生物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 重视课本,包括文字和图片
科学家曾经预言,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
如今,这一预言开始得到证实: • 克隆动物的诞生 • DNA在身份鉴定中的运用 •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 转基因食品的出现 • 生物制药的发展 • 各种抗病毒疫苗的研发… …
比尔·盖茨曾经预言: 下一个世界首富将来自生物领域。
再 见
致同学们
你喜爱么
当你和你的小狗在林 间散步的时候
当蜜蜂在金黄的油菜花 上嗡嗡唱的时候
你是否感受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美!
当你在吃着新鲜的瓜果, 喝着营养丰富的牛奶的 时候
当你在医院接种疫苗, 预防疾病的时候
你是否知道这么一门学科——生物学,在 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吗?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无穷的奥秘在等着同学们去学习,去探索!
• 观察法 • 思维法 • 笔记法 • 记忆法 • 实验法
学习生物的几点要求:
• 课前——做好老师布置的课前准备, 每节课带好教材;
• 课堂——保持课堂纪律,做好笔记, 积极讨论、发言;
• 课后——及时复习,不懂则问;重 视记忆,加强理解记忆
特别提醒:
•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和 探究任务要认真完成
学生从
物今
学天
这开
你 看我够帅 吗?
门始
课,
程我
了们 。就
要
学
习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呢?
我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想告诉同学们的是:
生物学是美的!
美丽的牵牛花 可爱的企鹅
生物学让花儿更美丽地绽放,让世界变得更和谐美丽!
其次,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 生物学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吃饭的问题
太空椒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吃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