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_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文化资本对城市创造力的影响分析

文化资本对城市创造力的影响分析

文化资本对城市创造力的影响分析文化资本是指一个城市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和知识产权等可量化的资源,还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等无形的文化资产。

文化资本对城市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化资本是城市创造力的重要滋养源。

一个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文化底蕴和创造力水平。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存在,为城市提供了无限的创新和创造的动力。

例如,一个城市拥有众多的博物馆、画廊、剧院和音乐厅等文化设施,这些场所不仅是文化资本的体现,同时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让人们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和表演,激发人们对创意和创意产业的热情,促进城市的创造力大爆发。

其次,文化资本能够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个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光者,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和创业者。

文化资本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城市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例如,巴塞罗那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创意人才。

这些游客和创意人才的涌入,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创造力。

再次,文化资本能够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能够激发人们对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追求。

文化资本为人们提供了参观展览、观看演出、参与文化交流和创意活动的机会,使人们在艺术领域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通过观察和学习优秀的艺术作品,人们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

最后,文化资本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

文化资本作为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带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消费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资本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文化资本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文化资本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一、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配第――克拉克经济法则”指出未来产业中心的发展将由有型的物质生产向无形的物质生产转移[1] 。

由马斯洛需求理论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人民将多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产业机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也面临着一体化的挑战,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文化市场,我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双向促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

二、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关定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城市文化资本”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是强调城市业已存在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财富的“资本性”意义,如城市自身历史的物质文化遗存,流芳千古的人物及精神价值,以及城市自身创造的一系列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等,都具有鲜明的资本属性和资本意义。

[2] 资本的特点是它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具体的资本可以随着个体消失而消失,但是社会化的资本却可以脱个体在社会中不断地积累和传承。

而城市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是人类文化的巨大容器。

[3] 城市文化资本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意资本的支持。

作为容器的城市在发展中必然会有她独特的文化积累,如古罗马文化、巴黎艺术文化、北京的京韵文化等等。

城市文化资本区别于传统资本,但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的贡献却毫不逊色。

美国奥兰托,因迪斯尼乐园这一文化产业年贸易额就达564 亿美元,日本文化产业规模达28 亿兆日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美国400 家最富有产业中有72 家文化产业。

日下公人指出“ 21 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构成”。

[4]三、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一)国际竞争力较弱。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仍处于“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侧面表现了我国文化产业缺乏创新与创意,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城市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不平衡。

我国中西部黄河流域古文明起步早于东部沿海,但我国文化产业园数量却与之相反。

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增长被普遍视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指标。

然而,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一个与金钱有关的概念,它与文化资本之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探讨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指一个社会中文化价值观念、习惯、传统和知识等非物质性的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包括艺术、音乐、文学等创造性的表达形式,也包括一种社会共同的认知、信仰和道德观念等。

文化资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识,体现了人文精神的高尚和知识的积累。

人们常常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密切相关,而文化资本往往被忽视。

然而,文化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文化资本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本的社会,注重人文教育、艺术培养和文化传承,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这些人才在经济发展中会带来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文化资本也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灵魂和精神内核,能够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资本的社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健康的文化氛围。

这些都能够吸引人们在经济上投资,并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文化资本还可以促进社会创新和社会和谐。

一个具有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的社会更容易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秩序。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人们相互交流、学习和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催生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机会。

然而,文化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

经济增长也可以对文化资本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一个经济稳定、就业机会丰富的社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艺术、阅读、音乐和其他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文化资本的水平。

经济增长还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市场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传承。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重中之重。

然而,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外,文化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因素也在逐渐受到重视。

文化资本是指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以及一个个体通过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知识技能、形象形态等所积累的资源。

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创新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当代文化产业的繁荣,都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新动力。

举例来说,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多个企业通过融入中华文化元素,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文化资本的积累也能激发人们的思维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从而有效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其次,文化资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地域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例如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城市往往具备较高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这些游客和投资者的到来会激活当地的经济,推动旅游业、餐饮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此外,文化资本还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使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更具魅力和人文特色。

以欧洲为例,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保留古老的建筑、举办传统节日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推动了经济的长远发展。

在文化产业方面,文化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文化艺术产业等,这些产业与文化资本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化资本的积累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同时文化产业的繁荣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资本的积累。

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文化资本、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

文化资本、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

此可见 , “ 文化资本” 和“ 文化软实力” 也 只 是 不 同研 究 领 域 的学 者 对 文 化 因 素 不 同 侧 重 的解 读 。 二、 文化 产 业发 展 中 的 文 化 因 素
对经 济增 长的促 进 作 用。“ 文化 资本 ” 是 布 迪 厄 是 将 经 济 学概 念运 用 于 文化研 究得 出的 一 个社 会 学概 念。 “ 软 实力 ” 则 是 在 奈 对 国 际政 治
文化资 本 0 0 0 8 1 )

( 中央民族 大学经济 学院
【 摘 要】 近年来, 文化 产 业作 为 国 家宏 观 层 面 的 经 济战 略 , 已发 展 成
为 国民经 济的 支柱 产业 。文化 产 业的跨 越 式发展 更是 彰 显 了文化 因素
优先发展文化产业 , 发挥文化资源 的潜在经济价值 , 成 为世 界各 国
发 展 经 济 的首 选 途 径 。 我 国有 着 五 千 多 年 的 悠 久 、 灿烂 的历史 , 创 造 了 辉 煌 的文 明 ,
种价值体现 , 而是一种社会关 系。在 经济 学研究领域 , 经济学 家们
传统地将 资本 分为物质 资本 、 人力资 本 、 知识 资本和制 度资 本等 。 “ 文化资本” 在 进入经 济学 领域 之前被 广泛 地应 用 在社会 学 和文
划分成经济资 本 、 社 会资本 和文化 资本 三种形 式。其 中, “ 文 化资
本” 是 以作品 、 文凭 、 学衔为符号 , 以学位 为制度化形态 , 泛指任何与 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 的有形及无形资产 , 并且直接参与竞争。
“ 软实力 ” ( S O 邱o w e r ) 这 一 概 念是 由美 国政 治学 者 约瑟 夫 ?
作 用。在 市场 竞争 中, 挖 掘 整理 文化 资 源 , 掌握 充足 的 文 化 资 本 , 通 过

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成为各个国家的发展重点。

而除了物质资本之外,文化资本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文化资本作为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提升竞争力,还能通过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文化资本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案例分析。

首先,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文化资本是指一种精神资源,其中包括社会价值观念、习惯惯例、道德观念以及文化传统等。

这些文化价值观念和传统不仅构成了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德国为例,其工匠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长期积累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使得德国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强国之一。

这种文化资本的积淀促进了德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了国家的经济增长。

其次,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包括艺术、设计、媒体、游戏、影视文化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够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来实现外汇收入增长。

例如,韩国的流行音乐产业和韩剧在国际上的广泛影响力,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海外的文化交流。

这些都为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文化资本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文化资本可以通过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打破传统观念、鼓励批判思维等方面的影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以美国硅谷为例,其地区文化对创新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硅谷,创业精神、风险投资和科技文化被广泛推崇,人们对失败的容忍度也较高。

这种文化资本的积累为硅谷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促使硅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然而,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文化作为社会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在很多方面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和创意:文化发展鼓励创新和创意。

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社会更容易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个体和团队,推动新思维和新理念的涌现,进而促进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

2.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

一个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地区或国家往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为经济带来旅游收入、文化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增长。

3.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文化因素对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有重要影响。

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企业能够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4.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强大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资本。

这种社会资本对于吸引人才、促进合作、建立信任和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至关重要。

5.国际交流和贸易: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推动贸易和合作。

共享文化价值和理念的国家更容易形成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6.社会创新和技术进步:文化对于社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动有一定作用。

文化环境鼓励对新思想、新技术的接纳和应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7.教育和人才培养:文化影响着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教育价值观的国家更容易培养出有创造力、有担当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总的来说,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一个多元而富有活力的文化环境有助于促进经济的稳健增长,而繁荣的经济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

文化资本、体制转轨与经济增长——兼及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文化资本、体制转轨与经济增长——兼及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 研究青年 项 目 “ 权管制 放松范式——来 自中国农业 经济体 制转 轨 的经 验证 据 (9 8— 0 8 ” 产 15 20 )
( 0 J7 0 8 )和广东省软 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 1Y C 90 2 农地流转制度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 响:以广东为例” ( 0 0 00 0 4 的阶段性成 2 1 7 30 7 ) 1 B
如 Slf 和 Vsn 19 ) 指出 ,处于转轨阶段的政府只顾短期利益而伸出的 “ h ir ee i y(98 h 掠夺之手的政府 “ 松管 制 ” 将 促 进经 济 增 长 ( l n 00 。可 见 ,政 府 放 Os ,20 ) o
行为在转轨 中的作用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深远 ,在理论上可以弥补现代增长理论的不足。新转轨经济学 家 R l d (00 3从政 府 改革 战略不 确定性 的视 角 出发 ,认 为 经济转 轨 中的所 有权管 制放松 包括 资 oa n 20 )1 ]
果 。同时获 “1 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三期项 目 “ 21 交易费用范式下农地产权管制变迁研究 ” (011Q 0 ) 和广 东商学院国 民 2121 N 8
经济研究中心 2 1 招标课题项 目 “ 01 广东制度变迁研究 :以农村 土地产权 管制 结构变革 为例” ( 0 1 M 0 )的资助。 以上项 目主持 21X B6
人均为何一鸣。 [ 作者简介]何一鸣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农 地权利 管制经济学 。

2 . 3
势是如 何使 管制放 松 的。
此外 , o h N r 等在 17 年发表的经济史学著作 《 t 93 西方世界的兴起》改变了以往人们在技术革新与 要素投入中寻找经济增长原因的传统 ,开创了用制度解释增长的先河。它一直影响到新政治经济学家 A e ol、J no cm g u o s h n和 R b sn(05 的经济增 跃模型。他们认为政治制 度决定 了政治权力 的分 oi o 20 ) n 配 ,经济 制度决 定 了经济 政策制 定 的基 本框 架 ,并 对 各种 政 策施 加 约束 。掌握 政 治权 力 的政 治 精 英 , 通过选择政策增加 自身的收人 ,并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其它阶层那里转移社会资源。精英阶层操纵经 济制度以便进一步增加 自己的收人 ,为其它阶层提供产权保护的经济制度变得有效率 ,经济从而出现 增 长现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文化资本、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Ξ陈 珏,何伦志(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7)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要素,文化资本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以及对多家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旨在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做出分析,以说明文化资本价值作为经济增长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变量,已成为经济利益主体核心竞争力来源的重要组成因素。

关键词:文化资本;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20(2007)0420005204 在全球化和文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已远远超出了文化艺术、文化科学、精神文明与意识形态及文化活动等范畴,而立足于全球化文化产业的生产力结构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博弈力体系上去探讨文化、文化资源、文化商品与服务、文化符号,等等。

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就是文化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要素,文化资本必将在后工业文明中对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对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以及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文化资本”一词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 ierre B rou rdileu)首次提出的文化社会学的关键概念。

他将“资本”概念广泛应用于文化分析,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资本的文化”领域。

他在其著名的论文《资本的形式》中第一次实证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他认为,社会界是一个积累的世界,为了理解社会界的积累性,必须引入资本的概念,因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是一种强调社会界内在规律的原则。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赌场,赌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机会均等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惯性、没有积累的世界,既无继承权,也无固定资产”。

赌场上每个人有同样的输赢概率,机会是平等的。

而社会不同于赌场,社会活动的参加者以异质性的身份参与的,这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拥有不同质和量的资本。

资本在场域中是不平均分配的,它是积累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资源。

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资本分布结构,体现着社会的资源的权力结构,因而人们的竞争是不平等的[1]。

布尔迪厄将资本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往往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2)文化资本,这种资本能转化为经济资本,往往是以教育资质的形式制度化的;(3)社会资本,它由社会义务所构成,一定条件下也可转换为经济资本,往往是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布尔迪厄又将文化资本细分成三种形式存在,即(1)个体积累的具体形式:与身体相关的人力资本,或以“性情”的形式存在的;(2)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即以物质性、信息性与符号性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如文学、绘画、工具、器械等;(3)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即以一种客观化的,必须加以区别对待的形式存在;如学术资格、文化能力、学历、合法的资质等等,以及相关的制度与机制等,它具有无限重复博弈与边际效益递增的资本扩张与知识资源特征。

在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体系中,以资本为工具将场域(field)的分析扩大到整个社会,资本不仅是场域活动竞争的目标,同时也是用以竞争的手段,而其中核心就是文化资本。

他的资本概念超出了马克思的经济范畴,将资本与权力概念相结合,分析人的利益与行为,研究出文化资本分配的不平等性与人们在场域中竞争的不平等性。

不管怎样,他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资本的角度看待文化,也2007年7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uly.2007第35卷第4期Journal of X injiang U niversity(Ph ilo sophy Social Science)V o l.35,N o.4Ξ收稿日期:2007204217作者简介:陈珏(1974-),女,山西太原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为后人用文化资本去研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资本”是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资本通常是指与物质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的一种能够带来增值的生产要素。

马克思在此方面作为权威论断,“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在于价值增值。

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劳动与资本(物质资本)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资本在形式上是为了再生产和获取更大收入(利润)的资产储备。

当时斯密将货币当作资本的一般形式,他将精神生产作为非生产性劳动看待,脑力劳动“不生产价值,既不固定或实现在耐久物品或可出卖的商品上,亦不能保藏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

”到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以三个重要的模型为代表:即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在这三个模型中,除了“资本”(物质资本)、劳动等要素外,“非物质”要素很大程度上假定不变,被抽象化处理掉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增长理论大多关注了知识和技术因素。

E.F.丹尼森(E.F.D en sen)和西蒙・库兹涅茨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资本(有形资本)形成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知识进步才是经济增长最大的最基本的原因。

而后来制度学派又将制度引用经济增长的解释中,他们强调了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制度(包括文化)因素[2]。

可见很久以来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研究中一直不被经济学界主流所接受,原因就在于文化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数量模型为主的经济学界是很难操作的。

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文化资本问题上进行了探讨。

1998年6月15日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D avid T h ro sby)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十次文化经济会议上明确将“文化资本”引入经济学范畴,指出在经济学范畴中“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

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3]:在时间t内,某个经济过程中所拥有内在的文化资本积累为k,这种积累也许低于(或贬值折旧)d,它需要维持(保证)投资I,那么如果加上新的投资I,资本的积累就会进一步扩大。

如下公式:k c t+1=k c t+(I c m t-d1k e t)+I c m 他进一步认为这种资本变量也许可以运用到文化和经济增长决定论这个广泛的模型中。

在这个模型中,文化资本可以和生产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资本一起发挥作用,并且为了维持或增加文化资本积累而所需投入的资源和其它方面所使用的资源是相互竞争的。

在将文化资本引入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同时,“文化”一词又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新热点。

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是指人们习得的与遵从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人们所进行的任何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都需要一系列价值观、看法和思维方式来帮助判断,做出决策。

而费歇尔(F isher)对资本的概念进行拓展,他认为“资本,就资本价值的意义讲,只不过是将来收入的折现,或者说是将来收入的资本化。

任何财产的价值或财富权利的价值,是它作为收入源泉的价值,是由这一预期收入的折现来求得的。

”[4]1022103依此定义,文化作为资本是人类习得的一种特殊资本形态,人们为了将来的收入现在在教育、学习、技能、制度上进行投资,并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增值。

科尔曼(J.Co lem an)也曾经讲过,文化因素对于如何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文化资本”。

涵含在文化资本中的是人类一系列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正是这些已经习得的东西帮助人们做出分析判断的同时减少了所消耗的资源和精力,是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随着全球化信息社会非物质经济中财富结构的变化,资本非物质性边际效益的非物质扩张功能日益增强,资本与文化的概念在信息、符号、媒介进入资源与财富的流通领域后得到了最大的拓展与扩张,形成了文化资本的新增长方式以及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将是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新的强劲动力[4]1032105。

三、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 (一)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经济范畴,但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 heodo r A dono)的霍克海默(M ax Ho rkhei m er)在他们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论法》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当时是批判文化工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一词渐渐发展成一种中6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性概念,许多学者破除以文化角度来研究文化产业的模式而转向从经济学研究文化产业。

目前,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但还是有些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的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简言之,文化产业指的是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的传播,亦即文化产业首先是个产业,文化是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基础,产品与服务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产业将工业化的方式和手段运用于对大众文化的传播[5]5。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而文化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既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文化产品价值的虚拟性的符号性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移或附加到任何实用商品上,成为具有产品差异性的标识。

文化产业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其复制生产能力无限扩大,因而产品的价值增值集中体现在其内容的原创性上;文化产业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它具有重复使用和自我再生能力,同时文化生产又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的文化生产资源,来扩大生产范围和规模,具有强大的产业生命力[6]。

也可以说文化产业就是将稀缺的文化资源中的文化价值资本化,带来价值的增值。

(二)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引起物品的服务的不断流动,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

文化资本一方面以文化积累和财富的形式直接生产出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文化产品和财富;另一方面以智力投入、创意的形式融入生产过程之中,获得超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化形态的体验附加值、审美附加值、知识附加值、科技附加值等文化附加值[5]125。

对于一种文化产品,其经济价值可能远远高于它的物质存在,因为其文化意义提高了它的身价,即文化价值可能会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

而文化资本通过市场生成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的经济运营形成文化产业。

所以文化产业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进入市场机制运行,一方面转化为经济价值,一方面实现文化价值的一种特殊产业过程。

文化资本具有虚拟性、个体性、垄断性及与其它资本的转换性,更重要的是文化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它是随着社会效益的满足边际收益递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