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部件普查及大数据库建设设计(二维版)

合集下载

城市管理部件属性调查和数据建库的探讨

城市管理部件属性调查和数据建库的探讨
查、 确认类别 、 注位 置 、 标 量取大小和现场拍 照实景 。为避 免差错 , 时结合 部件 的分 布 , 普查 现场在 工作 底 图 ( 线划
城市 市政 设施 部 件 权 属 部 门 、 位 众 多 , 建 委 、 单 如 园林 局 、 政 市容 管理 局 、 务 局 、 市 水 电力 公 司 、 讯 公 司 通 等管 理 部 门以及 水 务 集 团 、 气 公 司 、 燃 电缆 维 护公 司 、
21 0 0年 6月




J n 2 1 u . 00
No. 3
第 3期
文章编号 : 7— 222 1)3 2 —3 1 2 86 ( 00 0 — 7 0 6
Ur a oe h c lI v siai n & S ve i g b n Ge te nia n e tg to ur y n
到 空 间地理 信 息 数 据 库 中 。在 系 统 运 行 管 理 时 , 现 发
实每 一个 部件 的分 布 、 性 特 征 以及 其 他 需 要 普查 的 属 内容 , 确把 握普 查部 件 的属 性 。 准
2 2 属 性调 查 .
Hale Waihona Puke 部件 损 毁或 丢失 , 由于每 个部 件都 有标 识码 , 空 问数 在
统运 行效 果 。
() 1 部件类 别 和规 格调 查
在城市 道路及沿街 的市政设施 部件 , 由于建设 年代 、
管理 部门的不 同 、 资料 的不完 整 , 成 同一类 别部件 历史 造 的形状 、 材质 、 、 颜色 高度都存 在差异 , 有形成 统一 的规 没
格, 而且分 布零乱 , 没有 规律 , 这就要 求 部件普 查 实地调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简介(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概念“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全称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系统。

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无线网络、遥感影像、GPS全球定位等技术,利用GIS基础地理信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实现“监督与指挥两个管理职能轴心分离”的管理新模式,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使系统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组成部分(1)社区以上境界数据;(2)单元网格数据;(3)监督网格数据;(4)城市部件数据;(5)地理编码数据;(6)地形数据;(7)城市管理部件图集;城市管理部件手册;(8)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图集;(9)城市管理监督网格图集。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一)成果的基本规格和要求1.部件定位精度要求。

(1)A类,中误差≤±0.5m,包括空间位置或边界明确的部件,如井盖、路灯等。

(2)B类,中误差≤±1.0m,包括空间位置或边界较明确的部件,如垃圾箱、亭、户外广告等。

(3)C类,中误差≤±10.0m,包括空间位置概略表达的部件,如桥梁、停车场等。

2.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划分规则:(1)法定基础原则;(2)属地管理原则;(3)地理布局原则;(4)面积适当原则;(5)现状管理原则;(6)方便管理原则;(7)负载均衡原则;(8)无缝拼接原则;(9)相对稳定与原则。

编码规则:一个单元网格应有唯一的标识码。

单元网格标识码共有15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3位街道(镇、乡)代码,3位社区(村)代码和3位单元网格顺序码3.城市部件分类与编码规则。

城市部件分类:按照GB/T__.2-2022年《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的规定分5大类121小类,其中公用设施包括58个小类,交通设施包括31个小类,市容环境设施包括13个小类,园林绿化设施包括10个小类,其他部件包括9个小类。

数字城管之_部件普查实施方案.ppt

数字城管之_部件普查实施方案.ppt

外业处理—平面位置调查方法
使用彩色笔,根据部件的空间类型,按点、线、面3 种方式进行部件标绘; 数量较大、方便标绘和录入人员识别的部件,可直接 用地形图符号进行标绘(如:各种管线井盖); 对于不便标绘和识别的部件,应标注流水号; 对于需要调查填写属性数据的部件,必须给定流水号, 同幅图中的流水号必须唯一,不能重复,可以跳编;
质量监督小组 (路南区)
外业调查
数据核查小组
内业处理
外外 外 外 调调 调 调 查查 查 查 一二 三 四 组组 组 组
外外 调调 查查 五六 组组




业数格


数据数


据编据


核辑录


查小入


小组 小




人员队伍
主要内容
遵循标准 工作内容 技术设计 质量控制 人员组织结构 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在普查工作开始前甲方通过西城区政府做好宣传工 作,并通知到各街道、社区的安委会和安防部门,创 造良好高效的工作环境。 跟本次工作相关的街道及社区人员,根据所在的网 格单元共同配合做好外业普查工作。 外业施工前进行统一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 统一上岗。 外业施工人员统一着装,在高温出野外调查时,每 个小组应明确一个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全面负责该小 组的高温作业条件下的人身安全,配发草帽、绿豆汤 等防暑降温物品。每个小组应该随时保持跟项目管理 组的负责人联系,通报小组成员的情况。
外业处理—普查属性表
内业处理—图形数据的处理
在GIS软件平台上,按照野外调查图标绘的 城市部件符号和标注的分类码进行图形数据 录入,并按照规定的符号进行符号配置,如 外业标注流水号时,应录入流水号。

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及建档入库

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及建档入库

Exploration 探索55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及建档入库■王永超 山东省威海市城市管理调度指挥中心摘要:城市部件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对象,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数据。

山东省威海市通过普查准确掌握城市部件的分布和现状,建立起城市部件基础数据库,成功运行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为城市部件普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部件普查;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城市部件普查定位不准、权属不清是影响普查成果建档入库和系统有效运行的“通病”。

但是,山东省威海市在其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中,通过对市区范围内城市部件的“地毯式”普查,不仅全面摸清了城市管理“家底”,准确掌握了47万个各类城市部件的内容、数量、状态、位置、属性,使所有城市部件都有了“身份证”,而且成功将普查数据建档入库,划分城市管理单元网格2661个,有效运行了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一、城市部件普查的范围和类别(一)普查范围威海市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环翠区下属的孙家疃办事处、温泉镇、张村镇中心建成区,普查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二)部件分类城市管理部件分类按照国家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GB/T 30428.2-2013),划分为5大类和121小类。

其中:公用设施大类主要包括井盖、立杆、亭(箱)、管道等58小类设施;交通设施大类主要包括停车场(库)、交通灯(护栏)、天桥(通道)等31小类设施;市容环境设施大类主要包括公厕、垃圾箱、牌匾、监测站等13小类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大类主要包括树木、绿地、雕塑、喷泉、坐椅等10小类设施;其他部件大类主要包括地下室、加油(气)站、防汛墙、水域附属设施、文物古迹等9小类设施。

二、城市部件普查的技术要求(一)部件定位精度要求1.对不同类别的部件,给出不同的精度指标,保证所有部件定位精度符合建库的要求。

数据普查方案

数据普查方案

数据普查方案目录一、概况 (2)二、目的、意义 (3)三、技术依据 (3)四、工作内容 (4)五、组织实施 (5)六、单元网格数据划分与建库 (6)七、城市部件普查建库 (10)八、地理框架数据整合集成 (16)九、保护更新机制 (16)十、经费预算 (18)十一、进度安排 (19)十二、其他问题 (21)一、概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万米单元网格城市治理新模式能大大增强城市治理和公共效劳职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为社会公众制造和谐、整洁、平安、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充分表现了“执政为民”的政府治理理念。

杭州市作为首批十个数字化城市治理试点城市之一(建设部《关于发布数字化城市治理试点城市(城区)名单的通知》),超级重视数字城市治理信息系统的计划、建设和实施工作,依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增强政府城市治理和公共效劳职能,提高我市城市治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功效,推动我市城市治理水平,杭州市“数字城管”项目的计划建设工作于2005年8月初正式启动。

城市部件基础空间数据(包括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等)是数字城市治理信息系统的“血液”,是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在系统运行进程中起到了超级重要的核心和基础作用。

为顺利实施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的普查和建库,实现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整理、融合与集成,确保杭州市城市治理信息系统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该方案将作为单元网格划分建库和城市部件数据普查建库等工作实施的技术依据。

二、目的、意义城市部件数据普查和建库工作在整个系统建设中超级重要,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是要成立稳固、适用、合理、科学的单元网格数据库、城市部件数据库、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整合我市已有的基础空间数据资源),为系统建设和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空间数据支持与地理信息效劳,为杭州市“数字城管”系统的启动做好预备。

数字城管部件普查实施方案

数字城管部件普查实施方案

数字城管部件普查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数字城市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城市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

而数字城管部件普查作为数字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数字城管部件普查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城市中各类城管部件的分布情况、数量情况、使用情况以及维护情况,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为数字城市管理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三、实施方案1. 制定普查计划:确定普查范围、普查内容、普查时间、普查人员等具体计划,确保普查工作有序进行。

2. 普查对象确定:确定需要普查的城管部件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路灯、垃圾箱、公共广告牌等。

3. 普查人员培训:对参与普查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普查内容、普查方法、数据录入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普查工具准备:准备普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普查表格、数据录入设备、测量工具等。

5. 实地普查:由普查人员分组,对城市中的各类城管部件进行实地普查,记录其位置、数量、状态等信息。

6.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普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普查报告,包括各类城管部件的分布情况、数量情况、使用情况以及维护情况等内容。

7. 结果应用:将普查结果应用于城市管理决策和数字城市管理建设中,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为数字城市管理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四、注意事项1. 普查工作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普查人员的安全。

2. 普查人员需遵守普查纪律,严格按照普查计划和要求进行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普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寻求解决方案。

4. 普查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普查数据进行归档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数字城管部件普查是数字城市管理建设的基础工作,对于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网格化的永安市数字城管部件普查技术实现

基于网格化的永安市数字城管部件普查技术实现
单 元 网格 编码 由 1 4位 数 字组 成 ,依 次 为 : 6位 县 级 及 县 级 以 上 行 政 区划 代 码 、3 位 街道 ( 镇 )代 码 、3位 社 区代 码 和 2位 单元 网格 顺 序码 , 如 : 永 安 市燕 西街 道 大溪 居委 会第 一个 单 元格 的编 码 为 : 3 5 0 4 8 1 0 0 2 0 0 2 0 1 。编 码结 构 如 图 2所 示 。
刘 U 梅姜 僻安
福建省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7 摘 要: 本文 结合 永安 市数字城 管项 目中的部件普 查项 目实施 过程 ,简要 的叙 述 了网格 划分 、部 件普 查、数据 建 库 、地理编码普查 、手册编制和质量检 查技 术 内容 ,重点介 绍了部件普 查的流程 和经验体会 。 关键 词: 永安市数字城 管;单元 网格 ;部件普 查 中图分 类号 :T P 2 7 4 + . 2 0 9 月
吉 林 地 质
J I LI N G EO LO GY
Vl 01 . 32 N O. 3 Se pt .201 3
文章编 号 :1 0 0 1  ̄2 4 2 7( 2 0 1 3) 0 3—1 3 0—3
基于 网格化 的永安市数 字城 管部件普查 技术实现
b ie r f d e s c ip r t i o n o f t h e me s h i n g , c o mp o n e n t s c e n s u s , d a t a b a s e , g e o c o d i n g c e n s u s , ma nu a l c o mp i l e a n d q u a l i t y i n s p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s he t p r o c e s s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c o mp o n e n t s c e n s u s .

数字城管数据采集和建库方案

数字城管数据采集和建库方案

数字城管数据采集和建库⽅案“数字城管”部件数据采集和建库⽅案1、概述“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是当前⼀些⼤中城市正在推进的项⽬,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3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引⼊到城市管理⼯作中,⼤⼤提⾼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络化⽔平。

城市管理部件的普查和建库为“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数据的质量及可靠性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

2、前期准备2.1 已有资料收集⼀般在城管部件数据普查与建库过程中需要⽤到以下资料:(1) ⼤⽐例尺基础地形图数据:⼀般为1 : 500⽐例尺,作为万⽶单元⽹格划分的基础数据,同时也是城管部件测绘定位的主要依据和普查的基础地形底图;(2) ⾼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满⾜街道、社区及万⽶单元⽹格概略划分及作业组测区划分的需要;(3) 各类参考境界线数据:万⽶单元⽹格划分不可或缺的基础界线数据;(4) 其他资料:如地下管线数据、居住⼩区、物业管理及权属单位信息等。

2.2相关参考标准与定义221 参考标准城管数据普查过程中将参考以下标准作为建库标准:CJJ/T106《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2.2.2定义1. 数字城管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简称,是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络环境,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作,实现对城市市政⼯程设施、市政公⽤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督管理的⼀种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2. 部件城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地类的市政⼯程设施和市政公⽤设施等。

3. ⽹格按照⼀定规则划分的(⼀般以社区、道路交通线等划分)每⼀个信息采集员所负责巡查的区域。

CJ/T213《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CJ/T214《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求》CJ/T21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格划分与编码规则》部件管理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地理编码》2.3普查软件建设由于城市部件数据多⽽且分类复杂,权属单位⽐较多,因此有必要建⽴相关的普查登记系统,加快⼯作效率和准确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部件普查及数据建库方案二零一二年二月目录1.概述 (4)1.1.基本情况 (4)2.总体设计 (5)2.1.设计原则 (5)2.1.1.全局性与整体性原则 (5)2.1.2.标准化与因地制宜原则 (5)2.1.3.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 (5)2.2.设计标准 (5)2.3.工作容 (6)2.3.1.标准规编制 (6)2.3.2.网格划分 (6)2.3.3.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 (6)2.3.4.数据处理与建库 (6)2.3.5.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 (6)2.3.6.网格划分图集编制 (7)2.3.7.电子地图修测 (7)3.技术方案 (7)3.1.标准规编制 (7)3.2.网格划分 (8)3.2.1.划分原则 (8)3.2.2.编码规则 (8)3.2.3.单元网格编码方法 (8)3.2.4.工作网格编码方法 (10)3.3.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 (11)3.3.1.部件普查 (11)3.3.2.地理编码普查 (42)3.3.3.资料交接规定 (43)3.4.数据处理和建库 (44)3.4.1.数据处理要求 (44)3.4.2.建库原则 (44)3.4.3.部件数据库建库 (45)3.4.4.地理编码数据库 (48)3.4.5.资料交接规定 (50)3.4.6.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51)3.5.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 (52)3.6.网格划分图集编制 (53)3.7.电子地图修测 (54)4.项目管理 (54)4.1.组织结构 (54)4.2.人员管理 (56)4.3.计划管理 (56)4.4.资源管理 (57)4.5.作业流程 (57)4.5.1.作业计划 (57)4.5.2.外业采集 (58)4.5.3.业处理 (58)4.5.4.资料收集 (59)4.5.5.成果入库 (59)5.成果提交 (59)5.1.资料成果 (59)5.2.数据成果 (59)6.验收 (60)7.服务 (60)7.1.数据更新 (60)7.1.1.定期更新 (60)7.1.2.局部自主更新 (61)7.2.售后支持服务 (61)7.2.1.定期沟通 (61)7.2.2.问题处理 (62)7.2.3.上门技术支持 (62)1.概述1.1. 基本情况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信息化管理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已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数字城市网格化管理以城市管理领域为切入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在城市数字网格初步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和动态化,对于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非常关键。

基于城市数字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城管将从两个方面提高效率,一方面将提高问题的发现到解决流程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将提高解决问题的处理能力。

数字城市网格化管理提出了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即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将管理区域细分成多个责任区,责任到人;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将“城市管理的家底摸清楚”,比如每一类部件的数量、具体位置、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养护单位、规格大小等等,并将城市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划分成若干个事件类,明确责任单位。

2.总体设计2.1. 设计原则2.1.1.全局性与整体性原则本项目的成果为数字化城管所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部件数据及单元网格数据。

这些数据建设的目的是为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服务。

因此,本项目的设计、设施应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的要求下,按照全局性和整体性原则,所获取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网格数据、部件数据)能够无障碍的融入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并且为未来数字化城管数据的更新提出合理完整的解决方案。

2.1.2.标准化与因地制宜原则在数据的分层、分类、编码以及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部件、网格和属性数据遵循国家建设部的相关标准和规,并结合城市自身的情况进行设计,这将为数据的集成、应用、共享提供有力的保障。

2.1.3.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城管部件数据是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的基础。

为数字化城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以支撑更加智能科学的管理应用,并且为数字化城管建立其快速的数据更新机制是数字城管系统成功的保障。

先进而成熟的技术路线是决定数据的质量、容以及将来的数据更新体系的关键。

2.2. 设计标准本项目的设计标准和规如下:2.3. 工作容2.3.1.标准规编制根据建设部有关标准规和指导性文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各部分工作所需的标准规。

2.3.2.网格划分根据建设部数字城管系统有关标准规,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管理网格,以路、街为主体,形成不跨越社区管理的最小单元网格,即社区图与单元网格图重叠,构成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和监督网格。

2.3.3.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根据住建部数字城管系统有关标准规,进行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和地理编码普查。

普查围由业主实际需求确定。

2.3.4.数据处理与建库根据住建部数字城管系统有关标准规,对部件普查数据和地理编码普查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部件数据库、地理编码数据库。

2.3.5.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根据住建部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标准规,建立城市管理部件图标库,并编制城市管理部件图集与手册。

2.3.6.网格划分图集编制根据住建部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标准规,根据已划分的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和监督网格,编制单元网格图集和监督网格图集。

2.3.7.电子地图修测基于最新的测绘技术,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对采购单位提供的1:1000电子地图进行修测。

3.技术方案3.1. 网格划分3.1.1.划分原则✧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地形测量数据比例尺以1:500;✧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最大边界为社区边界,不跨社区分割;✧地理布局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

广场、桥梁、空地、河流、山丘、湖泊等自然地理布局划分;✧现状管理原则:为强化和实施有效管理,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10000平方米时,不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进行划分;✧方便管理原则:为方便实施管理,应尽可能使管理路径便捷;✧负载均衡原则:兼顾建筑物、管理部件的完整性,单元网格的边界不应穿过建筑物、管理部件,并使个单元网格的管理部件的数据量大致均衡。

✧无缝拼接原则:单元网格之间不应有漏洞,不应重叠;✧相对稳定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宜保持相对稳定。

3.1.2.编码规则✧一个单元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应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单元网格变更时,其原代码不应占用,变更后的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单元网格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3位街道(镇)代码、3位社区代码和2位单元网格顺序码。

✧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应按照GB/T 2260执行,街道(镇)代码按照GB/T 10114执行,社区代码按照各地管理要求进行编码。

✧单元网格顺序码在一个社区按从左到右、从山到下的顺序编码。

3.1.3.单元网格编码方法单元网格是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划分的,社区网格编码如下表所示。

表3-3-3-1 社区网格编码单元网格划分编码如下:表3-3-3-2 单元网格编码码不占用,新增或变更后的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3.1.4.工作网格编码方法工作网格划分编码如下:表3-3-4-1 工作网格编码一个工作单元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工作单元网格变更时,其原代码不占用,新增工作单元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

3.2. 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根据建设部有关标准规,进行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和地理编码普查。

部件普查容全面、详细,符合建设部相关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并以此建立部件管理数据库。

地理编码普查对象具有代表性、唯一性等特点,通过普查获取对象的地址数据(包括地点描述信息和坐标信息等),并以此建立城市管理地理编码数据库。

3.2.1.部件普查部件普查的对象为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公共设施,具体为根据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中设定的6大类(分别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和其它类)85小类。

部件普查通过调查部件的空间位置、实际位置描述、物理属性及管理属性,根据有关技术规要求,通过普查分类获取部件的各种属性数据,建立部件数据库。

部件普查的容包括对部件属性信息(包括部件的基本属性和附加属性)的调查采集和对部件进行测绘定位。

通过普查全面获取部件的各种数据信息,建立部件数据库。

部件的基本属性包括标识码、名称、专业部门(包括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所在单元网格、位置描述、状态、现势性、初始时间、变更时间、数据来源、部件周围连续影像数据照片等;部件的附加属性是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要增加的属性项,如井盖部件的规格、材质。

部件的测绘定位要根据建设部对各类部件的定位精度要求,通过现场测绘,获取部件的空间位置信息。

3.2.1.1. 部件分类编码规则城市部件的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编号、名称、实际位置描述(详细的位置)、现状情况、归属部门、所在万米单元、备注。

具体分项容要求:(1)编号每个部件的编号具有唯一性。

部件的编号全部用16位数字表示。

城市管理部件代码共有16位数字,分为四部分:市辖区代码(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大类编码;小类编码;流水号。

具体格式为:□□□□□□□□□□□□□□□□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按照GB/T2260标准执行。

大类编码为2位,表示城市管理部件大类。

具体划分如下:01-06分别表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设施类;21表示扩展部件类。

部件的大类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以及扩展部件类。

其中:公用设施类主要包括水、电、气、热等各种检查井盖,以及相关公用设施等;道路交通类主要包括停车设施、交通标志设施、公交站亭、立交桥等;市容环境类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广告牌匾等;园林绿化类主要包括古树名木、绿地、城市雕塑、街头坐椅等;房屋土地类主要包括宣传栏、人防工事、地下室等;其它设施类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工地、水域附属设施等;扩展部件类专门用于对未包括在上述大类中而又确需分类管理的部件的扩充。

小类编码为2位,表示城市管理部件小类,具体编码方法如下:依照城市管理部件小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流水号为6位,表示城市管理部件流水号,具体编码方法如下:依照城市管理部件定位标图顺序从000001——999999由小到大编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