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九鼎化工公司“6.28”压力容器爆炸较大事故情况
内蒙古乌海华资“6.27”较大爆炸事故

2017危化事故案例汇编13内蒙古乌海华资“6•27”较大爆炸事故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把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贯穿于安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助力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和遏制化工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和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共同编制了《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以下简称《案例汇编》)。
本汇编共收集、整理了17起典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资料,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事故教训吸取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建议,希望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举一反三,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2017年6月27日17时20分,乌海市海南区内蒙古星光煤炭集团乌海市华资煤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资煤焦公司”)发生一起脱硫液循环槽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28.28万元。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资煤焦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在册员工348人,主要从事煤炭洗选、精煤、中煤、煤泥、冶金焦、精焦、硫铵、焦粉、焦油、粗苯、硫磺、焦粒的生产和销售。
企业曾于2017年2月17日发生了一起熄焦车碾压事故,造成1人死亡。
乌海市海南区安监局于3月9日对该公司下达了责令停产整改3个月的指令,乌海市安监局受自治区安监局委托于3月23日依法履行了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手续。
截至“6.27”事故发生,该公司一直处于停产整改阶段。
二、事故经过按照环保部门对脱硫提盐的要求,华资煤焦公司于2016年9月组织实施焦化厂脱硫废液提盐改造,新增一套脱硫废液提盐装置,2017年6月投入试运行。
2017年6月27日8时,焦化厂晨会上,化产车间副主任提出准备加一条熔硫釜退液到提盐的管道,将熔硫釜清液槽内的清液直接通过回流管输送到提盐装置,解决环保对无组织排放治理的要求。
2015.6-9月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分析

• 7月27日凌晨05:33 ,中山 市三乡镇的一家五金店突然 起火,并蔓延至所在楼房的 二、三楼。火灾发生后,中 山消防部门先后出动上百名 消防员到场扑救,并从现场 搜救出5名被困人员。遗憾 的是,5人最终还是因抢救 无效而死亡。 • 家属介绍,遇难的是一 家五口。五名遇难者中,年 龄最大者为58岁,最小的 只有两岁。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龙岗一工艺辅料店爆炸坍塌致一人 受伤三人遇难
• 2015年6月13日13点14分,龙岗大 道吉祥地铁站旁边的一间店铺发生爆 炸燃烧,附近多位市民听到爆炸声。 15平方米大的店铺在火灾中坍塌, 致使店铺内人员三死一伤 。 “当时 听见一声巨响,转身就见那家店烧起 来了,浓烟滚滚。” • 一家四口三死一伤的惨剧令人唏嘘, 起火店铺经营的物品内有易燃易爆的 危险性,且距离加油站仅有30米远,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武汉拓创产业园发生火灾 造成5人死亡
利津山东滨源化学公司爆炸事故 已致13人死亡
2015年8月31日23时20分 左右,位于东营市的山东 滨源化学有限公司,年产 2万吨改性型胶粘新材料 项目一硝化装置在试生产 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 成1人死亡,3人失联,25 人轻伤。后经过四天多时 间持续不停的细致排查和 冒雨搜救,共发现死亡人 员13人 。
大兴安岭矿井失火 5人遇难
• 8月23日17时 左右,大兴安岭中 兴铜金属矿在改扩 建停建排水期间, 井下绞车房发生失 火事故,中兴矿业 有限公司在组织救 火过程中,导致5 名矿工被困井下遇 难。
武汉拓创产业园发生火灾 造成5人死亡
• 8月26日下午4时许,武汉拓创工业园一栋五层楼 的厂房发生火灾,并伴有爆炸声,现场已聚集了 七八辆消防车。据现场目击者称,有两人从五楼 跳下逃生,火球掉落到一楼。 • 目击者介绍,当天下午4时左右事发厂房顶层5楼 中间区域冒出大量浓烟,可见明火,并不时有物 品爆炸声传出,火势迅速向两边蔓延。据了解, 发生火灾的厂房当时正在进行装修。 • 在距离事发现场仅一墙之隔的一家驾校内记 者看到,大量变形的金属罐散落各处,透过焦黑 外壳可看到罐体上“润滑剂”、“清洗剂”等字 样。 • 经武汉警方初步调查,起火物为清洗剂。
内蒙古8.28化工火灾事故

内蒙古“8·28”化工火灾事故原因已查明8月28号上午发生在内蒙古乌海市的乌海兰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火灾爆炸事故现已查明事故原因。
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送交乌海市行政拘留所执行行政拘留。
8月28号事故发生后,乌海市乌达区消防大队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会同乌海市消防支队人员通过依法传唤兰亚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安全员、值班员、操作员、班组长等有关责任人,经过初步调查,此起火灾爆炸事故是由于生产车间操作工过失和失误,导致蒸馏釜超温运行,进而导致蒸馏釜超压爆炸,同时引发火灾。
经过相关人员供述、现场照片以及火灾现场勘察记录,认定火灾原因属于过失引起火灾。
相关责任人王某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对高某等5人分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8月28号上午11时17分,位于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的乌海市兰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MNO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4人受伤。
爆炸造成周边厂房、办公楼、宿舍玻璃爆裂、门窗损坏。
根据现场侦查此次火灾的着火物为兰亚化工厂的两个反应釜内的乙酸乙酯,及部分保温材料和一些聚苯板。
由于现场消防指挥员指挥得当,整个灭火过程科学有效,消防中队于12时15分撤离现场。
中广网8月31日报道 8月28日上午11时17分,位于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的乌海市兰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MNO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4人受伤,部分MNO 生产设备严重损坏。
爆炸造成周边厂房、办公楼、宿舍玻璃爆裂、门窗损坏。
辖区消防四中队接指挥中心派警后,迅速反应,赶往现场。
根据现场侦查此次火灾的着火物为兰亚化工厂的两个反应釜内的乙酸乙酯,及部分保温材料和一些聚苯板。
经过初步调查,此起火灾爆炸事故是由于MNO生产车间操作工过失和失误,导致MNO 蒸馏釜超温运行,进而导致蒸馏釜超压爆炸,同时引发火灾。
经过相关人员供述、现场照片以及火灾现场勘察记录,认定火灾原因属于过失引起火灾。
根据《消防法》第六十四条(二)项分别对相关责任人王某某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对高某某等5人分别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内蒙古三爱富万豪公司容器爆炸事故(1)

内蒙古三爱富万豪公司“4·14”事故调查报告市政府:根据丰政办发[2012]33号文件“关于成立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公司“4〃14”事故联合调查组的通知”精神,事故调查组根据国务院493号令有关规定,严格履行事故调查组工作职责,对万豪公司“4〃14”VDF(偏氟乙烯)车间发生爆炸致人死亡事故进行了现场勘查和材料的收集,同时聘请专家参与事故原因的调查,对事故原因、性质、处理建议作出了结论。
现将万豪公司“4〃14”VDF(偏氟乙烯)车间爆炸事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及设备工艺情况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8月投资组建,注册资金5600万元,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600平方米,总投资24000万元。
2009年1月9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0年7月由上海华谊集团和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2011年3月15日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登记证》。
2012年1月9日,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目前该公司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
该公司专业从事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树脂、全氟辛酸产品的研制。
年生产偏氟乙烯14000吨,聚偏氟乙烯10000吨,全氟辛酸60吨,回收利用全氟辛酸29.2吨。
2 、事故设备及相关工艺事故设备为万豪公司VDF(偏氟乙烯)车间一楼1号脱气塔塔釜。
该设备于2010年10月23日完成制造,为I类压力容器,主要性能参数为:设计压力1.5MPa,设计温度-35O C,工作介质主要为偏氟乙烯,最高工作压力 1.3MPa,容积2.0/0.3M3重量1900Kg。
生产基本原理为:原料F142b在纯镍管中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含大量VDF(偏氟乙烯)的裂解气,并经精馏提纯成精品VDF(偏氟乙烯)。
基本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二氟一氯一烷(F142b)经液化气泵打入原料大槽后,经过一系列裂解过程,得到含有VDF(偏氟乙烯)的裂解气及未完成裂解的F142b(二氟一氯一烷)后,进入VDF过滤器,滤除裂解气中带入的固体颗粒,再经过风冷器冷却,将温度降至600C以下,经石墨吸收器和水碱洗系统除去物料中的HCL气体,经气液分离器再进入常压气库;裂解气从常压气库出来经一级压缩进入氯化钙干燥器和二级冷脱后,进入中间气库,从中间气库出来经过二级压缩及中尾冷却后到中间槽;中间槽物料,液相出料进入VDF(偏氟乙烯)脱气塔,1#脱气塔塔顶低沸物进入丙酮吸收塔后,排至氯化钙干燥器,塔釜物料进入2#精馏塔,塔顶成品经收集冷凝器进入VDF计量贮槽,塔釜物料进入3#VDF回收塔继续分馏提取VDF。
气体泄露预案事故教训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其中气体泄漏事故尤为严重。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为了吸取这些事故的教训,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将对气体泄漏预案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事故教训。
一、事故案例分析1. 河南新乡2·18毒气泄漏事故2019年2月18日,河南省新乡县新乡伟隆塑化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毒气泄漏事故,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在向废渣棚内转运反应釜残渣时,吸入生产过程中泄漏的磷化氢和硫化氢气体,导致人员中毒。
2. 鄂尔多斯致10死高压气体泄漏事故2023年9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重大高压气体泄漏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在检修过程中,粗煤气外送阀阀芯脱落,导致管道内高压气体喷出,将检修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从五楼顶部吹落至厂区地面。
二、事故教训总结1. 安全意识薄弱从上述事故案例可以看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对气体泄漏的风险认识不足。
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未能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2. 安全管理不完善部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针对气体泄漏的应急预案,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同时,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3. 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对企业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后,监管部门反应迟缓,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扩大。
4.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导致伤亡人数增加。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和救援部门在事故救援过程中也存在指挥不力、协调不畅等问题。
三、预防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气体泄漏事故的严重性。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气体泄漏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28”压力容器爆炸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
批复
【法规类别】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内政字[2016]26号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6.01.23
【实施日期】2016.01.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28”压力容器爆
炸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
(内政字〔2016〕26号)
自治区安全监管局:
你局《关于提请对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28”压力容器爆炸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进行批复的请示》(内安监发〔2016〕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工作程序符合《
1 / 1。
化工安全生产事故汇总

2015年化工安全生产事故汇总一、浙江衢州一化工厂发生生产事故 2人死亡杭州1月18日电记者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区委宣传部获悉,当地一家化工厂18日下午发生生产事故,导致两人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初步了解,发生这一事故的是位于廿里镇的浙江圣效化学品有限公司,先是工人余某某不慎坠入一座反应釜底部,救援他的工人吾某某又不慎滑入。
接到报警后,当地政府及消防、安监、公安、卫生等部门立即组织救援。
两人虽被救出,但已窒息,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二、辽宁省辽阳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1月20日下午3点04分,辽阳沃隆科技化学品厂蒸馏罐着火。
4时50分许,记者从辽阳市文圣区委宣传部最新获悉,经过消防队员全力扑救,辽阳沃隆科技化学品厂甲醇罐着火已经扑灭,没有人员受伤。
该厂周围没有居民居住,燃烧物质对周围没有太大影响。
原因正在调查中。
三、山东临沂烨华焦化有限公司发生爆炸致2死4伤记者自临沂市有关部门获悉,1月31日7时55分左右,临沂烨华焦化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
截至目前,现场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伤者正在医院进行抢救。
据记者了解,临沂烨华焦化有限公司化学分厂粗苯车间终冷器在检修期间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后,临沂市相关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力量全力救援处置。
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据该公司官方网站显示,临沂烨华焦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是由英属维尔京群岛海外皮普有限公司独资设立,注册资本6800万美元,主要业务范围:生产销售机焦及煤焦油、粗苯、硫酸铵、焦炉煤气等副产品。
工程占地面积480亩,总投资超过6亿。
四、浙江临海一家化工企业溴气泄漏两人受伤3月3日下午2点不到,临海杜桥医药化工园区内,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导致含溴气体泄露。
溴在常温下蒸发很快,这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和强腐蚀性。
钱江晚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两名企业员工一人被气体灼伤,一人吸入气体中毒,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
发生事故的公司叫“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上信息介绍,主要生产氟苯化合物,产品覆盖液晶、医药和农药等领域。
内蒙古天野化工有限公司压力容器爆炸、着火重大事故

The crisis not only brings trouble, but also contains unlimited business opportunities.模板参考(页眉可删)内蒙古天野化工有限公司压力容器爆炸、着火重大事故(一)事故概况2003年4月23日18时05分,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成车间发生压力容器法兰泄漏、爆炸、着火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35.6万元。
事故设备系为合成汽化B炉系Ⅲ类反应压力容器,外径2420mm50mm,设计压力6.6MPa,操作压力5.9MPa,设计壁温350℃,操作温度1350~1550℃,介质为原料气。
4月23日17时50分,合成车间汽化工巡检至汽化车间四楼时,发现汽化B炉拱顶连接嘴的法兰有一处小火苗,遂向班长报告,待2人赶到四楼时,火焰已包围整个法兰向上卷烧,即向中控室报告。
18时05分事故发生,烧嘴崩出,烧嘴水夹套严重损坏,拱顶本体壁鼓包及过烧(位置为测点132正上方距其80mm,正北偏东45?角线上),对应方的法兰两条载丝孔有脱扣痕迹且法兰严重变形,对应鼓包处的炉砖有一凹陷坑。
(二)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烧嘴水冷壁夹套泄漏,冷却水蒸汽对拱顶局部炉砖冲刷造成炉砖损坏,导致汽化B炉拱顶局部温度升高,在未监控的情况下使拱顶局部超温、鼓包,造成M27的相邻的两条螺栓脱扣,拱顶法兰变形,法兰密封失效,高温工艺介质气体气体泄漏后喷着火,其他拱顶法兰连接螺栓过热后强度降低,在B炉系统内5.65MPa压力作用下拉断固定螺栓,烧嘴崩出。
主要原因:操作工严重违反操作法和工艺纪律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从仪表记录看,事故发生前操作工未对拱顶温度进行监控,在当班生产中,增加30%负荷后,仍未及时调整,甚至在声光报警后也未进行确认,直至事故发生。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加强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及有关规范、规章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2.严格工艺纪律,加大工艺指标的检查和考核力度,落实岗位责任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九鼎化工公司“6.28”压力容器爆炸较大事故情况
2015年6月28日10时04分,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812.4万元。
(一)基本情况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鼎化工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为有限责任公司,九鼎化工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在册员工478人。
九鼎化工公司设计产能为10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多孔硝铵,副产品为硝酸、甲醇、液氮、硫磺。
项目于2009年7月13日通过安全设立审查(蒙危化项目审字〔2009〕064号);2010年3月30日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蒙危化项目审字〔2010〕077号),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由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编制;2012年5月9日试生产备案(蒙危化项目备字〔2012〕071号);2012年10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蒙危化项安验审字〔2012〕000001号);2012年11月1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证号:蒙WH安许证字〔2012〕000887号,有效期至2015年10月30日。
2.设备制造单位概况
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空分公司)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魏都路189号,现隶属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7.4亿元,在册员工2082人,主要经营范围:成套大中型空分和气体液化设备、化工设备、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环保设备与工程、空气压缩机、透平膨胀机、金属组装式冷库,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等。
此次发生事故的生产设备由该公司板式分厂生产制造,并负责售后现场维修。
3.设备情况说明
(1)基本情况:发生爆炸的生产设备是九鼎化工公司一分厂净化工段脱硫脱碳工序使用的一台三种流体热交换器(以下简称三气换热器),为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是特种设备(第一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由开封空分公司于2011年3月设计制造。
(2)工艺简介:通过三气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的三种气体分别为脱硫气、脱碳气、脱碳低闪气。
脱硫气、脱碳气平行进入、脱碳低闪气轴向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三气换热器正常工作时,脱硫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二氧化碳)进口温度40℃、压力 3.4MPa,出口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