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弟子规.ppt
合集下载
中华传统国学经典弟子规图文PPT课件

fù mǔ mìng 父母命
fù mǔ zé 父母责
xíng wù lǎn 行勿懒
xū shùn chéng 须顺承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唱。它的声音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不但所有的公鸡都唱起了歌儿,就连睡梦中的你,听了这首歌儿也会立马起床,你也会静静地站在那,倾听着美妙的音乐。
chén zé xǐng 晨则省
jū yǒu cháng 居有常
hūn zé dìng 昏则定
yè wú biàn 业无变
【解释】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在二十四孝故事里,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唱。它的声音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不但所有的公鸡都唱起了歌儿,就连睡梦中的你,听了这首歌儿也会立马起床,你也会静静地站在那,倾听着美妙的音乐。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父母呼
fù mǔ jiào 父母教
yìng wù huǎn 应勿缓
xū jìng tīng 须敬听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yào xiān cháng 药先尝
zhòu yè shì 昼夜侍
cháng bēi yè 常悲咽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弟子规讲解课件PPT演示共37页PPT

弟子规讲解课件PPT演示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PPT课件

30
第三章 出 则 弟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 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 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 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 从长大,能够事兄长。
31
第八课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32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哥哥的友爱弟弟妹妹, 做弟弟的尊敬哥哥姐姐;兄 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心中 就快乐了,孝就体现在其中 了。
10
第二课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我承。
1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叫我们,应该马上 答应,不可以慢吞吞的; 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 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12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
父母亲有事吩咐我们, 应该立即去做,不能偷 懒;父母亲教育我们, 要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 事,父母责备我们,应当 虚心接受.
父母亲生病了,做子女 的煎好药后先尝尝是否太 烫或太凉;要日夜照顾, 不随便离开。
28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了,做子女的要守孝 三年。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 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 住所要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 吃肉的生活享受。
29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丧事时,要完全按照 礼节,祭拜时要诚心诚意; 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 父母亲生前一样的恭敬。
50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帽子要戴正,衣纽要 扣好,袜子穿好鞋带系 紧。
51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帽子衣服要放在固定 的位置,不可随意乱放 乱扔,以免弄皱弄脏。
52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第三章 出 则 弟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 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 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 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 从长大,能够事兄长。
31
第八课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32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哥哥的友爱弟弟妹妹, 做弟弟的尊敬哥哥姐姐;兄 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心中 就快乐了,孝就体现在其中 了。
10
第二课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我承。
1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叫我们,应该马上 答应,不可以慢吞吞的; 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 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12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
父母亲有事吩咐我们, 应该立即去做,不能偷 懒;父母亲教育我们, 要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 事,父母责备我们,应当 虚心接受.
父母亲生病了,做子女 的煎好药后先尝尝是否太 烫或太凉;要日夜照顾, 不随便离开。
28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了,做子女的要守孝 三年。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 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 住所要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 吃肉的生活享受。
29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丧事时,要完全按照 礼节,祭拜时要诚心诚意; 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 父母亲生前一样的恭敬。
50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帽子要戴正,衣纽要 扣好,袜子穿好鞋带系 紧。
51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帽子衣服要放在固定 的位置,不可随意乱放 乱扔,以免弄皱弄脏。
52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国学教育弟子规文章详解图文并茂155页PPT

国学教育弟子规文章详解图文并茂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图解弟子规完整ppt课件

9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 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 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 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 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
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
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
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完整版ppt课件
10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 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 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14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 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 母床前;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
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
戒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
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
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完整版ppt课件
15
出则悌
完整版ppt课件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
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
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
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
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
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完整错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8
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 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 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
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
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骑
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
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
步之远,方可续行;
完整版ppt课件
弟子规讲解-课件(PPT演示)91844

① 冬则温,夏则凊:冬天,先钻到父母的被窝将被子捂暖;夏天,先拿扇子将 父母的草席扇凉快。指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温,温暖。凊:qìng,清 凉、凉爽。
② 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起床之后,先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来之后,要向 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省:安慰,问候;定:安慰。
③ 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 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第二篇 出则悌
5. 称尊长 6. 路遇长 7. 骑下马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① 疾趋揖:快步上前问侯。疾,快步。趋,小步走。揖,恭敬地问候。 ② 退恭立:退后一点,恭敬地站一旁,请长者先行。 ③ 骑下马,乘下车:坐在马车上或乘车时看到长辈,要下马下车。 ④ 过犹待,百步余:即使长者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他远去,差不多百步的距
语言,一定要改正过来。
第四篇 信
4.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5.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6.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7.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① 见未真,勿轻言: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要妄加揣测,轻易把话传开。 ② 知未的,勿轻传:不是很明确的,不要把事情传开。 ③ 凡道字,重且舒:道,讲话;重,讲出重点;舒,流畅。 ④ 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太快,也不要吐字不清。 ⑤ 彼说长,此说短:指三五成群说些闲言是非。
《弟子规》
第二篇 出则悌
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2.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3.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4.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① 第二篇“出则悌”讲出门在外的行为规范。 ② 兄道友,弟道恭: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对哥哥恭敬。道,相处
② 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起床之后,先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来之后,要向 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省:安慰,问候;定:安慰。
③ 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 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第二篇 出则悌
5. 称尊长 6. 路遇长 7. 骑下马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① 疾趋揖:快步上前问侯。疾,快步。趋,小步走。揖,恭敬地问候。 ② 退恭立:退后一点,恭敬地站一旁,请长者先行。 ③ 骑下马,乘下车:坐在马车上或乘车时看到长辈,要下马下车。 ④ 过犹待,百步余:即使长者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他远去,差不多百步的距
语言,一定要改正过来。
第四篇 信
4.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5.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6.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7.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① 见未真,勿轻言: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要妄加揣测,轻易把话传开。 ② 知未的,勿轻传:不是很明确的,不要把事情传开。 ③ 凡道字,重且舒:道,讲话;重,讲出重点;舒,流畅。 ④ 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太快,也不要吐字不清。 ⑤ 彼说长,此说短:指三五成群说些闲言是非。
《弟子规》
第二篇 出则悌
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2.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3.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4.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① 第二篇“出则悌”讲出门在外的行为规范。 ② 兄道友,弟道恭: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对哥哥恭敬。道,相处
弟子规讲解课件(PPT演示)

05
CATALOGUE
弟子规的实践与启示
个人修养的提升
仁爱之心
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对他人的 关爱和尊重,增强个人的仁慈和
爱心。
诚实守信
遵循弟子规的教诲,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
谦虚有礼
学习弟子规中的礼仪规范,培养谦 虚、恭敬的态度,待人接物更加得 体。
人际关系的和谐
家庭和睦
正能量传播
借助弟子规的传播,弘扬正能量 ,抵制不良风气,引领社会正气
。
06
CATALOGUE
弟子规的未来发展
传承与创新
传承
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应当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让更多 的人了解和掌握弟子规的精髓和价值 。
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注重创 新,将弟子规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科 技、文化等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 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国际传播与交流
国际传播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向世界传播弟 子规的智慧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 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交流 加强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吸收和 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丰富和发 展弟子规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对后世的影响
文化传承
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后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所 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 人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内涵,积极践行。
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应用
01
02
03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通过学习和宣传弟子规, 可以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 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弟子规所倡导的道德规范 和行为准则对于促进社会 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图片版)PPT课件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 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长 辈见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说话,不 要自己夸夸其谈,表现出很有才能的样子。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 在路上遇到尊长 时,要快步迎上 前去行礼问候。 如果尊长一时还 没有说什么,就 要退在一旁恭恭 敬敬地站立,等 候指示。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 清晨要早起,晚 上要迟睡。人的 一生很短暂,转 眼间从少年就到 了老年,所以每 个人都要珍惜此 刻的宝贵时光。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 早晨起床后,一 定要先洗脸刷牙, 每次大小便完后 都要洗手。这种 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该在小时候就 养成。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 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 才是难能可贵的!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 如果父母有了过 失,子女应当耐 心地劝说使其改 正。劝说时态度 一定要和颜悦色, 声音一定要柔和。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 如果父母不肯接 受劝说,就等父 母心情好时再劝。 如果父母还是不 听,还要哭泣恳 求,即使因此而 遭到鞭打,也毫 无怨言。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 东西即使很小, 也不要偷偷私藏 起来。否则,一 旦被发现,父母 一定会非常伤心 生气。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 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 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 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 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 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 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
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
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 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 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 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
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
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 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 以东张西望;
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 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
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
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 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
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
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 在宝贵的时光。
谁。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
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
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 于偷窃的行为。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
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
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信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 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
可以永远行得通吗?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 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 言巧语,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
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
罪恶。
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 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
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
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了。
泛爱众
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
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 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 好; 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 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
簸箕,或者是虎踞的样子,也不要抖脚
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
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 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
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
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 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 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 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
行善;
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 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 自己招来灾祸;
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 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 都会亏欠。
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
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 多,取得宜少;
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
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
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 强求别人去做;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
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
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 好孩子 。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
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 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 整齐。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
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 免弄皱弄脏。
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
《古今贤文》。
《龙文鞭影》:明 萧良有
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 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 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弟子规》简介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
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有仁修订。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
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
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听见 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
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
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
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 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 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 ,只 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 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 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 我们亲近。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
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 不要喜新厌旧;
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 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 闲语去打扰;
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
别人的隐私,切记不要去宣扬;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 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 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 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
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
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 幼者在后;
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
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
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
2:出则悌 ------ 〈友爱〉
3:谨 4:信 ------ 〈规范〉 ------ 〈诚信〉
5:泛爱众 ------ 〈博爱〉 6:而亲仁 ------ 〈向善〉
6:余力学文------ 〈勤奋〉
入则孝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 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 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
延或推辞偷懒。
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 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 案;
房间整洁,墙壁干净,
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墨磨偏了,心思不正, 写字就不工整,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
原处。
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 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 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 好保持完整。
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
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
长期报恩;
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 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
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
宽厚更可贵;
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 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
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而亲仁
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
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
大智慧,蕴集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弟子规》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 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
人的最佳读物。全书共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
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教育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父母、 兄弟、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孕育正人君子的品行。 提升文化修养最需要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可吸收前人 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 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是圣人的训诲,需要反复读 诵 ,深入内心,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广泛运用,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 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 厚德的品行,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把它当成自我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
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
父母亲生气、伤心。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
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
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 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 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
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 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 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 不轻易传播出去。
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 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
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
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
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 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
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
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 渐渐赶上。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 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 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
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
的人稀少;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 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察色献媚;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
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 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 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
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余力学文
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
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 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 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 到真理;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
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 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
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 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 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 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 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 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 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 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 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 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
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 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
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
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 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
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 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 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
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
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 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 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 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
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
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 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 以东张西望;
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 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
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
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 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
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
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 在宝贵的时光。
谁。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
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
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 于偷窃的行为。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
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
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信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 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
可以永远行得通吗?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 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 言巧语,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
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
罪恶。
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 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
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
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了。
泛爱众
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
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 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 好; 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 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
簸箕,或者是虎踞的样子,也不要抖脚
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
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 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
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
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 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 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 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
行善;
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 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 自己招来灾祸;
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 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 都会亏欠。
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
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 多,取得宜少;
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
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
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 强求别人去做;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
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
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 好孩子 。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
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 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 整齐。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
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 免弄皱弄脏。
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
《古今贤文》。
《龙文鞭影》:明 萧良有
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 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 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弟子规》简介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
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有仁修订。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
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
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听见 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
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
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
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 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 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 ,只 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 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 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 我们亲近。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
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 不要喜新厌旧;
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 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 闲语去打扰;
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
别人的隐私,切记不要去宣扬;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 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 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 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
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
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 幼者在后;
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
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
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
2:出则悌 ------ 〈友爱〉
3:谨 4:信 ------ 〈规范〉 ------ 〈诚信〉
5:泛爱众 ------ 〈博爱〉 6:而亲仁 ------ 〈向善〉
6:余力学文------ 〈勤奋〉
入则孝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 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 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
延或推辞偷懒。
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 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 案;
房间整洁,墙壁干净,
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墨磨偏了,心思不正, 写字就不工整,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
原处。
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 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 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 好保持完整。
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
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
长期报恩;
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 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
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
宽厚更可贵;
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 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
别人才会心悦诚服。
而亲仁
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
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
大智慧,蕴集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弟子规》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 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
人的最佳读物。全书共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
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教育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父母、 兄弟、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孕育正人君子的品行。 提升文化修养最需要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可吸收前人 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 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是圣人的训诲,需要反复读 诵 ,深入内心,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广泛运用,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 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 厚德的品行,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把它当成自我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
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
父母亲生气、伤心。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
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
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 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 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
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 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 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 不轻易传播出去。
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 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
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
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
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 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
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
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 渐渐赶上。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 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 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
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
的人稀少;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 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察色献媚;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
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 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 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
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余力学文
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
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 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 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 到真理;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
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 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
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 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 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 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 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 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 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 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 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 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
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 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
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
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 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
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 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 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