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煤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质量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公式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公式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可被创造也不可被销毁的基本原理。
根据该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质量总量在任何物质转化或反应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以下计算公式表示:
初始总质量 = 最终总质量
这个公式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所有转化过程的总质量必须与系统开始时的总质量相等。
这意味着即使在化学反应、核反应、相变等过程中,物质可能发生转化或变化,但总质量仍然保持不变。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或工程项目中进行质量的计算。
通过测量和记录系统中不同物质的质量,我们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性。
这个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基本原则,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物质转化和反应过程。
通过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确保化学工艺、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实验和设计过程是准确、可靠的。
总之,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可以用简单的计算公式表示。
通过遵循这个定律,我们可以理解和预测物质转化和反应过程,并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
这一定律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则之一。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从宏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换句话说,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是发生了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例如,当我们用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反应前后的质量是相等的,即氢气和氧气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从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原子论来解释。
根据原子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组成的,称为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导致原子重新排列,但原子的数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的每个原子都会在生成物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只是重新组合了而已。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以确定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质量计算出未知物质的质量,从而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和调节。
例如,在制备化合物的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所需的反应物的质量,从而控制反应的过程,确保化合物的质量和产量。
除了在实验中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可以通过化学计算式来表示。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我们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从而预测反应的结果和产物的质量。
这种计算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化学领域,在其他科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平衡和代谢过程;在环境科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研究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讲义

学习殿堂一、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殿堂3.注意事项: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学习殿堂4.微观解释以水通电分解为例以水通电分解为例:HO OH HH H H H OO +H 水氢气氧气(H (O (H O)(2)(2)(2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学习殿堂HO O +O 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原子的种类微观三个不变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学习殿堂H O O+O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元素的种类宏观三个不变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学习殿堂HO O +O 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定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学习殿堂HO O +OH HH H H H H O水氢气氧气(H 2)(O 2)(H 2O)水分分解意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分子的数目三个可能改变物质的状态元素的化合价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小试牛刀下列事实:①铁制品生锈后【例1】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小试牛刀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例2】①原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小试牛刀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例3】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总质量总质量总质量总质量时间O时间O 时间O 时间O A B C DA B C D 小试牛刀图像中表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例4】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曲线图是%a %a %a %t Ot 1t O t 1t O t 1tO t 1A B C D小试牛刀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例5】瓶倾斜,使稀盐酸与锌粒充分接触生成氢气,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最终气球导管稀盐酸 a b0锌粒反应前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物质的化学式H 4H 【例6】小试牛刀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 :4HgS 4Hg 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根据元素守恒,确定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小试牛刀某物质【例8】化碳和( )小试牛刀某物质【例9】二氧化碳和( )物质【例10】小试牛刀的的二氧化碳和学习殿堂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2】小试牛刀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例13】小试牛刀纯净物学习殿堂小试牛刀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例14】分子中有3个原子+4x+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例15】小试牛刀子。
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涉及物 理变化。 4.“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 质量,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质量无关。 5.“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 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思考: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 烧后质量减小了,而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请你分 析下这些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木炭燃烧 C + O2 CO2 生成物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所 以质量减少了。
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不变 【解析】选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 质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改变; 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2 g氢气在16 g氧气中燃烧,生成18 g水
量轻,故D正确。
3.如图所示,每两分子的甲反应后生成一分子的乙和两 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丙 物质的化学式是( )
A.A2
B.AB2
C.A2B
D.A4B2
【解析】选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则2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A原子,2个B原子,则丙的化学
式为A2B,故选C。
4.m g汽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总和是( )
A.等于 m g
C.大于 m g
B.小于 m g
D.无法判断
【解析】选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汽 油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 因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一定大于汽油的质
量。
Hale Waihona Puke 5.(2009·达州中考)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质量是不会凭空被创造或消失的,质量只能被转化或转移。
以下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定义: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质量总是不变的。
即系统内的质量在一个过程中既不会凭空增加也不会凭空减少。
2. 封闭系统: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即不与外界发生质量交换的系统。
在封闭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受到系统边界的约束。
3. 转化和转移:质量守恒定律指出,质量只能通过物质的转化或质量的转移来改变。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化学键重新排列从而改变了物质的质量。
在物理过程中,例如溶解、沉淀、蒸发和凝固等,物质的质量可以通过转移来改变。
4. 质量增加和减少:虽然质量守恒定律表明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似乎会发生质量的增加或减少。
这是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封闭系统中适用的,并且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能量转化。
5. 质能关系: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表明质量和能量是相互转化的。
根据这个方程,当物质被转化为能量时,其质量会减少;反过来,当能量被转化为物质时,其质量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并不适用于某些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如黑洞的物质吸收和宇宙学中的大规模结构形成等。
但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大多数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和有效的定律。
当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一个系统时,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考虑:1. 封闭系统:封闭系统是指在物理或化学过程中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通过定义系统的边界,我们可以确定哪些物质可以进入或离开系统。
在封闭系统中,质量守恒定律始终成立。
2. 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相等的。
例如,当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碳、氢和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尽管反应后的产物看起来和原始物质不同,但两者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规定了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质量的总量在任何相互作用或变化中都是恒定的。
这个定律是自然界守恒定律中的一部分,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是质量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毁灭,只能通过物质的相互转化进行重新分配。
这意味着,在任何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之和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可以通过许多实验和观察进行验证。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的化学反应。
在反应开始之前,我们可以称量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
在反应发生过程中,各种反应产物会生成或消耗,但是通过称量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反应产物的质量之和仍然等于反应开始时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的表现。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涵盖了许多领域。
在物理学中,它被应用于描述质点运动、碰撞、动力学等。
在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被应用于化学反应、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在生物学中,质量守恒定律被应用于描述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营养的吸收和排泄等。
此外,质量守恒定律还在工程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物料流动、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质量守恒定律的出现,归功于伟大的科学家安托万·拉瓦锡。
他在18世纪末通过精确的实验观察得出了这个定律,并将其形式化为一个基本规律。
这个定律不仅为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提供了一系列基础,而且也为我们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践应用对于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在生产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准确地掌握原材料和能源的用量,以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减少废品的产生。
例如,工厂在生产食品时需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恒定的,以避免产品的变质或质量下降。
这需要严格的控制原材料的配比和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测。
此外,在环境保护领域,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至关重要。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都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3.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无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典例1(2020·葫芦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1 L氢气和8 L氧气反应,能生成9 L水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不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故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9 L水,故不正确;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故正确;D、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我的课题思路是从建立一个科学探究入手,先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最后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要点,并辅以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熟练应用。
三、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比较,是否发生改变?是
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建立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
[收集证据]根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Array实验一:白磷燃烧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思考:①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细沙?
②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二: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前后总质量的测定;
装
装置一装置二
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碳酸钠粉末,小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用镊子将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塞好带导管的胶塞。
(2)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上,用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
(3)倒转锥形瓶,使小试管中液体流出,二者反应,观察现象,并记录。
(4)待反应停止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思考: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根据上述实验,聪明的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得出结论]
[交流与讨论]1、为什么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若要证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所设计的实验应满足什么条件?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其他生成时应注意什么?
【课堂练习】
1、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即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变化。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少
C、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
D、纯净的铁钉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变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态间的物质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就不遵守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4、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5、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6、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蜡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石蜡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石蜡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石蜡含有何种元素
7、右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
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B、C三种
不同的分子,则参加化学反应的A、B和生成的C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
A、4︰1︰3
B、3︰
1︰2
C、4︰1︰2
D、3︰1︰3
8、已知32g硫粉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g;若有16g硫粉在40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质量为g,剩余物质为,质量为g。
【画龙点睛】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2、在化学反应,X2 + XY3 = 3Z,则Z的化学式为()
A、XY2
B、X2Y
C、XY
D、X3Y
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4、亚硝酸钠(NaNO 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
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
此气体可能是( )
A 、SO 2
B 、NO 2
C 、N 2
D 、NH 3
5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未测值为3g
B 、丙一定是催化剂
C 、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6、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个同学分别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①:称量镁条和石棉网,用坩埚钳夹住并在石棉网上方点燃,将产物与石棉网一起,
再称量;
实验②: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和碳酸钠
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③:将打磨后的铁钉和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称量,然后,将铁钉投入到硫酸铜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上表: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不变”):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2)造成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① ②
(3)实验 正确地反映了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用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
容器中进行。
【课外小知识】
你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谁发现的吗?
质量守恒定律是由俄国伟大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现的。
1756年,他将锡放在密闭的容器内煅烧,锡发生了变化,生成白色氧化锡,但容器及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是没有变化的。
他又反复地实验,把铜、铁、锡等金属放在容器中煅烧,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当煅烧后打开容器,称量所得的金属灰,它的质量比原来金属质量要大。
他指出,金属煅烧后的质量增加是它吸收了空气所致。
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一观点没有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
直至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作了同样的实验,得到同一结论后,才引起科学界的认可。
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拉瓦锡时代的天平还不够精确,小于0. 2%的质量变化是测不出来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由德国化学家朗多耳特和英国化学家曼莱完成的。
他们所用的实验容器和反应物的质量为1kg左右,反应后质量误差小于0. 001g,这是实验允许的误差,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质量守恒定律。
自从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公式以后,科学家将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合二为一,称之为质能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