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1)
5.1.1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随堂演练
2. 如图,它是通过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
(1)称取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 (2)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 (3)锥形瓶底部放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___防__止__瓶__底__受__热__不__均__匀__,__使__瓶__底__炸__裂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是_先__胀__大__后__变__瘪__; (5)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天平的指针_在__分__度__盘__中__央__ (填“偏左”“偏右”或“在分度盘中央”),该实验说明 _参__加__反__应__的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和__等__于__反__应__后__生__成__的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和__。
反应前
m前 = m后
反应后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知识梳理
实验分析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红磷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等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稀有气体等
结论:参加反应的__红__磷__和__氧__气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五__氧__化__二__磷___的质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知识导航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木炭烤肉
新课导入
根据生活常识我们知道,木炭燃烧剩下灰烬的质量相对于木炭的质量,其质量是减少的, 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
化学人教版(24新版本)九年级初三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教案含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它不仅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也是后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基础。
该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和理论推导,引导学生从“质”到“量”的过渡,逐步理解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思维: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科学探究: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成长共同体的合作和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五、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六、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化学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
(播放一段关于科学家拉瓦锡实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拉瓦锡如何通过精确的实验验证了氧化汞分解后生成的氧气和汞的总质量恰好等于氧化汞的质量。
)老师:视频中的故事让我们回到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时代。
他用自己的实验为我们揭示了化学反应中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揭开这个定律的神秘面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第一课时)

1.评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评价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能力,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如“神奇的火焰”,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的关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假设、归纳、验证等方法,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1.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3.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4.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三、教学内容
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意义。
中考化学教材实验总结:质量守恒定律验证

九、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1.实验1的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压强,防止橡胶塞被冲开。
锥形瓶底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锥形瓶炸裂。
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是。
2.实验2的现象是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化学方程式CuSO4+Fe=FeSO4+Fe。
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是。
3.实验3结束后,天平是否平衡?否,原因是反应生成的CO2逸散到空气中。
如何改进装置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4.实验4:反应前称量镁条和石棉网质量,反应后称量石棉网和燃烧后得到的产物质量:①如果测得反应后质量比反应前质量大,原因增加了的氧元素的质量。
②如果测得反应后质量比反应前质量小,原因镁条燃烧时形成白烟逸散到空气中。
③如果测得反应后的质量与反应前总质量相等,原因是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与减少的白烟的质量相等。
5.如果所选化学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反应必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十、CO2的性质实验1.CO2的密度实验向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结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2.CO2的溶解性现象:塑料瓶变瘪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3.CO 2与水反应结论:二氧化碳与水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CO 2+H 2O==H 2CO 3。
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烘干第四朵花所发生的现象,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H 2CO 3∆H 2O +CO 2↑。
实验内容(Ⅰ)喷稀醋酸(Ⅱ)喷水(Ⅲ)直接放入CO 2中(Ⅳ)喷水后放入CO 2中(Ⅴ)烘干第四朵花现象纸花变红纸花不变色纸花不变色纸花变红纸花变紫分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本质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树立学生的世界物质观,物质粒子观。
重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1、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意图一导课、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见过许许多多化学反应,我们都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有新物质生成。
那么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创设情景、设置问题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指导实验探究引导再探究思考、猜想活动与探究分组实验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四:铜粉加热前后质量的测定体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组实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尊重事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分析交流中让学生实验完毕,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引出本节课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体会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定量实验要在封闭体系内进行的科学方法,体验成功三、结论与解释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该如何描述?2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结合实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2、表示生成物是;3、表示反应条件是;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
宏观: 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一、填空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doc(1)

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2适用范围: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3理论简介: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
18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上推翻了燃素说之后,这一定律始得公认。
20世纪初以来,发现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而变化,又发现实物和场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应按质能关系考虑场的质量。
质量概念的发展使质量守恒原理也有了新的发展,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条定律通过质能关系合并为一条守恒定律,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简称质能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
化学反应因没有原子变化,质量总是守恒的(无论是动质量还是静质量)。
根据道尔顿的原子说,化学反应只是物质中原子的重新排列,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又每个原子有固定质量,所以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具体来说,化学反应里面,物质的元素数目无论在反应前或反应后,都是一样。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等几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栏按其刚度的不同可分为。A.柔性护栏B.刚性护栏C.半刚性护栏D.组合性护栏E.波形梁护栏 施工平面图的内容有。A.主要结构物平面位置B.施工防排水临时设施C.安全消防设施D.便道和其他临时设施E.原有地形地貌 为,应编制各方案控制性施工总进度表,提出准备工程工期,开工、截流、蓄水、发电(或受益)日期,总工期和施工强度等指标。A.单项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总进度相互协调、选择枢纽布置、B.选择建筑物型式、单项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总进度相互协调C.单项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总进度相互协 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是标准,违反该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时,将依法根据情节轻重受到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A.强制性国家B.推荐性国家C.强制性软件行业D.推荐性软件行业 按照CCBP的要求,结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了解和掌握与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B.遵守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制定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行为准则C.掌握所推介产品或向客户提 空斗砖墙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主要原因是。A.砂浆和易性差B.准线拉线不紧C.皮数杆没立直D.没按"三一"法操作 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是A.Na+B.K+、Mg2+Ca2+D.K+E.Mg2+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改变是A.广泛性小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B.肾髓质充血水肿C.实质脏器的凝固性坏死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E.DIC 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多见于A.急性单纯性胃炎B.慢性胃窦炎C.慢性胃体炎D.胃溃疡E.促胃液素瘤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逾个月时,必须再次进行强度试验。A.6B.3C.2 1923年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___运动。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B.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C.秋收起义D.工农武装割据 关于黄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只能由2号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提供压力B、只能用一个电动液压泵给黄系统提供压力C、2号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提供压力和一个电动液压泵给黄系统提供压力 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A.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B.一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C.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D.两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发热概述 人体发育学属于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奶类B.鱼类C.肉类D.豆类E.粮谷类 根据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煤油、硝酸、氧气属于哪类贮存物品?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A.结核中毒症状及明显的呼吸道局部症状B.胸片示锁骨上下浸润性病灶及空洞形成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D.痰中找到结核菌E.血沉明显增快 政府职能履行程度评估是对政府职责的评估,涉及方面。A.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B.环境治理C.提供公共服务D.合理配置政策资源E.推进各项体制改革 发热机体常出现()A.低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 普通CT扫描与螺旋CT扫描的相同点A.以下都不是B.连续产生X线C.曝光时连续动床D.连续取样E.X线管连续旋转 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A.2种B.3种C.4种D.5种 患者王某给予留置导尿,24小时后引流出尿液50ml,该患者属于()A.正常B.少尿C.无尿D.多尿E.尿闭 有关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沟可预备在邻面舌侧1/3与中1/3交界处B.牙尖正常时,冠的边缘一定要覆盖颊、舌尖C.可在舌侧缘嵴外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D.必要时可在邻面增加邻沟数目,或在面增加钉洞固位形E.沟预备是为防止修复体向脱位 ___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现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A.1947B.1956C.1946D.1949 飞机进近着陆中,当下降高度到过渡高度层后,高度表应拨正到.A.QFEB.QNHC.QNE 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以为中心的离散频谱。A.场频谐波B.行频谐波C.色副载波D.以上都不对 对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最好治疗方法是()A.药物治疗B.手术治疗C.放射治疗D.验光戴镜E.补充营养 通信用支撑杆、升高架需采取防锈蚀措施,其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安装前必须A.刷油漆;B.刷银粉;C.刷防锈漆;D.热镀锌; [单选,共用题干题]SOXisanalternative(1)forXML.ItisusefulforreadingandcreatingXMLcontentina(2)editor.ItistheneasilytransformedintoproperXML.SOXwascreatedbecausedeveloperscanspendagreatdealoftimewithrawXML.Formanyofus,thepopularXML(3)havenotreachedapointwh 与地方病发生有关的因素有A.与病区中的生物因素有关B.与病区中的气温有关C.与病区中的空气有关D.与病区中的降雨量有关E.与病区中的气候有关 临床检查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方法为()A.温度刺激B.化学刺激C.探针检查牙敏感点D.叩诊E.视诊 梅奥(GeorgeEltonMayo,1880~1949)以著名的霍桑试验(HawthorneExperiment)为基础,开创性地探索了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系统研究了作为的员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最终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A.社会人B.自然人C.行为人D.思想人 压力容器不按规定检验、申报注册的,。A.可以投入使用B.严禁投入使用C.自己检验后可以投入使用D.和相关单位协商后可以投入使用 急性肾衰竭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强心治疗B.利尿治疗C.扩血管治疗D.透析治疗E.镇静治疗 外商独资银行、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开办需要批准的个人理财业务,应按照有关外资银行业务审批程序的规定,报()审批。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证监会C.中国银监会D.中国银行业协会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EEE属于。A.国家标准B.地区标准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以下为某出版社编辑室呈报的10个选题:A.《科学发展观读本》B.《青少年性知识必读》C.《日本动画精选》D.《相面测运技法大全》E.《中国矿产分布地图》F.《中共庐山会议纪实》G.《炒股秘诀》H.《中国新式导弹技术解析》I.《邓小平传》J.《赌博必赢66招》 肾衰竭时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A.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管理的普遍性和目的性D.管理的特殊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