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生产危险源识别

合集下载

塑胶厂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

塑胶厂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

塑胶厂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部门:生产车间1.噪声污染-噪声产生源主要为机器设备的运转和活动人员的交流声-噪声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可能对员工的听力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如加装隔音设备、提供耳塞等,降低噪声水平2.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塑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和化学药剂可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物-VOCs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致癌风险-需要加强废气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监测VOCs排放水平,严格执行相关排放标准3.废水排放-塑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可能含有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废水的直接排放可能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需要建立废水处理系统,有效去除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定期监测废水排放水质4.固体废弃物处理-塑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塑胶废料和包装废弃物-不当处理固体废弃物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影响环境生态平衡-需要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采取回收再利用、焚烧等方法减少废弃物的数量部门:仓库与物流1.有害物质储存-仓库中可能储存有害物质和化学品-不当储存有害物质可能引发泄漏、火灾等事故,对员工和环境造成威胁-需要建立储存管理制度,采取安全措施,如屏障、防火设施等,确保有害物质安全储存2.运输排放-物流部门使用的运输车辆可能产生大量尾气排放-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可能对大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建立绿色物流管理措施,推广使用低排放车辆,进行排放监测和控制3.包装废弃物处理-物流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如纸箱、塑料袋等-不合理处理包装废弃物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需要建立包装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回收制度,减少环境负荷部门:行政办公室1.纸张消耗-行政办公室使用大量纸张进行文件打印、复印等工作-过度使用纸张可能导致森林破坏和能源浪费-需要加强节约用纸宣传教育,推广电子文档管理和双面打印,减少纸张消耗2.办公设备能耗-办公室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可能产生大量能源消耗-过度能耗可能导致能源浪费,并增加碳排放-需要通过提高设备能效、定期维护和关闭未使用的设备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3.水资源使用-行政办公室使用大量水资源,如冷热水机、洗手间等-不合理使用和管理水资源可能导致浪费和能源消耗-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采取节水措施,如安装节水设备、加强员工水资源使用意识等。

塑料模板工程涉及重大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塑料模板工程涉及重大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塑料模板工程涉及重大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塑料模板工程中涉及的重大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

通过识别和控制危险源,可以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重大危险源识别塑料模板工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重大危险源,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

在进行工程前期规划时,需要对这些重大危险源进行仔细识别和评估。

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是塑料模板工程中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在识别高处作业危险源时,应首先确定施工现场的高处作业范围和高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坠落风险。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全护栏、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以及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

电气设备塑料模板工程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可能存在触电、短路等危险。

在识别电气设备危险源时,应关注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电源接线、绝缘等情况。

同时,还需确保电气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机械设备塑料模板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存在被夹伤、断裂等危险。

在识别机械设备危险源时,应关注机械设备的操作方式、安全保护装置、维护保养等情况。

同时,还需确保机械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重大危险源控制识别重大危险源后,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性。

高处作业控制针对高处作业危险源,应确保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以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同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操作规范,确保作业人员具备正确的高处作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电气设备控制对于电气设备危险源,应确保电气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此外,应加强电气设备的操作培训,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机械设备控制针对机械设备危险源,应确保机械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结论通过对塑料模板工程中涉及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塑胶厂危险源管理制度

塑胶厂危险源管理制度

一、总则1. 目的:为加强塑胶厂危险源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生产环境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塑胶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等区域。

二、危险源识别1. 识别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化学品、电气设施、消防设施、环境因素等。

2. 识别方法:- 现场观察:通过现场检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控制1. 风险降低措施:- 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降低危险源风险。

- 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 个人防护: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员工正确使用。

2. 风险消除措施:- 对于无法降低或控制的风险,应采取消除措施,如停止使用存在危险源的生产设备、材料等。

四、应急预案1. 编制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源,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应急物资: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五、监督与检查1. 定期检查:定期对危险源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不定期抽查:对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责任追究: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七、具体实施1. 危险源登记:对厂内所有危险源进行登记,包括名称、位置、风险等级、控制措施等。

2.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记录保存:对危险源管理活动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塑胶厂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注塑部危险源识别表

注塑部危险源识别表

注塑部危险源识别表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我们需要对注塑部进行危险源识别,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会对注塑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进行识别和解决。

1. 机械危险在注塑生产现场,机器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夹紧设备在模具安装及维护过程中,夹紧设备可能使手指夹住、压伤等。

夹紧装置应该设置安全保护系统,避免操作错误而使设备发生意外,应该在使用时始终注意加强安全意识和相关操作规定。

1.2 旋转部件注塑部的绝大部分设备都是旋转式工具的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如不加保护措施,可能会因旋转部分磨损、松动等原因发生意外。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宣传和岗位职责,如在维修、清洁和修改设备时,需要先停止运转,开启开关并断开电源,保证安全。

1.3 压力设备在注塑过程中,压力设备可能发生气泵爆炸、管道漏气等意外情况。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压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在使用时需避免过度压力。

1.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常常会发生电弧、电击等意外。

使用前要对电气连接部分、线路、控制系统等进行检查,及时更换损坏零部件,确保电气安全设备的可靠性。

2. 热危险注塑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热危险的场景较多,如下:2.1 温度设备温度设备可能会产生高温,如温度无法得到稳定地控制和调节,会对人员和设备产生危害。

使用时必须加强安全意识,确保使用合适的温度设备和使用规范。

2.2 水冷系统水冷系统的使用中可能会发生腐蚀、过热,从而造成废水溢出、海水污染等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定期检查水泵管道、水嘴水口等部位,确保其安全运行。

2.3 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可能在贮存、搬运、熔化、注塑等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

使用前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确保使用合适的容器和设备,以防止热塑性塑料的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放散有毒气体的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安全。

3. 火灾危险火灾是注塑部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关注:3.1 防火措施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火灾造成意外伤害和损失,需要采取良好的防火措施,如加强消防器材的使用、灭火布置等,在操作过程中定期宣传消防知识和相关操作规定。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注塑车间)OK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注塑车间)OK

100
100 三级 定期检查、点检并进行培训教育
拟制:
审核:
批准:
※危险性分值(D): 即考量作业的危险程度,分为:一级: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二级: 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三级: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四级: 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五级: ≥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确定三级(D≥70分)及以上的,即识别为重要危险源。
○○
1
6
7
42 二级 安全教育,现场主管进行监督和提示。 Nhomakorabea○○
3
6
3
54 二级 佩戴劳保用品
○○
3
6
3
54 二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3
6
3
54 二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6
6
1
36 二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6
6
3
108 三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6
6
1
36 二级 进行人员培训教育
○○
6
6
1
36 二级 进行人员培训教育
24
设备操作不当设备或漏电引起火 用电活动 灾
25
线路老化、短路引起火灾
○○
1
○○
1

○6
○○
1
○○
1
3
6
18 一级 建立管理制度,定期监督和检查提示。
1
3
3 一级 建立管理制度,定期监督和检查提示。
6
3
108 三级 建立管理制度,定期监督和检查提示。
2
40
80 三级 定期检查、点检并进行培训教育

危险源识别 注塑

危险源识别 注塑

作业人员加料时摔伤
3
物料较重
料斗温度高
烫伤
没有安全标识
0.5
原料太重,倒原料时会不小心靠近料斗
7
加料
料斗
呼吸道受伤 头部撞伤
往料斗倒原料时,会有粉尘被吸入鼻子 1
员工没有戴口罩
加料的铁架的拐角处太坚硬,工作人员走
动时,易碰头
1
没有安全标识
混料
员工加料时没有对料斗的料进行对比,产 生混料
加料时没有按照时间的员工加料时发现颜色偏差没有及时处理
机械坏,电力系统破坏,空气太潮湿
修机人员触电
0.5
线路破损而漏电
维修人员在修机时不小心
8
修机
注塑机
头部被机械撞伤
注塑机周边的模温机,加料的铁桶也会撞 到头部
1
防护不当
机械漏油修机,油流到地面上
机械漏油摔跤
1
机械漏油之后,清洁工没有及时擦于净
9
模具上架
模具/模具架/ 天车
已发有口罩
3
3
可容忍危险
铁架拐角处已有塑胶 住
7
7
一般危险
加料作业指导书
7
3.5 可容忍危险
3
3
可容忍危险
3
3
可容忍危险
3
1.5 可容忍危险 有桥吊驾驶资格证
3
3
可容忍危险 有桥吊驾驶资格证
15
15
一般危险
模具冷焊机的使用规 程
OR-41-01/00
没有戴焊接手套及防护衣 1
没有戴焊接头罩和面罩
10
3
3
可容忍危险 全意识
2.穿防砸鞋
1.人员的安全常识

注塑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记录清单

注塑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记录清单

49夹具、制具的使用产品放入夹具槽中,不小心被边角夹伤36354B 生产现场管理制度50化学品泄漏、挥发/引发火灾6615540A1化学品管理程序51没有适当的防护用品/伤身体
36354B 化学品管理程序52办公坐姿不当/身体不适0.5613C2自我安全意识53电脑辐射/身体不适1616C2自我安全意识54破损的办公椅子/摔伤1616C2自我安全意识55台风时窗玻璃破损/划伤1616C2自我安全意识56办公室灯光太强、太暗/伤眼36118C2自我安全意识57办公区域空气不流通/身体不适36118C2自我安全意识58复印机释放臭氧/身体不适1616C2自我安全意识59办公区域地面过滑/摔伤
1616C2自我安全意识60长期使用电脑时无防护措施/伤眼1616C2自我安全意识61饮用水不卫生/身体不适1616C2自我安全意识62电器、电线、开关、插座漏电367126A2安全培训63上、下班、出差交通/交通事故1616C2自我安全意识64刮台风、暴雨上班/摔伤、碰伤1616C2自我安全意识65
财物被抢劫/人身伤害
1
6
3
18
C2
自我安全意识
Prepared By
化学品使用及管理
人员外出办公活动 编 制:
批 准:
Approved By
审 核:
Audit By。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 1) 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 措施, 设置监控装置, 选用降低爆炸危险的一种或多种防爆 装置。 ( 2) 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 (3)除尘系统不得与带有可燃气体、 高温气体、 烟尘或其他工 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通。 (4)除尘系统的风管及除尘器不得有火花进入, 风管内不出现 厚度大于 1mm 积尘, 风管的设计风速按照风管内的粉尘浓度 不大于爆炸下限的 25%计算。 (5)干式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滤料制作, 运行工况 应是连续卸灰、 连续输灰。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序号 场所 / 环节 / 部位 ( 一) 混合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混合、 搅拌机
摩擦、 碰 撞 火 花 和 静 电等 因 素, 容 易 引 起 粉尘爆炸。
其他爆炸
车间 1
车间 粉 尘 扬 起 后 引 发 爆炸, 存 在 伤 亡 扩 大 的危险。
其他爆炸
(1)应按爆炸性粉尘环境的要求对车间进行设计, 应设泄爆 口, 并达到相应的泄爆面积。 ( 2) 禁止使用易燃材料作为易爆粉尘建筑结构。 (3)建立粉尘清扫制度, 应及时清扫附着在地面、 墙体、 设备 等表面上的粉尘, 防止粉尘堆积。 (4)禁止采用正压吹扫。 易产尘点应设置负压除尘措施, 设置 岗位粉尘扩散措施和爆炸应急处置方案。 (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应采取防雷措施。
《木器涂装职业安全健 康要求》 ( AQ 5217)
《塑料制品加工企业职 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 QB 1532)
《塑料制品加工企业职 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 QB 1532)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GB 15577)
序号 场所 / 环节 / 部位 ( 二) 涂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
D
批准:向坤日期:2017-4-10
员工等
有可能
严重
C
火灾紧急预案
电脑
显示屏辐射
采购、使用合格产品,孕妇禁止使用显象管式显示器
员工
极不可能
轻微
E
厂内公共通道车辆
交通肇事
司机证照齐全,遵守规则;保安引导外来车辆、不乱停车
员工
不可能
严重
B
厂内限速
取证上岗
搬运物料砸伤人
搬运指引
员工
极不可能
轻微
E
废气排放
车辆年检合格
员工
极不可能
轻微
E
噪音影响健康
现场员工
有可能
严重
C
火灾紧急预案
柴油罐料准并采取措施后进行
现场员工
有可能
严重
B
火灾紧急预案
生产现场
粉尘产生
地面保持湿润、定时撒水、低位轻缓卸料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严重
B
监测
运行控制
饮水
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导致肠胃疾病
使用自来水公司提供的饮水,不用生水;
员工等
一般
D
行车
坠落砸人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现实存在
严重
C
维修时挂警示牌伤人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维修时未有监护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现实存在
一般
D
刹车失效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有可能
严重
C
未定期检修
规范操作
现场人员
现实存在
一般
D
线路老化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钢丝绳老化断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现实存在
一般
D
接地不良,触电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表
部门:生产部 页次: 1/5
序号
活动/
设备/场所
危险源识别
现行控制措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员
伤害的
可能性
伤害的严重程度
风险级别
风险控制策划措施
车间物品搬运/摆放
搬运装卸托盘断裂引起物料砸伤人
搬运储存条例,不超量搬运,超高堆垛
现场员工
有可能
严重
C
运行控制
急救预案
电路老化引起火灾
及时更换电线、消防安全检查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空气开关缺损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表
部门:生产部 页次: 5/5
变压器与地面无距离
足够距离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电缆沟无防止小动物进入措施
电缆沟填沙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配电柜温度偏高
加装空调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电磁辐射
发放劳保用品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E
上下班与外出办事
因不慎受到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
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设员工上下班班车
员工
不太可能
一般
D
夏季工作
高温中暑
增加通风设施、采取各种降温措施
员工
有可能
一般
D
生产车间
工人上下班交通事故
按规程操作
现场员工
极不可能
一般
D
机械噪音
定期检修保养
现场员工
极不可能
轻微
E
有机废气伤害
口罩
现场员工
有可能
轻微
操作人员
有可能
严重
C
急救预案、作业指导书
电路老化引起火灾
配备灭火器、及时更换电线
操作人员
有可能
严重
C
火灾紧急预案
砂轮机碰刮伤害
禁止靠近运行的砂轮机
靠近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触电
按规范操作
操作人员
有可能
严重
C
急救措施
设备噪声影响听力
降噪处理
操作人员
极不可能
一般
D
模具更换不慎掉落压伤手脚
员工合格上岗,不疲劳作业
极不可能
一般
D
窗户
推拉铝合金窗掉落砸伤人
铝合金窗装锁扣固定
员工及外来人员等
极不可能
一般
D
高处擦洗坠落
外强由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
员工
一般
D
车间作业面
地面平滑致摔伤
保持地面干燥、一定的摩擦力
员工及外来人员等
极不可能
一般
D
照明不良易摔伤、碰伤
配足够照明灯具
员工等
极不可能
一般
D
火灾发生
配足消防器材、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消防演习与培训、成立义务消防队;设吸烟区
安全操作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产品倒塌砸伤
日常检查
现场人员
有可能
严重
C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表
部门:生产部 页次: 4/5
序号
活动/
设备/场所
危险源识别
现行控制措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员
伤害的
可能性
伤害的严重程度
风险级别
风险控制策划措施
吹塑
岗位热辐射
劳保用品
现场人员
现实存在
一般
C
物料自燃
规范操作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人员
极不可能
一般
D
加工物件跌落砸伤
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人员
有可能
严重
C
急救预案
机床设备漏电
定期检查
操作人员
有可能
严重
C
岗位热辐射、烫伤
规范操作
操作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刀具蹦断伤人
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严重
C
加工物件高温烫手
手套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噪声产生
设备定期检修保养,
现场人员
极不可能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砂轮飞出伤人
防护盖,安全操作
现场人员
有可能
一般
C
人员高处跌落
阿安全操作、防护带
操作人员
极不可能
一般
D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表
部门:生产部 页次: 3/5
序号
活动/
设备/场所
危险源识别
现行控制措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员
伤害的
可能性
伤害的严重程度
风险级别
风险控制策划措施
机加工车间
转动的工、卡具、工件飞出导致事故
一般
D
双保护失灵
定期检查
现场人员
可能
一般
D
违规操作导致手压伤
员工合格上岗,不疲劳作业
现场人员
有可能
一般
D
监督按规程操作
零件更换不慎掉落压伤手脚
员工合格上岗,不疲劳作业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衣袖、手卷入传动轮、导辊
穿工作服,禁止无关人员接近,安全教育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严重
C
疲劳作业
按时下班
现场人员
有可能
一般
D
新员工操作
三级教育
现场人员
有可能
一般
D
工卡刃具摆放不符合要求,倾倒伤人
日常检查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吹塑
挤出件烫伤
劳保穿戴、规范操作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粉尘排放
口罩、定期体检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模具砸伤
劳保穿戴、规范操作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高温设备烫伤
保温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换模具时刮伤
E
抛光打磨废气伤害
口罩
操作人员
有可能
严重
B
树脂等粉尘吸入导致矽肺病
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
不太可能
一般
D
长发、衣袖卷入转动设备
不留长发、穿工作服、设立警示标识、隔离标线或护栏、禁止无关人员接近
操作人员
外来人员
不可能
严重
B
急救预案、作业指导
输送装置碰刮伤害
禁止靠近运行的输送装置
靠近人员
极不可能
一般
D
触电
按规范操作
车辆年检合格
员工
极不可能
轻微
E
危险源识别风险表
部门:生产部 页次: 2/5
序号
活动/
设备/场所
危险源识别
现行控制措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员
伤害的
可能性
伤害的严重程度
风险级别
风险控制策划措施
自然灾害
台风产生
提前通知,消除隐患,实施预案
员工
极不可能
轻微
E
山洪暴发
提前通知,消除隐患,实施预案
员工
极不可能
轻微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现实存在
一般
D
吊装物脱落
定期检修
现场人员
不太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