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省级区域
认识省级区域 北京知识结构

第七章认识省级区域7.1北京——祖国的心脏请同学们完善本节知识结构: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
(2)相关位置(海陆位置):北京东南临市,其余三面被省包围,东南部距150千米。
二、自然环境:(1)地形:位于平原北部边缘,北部、西北部、西部三面环山,北以山脉与高原接壤,西部的是太行山的余脉。
地势高、低。
(2)河流:主要河流有、、。
河流大致从向注入。
(3)气候:北京属于典型的气候,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三、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中心、中心和中心。
四、世界著名古都:(1)北京距今有年历史。
(2)历史上把北京作为都城的朝代有。
(3)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有。
(4)我国第一座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是。
(5)故宫又称,是两代的皇宫,距今有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
五、建设中的现代化大都市:(1)北京在建设和发展中,建筑有什么特色?。
(2)为把北京建设成国际大都市,重点发展了什么产业?。
(3)制约北京发展的因素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书上划出)(4)北京市最重要的供水水源是什么?。
7.2新疆——祖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单位请同学们完善本节知识结构:一、位置和面积:1、新疆面积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
其行政中心是。
2、新疆位于我国的地区。
从海陆位置来看,它深居,距海。
新疆有个邻国,分别是,是我国邻国的省区。
新疆相邻的省区有。
3、新疆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二、地形和气候:1、新疆有我国最大的盆地盆地,最长的内流河,最大的沙漠,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的山脉。
2、新疆地形分布特点是与相间分布,形成的地形结构。
3、新疆的“三山”从北往南是,两盆中位于北部的是,位于南部的是。
4、新疆属于气候,气候特点是,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
原因是。
三、绿洲农业:(农业特色)1、新疆地表植被以为主,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2、新疆农业生产依靠,在盆地边缘和山前冲积平原发展了农业,主要农作物有等,优质水果有吐鲁番的,库尔勒的,鄯善的,喀什的,以甜而多汁闻名天下。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级区域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授课人:大连市西岗中学刘遴琳2010.4.课题: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授课人:大连西岗中学刘遴琳一、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教材的处理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本节内容较多,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思路清晰,我把教材整合为四部分,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形似形式呈现出来,并把主题“祖国神圣的领土”贯穿始终。
注重内容间的联系,把自然条件与物产及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明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读图说出地形和气候特点,资源及分布状况等自然环境特征;(3)说出台湾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及其特点、说出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2)学会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地形、气候对资源分布的影响,分析经济发展的条件;(3)形成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紧密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具有爱国主义情感;(3)具有期待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三)教材重、难点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条件对资源影响。
难点:台湾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关系。
二、教法问题引导法、谈话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学法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四、教学程序附板书设计:。
地理中考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讲 省级和省内区域知识点

一、认识省级区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北京的城市职能? 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北京的地理位置特点? 华北平原北部,面向渤海,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3.北京的地势特点和气候? 西北高、东南低 温带季风气候 4.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点? 第三产业发;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 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支柱产业 5.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祖国内地:劳动力丰富,土地、水电价格便宜 香港、澳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6.台湾的地理位置? 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
7.台湾的地形特点? 西部平原,中东部山地 8.台湾美称? 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 9.台湾的经济类型? 进口-加工-出口 即出口导向型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特点和气候? 三山夹两盆 温带大陆性气候 11.新疆绿州农业优点? 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2.西气东输意义? 对西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对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大气环境
二、认识省内区域
1.珠江三角洲位置特点? 珠江入海口,广东省东南部,比邻港澳 2.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广州 3.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条件? 紧邻港澳,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 著名侨乡;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4.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合作模式? 前店后厂,珠江三角洲是厂,港澳地区是店 5.西双版纳支柱产业? 旅游业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台湾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设计思路
利用CAI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生动的情景,以问题为线索,通过“问题─分析─解决─应用”模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围绕台湾──祖国的神圣领土这个民族情结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活动,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升华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从地图上提取、加工信息获取简单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过程
北票市西官初中王瑞雨。
区域分析模式(认识省级区域)

07 结论与展望
对省级区域发展的总结回顾
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过去几年,各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 值、财政收入等关键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各省级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 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区域分析模式(认识省级区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省级区域概述 • 省级区域的经济分析 • 省级区域的社会分析 • 省级区域的环境分析 • 省级区域的政策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省级区域的地理、 经济、文化等方面特 点。
为政府、企业和个人 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 建议。
05 省级区域的环境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条件评估
01
02
03
地形地貌特征
分等类型及其分 布。
气候水文条件
研究区域的气候类型、降 水分布、温度变化等,以 及主要河流、湖泊等水文 特征。
自然资源禀赋
评估区域内的矿产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 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种类、 数量和质量。
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建设,推 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现代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内陆地区 也在加速追赶。同时,各省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日益加剧,形成了多元化、开放性的区 域发展格局。
03 省级区域的经济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评估
01
GDP总量和人均 GDP
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最重要 指标,可以反映该地区的经济规 模和人民生活水平。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人教课

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台湾属于 什么温度带?
北回归线
2013年,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撞我国渔船 ,再次引发 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的领土纠纷。同学们能举出实例说 明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吗?
P34活动2 用资料说明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密切 A 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
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 离,成为岛屿。
地形地势: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劳动 力资源丰富 沿海交通便利
交通条件:
第 五 节
台 湾 省
岛
山 宝
包括: 台湾 岛和附近的 澎湖列岛 、钓鱼岛 等许多小岛。 面积共: 36000 平方千米。 台湾 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经 中 部。 多山,主要位于台湾岛的___ 玉山 最高峰是 。 平原少,主要分 济 西部 布在台湾岛的 。 樟树(樟脑) 森林: 水稻、甘蔗、水果、茶叶 农作物: 矿产: 水产和海盐:
--短小而湍急
台湾岛气候湿润降 水较多,但面积较 小,中部多山,地 势起伏大。因此河 流虽长度不长,但 落差大。其中最长 的河流为: 浊水溪。
浊水 溪
1、美丽的自然风光
2、丰富的物产(森林、矿产、水产、 农产品都很丰富)
1、美丽的自然风光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嘉义县阿里山乡,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十八 座大山组成,隔陈有兰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环绕、山峦 叠翠、巨木参天,非常雄伟壮观。
地缘
B 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 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 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
血缘
C 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州,明 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 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 收复台湾。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 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略者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完整版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复习提纲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枢纽。
北京的地势特点由西向东南逐渐降低,西部、北部、东北三面环山,东南伸向渤海。
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
3、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5、北京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到渤海。
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6、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香港,西侧的是澳门。
7、香港和澳门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面与广东省的珠海市相邻。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和旅游中心。
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8、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有限。
“上天”-建筑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9、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0、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台湾省1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色。
2.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3.运用地图分析台湾自然资源的分布及成因,培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气候特征以及对台湾岛森林、农作物的分布的影响。
学习难点地形特点、气候特征以及对台湾岛森林、农作物的分布的影响。
课堂学习(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下面美丽的风景就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的日月潭,你知道它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祖国的神圣领土1.台湾省概况(1)位置:北临 海,东临 洋,南临 海,西隔 海峡与 省相望。
(2)组成:台湾省包括 ,以及附近的 、 等许多小岛,其中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海峡两岸: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有 关系、 关系和历史与文化渊源。
知识点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风光秀丽:我国东部最高峰 ,阿里山中有景色迷人的 。
2.条件优越:(1)气候:属于 、 气候,温暖湿润。
(2)地形:西部 ,中东部为 。
3.物产丰富(1)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
(2)盛产 、 、茶叶和热带和亚热带水果。
(3)森林茂密,有“ ”的美誉, 产量居世界首位。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 (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中“海峡”是指( )A.琼州海峡B.朝鲜海峡C.渤海海峡D.台湾海峡2.(2010·天津市)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面四幅地图中正确反映台湾省范围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3.(2010·广东省湛江市)关于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B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 C .台湾东部是肥沃的平原 D.日月潭是台湾的风景名胜4.(2010·天津市)台湾岛濒临的边缘海是( ) A.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 C.渤海、东海 D.东海、南海5.(2010·天津市)结合台湾气候图,对台湾气候特点的描述, 正确的是( )A.6到9月降水较多B.终年寒冷干燥C.全年炎热多雨D.1、2月份非常寒冷6.(2010·福建省福州)在今年“5.18”海交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农产品大受欢迎,这些农产品最可能是( )A.大米 菠萝B.苹果 梨C.棉花 甜菜D.哈密瓜 大豆 7.(2010·福建省龙岩市)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09年7月11日在长沙市隆重开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部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前发放预习题,指导学生预习.
上课初检查学生自主预习效果.
教师点评学生预习情况
自学要求: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题,自学课本知识.
板书设计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干旱缺水
二、能源开发------西气东输及意义
上课时间
审阅签字
课后反思
签字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最古老的饮水工程是______。
4、西气东输工程西起__________省区,东到______省区。
【导学过程】
自学课本48—53页文字和图片,完成自学指导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5、完成活动题:了解坎儿井原理,分析新疆农业的发展方向,为新疆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10、如何使西部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见课时作业
学生自学完,反馈自学效果,教师针对自学进行精讲点拨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讲解点拨
学生做笔记,并巩固记忆
6、新疆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主要运输方式_____。其中________盆地,_____资源丰富。
7、为了开发新疆的能源,我国实施了________工程,它西起____________地形区
________省,经_______省穿越河西走廊,_______省穿越“塞上江南”,________、
磁 村 中 学 导 学 案
内容设计区
导学设计(教法、学法)
二次备课
学科
地理
课题
新疆(二)
课型
新授
顺序号
_______省穿越黄土高原,在_______省经过“地上河”,到________、_______省,最后到达________地形区的________市。
在图中明确起止点城市、起止点地形区、沿途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发放课时作业,进行当堂检测
主备日期
主备人
殷雪辉
修改日期
修改人
殷雪辉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点
内容设计区
导学设计(教法、学法)
二次备课
【前置性作业】
自学课本文字和图片,完成预习:
1、新疆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最容易发生在________
2、新疆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回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