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合集下载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定稿)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定稿)

顶芽
侧芽
切除顶芽
16
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树木修剪——改善树型 解除顶端优势 棉花摘心——增加产量 树木粗壮——木材质量 利用顶端优势
17
生长素的应用(无子番茄)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 素刺激未授粉的雌 蕊柱头或子房而获 得的,其原理是应 用生长素能促进果 实发育的生理作用
5.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 (1)原理 果实发育与生长素的关系:
2.几种无子果实
项目 无子 番茄 原理 方法处理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 不能受精发育成种子,需 子房产生一定量的生长素 并自我刺激,发育成无子 果实 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 ,其子房需用正常花粉刺 激(产生生长素)才能发育 成无子果实
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香蕉
香蕉是三倍体,不能形成 正常的配子
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的配子,保持了不育性。
[易混易错]
1.单性结实与无子果实 自然情况下,果实一般是在两性结合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 。如果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没有发生受精现象,此时 由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叫单性结实。无子果实是单性结实的 结果。 2.用赤霉素处理植株,也可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子果实 ,如无子葡萄。 3 . (1)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但并不改 变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2)多倍体育种中所用的秋水仙素,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 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复制的染色体不能分配到子 细胞中去,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特点
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 1、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3、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所发挥的生理作用,因浓度、 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 有差异。表现为: 浓度: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物学》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物学》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在生长素浓度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殖,生长素促进细胞体积增大。
(3)脱落酸抑制生长,加速衰老,细胞分裂素则可解除这 些作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 的化学物质。(例如生长素类似物)
不同
探究实验: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
根的最适浓度
• 1、设计一系列的浓度梯度和空白对照 • 2、每一梯度中枝条数目和生长状况应相同,
且数量足够多 • 3、每一枝条上的芽数要尽可能相等 • 4、在药液中处理的时间、温度要相同
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
第三节、其它植物激素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主要的植物激素有五类: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 似物涂抹枝条的下端
A
B
(2)促进果实发育 培育无子果实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类似物刺激未受粉的 雌蕊柱头或子房而获 得的,其原理是生长 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无子番茄、黄瓜、辣椒 的培养
3、防止落花落果。 4、用作除草剂
给棉株喷洒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
似物
农作物(单子叶) 和杂草(双子叶) 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 生长素的浓度 • 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 • 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 植物的种类:双子叶比单子叶敏感
顶端优势及其应用
解除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调节植株形态。 如:年桔、龙眼、盆景
维持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 如:材用树木
三、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顶端优势
根的向地性
• 两重性是针对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促进 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专题16 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的界定

专题16 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的界定
B
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 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 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
注: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 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向光侧或远地侧生长较 慢均是由于其生长素浓度低于另一侧。
×根 D
【 典 例 2 】 ( 2 0 2 0 ·江 苏 卷 ) 为 提 高 银 杏 枝 条 扦 插 成 活 率 , 采 用 8 0 0 m g / L 吲 哚 丁 酸 ( I B A ) 浸 泡 枝 条1小时,然后将其插入苗床。下图为诱导生根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枝条下切面的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形成的
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5.为什么植物向光性不能体现两重性?
(1)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①外因:单侧光照射 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均 (2)原因分析:





背光侧促 进作用大
向光侧促 进作用小
6.植物根的负向光性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根的负向光性
3.生长素对根芽茎作用两重性的曲线分析
①曲线在A ′、B ′、C ′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 不同促进效果,其中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 ②不同器官的“高、低”浓度不同:“高浓度”指分别大于A ′ 、 B ′ 、C ′点对应的浓度,分别对根、芽、茎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低浓度”指分别小于A ′ 、B ′ 、C ′点对应的浓度,分别 对根、芽、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③图中AA ′ 、BB ′ 、CC ′段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 特点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逐渐降低。A ′、 B′ 、C ′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必修③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必修③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根的平均长度 mm 10 30 14 3 1 0
30
促 20 进

10
抑 制 清水
mm
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
O
高浓度抑制生长
10-10
10-8
10-6
10-4
10-2 生长素类
似物浓度 (mol/l)
课堂小结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既促进生长,又抑制生长 2.既促进发芽,又抑制发芽 3.既防止落花落果,又可疏花疏果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一)低浓度(适宜浓度)促进生长
1.促进插枝生根 生长素类似物可使一些不易生根的植物插枝 顺利生根。 2.促进结实 雌蕊受精后,即产生大量生长素,吸收营养器 官的养分运到子房,形成果实,所以生长落花落果 生长素含量多的组织或器官,好象是一个营 养物质输入“库”,营养物质便向着正在生长的 组织或器官源源供应。例:在生产上施用人工合 成的生长素之所以使棉花保蕾保铃,就是因为提 高了蕾、铃内生长素的浓度。
10-2 c/mol· L-1
生长素所发挥的生理作用,因浓度、植物 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 反应不同.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根>芽>茎;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举例
1. 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 的现象。
4.植物主杆生长迅速而侧枝生长相对缓慢, 是由于( D ) A.侧芽缺乏生长素 B.侧芽产生生长素过多 C.侧芽受光照少 D.侧芽积累生长素过多
5.如果在草莓果实发育的早期除去果实内 的全部种子,仅剩下花托,则花托不能膨大长 成果实,那么,采取下列哪种方法能使花托膨 大长成果实( A ) A. 在花托上涂上适当浓度的生长素 B. 在花托上涂上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 C. 摘除草莓顶端的顶芽 D. 摘去草莓侧枝上的所有侧芽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 具有两重性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  具有两重性

植物 合成部位 激素
存在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
生长 幼嫩的芽、叶和发 胚芽鞘、芽和根顶端 促进细胞生长、 素 育中的种子 的分生组织、形成层、营养器官发育成 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新个体及单性结 实 赤霉 主要是幼根、幼芽 高等植物所有器官 促进细胞伸长、 素 和未成熟的种子、 种子萌发和果实 胚等幼嫩组织 发育
10-10
10-8
10-6
10-4
10-2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②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 样,根最敏感。
重力
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
A、C向地侧分布多 根向地生长 B、D背地侧分布少 敏感性:根 >茎 茎背地生长
六、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去除顶端优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二、植物向光性及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向光性: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向光一侧
生长素少 细胞生长慢
背光一侧
生长素多 细胞生长快
对向光性的原因
由于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在向光侧和背光侧分 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多,引起两侧 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三、生长素的运输
在胚芽鞘、芽、幼叶及幼根,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 云母片)。
A
B
C
D
E
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 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提醒:判断生长和弯曲首看有无生长素来源,再看 能否运输到作用部位,最后看分布是否均匀。
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上端
下端
(1)图甲中,供应块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 向左弯曲生长 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将———————,

3.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个性化学案第3章植物的调节作用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1)具体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抑制生长≠不生长,只是生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变慢。

(2)影响因素①生长素浓度:不同浓度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效应一般不同(促进效果不同或抑制效果不同)。

B点:最适浓度B点之前: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其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B点到B’之间: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其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B’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B’点之后:生长素对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生长素浓度过高甚至能杀死植物②器官种类: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根的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芽的最最适浓度大约是10-8mol/L;茎最适浓度大约是10-4mol/L。

③植物种类: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敏感度不同。

如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基此原理,农业生产上常以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④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一般来说,与衰老细胞相比,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

【例】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3.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实例(1)顶端优势①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根也有顶端优势现象,即植物的主根优先生长,侧根受到抑制。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

b、d两点 解 读 】
c~e段(不含e点):仍 为“促进”浓度,只是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 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 弱
e点:促进生长的浓度 “阈值”—低于此值时 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 度”,超过此值时,将 由“促进”转向“抑 制”,从 而进入抑制生长的“高 浓度”,处于此值时, 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 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 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 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 表现为两重性 也不抑制生长
e点:促进生长的浓 度“阈值”——低于 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 的“低浓度”,超过 此值时,将由“促进” 转向“抑制”,从而 进入抑制生长的“高 浓度”,处于此值时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
[典型图示1]
a~c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a点:既不促进也 不抑制生长
c点:促进生长的 最适浓度,促进效 果最好
[典型图示2]
【 信 息 解 读 】
A、B、C分别是根、 芽、茎的 最适浓度 。 C'对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对根和芽起抑制作用
B'对根是抑制作用对芽是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茎 是促进作用
图2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 程度不同,依次为根>芽>茎。
A'点对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对芽和茎是促进作用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
[典型图示1]
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 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a点:既不促进也 不抑制生长
c点:促进生长 的最适浓度,促 进效果最好
b、d两点:生长素 浓度虽然不同,但 促进效果相同。
【 信 息 解 读 】
c~e段(不含e点):仍 为“促进”浓度,只是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 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 弱 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 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 表现为两重性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ppt课件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ppt课件

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 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 表现为两重性
e点:促进生长的浓 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 “低浓度”,超过此值 时,将由“促进”转向 “抑制”,从而进入抑 制生长的“高浓度”, 处于此值时
.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
[典型图示1]
c点:促进生长的 a~c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最适浓度,促进效 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果最好
【解读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
[典型图示1]
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 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a点:既不促进也 不抑制生长
读【 】信
c点:促进生长的 最适浓度,促进 效果最好
b、d两点:生长素 浓度虽然不同,但 促进效果相同。
息 解
c~e段(不含e点):仍 为“促进”浓度,只是随 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 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图2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 A'点对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程度不同,依次为根>芽>茎。 对芽和茎是促进作用
.
[典型图示3]
读【 】信
息 解
可以利用这 个原理制作 除草剂,从 单子叶农作 物中除去双 子叶的杂草
图3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 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 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
[解题技法]
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 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 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 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
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表现为两重性
,也不抑制生长
.
[典型图示2]
读【 】信
息 解
A、B、C分别是根、 芽、茎的 最适浓度 。
C'对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对根和芽起抑制作用
B'对根是抑制作用对芽是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茎 是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大同实验中学刘建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领悟预实验意义的良好载体。

情感目标: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

认识生长素类似物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认同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

[方法]
主要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问题探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作用特点:二、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1.最适浓度:根<芽<茎 1.顶端优势
敏感度:根>芽>茎 2.防止落花落果
2.两重性:
3.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
高浓度抑制 4.促进扦条生根
低浓度促进三、探究实验:
[教学反思]
新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将知识的获取过程化,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描述两重性、顶端优势。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敏感程度: > >
2.曲线上A、B、C三点代表,AA′段,对根
的作用表现为。

A′、B′、C′点以上的
部分表示。

3.顶端优势和根的向重力性: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那些?
例1:如图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
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
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
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
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X<n B.X= I C.n<X<i D.X>i
变式1:对4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种处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C.不去顶D.不去顶,在侧芽涂以低浓度的生
长素
二、生长素在实践中的应用
1.促进果实发育
受精卵胚珠种子
生长素
子房果实
例2.欲得到番茄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花的子房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A.花蕾期,不去雄蕊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
变式2: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此浓度只对杂草起作用
C、小麦和杂草对此浓度敏感程度不同
D、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起抑制作用。

三、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实验材料选择:同品种(如迎春花、月季);
一年生枝条;生长良好、发育状况相同;带有一定数量的芽;去掉部分枝叶。

3.插条处理方法:法或法,两者区别是。

4.预实验:意义
是。

5.确定并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6.变量:
本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反应变量
是:;
无关变量可能
有:。

7.本实验的实验组是,对照组
是。

8.实验记录与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案
1.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过高浓度杀死
B.过高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杀死
C.较高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抑制
D.较高浓度促进,低浓度和过高浓度杀死
2.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子番茄,其原因是()
A.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生长素抑制番茄种子的发育
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
D.生长素促使番茄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
3.下列实例中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是()
A.胚芽鞘的向光性
B.茎的负向重力性
C.无子番茄的培育
D.顶端优势
4.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中,下列关于注意事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证实适宜浓度范围,摸索实验条件
B.找准插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的每个插条都应留3~4个芽
D.此探究实验不存在对照实验
5.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 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6.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OH段说明____ ____。

(2)曲线HC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________________。

(4)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据图推测燕麦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