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精品欣赏
中国盆景艺术

中国盆景艺术中国盆景艺术—美在物理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中国盆景美在自然之物;二是指中国盆景美在自然之理。
中国盆景主要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自然材料为创作素材,这些自然物质本身的审美属性直接参与盆景美的构成,影响着盆景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中国盆景在创作时十分讲究材料的选择,无论是树木还是山石,都有严格的选择标准。
山石以“透、漏、瘦、绉”为上品;树木并非都能人盆入画,便出现了“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等说法,这间接地表明了中国盆景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有一个较一致的标准,传统上讲风韵、重姿态,并喜欢将花木人格化。
中国盆景艺术不仅注重物质材料本身的自然审美特性,在经营布局时也讲究遵循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即所谓自然之理。
例如,自然界的各种景物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创作或品评盆景作品时,各种材料、配件之间是否符合这种自然的比例就成为一项重要标准。
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在盆景造型时,只有处理好各种景物的比例,才能使作品合乎自然情理,表现出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
中国盆景进行透视处理,讲究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有露有藏……,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界中固有的节奏和脉动引到盆景中来,使作品给人以真正的自然美的享受。
美在创造中国盆景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却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艺术地再现自然。
它所显示的美,是一种创造的美。
什么是创造的美,或美的创造呢?黑格尔曾用一个十分浅显的例子来说明。
他说: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
创造的美是通过创造物以显示人的本质力量,并且创造者在对这创造物的观照中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美。
单独的一株花木,一块顽石,一丛小草,也可能是美的,但那只是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存在物本身所呈现的美。
当人们将这些东西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规律,通过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了盆景艺术作品时,也便创造了美。
中国六大流派盆景艺术欣赏

中国六大流派盆景艺术欣赏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盆景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
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
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囿”的营造。
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展现出园林之美。
东汉--隋朝时期,盆栽兴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术方法,人工山水园应运而生,讲求意境表现。
唐宋时期,由盆栽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与山水画互为影响。
诗人王维、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十朋、陆游等有咏山石的诗篇及《宣和石谱》、《渔阳石谱》、《梦梁录》等专著的相继问世,繁荣和发展了盆景艺术。
元、明、清时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现,使盆景另辟蹊径。
画家饶自然所著《绘宗十二忌》从理论上阐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丰富了盆景制作。
《素园石谱》、《长物志》、《考槃余录》、《广群芳谱》、《花镜》等专著的相继出现,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学术空气。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盆景流派较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流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流派,形成百花竞艳的大好局面。
就传统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为南、北两大派,南派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北派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后三派过去统称江南派)等。
一、岭南派盆景岭南派盆景岭南派盆景岭南派盆景岭南派盆景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
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
岭南派盆景形成过程中,受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山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特色。
中国名贵盆景欣赏3

中国名贵盆景欣赏3传世珍品—中国名贵盆景欣赏1、蜜蜡佛手盆景蜜蜡佛手盆景,清乾隆,苏州造,通高56cm,盆高16.7cm,盆径29cm。
画珐琅菱花式盆,盆外壁在深、浅湖蓝色地上彩1、蜜蜡佛手盆景蜜蜡佛手盆景,清乾隆,苏州造,通高56cm,盆高16.7cm,盆径29cm。
画珐琅菱花式盆,盆外壁在深、浅湖蓝色地上彩绘牡丹纹。
盆上主景为佛手树,沉香木枝干,金蕊白玉花,蜜蜡佛手果。
树下衬以月季和兰花、小草等。
月季花以铜为枝叶,枝干镀金,叶点蓝,用彩料、珊瑚做花瓣,芙蓉石做花蕾。
全景意态生动,颇肖真花“佛手”谐音“福寿”,是清代工艺品中广泛采用的题材。
这件盆景制作精细,颇具匠心,反映了乾隆年间苏州像生盆景制作的工艺水平.2、碧桃花树盆景碧桃花树盆景,清中期,广州造,通高42.5cm,盆高8.9cm,盆径25-16.5cm。
清宫旧藏.画珐琅委角长方盆,盆外壁绘折枝花卉。
主景碧桃树以染铜为叶、染牙为花瓣。
周围衬以染石山子和水晶海棠花、乳白色玻璃茶花、铜片小草等,枝干苍劲,花草鲜美,景致优美典雅。
碧桃盆景寓意“春光长寿”,清代南方盆景多用此式样。
据清代《宫中进单》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八月初二日广东巡抚岳浚进象牙盆景四对,这件盆景即其中之一。
3、红宝石梅寿长春盆景红宝石梅寿长春盆景,清中期,造办处造,通高38.5cm,盆高9cm,盆方径22-14.5cm。
清宫旧藏.錾金委角长方形盆,盆上敞下敛,略呈斗形,其口沿錾如意纹,口沿下凸起如意云纹一周,盆腹以万字雷纹锦为地,凸錾“寿”字一周22个。
盆中主景为梅花树,铜镀金树干,翡翠小叶,红宝石花瓣,宝蓝心、金蕊意态生动.树下衬以青金石和白玉制的湖石、嵌宝石灵芝、玉叶珊瑚珠万年青、点翠叶玛瑙茶花以及小草等,置景生气盎然,错落有致。
梅花是清代盆景广泛采用的花卉,通常寓意“梅寿长春”或“梅寿万年”。
此景以金为盆,盆壁上錾刻的万字地纹和"寿”字气派豪华,光灿耀目.梅花瓣所用红宝石共达284粒,一树晶莹的红梅与碧绿的翡翠叶相衬托,又与灿烂的金盆相辉映,再加以清雅的湖石和花卉小景,其风格富贵而热烈。
盆景23类附图

盆景实习报告1银杏银杏科银杏属生态习性:喜光,喜适当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质土壤,不耐积水之地,较耐旱,耐寒性强,,能适应高温多雨气候。
老桩采挖:山野挖掘。
栽培与小苗繁殖:有播种、嫁接、分蘖等繁殖法,通常以播种繁殖为主。
幼苗期易发生茎腐病,宜注意管理防治。
在苗木行间覆草,或在夏季搭棚遮荫,降低土温,可减少苗期发病率。
苗木管理得当,当年可高达20CM,留床一年后再分栽。
银杏也可嫁接繁殖,培育有欣赏价值的变种常采用之。
接穗选用壮龄母树2~3年生向阳的枝条,用5~6年生的银杏实生苗为砧木,在清明节前后进展嫁接。
适宜类型: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
2榆叶梅蔷薇科梅属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在-35℃下越冬。
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兴旺,耐旱力强。
不耐涝。
抗病力强。
老桩采挖:山间。
栽培与小苗繁殖:可以采取嫁接、播种、压条等方法,但以嫁接效果最好。
在栽植时应浇好三水,移栽的头一年还应特别注意水分的管理。
适宜类型:曲干式、斜干式、附石式。
3石榴石榴科石榴属生态习性:喜光,喜温暖气候,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石灰质土壤,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老桩采挖:山间。
栽培技巧要点:可用播种法、扦插法。
用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树苗,要地栽3年以上,方可截干蓄枝培育小中型盆景。
适宜类型:曲干式、斜干式、垂枝式、悬崖式、临水式、附石式。
4大叶黄杨卫矛科卫矛属生态习性:大叶黄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用普通的园土栽种即可。
老桩采挖:人工培育较好。
栽培与小苗繁殖:播种繁殖,扦插繁殖。
可放在室外通风向阳处养护,浇水做到间干见湿,由于大叶黄杨萌发力强,养护中要经常打头、摘心,以控制植株长势,使叶片变得密集细小。
对于树干上影响树型的枝条、新芽,应及时除去,以保持盆景的优美。
适宜类型: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双干式、悬崖式、临水式、附石式。
5紫藤豆科紫藤属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百科知识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百科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扬派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起源于江苏扬州地区,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扬派盆景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优雅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在扬派盆景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们运用各种技艺和手法,将自然风景中的优美景致巧妙地还原在花盆之中,展现出一种精湛的艺术境界。
扬派盆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扬州盆景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盆景在唐、宋、元、明、清各朝时期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扬派盆景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取材料、形象设计、修剪造型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繁琐的制作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真正的扬派盆景作品。
在扬派盆景的制作中,选取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扬派盆景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盆、土、植物等,艺术家需要根据盆景的主题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盆的选择包括盆的款式、大小、材质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盆能够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土的选择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要保证植物能够顺利生长,并且给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植物的选择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形状、颜色等,要保证植物的外形与整体的盆景主题相互配合。
形象设计是扬派盆景制作中的第二个关键环节。
艺术家需要根据盆景的主题和风格来设计盆景的整体形象,包括景观的布局、植物的摆放、景物的构图等。
形象设计是盆景制作的灵魂所在,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需要具有精致的形象设计,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修剪造型是扬派盆景制作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考验艺术家技艺的环节。
通过修剪植物的形态和姿态,能够使植物更加符合盆景的整体主题和风格,从而增加盆景的艺术感染力。
修剪造型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将一件平凡的植物变化成一件艺术精品。
扬派盆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而备受赞誉,被誉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盆景大师点评盆景精品

盆景大师点评盆景精品盆景大师点评连明良盆景艺术欣赏连明良先生的盆景,总能给人赏心悦目、清新可人之感。
常言道:“见作品如见人”,连明良先生的为人之道,亦如其作品一般,让人觉得亲善、和蔼和开朗。
连先生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己20多年,在长期的创作与实践中,厚积薄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养护之精到、构图之新颖、造型之严谨,已被盆景界同仁认可和肯定。
连明良先生(左一)与国际盆景协会领导人合影题名:疏林秀色树种:香兰(海母石)作者:连明良冯连生大师点评:作品《疏林秀色》选用了多株丰茂成形的枯物,用河积石隔开水面,石中堆土植树,在栽植时注意了树姿的相互呼应,既有分开又有相连,虚实有度,大小有别,高低相离,疏密有致,坡岸逶迤多变,树与石浑然一体。
题名:独木成林树种:博兰作者:连明良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胡运骅大师点评:独木成林是热带雨林的一大奇观。
林中有些擎天巨木盘根错节,荫盖数亩,遮天蔽日。
远望密聚成林,近观则无数树干从同一根基萌生,瑰奇独特、雄伟壮观。
作者仿效这大自然的奇景,将山野觅得的一本多干桩胚精心裁剪、蓄养,在盆中再现了独木成林的神奇风貌:其树干多而有序,高低穿插,疏密相间,树形不相对称却主次分明、和谐均衡,似野趣天成。
题名:秋山夕照石种:火山石作者:连明良冯连生大师点评:该作品是一组群峰式山石盆景,展现的是层峦叠峰,山重水复,群峰竞秀,重岭峻岳,相复重叠,山势险峻,远山连绵,坡岸逶迤,充分表现大好山河,夕阳无限的自然景观。
题名:雨林奇观树种:博兰作者:连明良刘传刚大师点评:该作品是选用一颗十分难得的野生博兰树进行造型。
作者因材制宜,巧妙利用树木(根)奇特走势,在树身上留著众多芽点进行培植和造型,使每一枝条都形成一颗独立树木,并且参差错落、形成一个局部原生态古林,充分体现了海南热带雨林之奇特和神韵。
作品构图新颖、苍古雄奇;根盘处理赋寓动势与力度;“林”的造型亦争让倾盼、情景交融。
若能在枝干(树木)处理上再下番功夫(如主次、高低、疏密等),那确是一件十分难得的“雨林式”盆景杰作。
盆景欣赏

清新隽永 诗意盎然
林间七贤高80cm,宽100cm陶大奎/作
的榆树桩景(高80cm,宽100cm)。半枯的树体 斜卧于盆面,有如一座拱形的桥,而七桠树干却生机勃勃的踞立于枯木 之上,构成一片错落有致的丛树景观。枝条舒展自如,飘逸洒脱,宛若 七位放荡不羁的隐士,在山林间酬唱行吟…… 该作品在造型上颇具难度,从枯木上培养出七桠枝干已属不易,在 护养方面须下很大功夫,方能保持枝条不且失茁壮茂盛。在造型上不作 过份修剪,使其流畅自然,以体现其文野相宜的隐士风度,使作品的主 题更加突出。同时,作者运用纵横交错,枯荣互衬的对比手法,使作品 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 充分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给观赏者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奇元/文)
欢迎学习盆景学
第八章
盆景陈设与欣赏
疏影入翠微
红霞满(簕杜鹃)
红霞满(簕杜鹃)
簕杜鹃的学名是宝荆,原产南美洲巴西。我国北方称之为三角梅、叶 子花,日本叫它为九重葛,广东和香港见其枝中有簕(即刺),其花又似 杜鹃,故俗称它为簕杜鹃。 簕杜鹃的品种繁多,引入我国常见栽培的有红花簕杜鹃和紫花簕杜 鹃两种,还有金黄、白花、双色、重瓣、银边花叶、金心花叶等品种, 有的红艳艳、有的金灿灿、有的白雪雪,有的紫如霞,五彩缤纷,鲜艳 夺目。由于它粗生易长,花期又长,繁花似锦,自80年代起逐渐在岭南 城乡广泛栽培,也成为岭南盆坛中观花盆景的新的一族。深圳、东莞、 惠州、江门等市已先后把它评选为市花。近十多年来,岭南盆景界,尤 其是香港盆景名家以簕杜鹃制成的观花盆景佳作迭出,1990年10月在广 州烈士陵园举办的“省港澳盆景博览会”上,香港盆栽会送展的一盆题 名为《紫霞垂照》的簕杜鹃,最令人瞩目,饮誉羊城。 香港青松观的这盆簕杜鹃,堪称一流杰作。它是一头多干的老树桩。 制作者经过长期的精心培育,将其大大小小枝条修整顺着向右弯曲,斜 飘130cm,塑造成火炬形。以此同时,又把它置于强烈光照的环境下生 长,注意水肥管理,通过制水催花,使它一簇簇地盛花怒放,像旭日初 升,红霞满天,划破万里晴空,璀灿夺目,蔚为壮观。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代表作品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其代表作品一、苏派盆景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富有艺术情趣。
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州盆景艺术具有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韵味隽永的情调。
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往往表现了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唤人类热爱自然且增强人类保护、尊重自然的意识。
1、苏派树桩盆景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仰,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同时,它在吸引了我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某些技法,独具匠心地创造,体现了“无声的诗歌、立体的画图、生命的雕塑”。
代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传统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扎为辅。
对树桩枝干用棕丝蟠扎成平整而略为倾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以后用剪刀修成椭圆形,中间略为隆起,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状若云朵。
传统造型:顺风、垂枝、劈干、一顶、六台、三托。
艺术风格:老干蟠枝、清秀古雅。
艺术特点:造型构图简洁,意境深远;制作精细,灵巧入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典雅、绮丽、明快、流畅的感觉,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代表人物:周瘦鹃、朱子安。
代表作品:周瘦鹃有“紫竹林”、“竹林七贤”、“枯木竹石”、“田家小景”、“孤山放鹤图”、“枫林雅集图”、“敬牧图”等作品。
朱子安有圆柏盆景《秦汉遗韵》,大坂松《云蒸霞蔚》、锦松《苍干嶙峋》、榆树《沐猴而冠》和《龙湫》等作品。
朱子安--《秦汉遗韵》朱子安—《云蒸霞蔚》2、苏派山水盆景常用石材: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
艺术特点:苏派的山水盆景颇多古诗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练,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