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结构选型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变电站装配式构筑物研究

变电站装配式构筑物研究

变电站装配式构筑物研究XX电网公司XXXX220kV变电站设计竞赛依托工程勘察设计招标2013年6月摘要为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机械化施工应用范围,减少现场劳动力投入,缩短建设施工周期,降低现场安全风险,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工艺水平,对变电站建、构筑物进行装配式研究。

本专题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因地制宜,通过对多种建造方式、装配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本站构筑物建造方式、装配范围、装配方案、建材选择,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捷、节能环保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围墙推荐采用型钢柱(HW125×125)+ AAC板(120厚)装配式围墙,基础与钢柱地脚螺栓连接,实现快速装配施工。

围墙柱间距为5米,围墙柱钢材用量为1.6吨,比常规做法的2.7吨节省了1.1吨;围墙施工工期为4天,比常规做法的5天少了1天。

图1-1 型钢柱+AAC板装配式围墙(2)防火墙推荐采用型钢柱+AAC板(100厚),实现装配化,基础采用条形基础。

100厚AAC板耐火时间大于3h,满足防火墙的防火要求。

AAC板取材方便,材料可回收利用,节能环保。

图1-2 型钢柱+AAC板装配式防火墙(3)220kV构支架采用格构式钢结构,三角形或矩形格构式桁架梁分为钢管格构式和角钢格构式。

柱材法兰或螺栓连接。

图1-6 地脚螺栓基础(4)变电站内箱(柜)体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

灯具采用预制混凝土基础。

基础与设备的连接均采用地脚螺栓的连接形式。

目录第一章装配式围墙 ....................................... 1 1.1装配式围墙材料选择 .................................. 1 1.2 围墙方案比选 ....................................... 7 第二章装配式防火墙 ..................................... 8 2.1 装配式防火墙材料选择 ............................... 8 2.2 防火墙方案比选 ..................................... 8 防火墙方案比选见表2-1。

变电站装配式构筑物的研究

变电站装配式构筑物的研究

变电站装配式构筑物的研究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变电站也实现了创新形式,当前,正在全面推广装配式变电站模块化运行模式,装配式构筑物是否安全科学则显得非常关键。

该文主要通过对变电站装配式构筑物充分论证后,进一步给出推荐方案。

标签:装配式围墙;智能站;钢结构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ubst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lso realized the innovative form. At present,the modular operation mode of the assembled substation is being popularized in an all-round way,and whether the assembled structure is safe and scientific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puts forward the recommendation plan through the survey to the substation assembly structure.Keywords:fabricated wall;smart station;steel structure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为了全面实现环保要求,满足供电需求,国网公司系统已经开始全面在全网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模式”的试点试验,变电站成为最主要的供电内容,需要全面提高环保要求,提升变电站建造水平。

变电站是输电供电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对优质电力资源的分解,形成有效定点供给,推动了经济建设与与社会发展。

传统生产建筑方式技术落后、污染环境、建设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完全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总体要求。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变电站设计要点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变电站设计要点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变电站设计要点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方法,它在建筑项目中具有众多优势,如施工效率高、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

其中,在装配式建筑中,变电站的设计是一个重要且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变电站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I. 变电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作用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元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加工,并根据具体需求完成组装安装。

而变电站作为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变电站负责接收来自外部供电网的高压电流,并将其转变为适合于内部设备使用的低压电流。

因此,合理设计和布置变电站非常重要,以确保整个建筑项目能够正常运行。

II. 变电站设计要考虑的因素1. 安全性:变电站涉及到高压设备和大功率设备,因此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人员需要合理选择和布置设备,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人员误触高压电线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

2. 空间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空间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变电站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合理安排变电站所需设备的摆放位置,并保证通道、出入口等功能性区域畅通无阻。

3. 排水和通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元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加工,在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水分和湿气。

因此,变电站设计要考虑到排水和通风系统的合理布置,以确保设备使用环境干燥且通风良好,以防止设备受潮、损坏等问题。

4. 维护和操作便捷性:作为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操作。

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维护和操作便捷性。

例如,设备的布置应符合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要求,维修通道宽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等。

III. 变电站设计注意事项1. 设备质量选择: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设备的质量选择与后续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合理选择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设备,并充分考虑其使用寿命、耐用性等因素。

2. 停电考量: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变电站在各个施工阶段都可能需要进行停电操作。

变电站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结构选型设计研究

变电站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结构选型设计研究

变电站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结构选型设计研究摘要:本报告从该工程中两座小体量的建筑物实际出发,对比预制装配式(地上地下均采用)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仅地上采用,地下仍现浇)两种结构型式,对比两种结构的优缺点,经过技经指标对比分析,认为,针对该工程本身,推荐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型式。

1变电站采用预制装配结构分析1.1预制装配式变电站的需求1.1.1国家电网公司预制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理念通用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统一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管理、合理控制造价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是按照变电站功能要求,进一步明确其工业性设施的功能定位和配置要求,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进典型设计和标准化建设,降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深化、完善变电站典型设计,倡导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方向,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方式的转变,其原则是:以人为本、环境友好,以用为先、简洁适用,创新优化、节约资源。

在工业建筑中,预制装配式结构按建造结构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两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制钢结构。

1.1.2预制混凝土结构(1)简介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指主要构件在工厂预制,经装配、连接以及部分现浇而成的结构。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一种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和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下图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图片。

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a)大量的构件在工厂生产加工完成,便于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提高构件质量,降低环境污染。

b)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缩短工期。

c)节约劳动力,现场大量的工作是拼装,而不是浇注作业和焊接作业。

d)提高施工精度,可与设备、配管、门窗、外装等一体化生产和采购。

与现场浇筑混凝土工艺相比,有质量保证率高,耐久性好,刚度好,耐火、抗震等优点。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能源需求也大幅增长。

变电站作为能源输送和分配的重要环节,其建设和运行对保障能源供应具有关键意义。

传统的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长、成本高,且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环境脏乱等问题。

本文将从装配式建筑的概述开始,详细介绍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的要求,探讨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筑中的应用情况,比较不同类型的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劣势。

对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的相关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装配式建筑概述、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要求、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筑中的应用、不同类型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比较以及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来揭示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中的优势和特点。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为变电站土建工程提供更有效、快速、便捷的解决方案,并且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和发展提供新的参考点。

通过研究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中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是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之一,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大缩短建造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在变电站建筑领域,由于建筑物和设备的要求比较特殊,装配式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种要求,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装配式建筑具有较高的一体化程度,可以很好地实现建筑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降低设计和施工难度,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摘要:装配式的变电站主要是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理念指导下,借鉴了民用、工业建筑装配生产的经验,针对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设计需求,推动设计理念创新,突出工业化设施定位,实现变电站设计、施工过程的组织集约化的产物。

它通过现场拼装预制构件、电气设备即插即用的形式,尽量减少现场浇筑和制作安装的时间,从而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提出,伴随着电力行业包括管理、设备厂家、设计、施工等单位的技术发展,推动了变电站建设模式的发展。

近几年,许多装配式变电站试点工程相继完工,装配式变电站建设模式逐渐成熟,标志着国家电网智能变电站建设跨入了新阶段。

下面就对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优化设计1 装配式变电站特点1.1 工厂化生产、施工周期短传统变电站土建施工周期较长,占整个变电站施工周期的一半以上。

其主要原因是各施工工序无法同时进行,必须是上一个施工工序完成后下一个工序方可开始,而且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时间都比较长,同时比如基础开挖、土方平整、混凝土养护等工序又受到天气等诸多因素影响,由于天气原因的停工屡见不鲜。

装配式变电站可通过各施工工序同时进行大幅提高施工进度,比如,现场土方平整的同时,建筑物构件的加工制作可同时在工厂中展开;另外,现场安装过程中拼装、焊接等工艺较简单、快捷,从而达到减少施工时间的目的。

同时,工厂化生产方式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工程的外部制约因素,间接的缩短了工期。

1.2 质量可靠、管理成本低传统变电站的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原材料多、采购渠道多样;施工工序繁杂、施工队伍多;受环境影响大、现场防护条件有限的特点。

从而导致了土建施工现场,用于施工管理的人力、物力多,增加工程成本的同时,质量风险点多样且难以控制。

装配式变电站的主要建筑构件均采用预制构件,由特定的标准化生产厂家加工,其制作工艺成熟、制作环境优良、成品检验规范,从而大大提高了构件的成品质量,使工程质量可控、在控。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毕文龙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毕文龙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毕文龙发布时间:2021-03-03T15:51:30.680Z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3期作者:毕文龙[导读]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大部分部件部品先在工厂生产预制,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设模式。

预制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大大减少了现场的作业量,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缩减建设工期、实现节能环保。

推动装配式变电站的实施,将有利于显著提高变电站的建设效率、提升变电站的工程质量,有助于提高电网建设能力。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0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大部分部件部品先在工厂生产预制,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设模式。

预制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大大减少了现场的作业量,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缩减建设工期、实现节能环保。

推动装配式变电站的实施,将有利于显著提高变电站的建设效率、提升变电站的工程质量,有助于提高电网建设能力。

关键词: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物;土建设计探讨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的问题日渐突出,传统建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趋势。

在变电站建设中,应采用土地占用量少、施工周期短、运营可靠性高的建设模式。

装配式变电站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式,是传统变电站设计的变革。

为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对装配式变电站设计的研究迫在眉睫。

1装配式建筑物结构选型装配式建筑主要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两种形式。

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指在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装配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节点连接的要求非常高,处理稍有不慎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在变电站的建设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尚处于研究阶段。

1.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并且需要钢结构、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做到和谐统一。

钢结构本身就是天然的装配式构件,通过在钢构厂制作好钢柱、钢梁等构件再运到现场进行节点安装。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2T08:36:44.86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9期作者:徐鸿嘉[导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历来受到广泛的重视。

徐鸿嘉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历来受到广泛的重视。

随着中国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统一,装配式变电站为中国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从而使装配式变电站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通过变压器和线路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和供电。

装配式变电站是变电站建设形式的一种变革,它不但改变了常规变电站原有的布局,而且还改变了变电站的建造方式。

装配式变电站整个工程采用全预制结构,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工厂装配与现场装配,这样可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变电站占用的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当前,中国正积极支持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装配式变电站将逐渐代替传统变电站。

1、变电站的发展模式 1.1 户外型变电站常规的户外型变电站的高压开关装置以及变压器均位于户外场地,35kV设备将用户开关布置在开关室内,而且大多数电器开关都在户外。

由于设备常年处于户外,因此对设备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防水以及抗老化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防止环境因素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外,户外变电站建设周期较长,常规110kV户外变电站的施工周期一般为9~12个月,如果是220kV或者500kV的变电站,则需要更多的施工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结构选型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23T10:41:22.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曹宇
[导读] 摘要:本报告从该工程中两座小体量的建筑物实际出发,对比预制装配式(地上地下均采用)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仅地上采用,地下仍现浇)两种结构型式,对比两种结构的优缺点,经过技经指标对比分析,认为,针对该工程本身,推荐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型式。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310004
摘要:本报告从该工程中两座小体量的建筑物实际出发,对比预制装配式(地上地下均采用)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仅地上采用,地下仍现浇)两种结构型式,对比两种结构的优缺点,经过技经指标对比分析,认为,针对该工程本身,推荐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型式。

1变电站采用预制装配结构分析
1.1预制装配式变电站的需求
1.1.1国家电网公司预制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理念
通用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统一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管理、合理控制造价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建设“两型一化”变电站是按照变电站功能要求,进一步明确其工业性设施的功能定位和配置要求,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进典型设计和标准化建设,降低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深化、完善变电站典型设计,倡导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方向,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方式的转变,其原则是:以人为本、环境友好,以用为先、简洁适用,创新优化、节约资源。

在工业建筑中,预制装配式结构按建造结构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两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制钢结构。

1.1.2预制混凝土结构
(1)简介
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指主要构件在工厂预制,经装配、连接以及部分现浇而成的结构。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一种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和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下图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图片。

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a)大量的构件在工厂生产加工完成,便于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提高构件质量,降低环境污染。

b)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缩短工期。

c)节约劳动力,现场大量的工作是拼装,而不是浇注作业和焊接作业。

d)提高施工精度,可与设备、配管、门窗、外装等一体化生产和采购。

与现场浇筑混凝土工艺相比,有质量保证率高,耐久性好,刚度好,耐火、抗震等优点。

目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节点做法一般还是梁、柱在工厂加工时留好插筋,到现场将梁柱位置固定好后进行二次混凝土的灌浆,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施工现场还需进行部分湿作业工作。

梁柱连接节点
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工业建筑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施工的问题提前到设计阶段考虑,设计阶段工作量比较大,预制厂界面管理工作量大,定案后容许变更的程度较少;
预制构件连接处的节点较难处理。

在节点处,板、梁、柱的钢筋都集中在节点处,该部分要采用现浇,才能保证接头部位的截面刚度与邻近接头的预制构件的刚度相接近。

预制混凝土结构尺寸大,构件自重也较大;现场安装时需动用大型吊装机械,并需要专业的安装单位进行施工。

预制混凝土造价较现浇结构高,目前建筑行业内,只有住宅类型的建筑试验过这种结构。

若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不单成本较
高,技术上也有一定的困难。

(2)框架结构处理
1)节点预制方法
●采用方法
竖向结构在梁、柱节点位置采用预制方法,将柱子竖向钢筋预留至节点以外,梁的水平钢筋预留至跨中部为,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错开钢筋接头比率,在柱中及梁中连接,柱中和梁跨中部位采用现浇混凝土。

方法如下图所示:
●柱子竖向处理
框架柱在于梁交接部位预制后,在柱中部位进行后现浇混凝土。

做法如右图:
●梁水平处理
2)节点现浇
竖向结构采用全预制的方法,在梁柱交接部位将钢筋留出,水平结构采用预制,仅在交接位置采用现浇的方法。

将梁的水平钢筋预留出,错开接头位置,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错开钢筋接头比率,仅在柱与梁端部位采用现浇混凝土。

●采用方法
方法如下图所示:
梁部位处理
3)板
●叠合板
叠合板的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预制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

预制板的拼缝处,板上边缘宜设置30mmX30mm的倒角。

预制板宽度不宜大于3m,拼缝位置宜避开叠合板受力较大部位。

预制板底筋不伸出时,拼缝处应沿预制板顶面设置垂直于板缝的接缝钢筋。

接缝钢筋与预制板的重叠长度,板跨中部位不小于1.2Lae;板跨边部位不小于0.8La。

接缝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00mm。

钢结构
钢结构在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由于具备几大优点:
a)空间大,此条主要利用了钢材强度高的特点,设计可采用大开间布置,使建筑平面能够合理分割,灵活方便,创造开放式建筑,提高建筑使用面积率。

b)施工周期短,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

c)抗震性能好,由于钢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d)可循环利用,钢结构绝大部分可以工厂化制作,具有可再生利用性,可改造性。

下图为钢结构房屋照片。

图钢结构
钢结构的梁柱节点连接技术很成熟,设计规范对其规定非常全面和详细。

一般来说框架钢柱与框架钢梁连接节点为钢接节点,梁腹板和连接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的翼缘板和连接板采用焊接连接;次梁和主梁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连接,次梁的腹板与主梁连接板采用螺栓连接,翼缘板不连接。

钢结构现场施工周期非常短,并且也不象现浇混凝土结构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养护周期。

钢结构虽然有以上优点,但也有致命缺点:
a)耐腐蚀性差钢材在空气或者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锈蚀,局部的锈蚀引起应力集中,促使结构提前破坏。

b)耐火性差由于钢材的导热系数远大于钢筋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约为钢筋混凝土的40倍),钢结构通常在450OC~650 OC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大变形等。

最常采用的防护措施是喷涂防火涂料。

防火涂料强度较低,特别是厚型防火涂料,受到外部冲击或者物体刮擦,容易破坏。

受基层质量、附着力的影响,防火涂料容易脱落。

因此需要定期维护。

1.1.4技术对比
2结构选型
2.1工程概况
蒙东兴安巴达尔湖220kV变电站工程中含有一幢主控制室和一幢消防泵房,均为单层结构;主控制室轴网尺寸横向为7.75m和3.3m,纵向轴线间距为4.525m和4.525m,建筑高度约4m。

消防泵房为单跨结构,仅需四根柱即可。

2.2方案对比分析
通过概况,我们可以看到该站中两幢房屋体量都比较小,在此我们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预制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当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时,由于结构轴线间距跨度比较小,采用预制混凝土梁梁高度不会太大,且配筋量较少,基本可以实现梁柱统一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机械化施工。

通过计算,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一阶台阶的独立基础,规格采用一种即可,即底面尺寸1400x1400mm,高度800mm,台阶底部尺寸600x600,高度1700mm;混凝土柱统一采用450x450mm预制混凝土柱,高度一致;预制混凝土梁的截面尽量少,除梁长度有3到4种外,梁截面主要有300x700mm和300x500两种;对于板,统一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板厚160厚,其中底部85厚采用预制,预制板种类仅有两种尺寸,待现场装配完成,顶部采用二次灌浆料进行现浇上部75厚混凝土。

可以看出,对于小体量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可以实现构件标准统
一化,方便工厂化加工和现场机械化施工。

当采用钢结构时,需要在钢柱钢梁上进行防腐防火,并且防腐防火的使用年限较全寿命期少很多,通常使用年限在15年左右,因而钢结构房屋需要定期维护。

本工程采用钢结构时,钢结构的柱截面尺寸统一为350*350*10*14,钢结构梁截面对于跨度较大的可以采用HW400X400X8X12,对于跨度较短的梁可以采用HW300X300尺寸,屋面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即可。

通过计算同样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与现浇混凝土不同的是,采用钢结构仅能地上部分采用,对于地下部分仍然只能采用混凝土结构,因此从结构统一的角度、施工进度的角度来看,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在该站条件下是比较合适的。

2.3经济指标分析
通过上述两者方案的结构计算,并将结构用材通过技经算费用后发现,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费用对比如下:
钢结构费用表
混凝土计算表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对于两幢体量较小的房屋,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预制混凝土结构费用较钢结构较少,且预制混凝土结构对于本工程可以同时适用于地下基础及地上主体结构,而钢结构地上部分采用钢结构,地下部分采用钢结构需要带来较大的防腐蚀费用增加,而且不符合常规,从这个角度看,地上地下采用全预制混凝土结构形式有利于机械化施工效率的提高。

综合以上对比,从结构角度来看,该工程两幢小体量建筑物的结构型式采用地上地下全预制混凝土结构比较合理。

3总结本报告从该工程中两座小体量的建筑物实际出发,对比预制装配式(地上地下均采用)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仅地上采用,地下仍现浇)两种结构型式,对比两种结构的优缺点,经过技经指标对比分析,认为针对该工程本身的建筑,推荐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