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雪国》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川端康成雪国读书笔记

川端康成雪国读书笔记

川端康成雪国读书笔记川端康成雪国读书笔记川端康成雪国读书笔记1在我印象中,日本是一个漫天飘着雪花的国度。

在冬天,每一座房子的屋顶,每一座山上,每一片田地里,都应该有厚厚的雪,因为冬天的日本应该是属于白色的。

我之所以读《雪国》这本小说,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简介时说作者川端康成在这本小说中有很多描写雪国的绝美片段,这大概也是吸引我这本小说的动力吧。

川端康成,对于我是一个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只鹤》都为大家所熟知。

他是一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的小说家。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后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继死去,自己有飘无定所,心情忧郁成疾,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在后来的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阴郁的特色。

在他早期的作品里,主要是反映一些社会想象,但是由于后来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逐渐脱离现实,而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开始有所发展。

《雪国》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他前后期思想的分水岭。

《雪国》一书主要写的是主角岛村与驹子之间的故事,以及对雪国那里奇特美景的描写。

主要人物岛村是一个研究欧洲舞蹈的富家子弟,他在去雪国是遇上了年轻美丽的艺妓驹子,驹子是一个很出色的艺妓,不仅会舞蹈,三弦,而且还有记日记的好习惯。

在岛村的眼里,他们的关系只是艺妓与恩客的关系,驹子却仰慕者有才华的岛村。

在明白岛村的心意后,只能央求他:一年来一次就好,带夫人来也欢迎,这样才持久。

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他遇见了叶子。

叶子在他眼里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他多次向驹子问起叶子的情况,但驹子都含糊其辞,不愿多说。

在岛村第三次来雪国时,叶子为了救剧场里的孩子从二楼掉了下来死了,但是岛村对于叶子也只是表以同情,并没有什么其他表现。

倒是驹子,抱着叶子的尸体发疯的叫喊。

在这部小说中,我觉得驹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

在面对岛村时,是一个温柔的女人,一个痴心希望能等到爱情的女人,但是在面对叶子及行男时,她又是一个似乎很无情的人。

她对于岛村的痴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你在数什么?”他问过之后,女子仍旧默默地屈指数了好一阵子。

《雪国》读后感(精选6篇)

《雪国》读后感(精选6篇)

《雪国》读后感(精选6篇)《雪国》读后感(精选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雪国》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雪国》读后感1《雪国》的故事在一个银色的国度里慢慢地揭开了故事的一角,雪国被白雪覆盖,一切丑陋的虚伪都蒙上了灰尘。

岛村遇到了这里美丽的艺妓驹子,两人一见如故,在雪国的日子里岛村有驹子的陪伴并不无聊。

有传言说驹子有一个病重的未婚夫,由一不叫叶子的女子照顾,而驹子成为艺妓是为了支付医药费。

但当岛村里问起时,小马却矢口否认。

过了没多久,驹子的未婚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照顾驹子未婚夫的叶子请驹子去探望,但是不管叶子怎么请求,驹子还是不去,和岛村慢慢的离开了。

驹子未婚夫死后,叶子在大火中自杀,而岛村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为驹子失去生命而难过。

就像一个没有尽头的故事,在最后,雪国火花飞天,让白雪染上了火红的颜色,埋在雪地里的是渐渐失去了色彩的生命,在茫茫的雪地里湮灭,融化成一片洁白,最后尘埃落定。

川端康成用他充满悲伤的笔墨在纸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仿佛一点点墨水就会在纸上留下绚丽的花朵。

他的故事和他自己的一样悲伤,早年失去亲人的痛苦为他的世界观增添了一抹暗淡的色彩。

在凭借《雪原》、《千只鹤》和《古都》获得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三年后,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才华横溢而又忧郁的一生。

没有人能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但你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听到他悲伤的叹息。

生命不是死亡的对立面。

死亡潜伏在生命中。

川端康成的话,仿佛在告诉世人,他依然存在,生命的存在中包含着死亡,让一切得到升华。

《雪国》读后感2仿佛是在雾里看见海的样子,第一眼望上去,我可以明白无误的说那便是海平面了,细看时我却动摇了这种想法,因为我分不清那是海,是云,还是雪――初看雪国,感觉有种淡淡的痛拥堵在心头。

在凄美的风景中,两个为爱而痴的女子,像是浸了水滴的水墨画,身影渐渐变得模糊,惟有一个声音总是不绝于耳,翻来覆去总是两个字“徒劳”!再读雪国,我更觉得像是跌入迷雾,眼前所能幻化出来的,只有淡淡的近于透明的山水,连雪都没了印象,感知到的只是驹子徒劳的“爱”。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雪国》中的徒劳在《雪国》的这部作品中,徒劳这个词出现了很多次,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关键词。

岛村、驹子和叶子这三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些徒劳的特质。

作者笔下的三种徒劳结合三个人物各自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内涵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岛村的徒劳虽然文中的徒劳多用于描述驹子,但是岛村才是徒劳这一关键词的中心人物。

川端康成从头到尾都是采用的岛村的视角来叙述雪国的故事,所有的徒劳都是透过岛村看到的。

岛村自身的形象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公子哥,每天虚无度日,无所作为,甚至“对自己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

为了逃避现实,岛村开始沉迷于各种美丽的幻象。

幻象是美丽的,而现实是令人失望的,美丽的幻象永远无法成为现实。

既然如此,人在现实中所做的所有试图改善现实的努力便都是徒劳的,甚至岛村“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这便是岛村眼里徒劳的内涵。

岛村原本是钟意于日本传统舞蹈的,甚至曾有过“投身实际运动”,推动传统歌舞的改革的想法。

然而当被人怂恿,需要在现实中真正做出改变时,岛村却突然转向了西洋舞蹈。

“他所欣赏的,并不是舞蹈家灵活的肉体所表现的舞蹈艺术,而是根据西方的文字和照片自家所虚幻出来的舞蹈。

”岛村从未真正看到过任何西洋舞蹈,他所热爱的西洋舞蹈不过只是幻象罢了。

从日本传统舞蹈转向西洋舞蹈,是岛村拒绝改变现实,沉迷于幻象的体现,是岛村式徒劳对其自身的影响。

驹子的徒劳驹子的徒劳来源于对都市生活的向往的对岛村盲目的爱。

驹子自小便开始记日记,一记就是十几年。

而后又开始写读书笔记,即使只是与文学作品相差甚远的妇女杂志她也都一一做下笔记。

即使只是在乡下做艺伎,对于弹琴也从未懈怠过。

“然而,她向往都会之情,如今也冷如死灰,成为一场天真的幻梦”。

驹子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岛村眼里只是一种徒劳罢了,不会对她的人生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再怎么挣扎,驹子也只能是乡下的一个艺伎罢了。

而后驹子将自己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了岛村的身上,从而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岛村。

2023年《雪国》读书笔记(通用15篇)

2023年《雪国》读书笔记(通用15篇)

2023年《雪国》读书笔记(通用15篇)《雪国》读书笔记1初读雪国,觉得雪国里面的文字挺优美的,但奈何自己阅读能力有限,并不真正理解到川端康成所想要表达的意境。

几个月过去再重读一遍后,才发现川端笔下细腻的纯洁之美,而且驹子这个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常常感叹到身边缺少的正是驹子心中的那如雪国一般的纯洁。

联想到很多日剧里面都会出现“艺妓”。

不知哪会儿章子怡演《艺妓回忆录》还揭起一段风波呐!一个在中国是只卖艺不卖身的职业,但相同的是都不能得到和平常女人一样的受人尊重。

她们都是苦命的,她们的放荡却让人心生怜悯。

《雪国》里的驹子,一个让人怜悯的女人,也许岛村对于她许多的也是这份感觉吧。

最初让我有印象的便是她为了师傅的儿子——行男,决定走上艺妓这条路。

虽然只是订婚,但有勇气为了一个男人——一个自己并非有爱恋的男人而选择一条需要承担很多的负重之路。

让我佩服……也难怪行男在临死之前是真切地希望能见驹子最后一面了。

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痴情的女子也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义无反顾的放弃和牺牲很多。

即使对雪国略有感悟,但是却对《雪国》这本书中的人物情节描绘却是看得半知半懂。

时至今日,经历诸多事世人情变故之后,再重读雪国,明白川端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哀伤与徒劳,呵,人生还真是一场徒劳啊,生活本身亦是一场徒劳。

雪国确实是本经典好书,要读的朋友们我建议最好多读几遍,我想雪国真正的魅力在细读之后自然不言而喻吧。

《雪国》读书笔记2我之所以读《雪国》这本小说,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简介时说作者川端康成在这本小说中有很多描写雪国的绝美片段,这大概也是吸引我这本小说的动力吧。

川端康成,对于我是一个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只鹤》都为大家所熟知。

他是一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的小说家。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后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继死去,自己有飘无定所,心情忧郁成疾,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在后来的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阴郁的特色。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三篇雪国读书笔记(一):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一本冗长复杂的名著导读里。

我喜欢它的书名——雪国,书名都带着淡淡的忧伤,连故事都是在雪中的悲剧,仿佛天空中飘落的一片雪都有着忧伤的含义。

《雪国》的作者是我崇拜的偶象,这么说也许有些牵强,但他无论是他的启于还是作品都给我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变化。

只要是有关于他的文章甚至是短文我都会绞尽脑计地找到并小心翼翼地阅读,生怕漏下一个字。

没有过多的诗歌或是言诗来描述他凄凉而悲伤的一生,但他的文章却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笔下那哀伤的美,作者的名字叫——川端康成。

故事在一片银白的国家慢慢露出故事的一角,雪国被莹白色的雪花铺满,将一切丑陋伪善掩盖在尘埃之中。

岛村在这里邂逅了美丽依人艺伎驹子,两人一见如故,在雪国的日子里岛村有了驹子的陪伴也不显无聊。

从传言得知驹子有未婚夫并重病在病由一不叫叶子的少女照料,而驹子为了筹集医药费而做了艺妓。

可当岛村询问时,驹子却矢口否认。

没过多久,驹子的未婚夫即将离开人世,照料驹子未婚夫的叶子请驹子前去探望,可无论叶子怎么请求,驹子仍是不去,和岛村缓步离开。

驹子未婚夫死后,叶子便在大火中自杀身亡。

而岛村也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惋惜叶子年轻逝去的生命。

象是一不没有结尾的故事,最后的雪国火花冲天,将苍白的雪染上了火红般的颜色,埋没在雪地里的是逐渐失去色彩的生命,在茫茫的雪野湮没,融进那片纯白,最终尘埃落定。

川端康成用他含满悲伤的笔墨在纸上写下华丽的篇章,仿佛只要墨汁一点便会在纸上留下艳丽的花。

他的故事和他的一样哀伤,幼年失去亲人的痛苦令他的世界观添上了凄凉的色彩。

当他以《雪国》《千只鹤》《古都》而获得否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后的第三年,他却以含煤气管自杀的行为结束了自身才华而忧郁的人生。

没人能理解他这样的行为,可从他的笔墨中仿佛听见他悲怆的叹息声,命运多桀造成了他的才华和精神。

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川端康成的话,仿佛是在向世界述说他依旧存在,存在包含着死亡的生中,升华了一切。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雪国》,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可以说只读懂了这本书的表层含义,只是单纯的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是读懂了艺伎驹子,少女叶子以及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人之间的关系。

读第二遍时便懂得更多了些,比如说驹子和叶子两个人悲惨的命运。

还记得里面对雪国景色的描写:“雪国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色杉树。

在雪国,月色也是别有特色,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野尽头唯一的景色,月色虽已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寒峭的感觉,盈盈皓月,深深的射了进来,照亮的连驹子的耳朵的凹凸线条都清晰地浮现出来。

”光是这段描写已经惟妙惟肖的将雪国的美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雪国是纯洁而美好的,这不仅仅是一段对雪国景色的描写,同时还能体现出观赏者的心里情感,岛村这已经第二次来雪国了,可他依旧很欣赏雪国的美景,这段描写中处处流露着岛村的主观情绪,岛村被这无缘由的愁绪所包围着,他的内心究竟是如何看待驹子的呢?这种爱情哀愁情绪非常富有韵味。

文章中最打动我的不是叶子,不是岛村,而是驹子。

岛村就是一个无所事事,靠家产游手好闲的过着晕懒日子的舞蹈研究者。

而叶子则是纯情又美好,又给人似雪般干净的感觉,叶子是悲剧的,纯洁的她最后却在一场意外中身亡,她是“灵”的化身,更是“美”的幻影。

相比叶子的悲剧,驹子更让人心疼。

驹子,为了师傅儿子治病,心甘情愿当艺伎,只为给师傅儿子看病,只因师傅觉的他们两个很合适,只是因为师傅,她却失去了自由,也许行男的死亡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岛村的男人出现在驹子的生活中,这让她的生活从此都在悲剧中。

她的悲剧从一开始就萌芽了,首先她的身份就是她一切悲剧的来源,因为这个身份,她原本和岛村存在着的一切都收到了限制,也都化为了虚有。

驹子是多么喜欢岛村啊,喜欢到每次喝醉了,即便要一个人走一段特别难走的路也要去看看岛村,即便岛村并没有那么爱她。

雪国读后感(精选44篇)

雪国读后感(精选44篇)

雪国读后感雪国读后感(精选4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国读后感(精选4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国读后感篇1看《雪国》,我突然间想起曾经写下的一些关于火车、旅行的文字来,想想,自己是一个很爱坐上火车去旅行的人。

因为坐上火车,就能在陌生的人群中、在陌生的世界中穿行。

一路行来,飞驰而来的风景,来往去留的人们,可以让我胡思乱想上好一段时光了。

只是,对风景的描述,比之这样的名著,是绝对无法企及的了。

那样凌厉、冷艳、凄美的文字,在《雪国》中频繁出现,却那样自然,似乎是作者信手拈来,却又那样贴切于文章一贯风格和主题。

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

淡淡的哀愁,抹不开的忧郁,深入骨髓的凄凉。

不是普通文字能承受住的重量。

发自内心的悲戚。

喜欢悲剧的我,何时是尽头?人生悲苦、孤独、凄凉如此,也许,不过是庸人自扰之。

我是个太容易多想多虑的人了。

也许,该多看看喜剧文才好呢。

雪国读后感篇2《雪国》故事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

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

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小说就是从岛村第二次来雪国开始的。

驹子的三弦琴师傅的儿子行男患了肺结核,叶子陪同他从东京乘火车返回汤泽,正好坐在第二次去会驹子的岛村对面。

岛村透过车窗欣赏黄昏的雪景,却看到映现在车窗上的美丽的叶子,不禁喜欢上了这个美少女。

因而在他和驹子、叶子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关系。

小说最终以叶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终。

雪国读后感篇3“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一段简简单单的开头,将我们引入这一个世界。

2024年《雪国》读书笔记(15篇)_2

2024年《雪国》读书笔记(15篇)_2

2024年《雪国》读书笔记(15篇)《雪国》读书笔记1看完《雪国》,像听了一首柔柔的歌曲,心底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余间悬绕。

纯纯的曲调,像极了冬日里暖暖的阳光,带着令人窒息的气味,慢慢的融入心肠。

记不清是第几次翻看《雪国》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看全。

也记不清是多少次在杂志、书评上看到别人推荐这本书,却一直没有买到手。

特意抽了一天的时间逛书市,跑遍了整个图书城,问了N个书店,最后一位漂亮的阿姨帮忙找到了它,小心的揣在怀里,坐着人攘攘的公车回来,天已经快黑了。

并不像那些名著一样那么厚,溥溥的一沓纸里散发着芬芳的书香,连着几个晚上,我都像品味一壶珍茶一样式,几张几张的细看。

困了要小心易易的把书放好,然后带着浓浓的疲惫入睡。

尽管如此,我却感到了困惑,那就感觉就像一个看不懂线谱和乐理的人听到一首好曲子时一样,有心灵的陶醉,也有悦耳的感受,却不知道好到底好在哪里。

《雪国》就是首这样的乐曲。

虽然我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我依然愿意贯注我的全心去倾听。

书的内容讲的是一个遥远的岛国小镇,那里有温泉,产丝织品,终年积雪,每年都会有像岛村一样莫名前来的游客。

作者通过岛村在火车上一对打扮得很像夫妻然而又给人很怪感觉的人的描写,引出许多其它的话题,如雪国小站的景物,岛村对驹子的想念等等。

继而过渡到描写岛村与驹子的情感纠纷。

其中写驹子的笔墨是最多的。

驹子是一个出身贫寒、举目无亲而沦为歌妓的女子。

本来定有未婚夫,但未婚夫患上绝症——几乎是剥夺了她婚姻的权利。

只有委身为歌妓。

在旅馆与饭局之间应酬。

而她与别的歌妓却是不同的,她向往自由的生活,希望自己与岛村的爱情能够修成正果。

为此,她小心而细腻的呵护着,呵护着自己也呵护着这份感情。

而岛村是个有家有室的游人,只是每年定期来这里渡假的过客而已,他只是想维持现状。

而绝非像驹子一样对自己的所爱进行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其实驹子也知道事情理性的发展状态会是怎么样,但她抛开了一切世俗观,温柔的陪着自己的情人散步,更是在未婚夫死亡的时候跑去车站送岛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字《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它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被评奖委员会提到的三部小说之一。

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窗外不停掠过的暮景,映着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双眸,扑朔迷离。

舞蹈艺术研究者岛村前后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与当地的艺伎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陷入爱恋纠葛,簌簌落下的雪掩盖了一切爱与徒劳。

列车在月夜中呼啸而过,车厢壳映着道旁重重叠叠的积雪,泛着冰寒刺骨的光。

我们就乘坐在这列火车里,赏雪国风光,《雪国》的故事慢慢展开。

岛村三次进出雪国,邂逅艺伎驹子和驹子师傅家的叶子,缱绻的情感在川端康成的笔下蔓延出雪烟般的氤氲。

其实故事本身没有太多复杂的剧情,主要描写的还是岛村、驹子、叶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但是川端康成着墨于复杂的情感变化,在朦胧的诗意美和模糊的忧伤里反倒淡化了剧情。

可能是雪国本身就带有纯净的不染尘埃的美,美到心动就成了淡淡的哀伤,于是一丝感伤至始至终贯穿全文,奠定了文章略显悲伤的基调。

我对文中的岛村没有什么好感,靠祖产将生活颓废下去,虽然研究西方舞蹈,却终究不成气候。

在驹子还没有成为艺伎是,岛村还死皮赖脸要驹子替他找艺伎,而且他对于驹子的真心爱恋始终抱着哀伤的态度,“徒劳”罢了,一切都是徒劳。

最后叶子从火灾现场跳楼
摔死,也仅是表示同情,不免薄情。

驹子则迥乎不同,像是孩子般的纯净,“女子给人的印象甚是洁净,洁净得不可思议。

想必连脚趾窝都一干二净”,虽然名为艺伎,却处处散发着清纯之美。

岛村正是被驹子吸引三次来雪国与她幽会。

驹子像是雪国黎明前透心凉的空气,仿佛永远与世无争,她为师傅家的儿子筹钱治病沦为艺伎,还坚持写日记,苦练三限,还好看小说,有她在的屋子,可以是旧旧的,却永远干干净净,就连要洗的衣服也是整整齐齐的叠在竹篮里。

岛村虽然是她的客人,驹子却单纯地爱慕上了岛村,知道岛村已经成家,也是卑微地希望岛村可以一年来看她一回。

可是她的爱情注定葬送在岛村身上,虚无的爱恋好似雪国黎明前松枝最顶端的薄雪,朝阳初升,一半滴落一半蒸发,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徒劳,终究还是徒劳,对于生性消极的岛村,连生命都是徒劳的岛村,驹子爱上他,或许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或许这就是淡淡的哀伤久久不散的原因所在。

驹子对感情越是投入,她的努力越是徒劳,久越带有不可言喻的忧伤,岛村不用找她,她每天都会来,有时是凌晨三四点从旅店后山偷偷摸摸进来,有时是宴席期间趁人不备偷着过来扑入岛村怀里撒点酒疯,后来更是直接明目张胆在酒席开始前一小时提前来旅店好和岛村在一起。

驹子每天陪岛村游山,陪岛村说话。

明明是个解不开的节,因为有了岛村,姑且先忘却了。

还有近乎完美的叶子,虽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却给人无比深刻的印象。

以叶子开篇,以叶子结尾。

叶子更像是哀伤的化身,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从哪来就回哪去,结局叶子从火灾的电影院二楼跳下就再也没有从雪堆里爬起来,
银河也似乎哗的散落在叶子冰清玉洁的身体上。

回顾叶子的经历,她只身照顾行男,并说过她一辈子只照顾一个人,不会去当护士了。

她还给宴席帮忙在厨房做事,还要岛村好好照顾驹子,行男死后日日为其扫墓。

在回乡列车上就以楚楚动人的冶艳打动岛村的叶子,至死也没有和岛村发生什么,她把好听得让人哀伤的声音带去了天国,那场火将她从岛村生命中彻底抹去,凄凄惨惨艾艾。

可是故事中还有许多悬而未解的迷,为什么叶子拜托岛村好好照顾驹子,为什么见叶子来驹子请求也不愿意去看行男最后一眼,为什么驹子抱着叶子的身子发疯似的感觉像是负罪,最后驹子真的像岛村想象的那样成了怀了人家孩子的妻子吗,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虽然叶子以自己的方式离开了,但是她和驹子的矛盾,她和岛村的矛盾,还有驹子和岛村的矛盾,作者都未做解答,一切都幻化成虚无,终将回归宿命,只留下淡淡的哀伤,也许这就是东方古典主义的朦胧美——不参透一切。

谁说不是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