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高强度螺栓预紧力和拧紧扭矩.
拧紧力矩与预紧力

1、引言家用电器厂在生产某型产品时,经常出现批头、电批套筒或风批套筒被打断的现象。
原因是一些重要零部件如发热管、R型弹簧等的固定都需要用很大的扭力矩来旋紧螺钉,而批头、电批套筒或风批套筒的极限扭力矩不能达到螺钉拧紧的拧紧力矩要求,致使其超过能够承受的最大拧紧力矩而折断。
但是,螺钉的拧紧力矩到底需要多大?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切的或者令人信服的标准来衡量。
那么,有没有办法给定螺钉比较准确的标准值呢?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以某产品弹性元件固定螺钉PM5×10为例,来计算它的拧紧力矩。
2、螺纹联接的拧紧力矩我们知道,在螺栓联接中,只有适当的预紧力才能保证螺栓可靠联接。
而预紧力则是通过控制施加于螺钉的拧紧力矩或转角来间接实现的。
但是,螺栓轴力与拧紧力矩之间的对应关系严重地受到摩擦条件的影响。
摩擦一方面是螺纹自锁防松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摩擦消耗大量拧紧力矩(能量)从而影响螺栓轴力。
拧紧时,扳手或电批(风批)力矩T用于克服螺纹副的螺纹阻力矩T1及螺母与被联接件(或垫圈)支承面间的端面摩擦力矩T2。
即T= T1+ T2=KF0 d (N·mm)d——螺纹公称直径(mm)F0——预紧力(N)K——拧紧力矩系数(无量纲)其中,K值与螺纹中径、螺纹升角、螺纹当量摩擦系数、螺母与被联接件支承面间的摩擦系数有关。
而这些参数的取值都比较复杂。
要准确地计算出K 值,就要通过针对性的试验,同时测得预紧力和紧固扭矩才能间接获得拧紧力矩系数K值。
一般情况下,在各种条件下的K值,可参考下表中的数据。
盘铝合金基材上,铝合金的硬度较低,摩擦力较大。
故按干燥加工表面无润滑取值,则K值的取值范围是0.26~0.30,取最小值K=0.26。
螺纹联接的预紧力螺纹联接预紧力的大小,要根据螺钉组受力和联接的工作要求决定。
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所需的预紧力,又不应使联接的结构尺寸过大。
一般规定拧紧后螺纹联接件的预紧力不得大于其材料屈服强度σs的80%。
螺栓拧紧力矩对照表

螺栓拧紧力矩对照表
一、引言
在工程实践中,正确拧紧螺栓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螺栓拧紧力矩对照表是工程
实践中常用的工具,通过该对照表可以确保螺栓在工作状态下具有适当的预加载力,从而确保螺栓连接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螺栓拧紧力矩对照表示例
下表为常见螺栓规格及其对应的推荐拧紧力矩示例:
螺栓规格8.8级螺栓(Nm)10.9级螺栓(Nm)12.9级螺栓(Nm)
M6 10 14 17
M8 23 38 50
M10 45 78 110
M12 70 120 170
注意:以上数值仅为示例,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螺栓材质进行调整。
三、螺栓拧紧力矩的重要性
正确的螺栓拧紧力矩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如果拧紧力过大,容易导致螺栓断裂;而拧紧力过小,则可能造成连接不紧密,影响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根据螺栓规格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拧紧力矩是十分重要的。
四、螺栓拧紧力矩的选择方法
1.参考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中对于螺栓拧紧力矩的要求进行选
择。
2.专业建议: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咨询专业工程师或技术人员的
建议。
3.试验验证: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试验验证不同拧紧力矩下螺栓
连接的效果,选取最适合的拧紧力矩。
五、结论
螺栓拧紧力矩对照表是工程实践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正确选择和应用拧紧力矩
可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优化,以满足工程结构的要求。
高强螺栓扭矩值表

高强螺栓扭矩值表螺栓扭矩的重要性螺栓是机械连接中常用的紧固件,其紧固性能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安装螺栓时,正确的扭矩值是至关重要的,过低的扭矩值可能导致螺栓松动,而过高的扭矩值则可能损坏螺栓或连接件。
因此,了解高强螺栓的扭矩值是非常重要的。
高强螺栓扭矩值表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规格高强螺栓的推荐扭矩值,供参考:螺栓规格直径(mm)长度(mm)普通级扭矩值(N·m)高强级扭矩值(N·m)M12 12 30 65 80M16 16 40 150 180M20 20 50 300 350M24 24 60 500 600M30 30 80 900 1100 注意:以上数值仅供参考,具体扭矩值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扭矩值的选择原则在使用高强螺栓时,应根据螺栓直径、长度和螺栓级别来选择合适的扭矩值。
一般情况下,可以参考厂家提供的扭矩标准,以确保紧固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扭紧螺栓前应检查螺栓和螺母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防止因表面不平而受力不均匀。
2.使用扭矩扳手时,应按照规定的扭矩值进行扭紧,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扭矩力度。
3.扭紧结束后,应检查螺栓的状态,确保扭紧完全并且牢固可靠。
结语高强螺栓扭矩值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安装高强螺栓时,务必严格按照扭矩值表进行操作,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定期检查螺栓的紧固状态,及时调整扭矩值,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祝各位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拧紧力矩与预紧力

1、引言家用电器厂在生产某型产品时,经常出现批头、电批套筒或风批套筒被打断的现象。
原因是一些重要零部件如发热管、R型弹簧等的固定都需要用很大的扭力矩来旋紧螺钉,而批头、电批套筒或风批套筒的极限扭力矩不能达到螺钉拧紧的拧紧力矩要求,致使其超过能够承受的最大拧紧力矩而折断。
但是,螺钉的拧紧力矩到底需要多大?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切的或者令人信服的标准来衡量。
那么,有没有办法给定螺钉比较准确的标准值呢?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以某产品弹性元件固定螺钉PM5×10为例,来计算它的拧紧力矩。
2、螺纹联接的拧紧力矩我们知道,在螺栓联接中,只有适当的预紧力才能保证螺栓可靠联接。
而预紧力则是通过控制施加于螺钉的拧紧力矩或转角来间接实现的。
但是,螺栓轴力与拧紧力矩之间的对应关系严重地受到摩擦条件的影响。
摩擦一方面是螺纹自锁防松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摩擦消耗大量拧紧力矩(能量)从而影响螺栓轴力。
拧紧时,扳手或电批(风批)力矩T用于克服螺纹副的螺纹阻力矩T1及螺母与被联接件(或垫圈)支承面间的端面摩擦力矩T2。
即T= T1+ T2=KF0 d (N·mm)d——螺纹公称直径(mm)F0——预紧力(N)K——拧紧力矩系数(无量纲)其中,K值与螺纹中径、螺纹升角、螺纹当量摩擦系数、螺母与被联接件支承面间的摩擦系数有关。
而这些参数的取值都比较复杂。
要准确地计算出K 值,就要通过针对性的试验,同时测得预紧力和紧固扭矩才能间接获得拧紧力矩系数K值。
一般情况下,在各种条件下的K值,可参考下表中的数据。
盘铝合金基材上,铝合金的硬度较低,摩擦力较大。
故按干燥加工表面无润滑取值,则K值的取值范围是0.26~0.30,取最小值K=0.26。
螺纹联接的预紧力螺纹联接预紧力的大小,要根据螺钉组受力和联接的工作要求决定。
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所需的预紧力,又不应使联接的结构尺寸过大。
一般规定拧紧后螺纹联接件的预紧力不得大于其材料屈服强度σs的80%。
建筑工程中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建筑工程中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一、前言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选型、安装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选用1. 螺栓材料应符合GB/T 3098.1-2010《机械性能的规范》的要求,常用材料有45号钢、40Cr钢等。
2. 螺母材料应与螺栓材料相同。
3. 垫圈材料应选用硬度较高的材料,如65Mn钢、60Si2Mn钢等。
三、设计要求1. 螺栓连接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
2. 螺栓的数量、直径、长度和级别应根据设计荷载和工程要求进行计算和选型。
3. 螺栓的埋入深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8倍。
4. 螺栓的布置应合理,应考虑到施工、维护和检修的需要。
5. 螺栓的紧固力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一般应达到螺栓屈服强度的70%~80%。
四、安装要求1. 螺栓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每个螺栓的预紧力应均匀分配。
2. 螺栓的紧固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必须使用扭矩扳手或液压扳手等专用工具进行。
3. 螺栓的紧固顺序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以避免因顺序不当而导致连接失稳。
4. 螺栓紧固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预紧力和紧固力的测量,以及螺栓的外观检查等。
五、验收要求1. 螺栓连接的验收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内容包括螺栓的数量、规格和级别等。
2. 螺栓的预紧力和紧固力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一般应达到螺栓屈服强度的70%~80%。
3. 螺栓的外观应无裂纹、毛刺等缺陷,螺纹应清晰。
4. 螺栓连接的验收记录应完整、准确、清晰,包括螺栓的编号、规格、级别、预紧力、紧固力等信息。
六、维护和检修1.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2. 维护和检修内容包括螺栓的紧固力和预紧力的调整、螺栓的外观检查等。
3. 维护和检修记录应详细、准确、清晰,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日期、维护和检修的内容、调整后的预紧力和紧固力等信息。
拧紧力矩与预紧力

1、引言家用电器厂在生产某型产品时,经常出现批头、电批套筒或风批套筒被打断的现象。
原因是一些重要零部件如发热管、R型弹簧等的固定都需要用很大的扭力矩来旋紧螺钉,而批头、电批套筒或风批套筒的极限扭力矩不能达到螺钉拧紧的拧紧力矩要求,致使其超过能够承受的最大拧紧力矩而折断。
但是,螺钉的拧紧力矩到底需要多大?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切的或者令人信服的标准来衡量。
那么,有没有办法给定螺钉比较准确的标准值呢?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以某产品弹性元件固定螺钉PM5×10为例,来计算它的拧紧力矩。
2、螺纹联接的拧紧力矩我们知道,在螺栓联接中,只有适当的预紧力才能保证螺栓可靠联接。
而预紧力则是通过控制施加于螺钉的拧紧力矩或转角来间接实现的。
但是,螺栓轴力与拧紧力矩之间的对应关系严重地受到摩擦条件的影响。
摩擦一方面是螺纹自锁防松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摩擦消耗大量拧紧力矩(能量)从而影响螺栓轴力。
拧紧时,扳手或电批(风批)力矩T用于克服螺纹副的螺纹阻力矩T1及螺母与被联接件(或垫圈)支承面间的端面摩擦力矩T2。
即T= T1+ T2=KF0 d (N·mm)d——螺纹公称直径(mm)F0——预紧力(N)K——拧紧力矩系数(无量纲)其中,K值与螺纹中径、螺纹升角、螺纹当量摩擦系数、螺母与被联接件支承面间的摩擦系数有关。
而这些参数的取值都比较复杂。
要准确地计算出K 值,就要通过针对性的试验,同时测得预紧力和紧固扭矩才能间接获得拧紧力矩系数K值。
一般情况下,在各种条件下的K值,可参考下表中的数据。
盘铝合金基材上,铝合金的硬度较低,摩擦力较大。
故按干燥加工表面无润滑取值,则K值的取值范围是0.26~0.30,取最小值K=0.26。
螺纹联接的预紧力螺纹联接预紧力的大小,要根据螺钉组受力和联接的工作要求决定。
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所需的预紧力,又不应使联接的结构尺寸过大。
一般规定拧紧后螺纹联接件的预紧力不得大于其材料屈服强度σs的80%。
高强度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的设计计算

b. 12 mm 大垫 圈 。性能 等级 300HV,表 面处 理 为锌铝 铬涂 层 ,其 汽标 件代 号 为 Q402B12T28F6。
c.M12六角法兰面螺母 ,性能等级 10级 ,表面处 理为锌铝铬涂层 ,其汽标件代号为 Q32012T13F6。 2.1 摩擦 系数 和 确 定
准 确 的螺 纹 摩擦 系数 和 支承 面摩 擦 系数 数 值 应 通过摩擦系数测试验机测定或 由供方提供。本次计 算 从 表 1和表 2中选 取 。 即 : 耐 =O.12, =0.18,
= 0.10, 一 =0.16。
2016.1.KECHEJISHU《客车技术》 囫
碱
表 1 常用螺纹摩 擦系数
0.10~O.18 0.08—0.14
铸铁 ,无履盖层 0.10-0.18 0.10-0.18 0.O8—0.14 0.12-0.18
螺母 钢 ,镀锌
0.10-0.18 0.08 ̄0.14
钢 ,锌铝铬涂层
0.08 ̄0.14 0.12-0.18
表 2 支承面摩擦 系数 ‘』
支 承 面 履 盖层
螺栓或螺母 表面履盖层
磷化 镀锌 镀锌(少量润滑剂) 锌铝铬涂层
无履盖层 (钢) 0.10-0.18 O.12—0.18 0.08—0.14 0.12-0.18
支承面 无履盖层(铸铁: 0.10 ̄0.18 0.12—0.18 0.08-0.14 0.12-0.18
油漆 0.10~0.18 0.12加.18 0.08—0.14 0.12~O.18
常用螺栓扭矩表及螺栓拉力计算

注1:该螺栓扭矩表是德国工业标准,此表中扭矩为螺栓达到屈服极限的70%时所测定注2:建议锁紧力矩值为:表中数值×(70-80)%一个8.8级M20螺栓的最大承受拉力有多大? (2011-05-28 18:41:24)转载▼标签: 杂谈一、螺栓的分类普通螺栓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高强螺栓一般为8.8级和10.9级,其中10.9级居多。
二、高强度螺栓的概念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
其中8.8级仅有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在标示方法上,性能等级小数点前的数字代表材料公称抗拉强度σb的1%,小数点后的数字代表材料的屈服强度σs与公称抗拉强度之比的10倍。
M20螺栓8.8性能等级公称抗拉强度σb=800MPa,最小抗拉强度σb=830MPa。
公称屈服强度σs=640 ,最小屈服强度σs=660。
(另外一种解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普通螺栓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高强螺栓一般为8.8级和10.9级,其中10.9级居多。
二、高强度螺栓的概念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
其中8.8级仅有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在标示方法上,性能等级小数点前的数字代表材料公称抗拉强度σb的1%,小数点后的数字代表材料的屈服强度σs与公称抗拉强度之比的10倍。
M20螺栓8.8性能等级公称抗拉强度σb=800MPa,最小抗拉强度σb=830MPa。
公称屈服强度σs=640 ,最小屈服强度σs=660。
(另外一种解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8.8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00MPa,屈强比为0.8;10.9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屈强比为0.9。
)抗拉强度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