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繁殖管理的关键指标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全称“奶牛生产性能指标”,是衡量奶牛生产效益和养殖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
它主要包括产奶量、乳质、繁殖性能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奶牛XP指标的含义、评价标准以及提高方法。
一、奶牛XP指标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奶牛XP指标是通过对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反映养殖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2.作用:帮助养殖户了解奶牛的生产潜力,指导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二、奶牛XP指标的评价标准
1.产奶量:产奶量是衡量奶牛生产能力的核心指标,通常用吨/头·年表示。
2.乳质:包括脂肪、蛋白等指标,反映牛奶的品质。
3.繁殖性能:包括繁殖率、情期受胎率等,反映奶牛种群的生产能力。
4.健康状况:包括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等,反映奶牛群体的健康状况。
5.饲料转化效率:饲料摄入量与产奶量之间的比值,反映奶牛饲料利用效率。
三、提高奶牛XP指标的方法与建议
1.科学选育: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奶牛的生产潜力。
2.精细化管理: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防疫、繁殖管理等措施。
3.饲料优化: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平衡,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4.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降低疾病发生率。
5.环境改善: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奶牛的生活舒适度。
四、总结
奶牛XP指标是衡量奶牛生产效益和养殖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

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牛的繁殖力指牛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育后代的能力;繁殖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奶牛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遗传因素.牛是单胎动物,双胎率约为0.5%,且.双胎的遗传力很低,双卵率和双犊率遗传力分别为0.07和0.03。
奶牛的繁殖力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通过遗传选育提高奶牛繁殖力十分困难。
系谱首先要看其母亲的产奶量,看其父亲的女儿产奶量,如果没有系谱,则看其本身产奶量,衡量标准是3O5d一个产奶周体形外貌对青年怀孕牛(2岁左右),不要只注意花色,而应以生产性能好为准。
注意体形从上面看呈梯形,前窄后宽,皮薄,棱角明显;乳房发达;头颈清秀;腰背平直(特别腰往后一定要平);髋部要宽腹部大而圆,不下垂;前后趾不要太直也不要太弯。
乳房紧凑、有弹性、皮薄、乳静脉粗且弯曲的尤佳。
l_3 生产性能奶牛分娩后产乳上升一般在产后25d左右,然后稳步逐步上升,高峰期长,然后缓慢下降。
一般305d的泌乳期,2个月的干奶期,现阶段,年产奶量在3000kg不赚钱,4000kg不赔钱,4000kg以上有利润。
不同品种间产奶量的差异很大,其中以荷斯坦牛产量最高,但乳脂率低。
娟姗牛产奶量虽低,而含脂率高,如按乳中含能量折算,荷斯坦牛仍为产量最高。
2.营养水平.所以对繁殖母牛应给予合理的饲养,搭配合理的日粮。
营养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决定性的作用。
能量水平长期不足,不但影响幼龄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推迟性成熟和适配年龄,造成一生的有效生殖时间的缩短。
成年母牛如果长期能量过低,会导致发情征状不明显或只排卵而不发情。
牛产后能量过低,也会推迟产后发情日期,对于妊娠母牛来讲,由于能量不足而带来流产、死胎、分娩无力或出生软弱的犊牛等现象,从而造成母牛的平均产犊间隔拖长、繁殖力降低。
相反能量水平过高也影响母牛的受胎率。
蛋白质缺乏,不但影响牛的发情、受胎和妊娠,也会使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还会使粗纤维的消化率下降,影响牛的健康与繁殖。
奶牛繁育相关的生殖生理指标

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判断 其是否发情,以确定最佳的配种输精时间,提高母 牛的配种受胎率。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主要依靠 的是外部观察法,正常情况下母牛在发情时都会 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表现为精神兴奋,站立不安, 排尿频繁,食欲下降和产奶量下降,开始接受其他 牛的爬跨,阴户内有黏液流出,并且不同的发情阶 段黏液的性状不同,发情早期的母牛黏液为蛋清 状,发情盛期为半透明的乳白色,一般在发情症状 开始逐渐消失时为最佳输精配种时间。一般奶牛 在夜间发情较多,因此应在天黑或者天刚亮时观 察,判断母牛发情的准确率较高。结合外部观察 法,还可以进行直肠检查,通过判断卵泡的发育情 况来确定最佳的配种时间。奶牛在养殖过程中由 于多种原因会出现异常发情的现象,常见的为隐 性发情、假发情等,无论奶牛是何种异常发情,都 需要及时的处理。
即参与配种,要等体成熟后,一般在第2〜3个情
期时再配种。
1.2体成熟
体成熟是指奶牛的骨骼发育、器官发育、肌肉 增长等都基本完成,并且具备了奶牛应有的结构 和形态。体成熟要比性成熟晚,奶牛只有达到体 成熟和性成熟后才可参与配种,一般当青年母牛
的体重达到成年母牛的70%时即达到了体成熟。
奶牛体成熟与性成熟取决于奶牛的品种、年龄、饲 养管理、季节、个体发育等,一般小型品种的奶牛 要早于大型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奶牛要早于 饲养管理差的,因此,要灵活的确定奶牛的初配年 龄,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来确定,不易过早,也不 宜过晚。
放牧母牛应在牧场或小围栏内产犊。舍饲母 牛应在其熟悉的环境下产犊,除非需要助产而必 须转移,否则避免转运临产母牛到产犊棚产犊。 要确保产犊牧场具有围栏,以避免母牛滚进难以
助产的位置。产犊开始后大约每小时观察1次, 观察太频繁(如每0.5 h观察1次以上)可能会延
奶牛tpi指标解读

奶牛tpi指标解读一、引言奶牛是现代畜牧业中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其产奶量、奶品质和繁殖性能直接关系到乳品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奶牛育种逐渐成为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关键。
在众多的奶牛品种中,荷斯坦奶牛以其高产的奶量、良好的综合生产性能和较强的适应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评估荷斯坦奶牛的遗传性能,美国奶牛育种协会采用了基因组综合选择指数(TPI)这一指标。
本文将对奶牛TPI指标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广大奶牛育种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TPI指标的定义及作用1. 定义TPI(Total Performance Index)是指奶牛育种中对荷斯坦牛进行遗传评估的综合选择指数。
它是一种基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遗传评估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奶牛的遗传性能。
2. 作用TPI指标主要用于衡量荷斯坦奶牛在生产性能、体型和繁殖等方面的遗传优势。
TPI值越高,表示奶牛的遗传性能越好。
通过比较不同奶牛的TPI值,可以筛选出具有较高遗传潜力的优秀奶牛,为奶牛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三、TPI指标的计算方法TPI指标的计算涉及到多个性状的遗传评估,包括产奶量、乳脂量、蛋白量、体型评分和繁殖性能等。
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对每个性状进行遗传评估,得到相应的育种值。
2. 然后,根据各性状的育种值,计算奶牛的净价值(NM)。
净价值是衡量奶牛在生产性能、体型和繁殖等方面综合效益的指标。
3. 最后,将奶牛的净价值与体型评分相乘,得到TPI值。
四、TPI指标在奶牛育种中的应用1. 筛选优秀奶牛通过比较奶牛的TPI值,可以筛选出具有较高遗传潜力的优秀奶牛。
在国内外的奶牛育种实践中,TPI值已成为选拔优秀奶牛的重要依据。
2. 指导奶牛繁殖TPI指标可以反映奶牛的繁殖性能。
在育种过程中,可以根据TPI值选择具有较高繁殖潜力的奶牛进行繁殖,以提高繁殖效率和后代品质。
3. 优化奶牛品种结构通过比较不同奶牛品种的TPI值,可以发现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规模奶牛场奶牛繁殖管理工作要点

7.5
0.6
100
40
23
9
40
55
8.5
0.6
110
50
23
10
40
55
7.5
0.6
115
50
23
11
40
55
6
0.6
110
30
28
12
40
55
5
0.6
100
30
28
考核 ±1 点 /±3% ±3 点 /±1% 或 ±0.5%
±1 点 /±15 天
±1 点 /±1.5%
75 天内 参配率
成母牛 (%)
卵泡交替发育
第 1 天肌注卵泡刺激素(FSH)200 IU,第 2 天肌注 LH 200 IU, 第 3 天肌注 LH 200 IU
卵巢萎缩或子宫发育不全
停配,淘汰
同期试验 双 PG 单 PG
表 4 奶牛不同处理方法的妊娠率
配种数(头)
怀孕数(头)ຫໍສະໝຸດ 96498535
妊娠率(%) 51.04 41.18
干燥。
PG妊娠率增加了9.86%(表4)。
5.2 发情揭发要准确
5.4 运用 B 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有条件奶牛场可利用发情揭发设备,如安乐福 (SCR)项圈,可极大减轻劳动量,尤其对隐性发 情或短发情,有极大帮助。
5.3 运用双同期定时输精技术
早期诊断能提高繁殖效率,减少空怀天数[9]。运 用B超技术,在配后30 天进行诊断,快捷方便,经 济准确。对卵巢进行扫描(图2),可准确发现卵巢 状态及疾病,为下一步处理提供了精准数据。
作要点。
1 后备牛选种选育工作
奶牛繁殖管理

奶牛繁殖1.总则1.1奶牛繁殖技术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提高本地区的奶牛繁殖技术的整体水平,强化该项技术的管理与考核,制订本管理规程。
1.2本规程是根据国家农业部农垦局1998年制订的《奶牛场技术管理规范(草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而制订。
2.繁殖技术指标2.1年受胎率≥90%2.1.1计算公式:年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母牛头数*100%2.1.2统计方法:(1)统计日期为繁殖年度,即由上年10月1日至本年9月30日。
(2)繁殖年度内受胎两次以上的母牛(包括正产两胎和流产后受胎),受胎头数和配种头数分别统计。
(3)配种后两个月以内出群(淘汰、死亡、出售等)不参加统计、配种两个月后出群一律参加统计。
(4)以配种两个月的妊娠结果作为确认受胎头数的最低期限,(也作为以下指标中的定胎期限)。
2.2年情期受胎率≥50%2.2.1计算公式:年情期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总情期数*100%2.2.2统计方法(1)凡输精的情期均应统计在内。
如最后一次配种距出群日不足两个月的牛,该情期不参加统计,但此情期以前的情期配种必须参加统计。
(2)统计日期由上年10月1日至本年的9月30日。
2.3平均产犊间隔≤410天2.3.1计算公式:平均产犊间隔=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总情期数*100%(应该是连续两次产犊之间相隔的时间)2.3.2统计方法按自然年度统计(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未足月活产和足月(270天以上)早产母牛,参加产犊间隔统计,但流产母牛均不统计。
2.4年繁殖率≥85%2.4.1 计算公式:年繁殖率=年实际产犊母牛头数/年初可繁殖母牛头数*100%2.4.2统计方法(1)按自然年度统计,年内生两胎的以两头计算。
一次产双胎的以一头计算,早产在妊娠达7个月以上的参加年实际产犊母牛头数统计,不满7个月的不计入年实际产犊母牛头数。
(2)年初可繁殖母牛头数指年初(1月1日)起的成年母牛头数和年初满18个月龄的和年初虽未满18月龄,但在本年度产犊的头数。
奶牛体况评分的方法及应用

奶牛体况评分的方法及应用
3分法:这是最简单的体况评分系统,将奶牛分为几个等级,如瘦弱、合适和肥胖。
评分依据奶牛的骨骼、棱骨、肋骨和背脊线的可见程度来决
定体况等级。
5分法:这是常用的体况评分系统,将奶牛分为极度瘦弱、瘦弱、合适、微胖和肥胖等级。
评分依据奶牛的背脊线、脊骨和肋骨的可见程度以
及后躯和腿部的肌肉状况来决定体况等级。
9分法:这是最详细的体况评分系统,将奶牛的体况分为极度消瘦
(1分)到极度肥胖(9分)等级。
评分依据与5分法相似,但更加详细
和精确。
1.饲养管理:通过体况评分,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奶牛的营养状况,检
查饲料摄入是否合理,以及调整日常饲养和饲料的管理方法。
2.繁殖管理:奶牛体况评分可以提供繁殖管理的重要指标。
在繁殖前
评估奶牛的体况可以对其适宜的配种时机进行判断,以提高受孕率和繁殖
效益。
3.营养管理:奶牛体况评分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奶牛的饲养和营养需求,为奶牛提供适当的饲料和膳食补充,保持其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
4.健康管理:奶牛体况评分可以帮助农民发现奶牛健康问题。
过度肥
胖或过度消瘦都可能导致健康和繁殖问题,及时评估体况是预防和治疗疾
病的重要手段。
5.经济效益:通过评估奶牛的体况,农民可以确定合适的饲养和管理策略,减少饲养成本,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奶牛体况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奶牛的饲养和繁殖状况,优化饲料和营养管理,预防和治疗疾病,并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
在奶牛生产中广泛应用这一方法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和农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与改良研究

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与改良研究随着人类对食物需求的增加和肉类产品的消费量不断攀升,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畜牧养殖业中,奶牛可谓是最重要的生产动物之一。
然而,奶牛在繁殖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后发情、优生、难产等问题,给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探索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和改良研究非常必要。
一、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奶牛繁殖性能是指奶牛在繁殖生殖方面所表现出的性能。
这一属性具有较强的遗传性,因此对其遗传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 血统分析血统分析是奶牛繁殖性能遗传分析的基础,通过此项技术可以追踪分析牛只的血统关系,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2. 遗传指标分析遗传指标分析是通过检测奶牛在繁殖方面表现出的性能并对其进行测定,以判断牛只在此方面的遗传特点以及传递方式。
这项技术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对繁殖性能进行定量评估和准确测量。
3. 遗传连锁图谱分析遗传连锁图谱分析主要是用于研究奶牛繁殖性能的细微遗传特征和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为相关的遗传搭配和改良提供科学数据。
4. 基因组测序技术基因组测序技术是当前比较先进的遗传分析技术之一,它可以全面解析奶牛的基因组序列,确定其遗传基因和功能参数,为奶牛遗传性能改良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奶牛繁殖性能的改良研究除了遗传分析,改良奶牛的繁殖性能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主要采用的改良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 选育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繁殖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已经培育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奶牛品种,如荷斯坦奶牛、杰尔西奶牛、布朗奶牛等。
在选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品种纯正,避免品系交叉。
2. 遗传资源保护保护遗传资源是保障奶牛繁殖性能稳定的重要步骤。
要加强对优良品种的保护和管理,进行优生优育规划,避免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导致遗传资源的流失。
3. 遗传改良技术遗传改良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奶牛繁殖性能改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繁殖管理的关键指标
摘要21d怀孕率是奶牛繁殖工作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关键指标,将奶牛繁殖信息由以年度为统计单位缩短为1个发情周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尽快恢复和提高奶牛群体的繁殖及生产性能。
关键词21d怀孕率;奶牛;繁殖;发情检出率
奶牛场繁殖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奶牛的产量和该场地的经济效益。
目前常用的传统的反映牛群繁殖状况的指标,如受胎率、一次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配种指数的倒数)、产间距(产犊间隔)、空怀天数等等,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牛群的繁殖状况和对牛场的繁殖工作的评价。
然而,上述指标大多以一个繁殖年度为统计单位,对于奶牛场的管理来说,取得信息明显滞后。
而管理者需要及时尽早掌握牛群的各种信息,尤其是繁殖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解决,尽快恢复或提高奶牛群的繁殖及生产性能。
21d怀孕率——这个繁殖统计的指标,将统计单位缩短为奶牛的1个发情周期,关注的不仅仅是多少牛怀孕了,而且强调奶牛是在多长时间内怀孕的,即更加注重奶牛的繁殖效率;同时它还提供牛群的发情检出率的指标,以便评估牛场的发情鉴定的工作。
所谓21d怀孕率,是指牛群中在特定的时期内(21d),实际怀孕的奶牛占可以(应该)怀孕的奶牛的百分率。
时间间隔定在21d是缘于奶牛的发情周期长。
1统计21d怀孕率的规则
1.1发情检出率
(1)凡是奶牛在21d时期的第1天已达到主动休配期(VWP,voluntary waiting period)的空怀牛,从本期开始成为符合条件(可配种)牛。
(2)在21d时期达到VWP,该牛从下1个21d成为符合条件牛。
(3)未达到VWP时就发情或配种的,此时就成为符合条件的牛。
(4)在某个21d时期,转群、淘汰掉的奶牛,该时期不再为符合条件的牛。
(5)配种后,不再为符合条件的牛,除非下1个21d返情(仍然为空怀)或妊检判定为空怀。
1.2怀孕率
怀孕率符合条件牛的情形与发情检出率情形基本一致。
以下几点不同:①发情未配种的牛,不是怀孕率统计的牛;②已配种在未到妊娠检查期(如45d)的牛转群或淘汰不统计;③已发情但因故未配种的不统计;④超过妊娠检查期未作妊检的,按空怀计算;⑤怀孕牛是经过妊检确定的牛,不使用不返情指标。
2示例
常规的奶牛群的21d怀孕率在15%~20%,管理得比较好的奶牛场可以达到25%。
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明尼苏达州部分奶牛群的21d怀孕率,均值都在14%~16%(见图1、图2)。
3分析与应用
以2005年滁州奶业公司奶牛一场奶牛21d怀孕率为例(见表1)。
该群发情检出率平均为38.37%,21d怀孕率平均值为13.49%。
由于该场奶牛的生产水平并不是很高,因而21d怀孕率的水平表明繁殖工作有待加强。
发情检出率从3月11日的54.63%,到7月15日的24.19%,而怀孕率则从3月11日的31.13%,到8月5日的4.94%,其变化范围之大,除炎热季节的热应激影响外,因企业改制人员的变更,也对繁殖工作造成了影响。
由表1可知,造成21d怀孕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发情检出率低和受胎率低。
发情检出率高低取决于发情观察程序是否合理科学,如时间是否足够、次数与时段是否合理、人员发情鉴定的水平如何等;受胎率高低则取决于配种时机掌握情况、发情鉴定的准确性如何、配种的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冻精活力等。
由此,我们强化了配种员的发情观察和鉴定,加强对难孕牛的诊治工作,并根据产后牛情况较差的实际,加强对于乳期牛的饲养管理。
对于由于夏季的热应激,奶牛的发情和受胎率减少造成怀孕率下降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4讨论
很多因素都可造成21d怀孕率低下,如牛群的健康状况、牛场的环境(如运动场的地面、牛群密度)、饲料营养、牛群所处的繁殖状态等。
总之,在提高奶牛产量的同时保证奶牛的繁殖效率,是一个多方面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奶牛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21d怀孕率,则是奶牛繁殖工作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关键指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