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地带性气候

合集下载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自然带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下垫面状况(下垫面性质、地势高低、地形分布、寒、暖流等)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及西印度群岛北部、非洲西部15°N附近。

成因:1.纬度低,地处热带;2.东南信风或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3.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4.赤道逆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中美地峡东部的赤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

非洲西部15°N附近成因:1.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从而形成丰富的降水;2.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3.赤道逆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尤卡坦半岛、古巴岛为热带草原带而不是雨林带?地形平坦,不能产生地形雨)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区: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中东部、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墨西哥高原、澳大利亚北部、大分水岭西侧及南部等。

1.东非高原: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使气温较低、上升气流不旺盛,降水较少。

2.南非高原中东部: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多雾、空气湿度大。

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海拔较高,蒸发减弱。

没有形成沙漠气候)3.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且干季受副高控制而降水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墨西哥高原:(依纬度,该地应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5.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北部:湿季是由于雨季(夏季)西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势力较弱,降水有限,故没有形成热带季雨林带)干季是因为来自陆地的东南信风影响该地区,降水少。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形成原因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形成原因
三是夏季沿岸为上升流(索马里 寒流),使该地沿岸降温、干旱
a
6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 伸至北极圈内:
北大西洋暖流增 温增湿
a
7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两岛
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收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
气从海洋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
日本亚热带季 风气候延伸至 约40 °N
海洋影响大
日本暖流
a
11
世界特殊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分布位置特殊的气候类型: 1、不在0°-10°纬度之间的热带雨林气候 一是马达加斯加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
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二是非洲西部北纬15°附近出现的热带 雨林气候。 2、不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 一是位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二是非洲南部南纬
a
14
(三)、气候特征特殊的气候类型: 1、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和澳大利亚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 2、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最热月不是7月,而是5月。 3、日本的季风气候海洋性强,气温最热月不是7月而是8月,气 温最低月不是1月而是2月,且降水全年分配较均匀。 4、北美洲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较湿润。 5、我国的热带季风气候,如海南岛。
2、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而降水少,因而形
成热带草原气候。(地形)
a
3
(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4
1
2 3
3、非洲30°S附近地区: 该地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气流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 汽,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 降水稀少。

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某些地区的气候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气候分布中的非地带性现象。

因其是“特例”,常常成为考察的重点。

下面笔者对重要的、典型的非地带性的气候分布作一梳理。

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但是在远离赤道的地方,只要气温和降水量达到一定的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种分布地球上有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大洋洲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和南美洲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

显然,这些地方不在赤道附近,也不会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但是由于它们处于来自海洋湿润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暖流又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本身的纬度范围处于低纬,所以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具体原因如下。

①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②大洋洲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③中美洲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④南美洲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

另外,还有两个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比常理要大:一是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

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广泛的原因,除了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外,也与地形和信风有关。

亚马逊平原南、北、西三面分别被高原和山地环绕,只有东面面向大西洋,来自东面大西洋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能长驱直入,遇到高原和山地阻挡而形成降水,加大了流域内的降水量,从而扩大了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范围。

二是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延伸到15°n附近,与附近的几内亚湾暖流、地形和风向都有关系。

该地位于高原边缘,地势较高,夏季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的被洋流增温增湿的水汽与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使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范围扩大。

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非地带性气候指的是不受地理纬度限制的气候类型,其分布不仅仅由纬度决定,还受其他因素如海洋环流、地形、海陆分布、风向等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1.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如西班牙、南法、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

其特点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这是由于地中海地区靠近大海,海洋环流带来了较为温暖的海洋气流,使得冬季温度较高。

同时,地中海地区地势多为山地,山脉对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阻挡了来自内陆的冷空气,导致夏季温度偏高。

2.西北太平洋气候:西北太平洋气候主要分布在美国西北地区和加拿大的西南部。

这是由于北美西北地区靠近太平洋,受到了暖流的影响。

太平洋暖流带来了较为温暖的海洋气流,使得该地区冬季较为温和,夏季则相对较凉爽。

同时,西北地区地势多为山地,如洛矶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它们对气候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例如导致西部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气,造成了雨影效应,使得东侧地区相对干燥。

3.内陆性气候:内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例如,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加拿大北部和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都属于内陆性气候。

内陆地区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温差大。

这是因为内陆地区远离海洋,缺乏海洋的温和气候影响,同时地势相对平坦,没有山脉屏障的作用,使得来自北极或南极的气流可以自由地影响该地区。

4.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和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温差大。

这是因为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导致温度较低。

同时,高原地区大气成分中水蒸气较少,导致降水较少,干旱的特点也是高原气候的表现。

5.阿拉伯沙漠气候:阿拉伯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如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

这是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远离海洋,缺乏湿润的气流影响,加上强烈的高压系统存在,使得该地区持续干燥、炎热,降水量极少。

非地带性温带大陆气候

非地带性温带大陆气候

非地带性温带大陆气候1、非洲有哪几种非地带性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1)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有信风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和附近暖流的影响;(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东非高原海拔高,空气上升减弱,降水减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3)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形成原因:海拔高;(4)非洲西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西南季风带来丰富水汽,地形的抬升作用;2、地理气候非地带性分布有哪些1、地球上除南极大陆外,其他大陆的高山高原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2、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是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西风气流,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背风坡.3、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3°S——30°S,原因是秘鲁寒流的影响.4、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中美洲东北部(接近回归线)的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纬度低,气候炎热;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的抬升作用;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4、非洲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地势高.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原因是南半球40°S——60°S几乎没有陆地.3、非地带性气候、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

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洋流因素: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完整版)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形成原因

(完整版)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形成原因
亚欧大陆面积大地形中高周低亚欧大陆东部处在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轮廓完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和季风气候而北美大陆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呈南北纵列分布这样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却有利于来自北冰洋冷干气流的入侵使北美大陆东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气候
海陆分布
洋流
地形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及形成原因
2、不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
一是位于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二是非洲南部南纬 30°附近出现的热带草原气候。三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墨西哥高 原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
3、不在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热带沙漠气候 一是位于大陆东岸非洲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二 是南美洲大陆西岸分布到南纬4°附近、北美洲大陆西岸分布到北 纬33°附近的热带沙漠气候。三是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南亚塔尔 沙漠)的热带沙漠气候。 4、不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 一是北美洲大陆西岸分布到北纬33°附近的热带沙漠气候占据了 地中海气候分布的位置。二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三 是黑海北部分布到北纬44.5°附近的地中海气候。
气候向东部内陆延伸。 分布地区二:北美洲西岸的热 带沙漠气候延伸到33°N以北, 是由于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 响。
(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地区三:非洲大陆东岸 索马里半岛的沙漠的形成: 一是由于东北信风从亚洲大 陆吹来,干燥少雨;
二是夏季盛行来自非洲大陆的西 南风越过索马里,干燥少雨
三是夏季沿岸为上升流(索马里 寒流),使该地沿岸降温、干旱
(三)、气候特征特殊的气候类型:
1、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最热月不是7月,而是5月。

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世界上主要的非地带性气候包括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沙漠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主要受到地理位置、海洋流、山脉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北非等地。

它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而湿润。

这种气候是由于位于靠近副热带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受西风带影响,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相互影响产生的。

地中海气候的存在有利于农业发展,因为夏季长时间的日照和温和的冬季气候使得农作物生长期较长。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内部,如俄罗斯、蒙古和加拿大等地。

它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而干燥。

这种气候是由于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的地理位置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产生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存在造成了广泛的季节性温差,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但同时也适宜一些作物的种植,如小麦和玉米。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和东海岸、美国西北部和东亚地区,如英国、巴黎、纽约和东京等地。

它的特点是夏季温和而湿润,冬季温和而湿润。

这种气候是由于位于大洋西部和东部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产生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存在有利于农业发展,因为温和的气候和充足的降水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北部,如印度、孟加拉国和中国南部等地。

它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暖干燥。

这种气候是由于位于靠近副热带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气候的影响产生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存在有利于农业发展,因为丰富的降雨和较长的生长季节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亚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和亚洲中部,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新疆等地。

它的特点是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温暖而干燥。

这种气候是由于位于靠近热带地区和高山环抱的地理位置和沙漠气候的影响产生的。

亚热带沙漠气候的存在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因为干旱和高温的条件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总的来说,全球主要的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主要是由地理位置、海洋流、山脉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

非洲气候非地带性

非洲气候非地带性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

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表现
(典型地区)
思考: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
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十地形 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十地形
①四处热带雨林气候迎:风马达坡加十斯沿加岸岛暖的流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 雨林气候,原因:
大部分在热带,终年高温; 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海域有暖流流经。
⑤温陆区: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盆地状高原); 安第斯山南段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安第
斯山脉东侧的西风的 坡,降水稀少)。
【归纳】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分析方法
1.判定该地的纬度位置,确定其热量带,分析该地气温特点。
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终年寒冷,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亚寒带:500N~700N,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温带:400N或S~600N或S,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亚热带:300N或S~400N或S,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较大
热带:300N~300S,终年高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2.判定该地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确定其大气环流,分析该地的
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特征。
①低纬、高纬地区和中纬度的大陆西部地区受其所在的气压带、风带(三圈 环流)的控制(注意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②中纬度的大陆中部: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大陆性强。(冬冷夏热,气温
思考: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澳大利亚的南部、非 洲东南部为什么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草区: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 气候,但因为地势比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
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澳大利亚的南部,非洲东南部(副高、西风的交替控
制以及地形的影响)
思考:塔尔沙漠、南美西海岸热沙直逼赤道的成因分析。
年较差大、日较差大;降水总量少。) 大陆东部:季风环流的控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干冷)
3.判定该地地形、洋流等下垫面状况,分析其对气温、降水影响。
(参考导22探究点一)
作业:填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步骤提示】1.画出大洲界线; 2.分大洲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填写气候类型,每种
类型后加括号,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式。
③热沙区:塔尔沙漠(印度河平原)(西侧伊朗高原的 影响,降水少);南美西海岸热沙直逼赤道(秘鲁寒流 的减湿作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海岸的热沙直逼海 岸(寒流的减湿作用)
⑥亚寒带区: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 的缺失(南半球的该纬度带为海洋) ④温海区:西欧温海向北延伸至极圈、冰岛 气候南北差异(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 澳大利亚东南角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 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虽不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但 在温带地区,又能受到从洋面上吹来的西风的影响,就可以形 成温和多雨的温海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