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东南亚 南亚、印度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2、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3、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 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 多.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终年高温,一年 分热季、凉季和雨季三季。
10—5月南亚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 水少,形成旱季。其中10—2月气温较低,形成凉 季;3—5月气温较高,形成热季。
⑴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
应该是( C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⑵从乙地经丙地,前往
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4.地质——多火山、地震
①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平坦, 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小。 ④受季风活动的影响,降水集中 在夏季。
(4)南亚季风气候引起的水旱灾害
南亚地区的洪涝灾害
原因: 西南季风早来,晚退,
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 易造成水灾。
孟加拉国暴雨形成的洪水涌入达卡

水系特征 河网密布、支流多、河道弯曲
成 因 人为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河床抬高)
原因
河道占用 (河湖面积缩小, 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特殊性(一):
凉季:10月—次年2月
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 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凉季 热季 雨季 凉季
1、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
①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 什么多于东侧?
西侧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 坡,多地形雨

地理区域: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地理区域: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亚洲地理区域: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

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

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

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

北亚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非洲地理区域:非洲目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

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

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欧洲地理区域:欧洲有44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南欧指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

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讲课用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PPT课件

讲课用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PPT课件

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推动作用探讨
南亚和印度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 发投入。
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 争力。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工业智能化 发展。
未来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01020304南亚和印度工业将继续保持快 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经济重
要增长极。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工业发 展新趋势,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 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
力。
南亚和印度将加强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工业发展新高地。
06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交通运输布局规划 及挑战应对
交通运输布局规划原则和方法论述
布局规划原则
遵循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确保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需求相匹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 输效率。
01
03
气候变化对印度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04
印度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山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南 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则分别受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印度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状况
印度河流众多,按水源和地势可分成三大水系: 喜马拉雅山水系、半岛高原水系和沿海水系。主 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戈 达瓦里河等。
相信陌生人的推荐。
关注当地安全形势
了解当地的安全形势和旅游警 示,避免前往存在安全隐患的
地区。
04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农业发展状况比较
农业在南亚和印度经济中地位和作用
南亚地区农业在经济中占比较 大,是主要的就业来源和出口 创汇产业。

(中考地理)东南亚和印度

(中考地理)东南亚和印度

考点09 东南亚和印度考点热度★★★★☆一、东南亚1.位置范围(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属于五带中的热带。

(2)海陆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自然环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崎岖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河流湍急气候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两季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3.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2)意义: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人文环境(1)农业①农作物粮食作物:水稻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油棕、椰子、蕉麻(2)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本区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柬埔寨的吴哥窿,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鱼尾狮。

【名师点睛】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青海省,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

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在越南流入南海。

二、印度1.自然环境(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N~30°N,属于热带和亚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3)地形区:自北向南依次为喜马拉雅山地、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4)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人文环境(1)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

(2)农业(3)工业①发展过程:由过去的纺织、采矿业为主到现在的钢铁、机械制造、化学、棉麻纺织工业以及高科技领域,如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

②主要城市。

首都——新德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孟买;南部软件工业中心——班加罗尔。

(完整版)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

(完整版)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
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冬季南亚地区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东北风影 响,形成旱季;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地区,形成 雨季。 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风的成因是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与旱季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10°N~30°N, 70°E~90°E,热带和北温带, 板块位置: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
亡边界
2、范围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1988年8月20日: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发生里氏6.6级地震,造成至少 1450人死亡。 1991年10月19日:印度北部发生烈度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 2000人丧生。 1993年9月30日: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拉杜尔发生烈度6.0级地震,导 致1万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1997年5月22日: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发生地震,43人死亡,1000 人受伤。 1999年4月23日:地处北方邦喜马拉雅山的杰莫利发生里氏6.8级地 震,110人死亡,300人受伤。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者逾 8.6万人
喜马拉雅山 恒 河(印) 南坡(印度)
孟加拉湾
900E
➢下游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 后,流入孟加拉湾 ,大部分
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 国
3、河流 思考 3.印度河、恒河补给有何不同?
印度河
高山冰雪融水 为主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东亚、南亚和大洋洲之间,包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该地区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隔马六甲海峡与南亚相望,北与中国、印度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二、气候特点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在25℃-31℃之间。

该地区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候湿热。

台风频发,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对城市和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三、自然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金、银、铜、锡、水稻、橡胶、棕榈油等。

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国,菲律宾和泰国是重要的矿产资源输出国。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四、城市发展东南亚城市化进程迅速,主要表现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加速,东南亚很多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南亚主要城市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菲律宾的马尼拉、新加坡、泰国的曼谷、越南的河内、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等。

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了人口、财富和权力,成为国家经济和政治的中心。

五、环境问题东南亚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其中,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城市供水不足,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垃圾处理等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东南亚城市地理知识点涉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对于了解东南亚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南亚城市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 南亚、印度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 南亚、印度

雅鲁藏布江
发源地 印度河
主要流经国家
注入海域
西藏
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恒河
喜马拉雅山 印度、孟加拉国
位置: 范围: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印度河:西藏---塔尔沙漠(巴基斯坦灌溉水源)---阿拉伯海
河流:
恒河: 喜马拉雅山南坡---孟加拉湾
布拉马普 特拉河: (上游)雅鲁藏布江---与恒河汇合---恒河三角洲
(国家位置、首都) 范围: “南亚次大陆” 北部:喜马拉雅山南坡
南 亚
自然:
地形: 中部:印度河、恒河冲积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年代久远,长期外 力侵蚀,低矮起伏小;土壤肥沃)
河流:
气候:
板块缝合线: 雅鲁藏布江谷地
西高止山
德 干 高 原
东高止山
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河流
(1)在图中找到阿拉伯 海、孟加拉湾、印度河、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2)找出布拉马普特拉 河上游河段,说出其名称。 (3)观察这些河流发源 地、流经地和注入地。
a、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a、夏季 b、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迟(风力强) 降水过多---水灾 风与农业 c、西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风力弱) 降水不足---旱灾 d、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兴修水利工程(措施) b、农作物及其分布(见课本P31) c、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 a、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以上;亚洲耕地最多国) d、有利条件: b、土壤肥沃;水热充足 c、劳动力充足
思考探究:
1.描述南亚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北部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南部(德干高 原)从东西沿海向内陆减少,西侧沿海多于 东侧。 方法指导: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往往从空间分布(…多…少,或从… 向…逐渐减少)来进行描述,分布趋 势不统一的分别描述。

印度地理位置详细介绍

印度地理位置详细介绍

印度地理位置详细介绍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西滨阿拉伯海,北与中国、尼泊尔和不丹接壤,东北濒临缅甸。

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北纬8°4'到37°6',东经68°7'到97°25'之间。

下面将对印度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概况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总面积约为3287.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七大的国家。

国土自南向北逐渐收缩,呈现出狭长的形状,东西最宽处约为2933公里,南北最长距离约为3214公里。

印度境内包括了26个邦和7个联邦直辖区。

二、地形地貌印度地形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地形区域:北部和南部。

北部占据了整个印度国土的三分之二,包括了喜马拉雅山脉和恒河平原。

喜马拉雅山脉是全球最高的山脉之一,横亘在印度北部与尼泊尔、不丹接壤。

恒河平原是全球最肥沃的农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沃土,是印度主要的农业产区。

南部地区以德干高原为主,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湿润。

三、气候特点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境内的气候类型多样。

北部地区气候主要受到季风影响,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夏季风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吹来,带来了大量的雨水,主要降雨季节为6月到9月。

冬季风则从内陆吹来,较为干燥,主要季节为11月到2月。

南部地区气候相对稳定,气温较为温暖,雨量分布均匀。

四、河流湖泊印度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重要的是恒河、雅鲁藏布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

恒河是印度最神圣的河流之一,被印度教徒视为女神,沿岸还建有许多宗教圣地。

雅鲁藏布江是印度东北部的重要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印度和孟加拉国之后注入孟加拉湾。

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东部的主要河流,流经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

五、生态环境印度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拥有众多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是亚洲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保护了许多独特的动植物物种。

兰卡鲁国家公园、吉拉纳瓦拉国家公园和喀拉拉瓦国家公园等,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新课导入】 :
【01学习目标】 :1.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2.掌握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
【02知识呈现和学法指导】【背诵下图和划线部分】 知识点一:东南亚 (1)位置与范围
①位置重要性: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②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自然特征
人口稠密,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a .农业特征:以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b .工业特征:劳动力丰富廉价,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知识点二:南亚
(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的南部,南临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2)自然特征 ①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②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涝灾害频发;西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③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

(3)人文特征 ①人口:人口稠密,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

②经济: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印度软件产业蓬勃发展。

知识点三:印度
(1)主要地形区:图中a 喜马拉雅山脉、b 恒河平原、c 德干高原。

(2)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3)农业:图中b地附近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c地附近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

(4)城市:首都新德里,d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e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f班加罗尔是电子工业中心。

知识拓展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从印度洋吹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3)气候特点的影响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

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4)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为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其中孟加拉国洪涝问题最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03预习探究题】(2018·河南名校联考)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主要农产品或矿产与其出口最多的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
A.椰子—马来西亚B.蕉麻—泰国C.棕油—马来西亚D.天然橡胶—菲律宾
2.下列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独立前的经济结构比较畸形、单一B.独立后的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C.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国D.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都以农业为主
【05限时达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

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

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_月份。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纠错反思】
【精选作业】《》P——P第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