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筒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其核心筒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结构的灵魂所在。
核心筒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主要承重部分,通常包括楼梯、电梯和设备间等,承担着建筑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筒设计的功能1. 承重功能核心筒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之一,起到了支撑整个建筑的重要作用。
在地震、风荷载等外部作用下,核心筒能够有效地分担建筑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功能分区核心筒内部通常包含了楼梯、电梯、管道等功能区域,为建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便利。
良好的功能分区设计能够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升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3. 建筑外观在一些设计精良的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的设计往往也会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和风格。
通过巧妙地设计核心筒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使整个建筑呈现出独特的外观,成为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二、核心筒设计的研究现状1. 结构形式目前,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自重大、密肋开口的问题;而钢结构由于其轻、强、抗震等特点,也逐渐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
2. 抗震设防随着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抗震设计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目前,一些先进的抗震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已经被引入到核心筒设计中,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 绿色环保在当今社会,建筑的绿色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核心筒设计中,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结构设计中,成为了研究的新课题。
通过利用可再生材料、减少能耗等手段,使核心筒设计更加环保。
三、核心筒设计的优化与创新1. 结构优化通过结构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可以对核心筒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通过合理的构造布置和剪力墙设置,来降低结构的自重和提高抗震性。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

高层及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高层办公建筑及核心筒设计第一篇,超高层发展简介及办公设计基本要求第二篇、核心筒设计一、核心筒概述----分解核心筒二、平面设计三、竖向交通设计四、辅助空间设计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一、价值点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第一篇、高层及超高层简介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规模及有效率1、相关因素1)建筑场地2)投资规模3)使用要求4)有效使用效率5)建筑形体6)体型美学第一篇、办公设计基本要求客观设计2、有效使用效率1)防火分区(2000平方)2)消防电梯数量1500平方一台1500~4500平方二台3)超高层的特殊性3、经验建议综合上述因素,通常建筑高度与标准层面积选择参照如下:100米以内1500平方米100~200米2000平方米在250米左右时其标准层的面积为2200~2500㎡较为合适。
更高时应用”有效使用效率””建筑形体”来综合判定!超高层建筑由于纵向交通的关系,所需核心筒面积较大,而标准层面积一味地控制在2000㎡以内,势必造成使用效率的降低,不经济,同时也不利于办公空间的布置。
但如果平面规模过大,进深过大则内部交通流线组织、防火分区、疏散距离、建筑体形处理等将会出现问题。
第一篇、办公设计基本要求4、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实例:镇江超高层:38层1912㎡西安绿地中心48层2000㎡日本世贸中心:40层2458㎡香港中银:70层2030㎡东京阳光:60层3187㎡纽约世贸中心:110层271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0层3364㎡二、高层办公建筑深进尺度、层高及净高1、办公室尺度第一篇、办公设计基本要求>20m (超深度空间)通道宽11~19~(深度空间)4~5m (浅度空间)6~10m (中度空间)尺度控制经验值:根据使用功能、建筑规模、有效使用面积数、室内空间尺度的重组灵活性与实用性,自然采光的环境卫生、视觉空间感受等综合因素,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房间进深尺度以10~15m 为宜。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办公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展现着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而在这些高楼大厦的内部,核心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建筑的心脏,为整个办公空间提供着关键的功能支持。
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筒通常包含了电梯、楼梯、卫生间、设备用房等垂直交通和服务设施。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以及空间品质。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电梯系统在核心筒中的重要性。
电梯是人们在高层建筑中垂直移动的主要工具,其数量和布局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使用人数以及功能需求进行精确计算。
如果电梯数量不足,会导致高峰期人员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而电梯数量过多,则会占用过多的核心筒面积,降低可使用的办公空间。
此外,电梯的速度和分区设置也十分关键。
对于超高层建筑,通常会采用高速电梯,并进行分区运行,以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
楼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在核心筒设计中同样不容忽视。
根据建筑法规的要求,楼梯的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
楼梯需要布置在合理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同时,楼梯间的防火设计也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卫生间的布局也是核心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卫生间的数量要满足使用人数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到男女比例的差异。
其位置应尽量靠近办公区域,方便人们使用,同时又要避免对主要交通流线造成干扰。
此外,卫生间的通风和排水设计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清新,而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异味和堵塞等问题。
除了上述功能区域,核心筒还容纳了各种设备用房,如空调机房、配电室、消防泵房等。
这些设备用房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运行要求、维护便利性以及对周边空间的影响。
例如,空调机房需要靠近空调风道的布置,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阻力;配电室要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以降低线路损耗。
在核心筒的平面布局方面,常见的形式有中央核心筒、偏心核心筒和分散核心筒等。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分析
然而,地震对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造成的损伤不容忽视。震后修复是提高结构 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学者们针对震后修复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同的修复策 略和措施。例如,采用碳纤维布、钢支撑和复合材料等对核心筒进行加固和修复, 提高其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设计理论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设计理论
结论
然而,对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抗震性能和设计理论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 一步探讨。例如,地震作用下的核心筒损伤机制和破坏模式仍需深入研究;震后 修复过程中材料、技术和经济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也需要更多;同时,随着高层建 筑的不断涌现,新型材料和结构体系的应用对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设计理论提出 了新的挑战。因此,未来研究应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耐 久性提供更多有益的见解。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对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通 过分析可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具有较高 的强度和延性,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同时,震后修复也是提高结构安 全性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中,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合理选择核心筒 的截面尺寸、配筋方式和构造措施,以提高其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 其设计理论研究
01 引言
目录
02 背景
03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 震性能分析
04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设 计理论
05 结论
引言引言随Fra bibliotek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结构安全性问题备受。其中,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地震是一种常 见的自然灾害,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对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抗 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层办公建筑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建筑类型,其核心筒设计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筒是高层建筑中的垂直支撑系统,承担着支撑楼层荷载、抗侧向力及垂直荷载传递等重要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核心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现代核心筒设计越来越注重结构的合理性、节约材料和提高建筑性能。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美学和功能需求,使其在城市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于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筒设计的技术特点、挑战和影响因素,不仅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还可以为未来的核心筒设计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是建筑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课题,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效率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挖掘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创新方案。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和支持,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支撑系统,承担了整个建筑的重量和荷载,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核心筒还是建筑中的垂直交通和管道系统的支撑结构,为建筑内部提供了通风、照明、消防等重要功能。
核心筒设计的合理与否,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率和灵活性,影响到租客和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要保证核心筒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中能够安全运行;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设计出满足租客和员工需求的核心筒结构。
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

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超高层住宅核心筒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重和保护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功能。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土地资源的紧张,超高层住宅的建设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的承重能力对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材料和结构的研究,可以确保核心筒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外力的作用,并保持建筑整体的稳定。
其次,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还涉及对抗震性能的研究。
地震是国内许多地区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特殊的结构形式,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研究核心筒的抗震性能,可以改善超高层住宅的抗震能力,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全。
第三,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还包括对消防安全的研究。
超高层住宅由于高度较大,往往存在难以疏散和救援的问题。
因此,研究核心筒的布局和通道设置,以及消防设备的配置,可以提高超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性,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此外,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还关注节能和环保问题。
超高层住宅在城市中占有较大的面积,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通过对核心筒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研究的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在抗震性能方面,通过优化核心筒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采用新的结构形式,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节能环保方面,通过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总之,国内超高层住宅核心筒的研究是为了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抗震能力、消防安全以及节能环保性能。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的城市中,对核心筒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并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进步。
高层办公建筑与核心筒位置研究

Gas Company TowerSOM,55F
底层
标准层
24
底层
标准层20四.偏源自心筒-不规则平面21项目名称
SBS Broadcast Center KPF,13F
ADIA Headquarters KPF,42F
底层
Hong Kong Electric Company Head Office Redevelopment KPF,13F
标准层
22
项目名称
标准层
14
项目名称
388 Market Street.jpgSOM,26F
底层
Millennium Tower,Tokyo Foster,170F
ARAG Headquarters Foster,30F
标准层
15
项目名称
Commerzbank HeadquartersFoster,53F
底层
标准层
Sony Center-Deutsche Bahn Tower Murphy/Jahn,26F
标准层
13
项目名称
Neues Kranzler EckMurphy/Jahn,16F Sony Center-Sony European HeadquartersMurphy/Jahn,11F
底层
Sony Center-Esplanade Apartments Murphy/Jahn,12F
高层办公建筑与核心筒位置研究
1
一.中核心筒-矩形平面
2
项目名称
Bank Headquarters KPF,13F
Shanghai Financial CenterKPF,95F
底层
标准层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城市的地标,因此其设计和建筑质量对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设计与结构将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设计质量,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参考。
一、核心筒的作用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支撑和连接系统,其主要作用包括:1.支撑建筑的重量和承受风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地基;2.提供垂直通道(如电梯、楼梯、通风道、管道等)以及水平通道(如走廊、过道等);3.为建筑提供稳定的结构,防止倾斜和震动。
由于核心筒承载了如此重要的功能,其设计和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筒的设计原则1. 结构安全性:核心筒所承受的荷载非常巨大,因此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压、抗弯和抗震能力,以确保建筑在各种外部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2. 功能性和灵活性:核心筒不仅是建筑的支撑结构,还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内部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通道的布局、使用空间的合理分配以及通风、排水等方面的设计。
3. 施工可行性:核心筒的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可获得性、施工工艺、成本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 节能环保:在核心筒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包括采光、通风、空调等设计。
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还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三、核心筒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建筑实践中,一些问题在核心筒设计中普遍存在:1.设计单一:一些建筑师仅将核心筒作为建筑的支撑结构来考虑,而忽略了其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就导致了一些高层建筑内部空间规划不合理、通道设计繁琐等问题。
2. 结构设计缺陷:一些核心筒结构存在缺陷,包括刚度不足、抗震性能不佳、施工质量问题等。
这就给建筑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合一前室,将在全国范围内被采用。
(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 剪刀梯公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 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模块
将核心筒分成若干模块,固化
新规楼梯模块
剪刀梯一:21.33㎡
剪刀梯二:21.87㎡
电梯模块(新旧规一致)
常用(建筑高度33m以上住宅)
极限(建筑高度33m以上住宅)
两部电梯: 1、一部消防电梯,载重量1000KG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同时考虑无障碍) 2、一部普通客梯,载重量1000KG
两部电梯: 1、一部消防电梯,载重量1000KG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同时考虑无障碍) 2、一部普通客梯,载重量650KG
当层高为2.8m时,19层住宅可以只设一部疏散楼梯。
19(层数)x2.8(层高)+0.3(室内外高差)=53.5<54
建筑高度:平屋面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超过十八层,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 阳台或凹廊连通,只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方式不再可行。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 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强条)
模块建立、 旧核心筒 模块组合
标准化
分析
成型
1、梳理出新旧规范所有条目
2、逐条解读,对比
3、找出差异,并分析变化、可 能性
1、将核心筒分成若干模块
2、对照规范所规定尺寸对各模 块进行精细化搭建,标准化
3、尺寸确定时兼顾可拼接原则
1、梳理出旧规范常用核心筒 1、遵守规范
2、对照规范逐个核对
2、实验拼接的所有可能性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用建筑高度的概念, 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用层的概念。
楼电梯配置数量要求(新规)
建筑高度
多层住宅 h≤21m
楼梯
一部 (可开敞)
电梯 不设
多层住宅 h≤21m
一部
设
(封闭)
多层住宅 21m<h≤27m
一部 (封闭)
一部
二类高层住宅 27m<h≤33m
一部
一部(兼
(封闭) 消防电梯)
消防栓模 块
加压送风 井模块
1、21m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 2、以上消防栓可选用140或160厚的薄型消火栓嵌墙安装,以节约空间,薄型消火栓背面一般可以保 证有一层钢筋及其保护层的厚度 3、贴水井布置的消火栓可以将竖管放入水井
核对
用新规检验原有常用核心筒
旧规常用核心筒!
用新规重新检验!
楼梯
一部 (可开敞)
电梯 可不设
小高层住宅 七~十一层
一部 (可开敞)
一部
中高层住宅 十二~十八层
高层住宅 十九层~100m
一部 (封闭)
两部 (一部兼消 防电梯)
一部剪刀梯
两部
(防层住宅 100m以上
一部剪刀梯
两部
(防烟) (一部兼消
或两部楼梯 防电梯)
新规: 2015年——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旧规: 2015年——GB50016-2014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疏散楼梯窄处需 要调整为2.4m
二类高层住宅 33m<h≤54m
一类高层住宅 54m<h≤100m
一部 (防烟)
两部 (一部兼 消防电梯)
一部剪刀梯 (防烟) 或两部楼梯
两~部 (一部兼 消防电梯)
超高层住宅 h≥100m
一部剪刀梯 (防烟) 或两部楼梯
两部 (一部兼 消防电梯)
楼电梯配置数量要求(旧规)
住宅层数
多层住宅 七层以下
担架电梯尺寸尚无统一规定,故参考上海《住宅设计标准》
1、多层及以上住宅应设置电梯。当为中高层及以上住宅时,其轿厢尺寸不应小于1.40m(x)1.10m
2、十二层及以上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电梯的轿厢尺寸不应小于1.60m(x)1.50m
其他模块(新旧规一致)
管井模块
1、以上尺寸为电气工程师和水工程师提供,21m以下住宅不需设置管道井。 2、关于强弱电井合并以进一步节约空间的问题留待后续研究
旧规楼梯模块
剪刀梯一:19.71㎡
普通疏散楼梯:12.22㎡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 中一边设置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2、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住宅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净宽不得小于1.30m 3、户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考虑门框,户门及楼梯门不应小于1.0m) 4、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剪刀梯三:22.95㎡
剪刀梯四:21.72㎡
普通疏散楼梯一:13.26㎡
普通疏散楼梯二:14.04㎡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 中一边设置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2、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住宅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净宽不得小于1.30m 3、户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考虑门框,户门及楼梯门不应小于1.0m) 4、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新规相关变化点:6.4.11—4 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强条)
3、找出淘汰的、可改用的、 3、选出优质、适合新规范的、
可沿用的
可推广核心筒
规范
梳理新、旧规范,找出差异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演化:
第一版:1995年——GB50045-95 第二版:2001年——GB50045-95(2001修订版) 第三版:2005年——GB50045-95(2005版) 第四版:2015年——GB50016-2014 (高规和低规合并)
基于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核心筒研究 GB50016-2014
联创国际 城居院 六部
核心筒设计思路
固化相关 模块
确定组合 原则
依据规范 组合
核心筒是多样的,但将其拆分的若干模块(楼梯、电梯、管井、消防栓)都是固定的;其多样在于组合, 我们的工作关键在于寻找组合原则,并依据规范生成
关于新规变化
规范梳理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