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栅格技术及我军通信栅格建设研究
4CISR全球信息栅格网设想

4CISR全球信息栅格网设想以下是4CISR全球信息栅格网设想文章:“全球信息栅格网设想”的概念是在美军4CISR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简单来说,4CISR系统是保证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部队人员和武器实施指挥控制的“人-机系统”,其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分系统,就像人的“大脑”“神经”和“耳目”,把各种作战力量、各个战场及其子系统紧密地连为一体,形成了强大的军事优势。
请看:1999年3月27日晚8点,美1架F-117隐身飞机在科索沃上空中弹,其弹射座椅和救生背包中的卫星定位装置,立即向美军EC-130E空中指挥机发出遇险信号……旋即,意大利联军指挥中心和五角大楼均收到救援信息;几分钟后,装有百名特战队员的6架直升机前往营救;3小时后,营救队员发现了F-117飞行员用特制闪光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用悬索将飞行员救起,飞回基地。
这是发生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真实战例,从中人们可以深深感受到4CISR系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战争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加速器。
尽管4CISR系统一时之间独领风骚,但实战中美军发现,4CISR系统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先天不足”:美军以往的天基、空基、地基和海基的信息系统大都是专用系统,互不兼容,可以直观地形容为一片相互没有联系的“烟囱群”。
4CISR 往往“各自为战”,且只能处理通过计算机通信联网的信息,而对其它设备的数字化信息,比如战场前端的传感器、作战要素的射击系统等,就不具备兼容共享的能力。
美军提出,要谋求“全时、全维的信息优势”。
但4CISR系统显然还缺少如此高效、直接的战场信息转化能力。
同时,4CISR信息网本身的闭塞与狭窄,也制约着系统的功能发挥。
国际互联网已经链接了全球各个领域,但4CISR系统却无法达到这样的程度,不能把信息网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节点,更无法实现全球范围的联网。
如前面提到的营救F-117飞行员,必须借助北约的4CISR系统。
为了克服4CISR系统的这些“先天不足”,美军于1999年首次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栅格”的倡议,并于2000年3月,向国会正式提交了启动GIG项目的报告。
全球信息栅格建设对我军的启示

摘
要
为 了实现全球 范 围内的资源共享,美军提 出 了全球信 息栅格技 术。深入研 究全球信 息栅 格技 术对
于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 推进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体的新军事革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从全球信
息栅格的概念、组成和功能入手 ,研 究 了美军的全球信 息栅格 建设的 实现和 发展 ,井 深入 分析 了全球信 息栅格 建设对我军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信 息栅格 ;体 系结构 ;网络 中心战 T33 P9 中圈分类号
全球信息栅格 ( l a I o ao r ) Go l n r t nGi 是美军 b fm i d
收 稿 日期 : 06 l—6 2 0 一01
作者筒介 :谢 晓霞(9 0一) 18 。女 ,硕 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 ; 军事综合信 息网络 管理 与规 划。
维普资讯
1 1 GI 概念 . G
谋求 同样能力的企图。 GG由各种通信卫星、通信飞机、数据传输链 I 路 、微波中继站 、地 面光缆 、无 线 电台、作 战地 域 网等通信基础设施 ,以及各 种计算机 、存储器、 网格软件平 台、数据库 、地理信 息系统等计算信
息设施组成 。具有 广域分布 、无 缝连接、动态扩 展和高度集成的特点。
T eEn ih e m e to ra m y b h o a n o m a in Grd h l tn n fOu r y t e Glb l f r t i g I o
X eXio i S n ia i a xa , o g Hay n
(. i nC m u i t nIstt,X 1 16 h a IX o m nc i tue i 70 0 ,C i ; a ao n i n a n
军事卫星通信论文(2)

军事卫星通信论文(2)军事卫星通信论文篇二《基于信息栅格技术的军事卫星通信问题研究》摘要:栅格技术具有资源范围广、分布性强、异构性复杂的特点,已成为各军事强国军事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该文介绍了信息栅格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美军GIG的特点,针对我军信息栅格与卫星通信一体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栅格;卫星通信;GIG1 信息栅格技术的介绍在1999年出版的《栅格:未来计算结构的蓝图》一书中,美国科学家伊恩・福斯特首次提出信息栅格的概念。
该书对信息栅格的定义是:信息栅格是构筑在internet上的一组新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更多资源、功能和交互。
人们设想把自己的计算机插入信息栅格,像从电力栅格中获得电力资源一样获得所需各种信息资源,于是产生了栅格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广泛应用。
信息栅格的特点是使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广泛,且具有很强的分布性、更复杂的异构性;使体系对资源的共享更具有目的性;引入虚拟组织的概念,且组织的构建具有动态性和可伸缩性;强调协同解决问题(协同工作)的能力及服务的有序性和可控性。
2 信息栅格技术的军事应用美军的C4ISR系统在指挥控制、预警探测、情报侦察、信息对抗与信息传输、保障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但在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实战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无法实现全球网络联网,对现代战场上产生的大量信息的加工能力不足,在联合作战中无法实现诸作战力量、作战系统、作战单元之间的互连、互通、互操作。
1999年,美军发布《国防信息基础设施主计划8.0版――实现GIG》,提出建设全球信息栅格(GIG,GLOBAL INFORMATION GRID),这是全球首个军事信息栅格的实例。
为了保证美军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始终保持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和全球作战优势,美军全力打造GIG。
经过多年发展完善,GIG已经成为美军的军事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可实现美军在全球任意地点、不同需求用户之间应用程序的互联、互操作。
信息栅格技术发展浅析

网络为中心 , 向服务 , 面 动态 、 开放 、 不断演进 的 GG体 I 系结构构想 , 进一步指导未来 GG的开发与研 究。 I ( ) 施 GG 的研究 计划 3实 I
近年来 , 美军启动并实施了多个 GG领域 的重 I 大研究 计划 , 主要包 括 : 信息 传输 分发 领域 , 括 包 “ 全球信息栅格o u e n t spa e , nd t o c pt nr d c d i hi p r a he c n e s,c a a t rsis,a d pr s c s c n enig t e tc n l ge f h r ce itc n o pe t o c r n h e h oo i s o
动化 、 拟 化 、 务 化 、 性 化 、 能 化方 向发 展 , 虚 服 柔 智 将 成 为构 建 网络 中心环 境 的重要 支撑 。
1 美 军 全球 信 息栅格 ( I 发 展概 况 G G)
1 1 GI . G概 念
为了推进 网络中心化信息系统的建设 , 全面获
取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 , 美军
第 2期 21 0 1年 4月
I鼋; 簟研雹 鼋 瞎碍权
Ju n lo AEI o ra fC T
V l 6 No 2 0 _ . Ap . 2 r 011
信 息栅 格 技 术 发 展 浅 析
阮 飞 . 王 源
(. 1 中电科技 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
2 中国 电子科 学研 究院 , 京 . 北
信息栅格技术的发展 , 涉及 的通信基础设施技 术、 计算基础设施 技术 、 支撑 服务技术 、 息安保技 信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作者:王金帼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7期摘要: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军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构建军事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本文针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从军事信息安全内涵、面临的威胁等方面分析,并对发达国家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做法作进行梳理,从而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工具,切实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认识。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战争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世界新军事变革促使军队结构趋于一体化,传统的军、兵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由“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发展到“多军、兵种联合作战”。
军队信息化建设正是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改造军队,提高军队开发、利用和控制信息资源的能力,全面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使之具有适应信息化、联合化战争要求的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
应从信息技术应用、军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军队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入手,打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实现军事人员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及战场信息化、军事活动信息化等军队形态的信息化。
信息化军队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军队形态,是规模小、质量高、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由新型军事人员构成,以信息力为作战力,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网络化、知识化、一体化武装集团,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一)在信息网络化战场中实现信息与能量的融合现代战场将不再出现以往的短兵相见,而是完全由信息指挥和控制的网络化战场,武器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时代的热兵器或机械化兵器发展成为今天的信息化装备,既由各种信息作战的信息平台、单兵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网络化战场的基础设施、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作战的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等组成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扩展为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硬杀伤和软杀伤武器,在完备的基础设施上,联结网络,通过信息获取系统、传输系统、处理和利用系统、部队行动系统、保障供应系统的中心环节C4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统筹的展开工作,为系统提供了“覆盖到面、连接到线、渗透到点”的网络功能。
军事信息栅格

三、军事信息栅格的组成
传感器栅格:确保获得战场感知优势,力求最大
限度获取战场信息,掌握战场态势。
信息共享栅格:由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组成,
将传感器栅格和武器平台栅格紧密结合,提供所需 的信息传输能力和计算能力。
武器平台栅格:任务是有效利用战场感知信息达
到预定的作战效果。
四、军事信息栅格的主要功能
本节内容
通信指挥基础
1
军事信息栅格的由来
2
军事信息栅格的概述
3
军事信息栅格的组成
4
军事信息栅格的主要功能
两个小问题:
信息通过什么来互通与共享呢? 答案是:网络。
什么样的网络能实现信息最大限度的 互通与共享呢?
答案是:栅格。
一、军事信息栅格的由来
栅格这个名词是从电力输电网而来的。 从空间拓扑上看,栅格是由一组纵横交叉的 线连成的几何图,从物理存在上看,有提供 电力资源的电力栅格、帮助判别地理位置的 地图栅格、由各种交通工具和道路组成的运 输栅格。
C4ISR指挥信息系统没有实现 全球网络化;
原因2
C4ISR指挥信息系统没有实现 对大量战场信息的加工;
原因3
C4ISR指挥信息系统无法实现 设备兼容。
一、军事信息栅格的由来
二、军事信息栅格的概述
军事信息栅格的定义:
军事信息栅格是一种通信传输、计算环境、 信息服务和作战应用等栅格的综合体,是栅格化 军事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的集合。
一、军事信息栅格的由来
❖ 全球信息栅格
全球信息栅格
(Global Information
Grid),简称GIG, 就是由可以链接到 全球任意两点或多 点的信息传输能力、 相关实现软件和对 信息进行传输处理 的操作使用人员组 成的栅格化信息综 合体。
全球信息栅格通信能力建设研究

全球信息栅格通信能力建设研究作者:贾秀权王玉宝秦继华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03期摘要:全球信息栅格(GIG)是美军全力打造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是未来网络中心战的基础。
深入研究全球信息栅格对提高我军信息化水平,推进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体的新军事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全球信息栅格概念、发展规划、体系结构入手,重点对GIG通信能力建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GIG通信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并与传统OSI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了GI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信息安全建设。
最后,给出了GIG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GIG;军事信息化;通信能力;OSI中图分类号:TN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09)03-050-04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Building of Global Information GridJIA Xiuquan,WANG Yubao,QIN Jihua(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Beijing,100041,China)Abstract:Global Information Grid (GIG) is the militar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American army going all out for it,it is a technical vehicle of future network center warfa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a profound study of the GIG so that new military revolution can be propelled.This paper commences with the concept,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systematic architecture of GIG,and mainly analyses building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GIG:Firstly,the model of layered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of GIG is analysed,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conventional model ofOSI.Secondly,building of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of communication safety information are researched.Finally,the paper gives several proposals on GIG abou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or our army.Keywords:GIG;military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ability;OSI0 引言全球信息栅格(GIG)是在全球范围内工作的一个超大规模信息系统,是新时期、新战略、新思想下的产物[1]。
信息栅格技术及其应用探究

}
.
全 “
: }纭 舰 艇 ’ ”
2 信 息 栅格
信 息 栅 格技 术 是基 于 对 自动誓 飞系统 的I 互 操 l 化 信 息 C 互通 ‘C l I l I 作 和端 到 端 的一 体化 能 力 产生 的 。在 军 事领 域 ,它 可 以 将 在全 球 范围 内 的计 算机 网、 传 感器 网 和武 器 平 台网连 为 一体 ,成 为 一个 综 合 的 网络 系统 ,在这 个 系统 中 ,根 据 用户 的要 求 ,通 过 可 以互通 互操 作 的 网络 集 成 ,来连 接从 传 感器 和 卫星 ,到展 开 的 陆军 、海 军 和 空军 的士 兵 情 况、战 场 情 况、 武器 装 备情 况等 一切 要 素 ,获 得 信息 优势 。 同时 ,信 息栅 格 网 要 支援 保 障所 有 国 防部 门、 国
F A , u n .#e J O 9C/) R W# /D/4 O L ,na a / h
Abta t h Goa n om t n r ( I) i h Mlay ltoi nom t n ytm h h s ee pd y m ra am src :Te l l fr ai G i GG s e i r Ee rn I r ai S se w i i vl e b A ei n r y,ad s h b i o d t i t c c f o c d o c n i e t
作 ,通 过 它 ,可 以完 成 , 以及 人 、机 、网之 间 的交 互作
用 ,达 到 情 报 信 息 之 间 的 互 通 和 融 合 … 。
全球 信息栅 格 ( G) 体 系结 构 包括有 GI 各组成 GI 的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GIG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Our Communication GridZhiyuan Chen1, Weidong Ke2,Bo Hu31,3. The Second Artillery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2. The 9601st factory of the PLA.Abstract: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grid (GIG) status and related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ilitary communication needs of the combined operati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IG, some view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military communication grid are put forwar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broadband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network centric warfare; information grid;military communication全球信息栅格技术及我军通信栅格建设研究陈志元1,柯卫东2 ,胡波31,3.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85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1工厂,北京,100085摘要:在介绍美军全球信息栅格(GIG)现状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我军遂行联合作战对军事通信的需求,针对信息栅格的飞速发展,提出我军通信栅格在基础设施、传输宽带、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建设思考,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中心战;信息栅格;军事通信1 引言全球信息栅格是美军全力打造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是美军网络中心战的基础。
网络中心战要求对信息栅格、指控栅格、武器栅格以及作战保障栅格进行全面的一体化设计[1],以极大提高作战能力。
信息传输是网络中心战实施的基石,深入研究全球信息栅格对提高我军信息化水平,推进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体的军事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介绍美军全球信息栅格的发展背景、现状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我军遂行联合作战对军事通信的需求,针对信息栅格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出我军通信建设的几点建议。
2 GIG及相关技术为遂行网络中心战,取得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美军提出建设和发展全球信息栅格(GIG),它是综合技术的系统集成,也是一种顶层设计或战略规划。
GIG 是由全球互连的一组端到端的信息能力、相关过程和专业人员组成的栅格化信息综合体,旨在收集、处理、存储、分发和管理信息,以满足作战人员、决策人员和支援人员的需要。
GIG在体系结构上改变C4ISR系统纵向一条线或组网一个面的链接模式,按照联合作战体系结构,科学地连接成一体化的系统,建立栅格状的信息网系,从结构上为实现全球任意点、不同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环境条件;在系统组成上,GIG 将系统分为基础、通信、计算、全球应用和使用人员五个层次。
基础层次包括体系结构、频谱分配、法规标准、管理措施等;通信层次包括光纤、卫星、无线通信以及国防基础信息系网、远程接入点、移动用户管理业务;计算层次包括网络服务、软件管理、各类数据库和电子邮件;全球应用层次包括全球指挥控制-130-系统、全球战斗支持系统,日常事务处理程序以及医疗保障系统等;使用人员层次包括海、陆、空、天军及特种部队等;在技术体制上,GIG包括了多种专用或租用的通信计算机系统和设备、各种软件(含应用软件)和数据、安全服务设备,以及有助于谋求信息优势的其他相关技术;从处理程序上看,GIG可区分处理各类信息的优先等级等。
美军认为,信息交换需求应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在GIG中信息交换的需求量依次为武器控制(约占1/3)、指挥控制(约占1/5)、非战争的军事行动OOTW(约占1/5)、战场防护、情报、侦查与监视、通信与计算以及勤务保障等[2]。
随着GIG的不断推进,其发展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图1为GIG体系结构框架。
图1 GIG体系结构框架图3 军事通信需求网络中心战是通过部队网络化和发展信息优势而实现的军事行动,是同时发生于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及其交互空间的战争。
高新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现代战争诸要素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成为可能,通过全球新栅格(GIG)将各军兵种现有和将来可能有的陆基、海基、空基、潜基等各作战平台融合为一体,使战略、战役、战术等层次上的不同作战指挥单元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指挥体系,通过彼此关联的网络系统构成了相互渗透、互为依托的一体化作战指挥布局。
从情报侦察、目标定位、指挥控制到效果评估,都力求精确,最终实现以最低的代价达成最佳的战场控制效果。
在目标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反馈作战平台—完成火力攻击—打击目标效果评估的整个闭环过程中,通信栅格是关键和基石。
目前,为满足GIG对通信的基础建设和联合作战军事任务对信息传输能力的要求,我军军事通信栅格需求表现在:(1) 应建设一体化的天、空、地等多维立体保障通信网络,以满足“扼美制台、周边主导”作战的大范围通信保障需求;(2) 建设大容量高速传输通信网络,以满足现代战场对指挥、情报、预警等视音频、图文等大数据传输需求;(3) 建设高机动随遇接入通信网络,以满足大范围机动作战、信息随时接入的通信需求;(4) 建设多数据链综合集成通信网络,以满足海陆空联合作战对多业务多信息快速分发需求;(5) 建设资源管理透明智能的通信网络,以满足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的需求。
4 我军通信栅格建设研究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体系之间的对抗,我军应根据美军GIG的提出背景、军事用途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军作战任务和联合作战对通信栅格的通信保障需求,为打赢高技术战争,规划和加强我军GIG中的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从美军GIG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我军现状,我们应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4.1 基础设施栅格化建设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诸兵种的联合作战,涉及多维的战场空间。
信息传输基础设施是实现我军GIG综合信息集成系统的关键。
它连接传感器到射手之间的整个作战要素、平台,担负着多异构网的互连互通、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数据传输、各作战平台的无缝连接、各指挥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桥梁,如图2所示。
因此,我军应根据通信基础现状及薄弱环节,建设各作战要素之间多路由、多层次的端到端无缝服务的传输路径,以最大限度地压缩“烟囱”式信息传递结构的高度,使之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构建海、陆、空、天、电、潜立体交叉式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栅格化信息传送,为多兵种的协同作战,提供有效的信息传输保障,是我军信息栅格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图2 多维作战示意图-131-4.2 信息传输宽带化建设为完成多维、立体、快速的信息传输保障,实现各作战节点之间栅格化信息传送,通信网的建设必须满足联合作战对大容量信息传输的要求。
未来的信息化联合作战,是以宽带、大容量、数字化的网络传输能力为基础和前提。
目前,从信息感知到火力打击闭环过程中的各阶段,大量的侦察信息、图文命令、飞行控制、毁伤视频、远程遥感、评估分析等大容量数据都需要快速、准确、可靠和安全传送,没有宽带化的高速信息传输路径,很难形成多网一体的综合集成应用。
因此,在加强基础设施栅格化规划的同时,应充分注意有线、无线多种手段,陆基、空基、天基等多位空间中通信网的宽带化建设,缩短传输时延,真正实现端到端的信息优势服务。
4.3 服务资源整合化建设网络中心战通过GIG将分散配置的作战要素集成为网络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作战力量体系和作战保障体系,实现各作战要素的战场感知共享,最大限度地将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达成整体作战效果。
因此,我军应根据联合作战特点,整合各类通信资源,避免资源重复配置和重复建设,加强顶层规划,统一各军兵种异构网互连互通互操作中各种相关技术标准,减少内部专装构件,提高全网通用构件应用率,以实现各军兵种的通信服务资源共享、共用,互为一体,达成通信网服务的优化和便捷。
4.4 事件响应动态化建设GIG建设的宗旨就是满足不同作战要素、作战节点对信息传输的不同服务需求。
不同的作战阶段,联合成一体的各作战平台传输的各种信息量各不相同,数据的采集、处理、分发的投递传送也不等,“国防部应提高接受、存储、分发和使用数字化技术信息的能力[3]”。
因此,通信网的建设应根据不同的服务事件可动态、自适应、快速进行资源调配响应,以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达成事件响应实时化需求,实现通信资源利用科学、高效、合理和高度共享。
4.5 通信服务订单化建设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联合作战中各要素对信息传递运行机制和服务等级各不相同,作为信息传递栅格化平台,通信服务应依据应用不同而不同。
因此,我军在信息栅格建设中,应视通信应用为“实体服务”,达到“模块化编制、标准化存储、全寿命管理、电子化交付和电子化阅读[4]”的订单化基本要求。
加强服务标准的统一,在消息标准、链路格式、投递方式、交换机制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各传输资源平台在提供通信服务上达到订单式的事件响应机制,使各种请求得到快速、移动、高效的精准服务。
5 结束语GIG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美军各方的广泛认同,其体系结构版本由原来的1.0版发展到现在的2.0版[5],目前仍在发展和修订。
GIG的建设与加速发展给世界新的军事变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为作战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形式提供适当的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了一整套增值功能来支援信息的处理、存储与传送,并实现人网互动、网络管理、信息分发管理、信息保障等功能的最优化。
未来联合作战,电磁环境复杂多变,参战单元众多,我军应根据国情和军事通信的迫切需求,尽快构建空、天、地、海、潜等多维的、纵横交错的、人网一体的无缝通信网,实现信息栅格化传送,满足联合作战信息传输需求。
参考文献[1] 童志鹏.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2] 潘学俊. 军事评论:“全球信息栅格”解开神秘面纱. 2003.7.10.[3] 朱兴动. 武器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4] 杨小牛. 通信电子战——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网络杀手.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5] 孙义明,薛菲等. 网络中心战支持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作者简介陈志元男,1967年生,四川夹江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军事通信、系统集成和装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