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修辞手法:拟人
如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拟人的概念:拟人,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叫做人格化。
2、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2)把植物拟人化;(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3、拟人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生动;(3)表意丰富,更利于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亲切感,还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
4、拟人句的三个特点
(1)所写的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2)不能出现比喻词,如“好像”“好似”“如同”“犹如”等。
(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比喻是本体像喻体,本体与喻体之间相似,但不能是同一事物。
拟人是把某物当人写且且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
物比作人也是比喻。
5、方法:
(1)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例句: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春天到了,小燕子匆匆忙忙地赶回来报信。
(2)让人跟描述的事物对话。
例句:赵大叔推开它,用一个指头指着它的脑门说:“你呀,就爱占便宜!”
(3)完全把事物变成人来写
例句: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累弯了腰。
老师的总结讲话,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打响了。
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拟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拟人)一、什么是拟人?1、定义: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
2、作用:运用拟人这一方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3、比较下面每一组的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更好。
小溪哗啦啦地流着。
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
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
我喜欢写日记,每天晚上都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本上。
日记本是我的好朋友,每天晚上我都要向他倾诉自己的心声。
啄木鸟伸出尖尖的嘴巴把大树皮下的虫子吃了。
啄木鸟医生用自己的“镊子”把大树肚里的虫子取了出来,大树开心地笑了。
二、如何使用拟人手法?1、增加人的称呼。
松树爷爷屹立在寒风中。
春天来了,柳树姐姐在风中翩翩起舞。
每天早上,太阳都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新的一天。
2、用人的动作代替物的动作一阵微风吹过来,树叶沙沙作响。
伴随着微风的节奏,树叶开始欢快地唱起歌来。
一阵微风吹来,花儿左右摇摆。
可爱的花朵们在微风中笑弯了腰。
雨滴打在雨伞上,顺着雨伞的边缘慢慢滴了下来。
3、判断一下,下列句子是不是拟人句。
小狗像疯了似的汪汪地叫着。
()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一阵风儿吹来,树叶儿在风中轻轻地摆动。
()雨滴像顽皮的小孩子,从雨伞上滴下来。
()三、用拟人手法改写下列句子。
1、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很漂亮。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漂亮极了。
2、春风吹,杏花开了。
3、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一、大声读一读1、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一个个红石榴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叶后面对你笑。
3、宁静的夜里,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4、小溪带着落叶一块儿旅行去了,它们走过高山和大川。
一、增加人的称呼使下列句子变成拟人句。
松树屹立在寒风中。
春天来了,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
每天早上,太阳都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新的一天。
二、用人的动作代替物的动作,使句子变成拟人句。
(完整word版)拟人修辞句的赏析格式

拟人修辞句的赏析格式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从众多的例题中我们总结出拟人修辞句赏析的格式:
拟人修辞+把()人格化+重点词语的分析+句子意义
1、赏析句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2、赏析句子:“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养花》)
赏析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花人格化,“奋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生命力顽强,写作者老舍喜欢养容易活的花草.
3、句子:“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藤萝瀑布》)
赏析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藤萝人格化,“流动”“欢笑”把静态的花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藤萝生命的律动,藤萝开得茂盛、美丽。
.
1、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第向船尾跑去了。
"
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②用“踊跃的铁的兽脊"来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③
2、拟人: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②把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人格化,③生动形象地将延安人民
3、夸张:“整个老城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
,②把整个老城热的程度夸张地说成“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
4、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发得淋漓尽致。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①我说你猜:听老师读句子,准确猜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拟人)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排比)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6.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借代)7.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反问)8.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是的,他是。
(设问)②我讲你忆:伴随老师所讲的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调动以前学习的记忆,巩固所学。
修辞手法一:比喻教学目标:一、了解比喻的特点及运用比喻的方法二、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教学设计:通过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比较,认识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比喻的特点及其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习运用比喻句。
教学内容:1.引入比喻句2.比喻句的定义、作用、组成比喻句定义: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表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作用: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易于接受;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的组成: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比喻词”有:好像、像、如同、好似等(认识比喻句,分析比喻句的组成,分辨比喻句例如:“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本体:尾巴;喻体:大扇子;比喻词:像。
练习: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A.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
B.岁月就像一把杀猪刀。
3.了解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1)引导: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
修辞手法学习使用对比排比夸张拟人比喻和倒装进行写作

修辞手法学习使用对比排比夸张拟人比喻和倒装进行写作修辞手法学习:使用对比、排比、夸张、拟人、比喻和倒装进行写作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以其独特的方式,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修辞手法中的对比、排比、夸张、拟人、比喻和倒装,并介绍它们在写作中的应用。
一、对比(Contrast)对比是一种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比,可以使写作更具对比度,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描述夏天时,我们可以对比夏季与冬季的差异。
夏天炎热、明亮,而冬天则寒冷、阴暗。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描绘出这两个季节的特点,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排比(Parallelism)排比是通过重复相同的句法结构或形式,来强调一系列话语的修辞手法。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加流畅、统一,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艺术美感。
举个例子,在描述一个美丽的花园时,我们可以使用排比来叙述各种花卉的色彩和香气:“红的玫瑰,黄的向日葵,紫的薰衣草,白的茉莉,芬芳的香味弥漫着整个花园。
”三、夸张(Hyperbole)夸张是一种夸张事物的特征或程度的修辞手法。
夸张能够突出事物的某种特点或表达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例如,当我们形容某人十分害怕时,我们可以说:“他吓得魂飞魄散,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像是被吓瘫了一样。
”通过夸张的表达方式,我们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出这个人的惊恐之态。
四、拟人(Personification)拟人是将非人物赋予人的特质或行为,使其具备人类的思维、感情等修辞手法。
拟人能够让事物更富有情感,更具表现力。
例如,我们可以用拟人来描写风景:“大海无边,狂风吹过,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石头,仿佛在与大地亲吻。
”通过拟人的描写,我们使得风景更具有生命力,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五、比喻(Metaphor)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类比,以便更好地揭示和传达思想的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与赏析

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与赏析1、准确掌握拟人修辞的基本概念、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灵活使用和赏析拟人修辞手法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灵活使用和赏析拟人修辞手法的水平。
三、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1、禾苗见了它让路,花儿见了它点头,云儿见了它弯腰,小树见了它招手。
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基本概念:拟人是修辞方法的一种,就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使事物人格化拟人的作用(表达效果):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二)知识拓展:1、中考怎么考?常见题型:划线句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识答题方法:①判断修辞手法②有何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怎样的特点)③表达的感情(三)课堂演练:请赏识划线句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
(四)课后巩固: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
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请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两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写故乡水“万里送行”。
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
(五)小结这个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赏析拟人手法题型的答题技巧:①判断修辞手法②有何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怎样的特点)③表达的感情,同学们在以后的答题中要灵活运用,。
(完整版)四种修辞手法

四种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特点:把…比作…)1)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2)银杏树的叶子好像一把把小扇子。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好像一颗颗珍珠一样。
4)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起了歌谣。
2)小树在跟小朋友们招手。
3)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2)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3)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特点:三句或三句以上句式一样的语句)1)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文思,启人心智;可以积淀学养,激发思考,指点迷津;还可以润泽心灵,陶冶情操,构筑精彩人生。
2)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搏;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完整版)修辞手法一:(比喻、拟人)

一、比喻: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如:黄河是中国的“摇篮”)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喻词,练习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注意:1、本体、喻体、比喻词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要有相同点。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
类别格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如、仿佛、好似、似、似的、如同、犹如出现(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里。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变成、称为出现(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他在天空给你指导方向。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借喻乙代甲不出现出现(1)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注意:带“像”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1)作比较。
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
如,这天阴沉沉的,想要下雨了。
(3)表想象。
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边战士。
(4)表举例。
如,北京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
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感情要鲜明。
同样的一个本体,比作同样的的喻体,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所以导致句子出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逗乐了。
(褒义)把比作。
下课了,小明像只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
(贬义)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
如:妹妹快活得像一直林中的小鸟。
把比作。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关
• 下列句子,哪一句是拟人句?请在后面打 “√”。
• 泉水流下山去。
• 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 小鸟在枝头歌唱。
1、把动物拟人化 • 百灵鸟在枝头高声歌唱。
•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把植物拟人化 • 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
• 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 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
地敲了起来。
• 天空敞开怀抱,怀中闪烁的星 辰是她可爱的孩子们。
改一改 • 水从各处汇入海洋。怀抱。
第一关
• 下列句子,哪些是拟人句?请在后面打 “√”。
• 1、小树向我招手,小花向我点头。 • 2、月亮挂在天边。 • 3、泉水唱着歌跑下山去。 • 4、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抬起它们的头。
第二关
• 下列句子,哪些是拟人句?请在后面打 “√”。
• 洪水咆哮着向村庄袭来。 • 萤火虫点着灯笼在夜间散步。 • 春风给柳树梳头。 • 太阳花向着太阳微笑。
回顾总结
•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 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 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 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 拟人的运用形式有三种:把植物拟人化,把 动物拟人化和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 最后,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中我们要注意:1、 要有真情实感,做到自然逼真,不要生拉硬 扯。2、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其要表达 的心情。3、要符合其身份和表达的环境 。
修辞手法:拟人
• 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去。 • 桃花笑红了脸。 • 笋芽儿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 快快长大!”。
定义
•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 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 作。
拟人手法的运用形式 • 1) 把动物拟人化 • 2) 把植物拟人化 • 3) 把一般事物拟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