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证据学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

二、名词解释传闻证据答:通常是指证人的陈述,不是陈述其亲身经历的事实,而只是转述传闻的内容,也就是将其他人的陈述在法庭上提出,作为自己作证的证言。

直接言词原则答: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它是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答: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进行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制度。

证据裁判原则答: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5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与非法搜查和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

也就是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执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

6、证明责任答: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三、论述题试述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答:(1)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证据客观性的根据有二:一是由案件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的,只要有行为的发生,就必然要留下各种痕迹和影像,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二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对证据的认识,同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一样,必须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按照这一基本理论的要求,从证据的来源考察,其客观性是必然存在的。

因此,客观性是证据最基本的因素和特征。

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

证据的关联性的根据有二:一是由于证据是伴随着形式案件的发生过程形成的,所以,它和案件事实之间应当具有必然的客观联系。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学本科《证据学》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2013.6.17一.单选. (共 11 小题,22 分)1.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 ( B )。

A .原告B .被告C .法官D .证人2.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 B )。

A .原告B .被告C .法官D .证人3. 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 C )。

A .直接证据和传来证据B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C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D .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4. 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证明标准是( D )种。

A .四B .三C .二D .一5. 刑事诉讼法第47条中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诗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这一原则体现了( C )。

A .直接言词原则B .证据裁判原则C .自由心证原则D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6. 下列人员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 )。

A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B .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C .年幼的人D .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7. 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 D )。

A .证明对象B .证明责任C .证明方法D .证明标准8. 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也可以作为本案的证人B .证人出庭确有困难的,经法院允许后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出庭C .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D .在民事诉讼中,单位可以作为证人9. 自认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销。

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 A )原则的体现。

A .禁止反言B .禁止撤诉C .撤诉有效D .诉讼中止10. 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 D )。

A .证明对象B .证明责任C .证明方法D .证明标准11.甲起诉乙归还借款一万元,乙在法庭上出示了甲写的“收到乙归还借款一万元”的收条。

证据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证据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证据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法定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非法录音答案:D2.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是证据的基本原则?A. 相关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真实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3.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排除规则?A.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B.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C. 特权规则D. 证据的任意性规则答案:D4. 在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A. 物证B. 书证C. 非法取得的口供D. 证人证言答案:C5. 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证明力?A.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B. 间接证据的证明力C. 证人的可信度D. 证据的来源答案:D6. 在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分类?A.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B. 主观证据与客观证据C. 法定证据与非法证据D.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答案:C7.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收集方法?A. 询问B. 搜查C. 监听D. 观察答案:C8.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是证据的审查判断?A. 证据的合法性审查B. 证据的关联性审查C. 证据的充分性审查D. 证据的可接受性审查答案:C9.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运用?A. 证据的提出B. 证据的质证C. 证据的排除D. 证据的保管答案:D10.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保全?A. 证据的封存B. 证据的扣押C. 证据的复制D. 证据的销毁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证据法中,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法定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电子数据答案:ABCD12.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基本原则?A. 相关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真实性原则D. 充分性原则答案:ABC13.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排除规则?A.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B.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C. 特权规则D. 最佳证据规则答案:ABCD14. 在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A. 物证B. 书证C. 合法取得的口供D. 证人证言答案:ABCD15. 证据法中,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证明力?A.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B. 间接证据的证明力C. 证人的可信度D. 证据的来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证据法中的证据必须具有相关性,与案件事实无关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期末复习题答案证据学

期末复习题答案证据学

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 B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2、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书证的提供,原则上由( A )负责.A、主张相关事实的当事人B、法院C、检察院D、公安机关3、当事人自认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销。

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 A )的体现。

A、禁止反言B、禁止撤诉 C 、撤诉有效D、诉讼中止4、询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 C )负责进行。

A、行政机关的有关人员B、律师C、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D、开庭之后5、最佳证据规则的含义是指(C )A、作为证据的实物是诉讼中最好的证据B、最佳证据是诉讼中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C、作为证据的原始文字材料优先于复制品D、当事人只能提供原件或者原物6、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无罪推定的规定是(C )A、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罪犯B、被控告犯有罪行的每一个人,要根据法律来证实有罪C、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D、未经人民法院正式审判,任何人都不能被认定为犯罪人并受到刑事惩罚7、在张某打伤王某一案中,案发后王某就诊于县医院,则县医院刘大夫所出具的当时的病情诊断书,属于何种法定证据?( B )A、物证B、书证C、鉴定结论D、证人证言8、在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被替代的是( C )A、翻译人[]B、鉴定人C、证人D、代理人9、.在一起杀人未遂案件中,公安机关收集到了下列证据。

其中,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D )A、杀人凶器B、血迹C、指纹D、被害人陈述10、被害人在临死前向抢救他的医生魏某讲述了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医生魏某就该情况向司法机关作证.根据刑事诉讼法证据的分类理论,医生魏某的证言属于什么类型的证据?( B )A、言词证据、原始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B、言词证据、传来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C、言词证据、原始证据、间接证据、无罪证据D、实物证据、传来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11、某投毒案件中,犯罪分子用液体毒剂A使被害人中毒,投毒后该液体迅速挥发为气体,融入空气中。

成人教育 《证据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 《证据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证据法学复习题A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被害人陈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害人陈述C.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D.被害人陈述只能由自然人作出2.属于证明对象的是()A.法院总背回避的事实B.证据事实C.众所周知的事实D.公证的事实3.只有对()而言,才有所谓的证明责任A.证明标准B.证明对象C.证据事实D.证据规则4.下列不属于西方证据法律制度历史发展阶段的是()A.神示证据制度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C.法定证据制度D.无罪推定证据制度5.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特征的是()A.刑讯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手段B.重视“五听”判案法C.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D.从未存在过神判法6. 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刑事公诉;B.刑事反诉;C.民事诉讼;D.行政诉讼7. 下列讯问犯罪嫌疑人程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 侦查人员告知犯罪嫌疑人必须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一切提问B. 侦查人员未进行口头询问直接让其书写供词C. 侦查人员讯问某17岁犯罪嫌疑人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现场D. 侦查人员未同意犯罪嫌疑人补充并改正笔录的请求8.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时的证明标准是()A. 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B.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C. 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D.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9. 大陆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 )。

A.内心确信 B.高度的盖然性C.盖然性的优势 D.排除合理怀疑10.某公安机关法医王某在下班途中目睹了甲伤害乙的经过,那么()A 王某应当作鉴定人 B.王某应当作证人C.王某既可以作鉴定人,又可以作证人D.王某既不能作鉴定人,又不能作证人二、多项选择题1. 证据的合法性包括()A.运用证据的主体要合法;B.每个证据来源的程序要合法;C.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D.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2. 下列那些属于物证()A.作案的工具;B.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C.行为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的物品;D.被害人的尸体3. 下列关于证人资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13春法本《证据学》形成性考核答案参考

13春法本《证据学》形成性考核答案参考

13春法本《证据学》形成性考核答案参考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证据学作业1⼀、名词解释1、证据⼒:是指证据材料进⼊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

即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

3、⾃由⼼证制度:是指⼀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的⼤⼩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良⼼、理性进⾏⾃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种证据制度。

4、神⽰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定⽅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来判断诉讼中的是⾮曲直的⼀种证据制度。

5、直接⾔词原则:基本含义是指要求⼀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头的⽅式进⾏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词原则合并⽽来。

⼆、简答题1、简述当事⼈主义的特点。

①当事⼈诉讼地位平等;②充分尊重犯罪嫌疑⼈即被告⼈的主体性;③法官扮演着仲裁者⾓⾊,保持中⽴,庭审不是必经程序。

2、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①公式化,法律预先对各种证据进⾏分类,并规定各种不同证据的证明⼒和判断证据的规则;②形式化,法律对证据⼒的规定也是根据⼀些形式化的因素确定的,⽽不是根据证据的实际状况确定的。

③等级化,法定证据制度中对证据证明⼒的规定,也明显受到了封建等级特权观念的影响;④绝对化,法定证据制度在规定证据和证据证明⼒的同时,也规定了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问题上的职责,只要求法官机械地按照法律的规定识别各种证据的证明⼒,计算证据证明⼒的⼤⼩或证据数量的多少,⽽不允许法官按照⾃⼰的见解审查判断证据。

4、简述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明规则。

(1)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由规则;(4)⾮法证据排除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的特权规则;(7)交叉询间规则;(8)补强证据规则;(9)推定;(10)司法认知。

证据法课程复习题暨期末考试试卷命题题本附参考答案

证据法课程复习题暨期末考试试卷命题题本附参考答案

证据法课程复习题暨期末考试试卷命题题本附参考答案摘要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8小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5小题)三、简答题(本题共13小题)四、论述题(本题共6小题)五、参考答案20 级 系(部) 年制(高职、中专) 专业 区队学号: 姓名:………………………… 密 …… 封……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证据法》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XX 警官职业学院20XX ~20XX 学年度第一学期《证据法》期末考试卷20XX 年12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8小题,每小题X 分,共X 分)1.下列不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 )。

A.证明对象B.证明标准C.犯罪的概念D.推定 2.决斗属于( )证据制度的内容。

A.神示B.形式C. 法定D.自由心证 3.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 )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形式证据制度D.神示证据制度 4.与控诉式诉讼制度相适应的证据制度是( )。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 实事证据制度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5.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是指( )的例外A. 直接言词原则B.证据裁判原则C. 自由心证原则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6.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功能是指( ) A. 证据方法 B.证据力 C. 证明力 D.证据原因 7.被害人陈述是我国( )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三大诉讼8.不可以成为被害人陈述的主体的有( )。

A. 自然人 B.法人 C. 成年人 D.未成年人 9. 口供的收集方法主要是( )。

A.鉴定 B.检验 C 辨认 D.讯问10. 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以后,( )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一般不能11. 下列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不存在回避问题的有( )。

(完整word版)本科法学《证据学》期末复习题库

(完整word版)本科法学《证据学》期末复习题库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库判断题: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这是一种法律推定。

×外国法律和地方性习惯不属于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事实推定的必要条件是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B本案的鉴定人如果在诉讼开始之前就知道案件情况的,优先作为证人参加诉讼。

√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但不需要合法性。

×无罪推定理论的内核是抓捕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时期。

×K控诉式诉讼制度对应的是法定证据制度.×非法证据规则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

√J拘捕犯罪嫌疑人后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讯问。

×证明对象是证明制度的构成环节。

√鉴定人必须接受委托的鉴定工作,不能拒绝。

×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两个方面。

√D当事人主义原则主要盛行于大陆法系国家。

×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属于鉴定人。

×神示证据制度根本不可能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适用推定必须以无相反的证据推翻为条件。

√自认可以向侦查人员作出.×L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例外情形就是贪污贿赂案件.×当事人自认的效力包括对当事人和对法院两方面的拘束力.√T通过法律明文确立下来的推定,即法律要求事实认定者在特定的基础事实被证实时必须作出的推断是事实上的推定。

×原告提出的证据都是本证。

×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制定证据规则有利于实现完全的自由心证。

×在同一个诉讼中,本证和反证可以同时为真。

×行政诉讼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则。

√法定证据制度是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否定,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询问被害人的地点只能在公安司法机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春证据学期末复习题名词解释1、鉴定结论: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

2、直接证据: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3、举证责任倒置:指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由否定主张成立或否定其他部分事实构成要件的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证明责任的分配方式。

4、传来证据:凡是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5、司法认知:指发炎在审理过程中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特定事实的真实性,及时派出没有合理根据的争议,确保审理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

6、自由心证: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不作预先规定而由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加以自由判读的证据制度。

7、证明对象:是指公安司法机关的专门人员以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8、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要求公安司法人员用证据证明安监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

简答题1、在学理上,证据有哪些分类。

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根据诉讼证据是否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可将诉讼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根据诉讼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简述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间接证据的特点有: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过程。

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3、论述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和判断。

(1)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及其形成的过程。

(2)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否符合情理,同案件有无关联性。

(3)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

4、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推定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认可的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

(2)推定应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密相连。

(3)推定—既可以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以按经验规则进行。

(4)推定既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

(5)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试论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意义。

2.论述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和判断。

3.简述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4,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5.试论证据规则的功能。

l。

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证据在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2)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

(3)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案件的事实基础。

(2分)此外,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2.(1)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及其形成的过程。

(2)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否符合情理,同案件有无关联性。

(3)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

(4)审查被害人的作证能力与品格。

( (5)综合全案证据审查被害人陈述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

3.间接证据的特点有: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过程。

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4.(1)推定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认可的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

(2)推定应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密相连。

(3)推定—既可以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以按经验规则进行。

(4)推定既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

(1分)(5)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1分)5.(1)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功能。

(2)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

(3)兼有发现真实和保护人权的功能。

(4)追求诉讼效率的功能。

2000年4月22日,海口某公司财务科保险柜内所藏的20万元人民币现金被盗。

其中有100张钞票是连在一起的。

被盗前,这100张钞票中还有43张是从不同的每扎100张的钞票扎中取出来的。

侦查人员发现保险柜并没有任何的损伤和撬过的痕迹,仅仅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指纹。

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该指纹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的左手中指指纹相同。

侦查人员在侦查中进一步发现:黄某某过去曾经因为盗窃而被判除3年有期徒刑,半年前刚好刑满释放;黄某某现为该公司临时工,案发前曾经到财务科领取过工资,并在保险柜前抽过烟;当天上午,黄某某曾经到商场购买物品若干,其中用于付款的钞票中有3张百元的连号票,号码正好在失窃的l00张钞票的号码范围内;证人何某某、李某某证明在案发的当天黄某某曾经到过公司。

根据上述事实,公安机关拘留了黄某某,但黄某某拒绝承认犯罪。

请你根据所学回答,能否依据上述证据认定黄某某盗窃20万元的犯罪行为成立?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总的来看,本案的证据尚未达到认定黄某某有罪的程度,使能认定黄某某是盗窃公司20元的犯罪分子。

具体而言:首先,本案中侦查人员查明,黄某某曾经在三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证据和事实,与本案没有关联性,只能说明黄某某有前科,不能对黄某某是否盗窃公司的20万元产生证明作用。

其次,黄某某在购买物品时所使用的3张连号钞票,并不能说明,这3张就是失窃的钞票。

而且,尽管有两个证人证明黄某某在案发当天到过公司,但并不能说明黄某某就是到财务科进行盗窃。

最后,虽然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黄某某的指纹,但这个指纹既可能是黄某某在作案时留下的,也可能是黄某某在几天前领取工资时接触到保险柜时留下的。

因此,总的来讲,本案的证据尚不能得出黄某某就是犯罪人的唯一的结论,即不能仅仅依据本案现有的证据认定黄某某实施了盗窃行为。

二、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证据学理上的分类有哪些?2.简述诉讼证明的特征和构成环节.3.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的审查判断。

4.简述司法认知的规则.5.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1.根据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根据诉讼证据是否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可将诉讼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根据诉讼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根据证据的作用,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是有罪证据;否定有罪或罪轻的证据是无罪证据。

(0.5分)2.(1)证明的主体是诉讼主体;(2)证明对象是诉讼客体或者案件事实;(3)证明必须按照法定的范围、程序和标准进行。

(2分)证明的构成环节有:(1)证明对象;(2)证明主体,(3)证明责任;(4)证明标准;(5)证明方法;(6)证明程序.(2分)3.(1)审查认定勘验、检查即现场笔录在制作上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2)审查现场的保护情况。

(3)审查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具有客观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4)审查勘验及现场笔录的制作人的业务水平与工作态度如何.4.(1)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应申请采取司法认知. (2)采取司法认知之前应告知当事人,井进行必要的调查. (3)采取司法认知之前应当为当事人提供反驳的机会. (4)司法认知应当采取裁定的形式.5.(1)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发现并尽可99地获得原始证据. (3)传来证据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三、案例分析(40分)1.(15分)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

尸阵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问:上述案例中哪些证据属于物证?哪些证据属于书证?2. (25分)原告郝大海,系河南省某村村民,1985年在被告河南省某县工商分行所属金融服务所活期存款9000元.1989年4月3日上午,郝大海持存折到金融服务所取款3000元,尚余6000元.当日下午,郝大海发现存折丢失,因家距金融服务所较远,立即用电话向金融服务所声明挂失.金融服务所工作人员王某某接挂失电话后,经查,原告帐户办的存款分文未动.郝大海在电话中对王某某说:“看着点,别叫人冒支.”王某某答应可以.并告诉郝大海第二天到金融服务所来.之后,王某某没有按照银行的有关规定,为郝大海办理挂失手续,也未向所内其他人员交代此事.第二天下午,郝大海到金融服务所办理正式挂失手续时,得知存折内的6000元存款已被他人冒领.郝大海要求被告赔偿被他人冒领的存款,被告拒付。

为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被告工商银行承认原告所诉事实,但拒绝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运用自认规则,认定事实存在,经调解达成协议,由被告向原告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根据上述案情请说明何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效力如何?本案如何运用自认认定案件事实?答案1、(1)物证有: A被害人的尸体,B被害人血迹,C路面上刹车的痕迹;D解放牌大卡车;E解放牌大客车漆皮脱落痕迹;F被害人骑的摩托车G被害人手上被掉坏的手表.(8分)(2)书证有:A被害人手上指明时间的手表;B 肖山某厂的出车表;C证明离肖山15公里的里程碑.(7分)2.(25分)(1)所谓自认,在民事诉讼中是指对事实的承认,即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主张不利于己韵事实,在有关诉讼文书上或言辞辩论中,承认为真实的声明或做出不予争执的表示。

自认可以分为诉讼内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5分)2002年4月1日生效的晕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对白认的后果和除外情况,对拟制自认,代理人的自认和自认不可撤销原则均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其第八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小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刘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刘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可见,自认规则的直接法律效果就是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和主张免除举证责任.(10分)(2)就奉案而言,原告诉称被告的工作人员王某某在接到原告的挂失申请电话以后答应为其办理挂失手续而设有办理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根据自认法则,原告就无需对其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因为被告的自认导致了原告的免证.又由于被告的答辩理由不成立,所以被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于是,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了结此案.(10分)1.(15分)(1)物证有: A被害人的尸体,B被害人血迹,C路面上刹车的痕迹;D解放牌大卡车;E解放牌大客车漆皮脱落痕迹;F被害人骑的摩托车G被害人手上被掉坏的手表.(8分)(2)书证有:A被害人手上指明时间的手表;B 肖山某厂的出车表;C证明离肖山15公里的里程碑.(7分)2.(25分)(1)所谓自认,在民事诉讼中是指对事实的承认,即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主张不利于己韵事实,在有关诉讼文书上或言辞辩论中,承认为真实的声明或做出不予争执的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