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租赁会计分录汇总
租赁交易的会计分录

租赁交易的会计分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情况的会计分录示例:
1. 租赁合同签订阶段:
借方:无形资产(租赁权益)
贷方:应付租赁款(长期负债)
2. 支付金阶段:
借方:应付租赁款(长期负债),租赁费用(费用类科目)
贷方:银行存款(或现金)
3. 折旧费用计提阶段(针对租赁的资产):
借方:租赁费用(费用类科目)
贷方:累计折旧(长期资产类科目)
4. 结算租金差异阶段(如果存在租金调整):
借方:租赁费用差异(费用类科目)
贷方:应付租赁款(长期负债)
这些是一般情况下的会计分录示例,具体的会计处理可能会根据租赁合同的条款、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进行正确的会
计处理。
若遇到复杂情况或有特殊要求,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或财务顾问进行指导。
租赁会计分录汇总

新租赁准则承租人房租会计分录

新租赁准则承租人房租会计分录承租人在新租赁准则下的房租会计分录在新租赁准则下,承租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房租进行会计分录。
新租赁准则主要改变了租赁合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将租赁合同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类型,承租人需要根据合同的特性和租赁期限来决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经营租赁合同,承租人需要按照每期租赁付款的金额来进行会计分录。
假设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经营租赁合同,每月租金为1000元,那么每月承租人需要做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租赁费用 1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元在每个会计周期结束时,承租人需要将租赁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租赁付款计入银行存款。
对于融资租赁合同,承租人则需要将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计入财务报表。
以某公司购买一辆汽车的融资租赁合同为例,合同期限为五年,每月租金为2000元,假设利率为5%。
承租人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借:租赁资产 100000元贷:租赁负债 100000元借:利息费用 416.67元贷:租赁负债 416.67元借:租赁费用 1583.33元贷:银行存款 1583.33元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承租人需要将租赁费用分为利息费用和租赁本金,同时将租赁付款计入银行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新租赁准则,承租人需要将租赁合同的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计入财务报表,并在租赁期间内对租赁负债进行利息费用的摊销。
同时,承租人还需要根据合同期限和租赁付款的日期来确定每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分录。
新租赁准则还对租赁合同的披露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承租人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未来租赁付款的金额、租赁负债的偿还计划等信息,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租赁风险和财务状况。
新租赁准则对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重大改变,承租人需要根据合同的类型和特性来确定会计分录,并按照要求对租赁负债和租赁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
这将有助于提高租赁合同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新会计准则租赁的会计分录

借:利息费用2千(利息部分,记住哦,这个按折现率算)。
贷:银行存款1万
这就等于是你每个月交租金的时候,账上的“租赁负债”逐渐减少,利息也要记下,不能漏掉。而每个月的“使用权资产”呢,也要摊销掉,这个摊销是按租期来均匀摊销的——就像吃大碗面,每天一点点,吃到完为止。月摊销通常按照这样来记:
怎么样?看着挺直白的吧?其实会计也不复杂,就是要在琐碎的账本中找规律、找逻辑。如果说你还觉得这个过程不够清晰,别着急,咱们一步练,啥都能搞定!
好啦,先不抛那些专业术语了,咱们举个例子。假设某公司租了个办公室,租期三年,每个月租金1万,按照现在的新会计准则,咱得怎么做账呢?别急,分两步走。第一步,租赁开始的那一天,咱就得把这笔租赁记录下来。就是,租赁的权利要确认了。怎么确认呢?简单来说,咱得想象自己“买”了一个未来三年的使用权。啥意思呢?就是,你用了别人家东西,你得给别人付钱,可这个支付的责任其实是未来三年内的,所以会计上你得把这未来的支付责任算出来。怎么计算?对,你猜对了,咱们是按现值来计算租赁负债,意思是把未来每个月要付的钱折算成现在的价值。比如,1万块钱一个月,租期三年,假设折现率是5%,咱算出来的现值大概是“30万”左右。这样,咱在账上就得做一个会计分录,记录租赁负债。分录就长这样:
借:资产摊销8千
贷:使用权资产8千
简单来说,咱们就通过每个月的支付把这个“未来债务”一点点清掉,然后“使用权资产”也慢慢消耗,直到租期结束,负债清零,资产摊销完了,租赁关系也就结束啦!是不是听起来像在“变魔术”,把未来的钱都提前预支了?
不过,有时候租赁的合同不止这么简单,咱们可能会遇到一个情况,就是“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简单来说,经营租赁就是你租了个地方,租期比较短,合同到期后你基本不会买它;融资租赁呢,它就更像是分期付款买东西,你租的东西将来可能真的会属于你。所以,融资租赁下会计处理方式就跟经营租赁完全不一样啦。融资租赁就要把租赁物当成资产去确认,然后对它进行折旧处理。嗯,你想想看,那种买房子按揭付款的情况,不就是一种“融资租赁”吗?
租赁的会计分录及会计处理

租赁的会计分录及会计处理租赁的会计分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听起来就像是在讲一个复杂的故事,但其实也可以很有趣哦。
想象一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租赁”是怎么回事。
租赁,其实就是把一个东西借给别人用,别人得给你钱。
这就像朋友借你书,你当然希望他能好好爱护它,而且最好每周都能给你带点小零食回来,这样大家都开心,对吧?在会计的世界里,这种事情就得用一些分录来记录下来。
会计分录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账本,记得清清楚楚,才能避免后面出乱子。
先说说租赁的会计分录,一般分为两种: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
经营性租赁就像是短期租房,随便租个地方住住,时间长了再换地方。
而融资性租赁就像是买房,虽然名字上是租,但实际上就像是在慢慢还房贷。
经营性租赁的话,租金每个月都得记账,这就像是你每个月给房东汇款,记得得清清楚楚,账本上不能少。
每次交完租金,咱们就写一笔“租金支出”,这样一年下来,能看到花了多少钱,心里也有底。
可别小看这点支出,它可是能影响到你的利润哦。
再说融资性租赁,咱们在这方面就得稍微认真一点。
因为这个就涉及到资产的登记问题。
你得在资产负债表上把租来的东西记录下来,就像你买了辆新车,得把它挂上牌一样,明明白白。
虽然说是租来的,但用的就是你的,你也得负起责任。
每个月的租金支出,也得好好记录,别让它偷偷溜走了。
这样一来,资产和负债都有了,未来要是做财务分析的时候,就不会被人抓个现行。
有意思的是,租赁的会计处理还真不是死板的。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处理方式可能还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科技公司和传统制造业在租赁设备的时候,肯定考虑的点就不一样。
科技公司可能喜欢灵活的经营性租赁,反正技术更新换代快,没必要买个设备就搁在那儿。
而制造业可能更偏向融资性租赁,设备相对稳定,花点钱买个心里也踏实。
这就像选择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大家的需求各有不同,各有千秋。
租赁的会计处理就像是一场关于信任的游戏。
双方都得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开心。
你想想,租方把资产租给承租方,承租方用得爽,租方收得欢,大家都是笑嘻嘻的。
出租人经营租赁会计处理分录

出租人经营租赁会计处理分录(实用版)目录一、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1.收取的租金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为收入2.确认各期租金收入时的会计分录3.预收账款租金的处理4.采用其他系统合理的方法将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二、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1.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2.贷:租赁收入——经营租赁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3.借:其他业务成本4.贷:累计折旧三、出租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相关的会计分录1.关于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正确的选项2.承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正文出租人经营租赁会计处理分录在租赁业务中,出租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物品交与承租人使用,承租人由此获得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该物品的权利,但物品的所有权仍保留在出租人手中。
在实际会计处理上,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一、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1.收取的租金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为收入。
出租人在租赁期内收到的租金,应按照直线法平均分配到租赁期的每个会计期间,从而确认为收入。
直线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计算方法,它将租赁期内的租金总额平均分配到每个会计期间,这样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租人的经济利益。
2.确认各期租金收入时的会计分录。
出租人在确认各期租金收入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经营租赁款/其他应收款贷:租赁收入——经营租赁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这样可以确保租金收入在会计记录中得到正确反映。
3.预收账款租金的处理。
预收账款是指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前收到的租金。
在实际操作中,出租人需要将预收账款中的租金分摊到租赁期内的各个会计期间,并按照直线法确认为收入。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贷:预收账款借:租赁收入——经营租赁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贷:预收账款4.采用其他系统合理的方法将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
除了直线法之外,出租人还可以采用其他系统合理的方法来确认租赁收款额,如加速折旧法或年金法等。
租赁会计分录汇总

租赁会计分录一、经营租赁(一)承租人1. 租入支付押金及预付租金时借:其他应收款 (所交押金)长期待摊费用 (预付租金)贷:银行存款2. 每次交租时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当期应确认的租金费用)长期待摊费用 (差额)贷:银行存款 (当期实际支付的租金)3. 收回押金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 (二)出租人1. 购入待出租资产时借: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待:银行存款2. 租出产时借:经营租赁资产—已出租资产贷: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3. 预收租金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 (预收租金)4. 每次租时借:银行存款 (当期实际收到的租金) 应收账款 (差额) 贷:租赁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5. 每次计提折旧时借:营业费用—折旧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租赁支出贷: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6. 收回租赁资产时 借: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贷:经营租赁资产—已出租资产7. 出售报废和毁损的经营租赁资产清理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差额)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累计已经计提的折旧)贷: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资产账面价值)8.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使用不当提前报废租赁资产的违约赔偿金时 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二、融资租赁(一)承租人1. 租赁开始日时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2者中的较低者+初始直接费用)A 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付款额)银行存款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金等+担保余值(承租人或相关第三方)+优惠购买价 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担保余值(独立第三方)2. 支付租金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3.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注意:第一年应付本金余额=A -直接费用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 -直接费用)×实际利率 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 A -(上月租金-B )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 ×实际利率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 -(上月租金-D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 ×实际利率……4. 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用贷:累计折旧注意:分摊的累计折旧=(A*当年有效月份)/(折旧年限*12)5. 租赁期满时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二)出租人1. 租出固定资产时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担保余值 (未担保余值)贷: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营业外收入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未实现融资收益 (差额)银行存款 (初始直接费用)2. 每次确认租金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3. 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贷:租赁收入注意:第一年租赁投资净额余额A’=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实际利率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A’-(上月租金-B’)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实际利率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上月租金-D’)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实际利率……4. 租赁期满优惠购买时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存在担保余值的,还应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未担保余值三、售后租回对于出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承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相同地方(略),不同地方(见下面)1.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出售固定资产时借:银行存款借或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Q贷:固定资产清理3.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时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贷:制造费用—折旧费注意: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Q*当年有效月份)/(折旧年限*12)。
房屋租赁费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房屋租赁费会计账务处理分录收到租金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计提折旧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支付租金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确认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
租赁依据其所有权是否转移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满足以下条件一项或者数项的租赁资产为融资租赁,不满足其中任何一项条件的为经营租赁.
在租赁届满时,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承租人有购买资产的选择权,签订的合同的购买价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在合同签订日就可以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该选择权.
资产的所有权虽未转移,但是租赁期占资产使用寿命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租赁资产的性质特殊,如果不做较大的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租赁会计分录
一、经营租赁
(一)承租人
1. 租入支付押金及预付租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 (所交押金)
长期待摊费用 (预付租金)
贷:银行存款
2. 每次交租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当期应确认的租金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差额)
贷:银行存款 (当期实际支付的租金)
3. 收回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二)出租人
1. 购入待出租资产时
借: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待:银行存款
2. 租出产时
借:经营租赁资产—已出租资产
贷: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3. 预收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预收租金)
4. 每次租时
借:银行存款 (当期实际收到的租金) 应收账款 (差额) 贷:租赁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5. 每次计提折旧时
借:营业费用—折旧费用
/ 其他业务成本—租赁支出
贷: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6. 收回租赁资产时 借: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贷:经营租赁资产—已出租资产
7. 出售报废和毁损的经营租赁资产清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差额)
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累计已经计提的折旧)
贷: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资产账面价值)
8.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使用不当提前报废租赁资产的违约赔偿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二、融资租赁
(一)承租人
1. 租赁开始日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2者中的较低者+初始直接费用)A 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
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金等+担保余值(承租人或相关第三方)+优惠购买价 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担保余值(独立第三方)
2. 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3.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注意:第一年应付本金余额=A -直接费用
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 -直接费用)×实际利率 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 A -(上月租金-B )
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 ×实际利率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 -(上月租金-D )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 ×实际利率
……
4. 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用
贷:累计折旧
注意:分摊的累计折旧=(A*当年有效月份)/(折旧年限*12)
5. 租赁期满时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二)出租人
1. 租出固定资产时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担保余值 (未担保余值)
贷: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营业外收入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未实现融资收益 (差额)
银行存款 (初始直接费用)
2. 每次确认租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3. 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
注意:第一年租赁投资净额余额A’=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
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实际利率
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A’-(上月租金-B’)
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实际利率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上月租金-D’)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实际利率
……
4. 租赁期满优惠购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存在担保余值的,还应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未担保余值
三、售后租回
对于出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承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
相同地方(略),不同地方(见下面)
1.固定资产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出售固定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借或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Q
贷:固定资产清理
3.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时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贷:制造费用—折旧费
注意: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Q*当年有效月份)/(折旧年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