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概述 (4)1.2 编制依据和范围 (4)1.3 主要建设项目与投资规模 (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 (9)2.1项目建设背景 (9)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0)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3.1项目的必要性 (11)3.2项目的可行性 (11)第四章某某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13)第五章项目区概况及经济水平分析 (17)5.1项目区概况 (17)5.2项目区经济水平分析 (27)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29)6.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9)6.2 项目功能分区 (29)6.3 主要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 (31)6.4 旅游路线方案 (40)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65)7.1 环保意义 (65)7.2 设计依据 (65)7.3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66)7.4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7)7.5 治理措施 (68)7.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9)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 (70)8.1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70)8.2 人力资源配置 (71)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72)9.1 项目管理 (72)9.2 项目的监督和评价 (72)9.3 项目监理 (73)9.4 项目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75)第十章招标方案 (75)10.1 总则 (76)10.2 招标内容 (76)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8)11.1 估算依据、条件及范围 (78)11.2 建设投资估算 (78)11.3 流动资金估算 (79)11.4 资金筹措 (79)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 (80)12.1 成本分析 (80)12.2 收入估算 (80)12.3 税金 (81)12.4 财务效益分析 (81)12.5 盈亏平衡分析 (82)第十三章综合效益分析 (84)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86)14.1 可行性研究结论 (86)14.2 建议 (86)第一章总论1.1 概述项目名称:某某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某某风景旅游有限公司项目法人代表:陈某某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地点:某某国家森林公园1.2 编制依据和范围1.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名居保护法》8、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9、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12、《某某省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13、《某某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至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1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15、《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16、《某某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图》;17、《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GBT14308-2010)18、《绿色旅游饭店标准》(LB/T007-2006)。
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森林公园建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森林公园建设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森林公园建设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森林公园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制写: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咨询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省级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可行性报告.doc

省级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可行性报告范文大全文秘知识活动方案〔省级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可行性报告〕一、基本情况西溪森林公园位于连江县西部距省会福州km离县城km地处连江县潘渡乡贵安村与宦溪镇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
公园规划总面积hm园内山、水、石、林景观独特。
地形逶迤地貌岿险壮观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林木丰茂、森林覆盖率达绿化程度。
水系十分发达溪、湖、瀑、泉、涧、潭、滩景观兼具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群极其繁多成为西溪林果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人们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识日趋增强而西溪森林公园拟建设集森林旅游、避暑纳凉、度假疗养、探险猎奇和科学研究为一体近郊型省级森林公园此举既是城市恢复自然空间的宝贵境域同时又能大跨度活跃城市景观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适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二、建设省级森林公园所具备的条件、森林景观资源西溪森林公园植物种类繁多有古木参天浓萌覆盖的天然林有枝繁叶茂、满目苍翠疏密有致的人工林还有那婷婷玉立的毛笔、篓林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三尖杉、福建建柏等进入园内耳畔林涛如雷、虫鸣鸟啼灿烂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落下一条光瀑泻向落英遍地的松软林地都会勾起你无限的恋情。
园内橄榄、柑桔、龙眼等果树林一到开花季节芳香馥郁蜂舞蝶恋各色累累佳果成为公园一道亮丽景观且享有绿色食品的美誉。
园内古树众多榕树、樟树等古树虽经风吹雨打却依旧巍然屹立其中最大的榕树围径达cm树高近m一木独秀十分壮观。
游人温步于凉爽湿润幽径的林道之中触目可及缠藤古树松树林下散落的野菇荒苔悬蔓布满峭岩翠绿的林海都无不给人闲暇之余的生活平添几分野趣。
西溪森林公园岩壁林立溪沟纵横林木丰茂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环境。
据调查发现园内陆生野生动物纲目科种其中:鸟类目科种哺乳类目科种两栖类目科种爬行类目科种。
、地貌景观资源森林公园内山峦叠嶂、绵亘曲折、层次分明峻秀多姿的山峦构成的森林公园风景的骨架立于山前深涧仰望峰顶群峰耸立绰约多姿循径登高葱龙作萌苍翠满目远眺近览山下楼山峰横空出世独自屹立自成一景野猪仑山(海拔高米)奇峰突兀郁郁苍苍贼头寨山峰高低错落立体空间参差有致。
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拟设立******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人:****国有林场管理处**林场申报时间:二○一六年三月八日
一、基本情况
二、重点森林风景资源
三、资源基本条件
四、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五、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六、附录
(一)拟建森林公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二)拟建森林公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名录
(三)森林公园区位交通图(须标明周边已设立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及相互距离)
(四)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及景点分布现状图(须在地形图上制作)
(五)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目的:探究建设森林公园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投资成本、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1.市场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目标地区居民和游客对森林公园的需求和兴趣。
2.投资成本估算: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估算建设森林公园所需的土地、设施、园区改造等投资成本。
3.运营模式分析:通过研究其他森林公园的运营模式,分析其经营特点和成功经验,为目标森林公园的运营模式提供借鉴和建议。
研究内容:1.目标地区市场需求分析:调查目标地区居民和游客对森林公园的兴趣和需求,分析市场潜力。
2.投资成本估算:估算建设、改造和维护森林公园所需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购买、基础设施建设、景观设计等方面的成本。
3.运营模式分析:研究其他成功的森林公园的运营模式,探讨合适的运营策略,考察收入来源、成本控制和营销推广等关键因素。
4.风险评估和对策:分析建设森林公园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应对方案,降低风险。
报告结构:1.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2.市场需求分析a)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b)市场需求情况和趋势分析3.投资成本估算a)土地购买成本b)设施建设和改造成本c)其他运营费用估算4.运营模式分析a)国内外森林公园成功案例分析b)运营模式选择和优化建议5.风险评估和对策a)风险因素分析b)风险对策和应对措施6.可行性结论和建议7.参考文献注意事项:1.研究方法应科学合理,数据来源可靠。
2.报告内容应准确客观,分析全面。
3.对报告结果提供具体的决策建议和合理的支持。
红坛寺省级丛林公园项目可研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临邑县红坛寺省级丛林公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项目结论及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山东省旅行概况及进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德州市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临邑县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林子镇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临邑红坛寺省级丛林公园旅行整体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旅行资源评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环境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原有景观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客源市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要紧建设内容及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建设指导思想与原那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简况(一)建设单位: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二)建设地址:**风景名胜区西神道(三)项目负责人:(四)联系电话:(五)总投资:约3亿人民币(六)建设期:3—5年三、项目简介**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省**市境内汉江上游南岸,山体地质、区域峰林地貌、气候垂直变化和野生动植物融为一体,形成绚丽的自然景观,主峰天主峰海拔1612.1米,区域面积312平方公里。
自隋唐迄于北宋,不少帝王崇信道教,开始在**修建道观,明永乐十年至嘉靖年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形成气势宏大、雄伟壮观的33座古建筑群,成为当时“皇室家庙”和全国最大的道场。
一千多年来,**积淀了异常深厚、源远流长的武当文化(含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武当武术及武当民俗风情文化等)。
**素以迤逦的自然风光、神秘的道教文化、惊世绝伦的古建筑群和玄妙的武当武术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是我国众多旅游胜地中的一朵奇葩。
**东神道于1984年对外开放,已成为**旅游热线。
特别是2003年**省省委、省政府关于“6·17”**现场办公会议以后,赋予**县市级政府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式的管理,并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特区以“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为宏伟目标,**特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稳步推进,使**风景区面貌日新月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数量稳中递增,旅游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然而,**西神道即**国家森林公园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仍处于旅游冷线。
该公园是通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08号、**省林业厅鄂林场字[1992]222号等文件批复,于1992年8月建立,并与**东神道紧密相联,唇齿相依,主要由五龙宫、仁威观、鲁家寨和东河等四大景区构成,约占**旅游风景区的三分之一,是**旅游风景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引言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为了缓解城市居民的压力,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休闲场所,建设森林公园成为一种趋势。
本报告主要研究森林公园的可行性,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2.研究方法为了确定森林公园的可行性,我们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森林公园的概念、建设模式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实地考察:选择了几个已建设的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运营情况、游客流量以及周边的配套设施等。
-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城市发展数据、旅游经济数据等,对森林公园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带动的潜力进行分析。
3.森林公园的定义和特点森林公园是一种以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公共休闲场所。
其特点包括: - 自然环境丰富:森林公园通常位于城市郊区或近郊,拥有大片的绿地和丰富的植被。
- 生态保护和教育:森林公园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承担着生态保护和教育的功能,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意识。
- 多样化的活动:森林公园通常提供徒步、骑行、野餐等各种户外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森林公园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此处省略了部分内容)森林公园对城市发展具有以下影响: - 提升城市形象:森林公园作为一种绿色空间,可以美化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 增加居民生活质量:森林公园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休闲场所,使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 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流量,对于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5.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此处省略了部分内容)森林公园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就业机会:森林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 旅游消费:森林公园作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进而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旅游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3)
第三节临邑县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 (5)
第四节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6)
第五节项目结论及概况 (7)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9)
第一节山东省旅游概况及发展趋势 (9)
第二节德州市概况 (11)
第三节临邑县概况 (14)
第四节林子镇概况 (16)
第五节临邑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 (17)
第六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22)
第七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24)
第八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9)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35)
第一节环境质量 (35)
第二节原有景观特征 (35)
第三节客源市场 (36)
第五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36)
第一节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36)
第二节工程方案 (38)
第六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43)
第一节建设地点 (43)
第二节建设条件 (44)
第七章环境保护 (46)
第一节主要影响因素 (46)
第二节环保措施 (47)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47)
第八章实施进度安排 (48)
第九章组织管理及劳动定员 (48)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说明 (49)
第二节投资估算 (50)
第三节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 (50)
第四节财务评价 (51)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评价 (52)
第十二章综合评价 (53)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临邑县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管委会
三、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位于临邑县城正北8公里处。
为林子镇政府所辖,公园建设用地为国有土地,多为沙地、林地和故河道湿地。
东临引黄四分干沟、南俯古沙河故道水面,东西北三侧俱为浓密树林。
三面环林,两侧有水,芦苇从生、野鸟纷飞。
四、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11820070051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一、工作的依据
1、《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国家旅游局编制)
2、《旅游业发展专题国土规划》(山东省国土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旅游局联合编制)
3、《临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
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技术资料
5、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6、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
7、项目承办单位有关编制本项目申请的委托书
二、研究工作的范围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前景进行分析;
2、对项目的建设条件、交通运输条件进行研究;
3、对项目实施进度及劳动定员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三、研究工作概况
我院接受临邑县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管委会的委托后,立即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调研工作。
与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诚意细致磋商,了解目前的情况,听取的发展设想及该项目情况介绍,同时对研究的主要原则进行了
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项目的总体方案。
在了解和掌握大量基础资料后,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研究。
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经我院审核后,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第三节临邑县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
鲁北生奇观,洛北出奇葩。
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地处鲁北平原临邑县林子镇境内。
距省城济南60公里,离德州50公里。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北通津京直辖市,南邻济南“大明湖”,东接“黄河三角洲”,西联京福高速路,将于2010年建成通车的德龙烟铁路在园北1公里设临邑站。
自然风光的底蕴,天然氧吧的魅力,焕然一新的苍郁,给人带来坦然享受的惊奇。
万亩槐林分外香,生态旅游好风光。
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面积1.5万亩,开发绿地2.4万亩,是一道生长50余年的10万株刺槐密织的亮丽风景线。
园内拥有鲁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湿地,地下蕴藏有国内罕见的优质森林地热资源,井口温度62℃,水质清澈透明,富含锂、锶、氟、偏硼酸、偏硅酸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生长着70余种植物,繁衍栖息着30多种鸟类,藏有“凤落堰”、“红坛寺”等历史遗迹和“大明护国碑”等珍贵文物。
建有林海揽翠等6大观赏区域,植有
金太阳林果等8大基地,还有深圳天成投资有限公司在建的高尔夫球娱乐城。
形成春赏花、夏游园、秋食果、冬踏雪的鲜明特色。
绿色的海洋,优美的环境,是一方集观光旅游、农业开发、商贸独家、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开发园,充分体现了绿地、空气、阳光、碧水这一生态游主题。
槐林漾琼花,芬芳醉万家。
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仙境,日趋开放的攀升,倍受世人的垂青,从而赢得“森林浴”的美妙名声。
2001年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黄河故道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并被省市旅游部门列为鲁西北首选生态游热线,每天吸引众多游客光临。
每年“五一”举办的槐花节,更是数万游人如潮,十里槐乡欢笑。
第四节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国家旅游局编制)
二、《临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
三、《临邑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四、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技术资料
五、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六、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
七、项目承办单位有关编制本项目申请的委托书
第五节项目结论及概况
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充分考虑了景观资源现状,可开发潜力巨大。
本项目为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临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
项目建成后将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完善临邑县旅游总体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临邑县乃至整个德州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拟建于临邑县县城北8公里。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旅游服务区;(2)愉湖游乐区;(3)红坛寺温泉渡假区;(4)苇海风情区;(5)林海揽翠区;(6)观光生态园区。
包括游乐场、餐饮、住宿及水、电基础设施等。
一、结合现状用地规划,强调规划道路的可达性,有利于景点内容的组织建设,根据道路的使用要求和景观要求把道路共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主干路:沿着现有防护林的外轮廓,辟为快速路,东与临南公路相接,西与小王家村前路相接,红线宽6米,一
块板断面。
第二级:次干路:红线宽6米,一块板断面,可通行观光小火车或观光马车,承担连接各组团的交通任务。
第三级:绿化步行道:红线宽3米,主要供有人步行观光。
二、在红坛寺遗址上重建红坛寺一处,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三、建设旅游配套餐饮、住宿设施。
四、绿化工程
1、充分保护利用现有植被,加速绿化进程,增加常绿林、色叶林等景观林比重,提高院区整体景观水平,丰富植被。
2、营建景观林与新植、改建相结合。
3、绿化、美化实行常绿、落叶、色叶、花卉相结合,达到乔灌花草的平衡。
形成类型多样,四季景异的景观效果。
4、植物配置与景点、建筑风格、景观氛围相协调,因地制宜地选用植物种类美化景点环境。
5、积极培育森林植物品种,增加生物种类,适当引进南北方适生树种,不断丰富植物景观内容,达到生态型园区的要求。
项目总投资198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72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28万元。
资金来源:临邑县红坛寺省级森林公园开发部自筹9856万元,申请银行贷款8000万元,地方财政
配套2000万元。
项目建设期为1.5年。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第一节山东省旅游概况及发展趋势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近十几年,中国旅游业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产业。
山东省旅游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1999年,山东省将旅游业定位为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2000年,又将旅游业确定为全省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在旅游业强势发展的形势下,我省森林旅游异军突起。
自1992年以来,全省已建森林公园84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
至2002年,省内旅游人数达到110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4.6亿元,社会旅游收入30多亿元,在非典等灾害因素影响下,2003年旅游收入仍与上年持平。
为了适应我省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要求,2000年,省政府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完成了《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和青少年旅游,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化和持续发展。
当前,山东省游客构成,仍以国内旅游占绝对优势,国际旅游所占比例还比较小。
同国内旅游相比,山东的国际旅游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