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合集下载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并能够准确地翻译它们,对于读懂文言文、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翻译。

“爱”,本义是喜爱、喜欢。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里的“爱”就是喜爱的意思。

“安”,有安定、安全、安稳等意思。

“风雨不动安如山”中的“安”表示安稳。

“被”,可表示覆盖、遭受等。

“被发行吟泽畔”里的“被”是披散的意思;“忠而被谤”中的“被”则是遭受。

“倍”,有加倍、背叛的意思。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是背叛。

“本”,指草木的根、根本、基础。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的“本”就是根本。

“鄙”,有边疆、粗俗、轻视等含义。

“蜀之鄙有二僧”里是边疆的意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则表示粗俗。

“兵”,常见意思为兵器、军队、战争。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的“兵”指兵器。

“病”,可以是生病、毛病、困苦不堪。

“君之病在肌肤”是生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里是毛病。

“察”,有观察、清楚、考察等意。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观察。

“朝”,读“zhāo”时有早晨的意思;读“cháo”时表示朝廷、朝见、朝代等。

“朝服衣冠”是早晨,“能谤讥于市朝”是朝廷。

“曾”,读“céng”时表示曾经;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也有增加的意思。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里的“曾”是连……都……的意思。

“乘”,有乘车、趁着、四的代称等含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是乘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是趁着。

“诚”,有真心、确实、果真等意思。

“帝感其诚”是真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确实。

“除”,有台阶、任命、清除等意思。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是台阶;“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是任命。

“辞”,有言辞、辞别、推辞等含义。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推辞。

“从”,有跟随、听从、参与等意。

文言文常用实词翻译归纳

文言文常用实词翻译归纳

文言文,古汉语之瑰宝,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历久弥新。

然文言文之阅读,实词翻译为一大难题。

兹将文言文常用实词翻译归纳如下,以供学者参考。

一、名词1. 人:人,谓人类也。

如:《论语·为政》中“人而不仁,如礼何?”译为:人若不仁,礼仪有何用?2. 地:地,谓土地、地面。

如:《孟子·离娄上》中“地有四方,民有四时。

”译为:土地有四方,人民有四时。

3. 物:物,谓物品、事物。

如:《庄子·逍遥游》中“物各有性,而性不可夺。

”译为:物品各有特性,而特性不可改变。

4. 事:事,谓事情、事务。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事无大小,悉以告之。

”译为: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告诉他。

二、动词1. 为:为,谓做、行、给予等。

如:《论语·学而》中“为人父母,止于慈。

”译为:做父母的,只是慈爱。

2. 有:有,谓存在、拥有。

如:《诗经·小雅·鹿鸣》中“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为:我有贵宾,弹瑟吹笙。

3. 见:见,谓看见、拜见。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译为:看见可以前进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

4. 行:行,谓行走、实行。

如:《论语·里仁》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为:先实行自己的言论,然后再去跟随。

三、形容词1. 好:好,谓美好、优秀。

如:《论语·雍也》中“好学近乎知。

”译为:好学近乎智慧。

2. 大:大,谓伟大、巨大。

如:《孟子·梁惠王上》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译为:天下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3. 美丽:美丽,谓美好、漂亮。

如:《诗经·周南·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译为:这位姑娘出嫁,适合她的家庭。

4. 贤:贤,谓有德行、有才能。

如:《论语·里仁》中“贤者,能行人所不能。

”译为:贤人,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四、副词1. 即:即,谓立即、就。

常用的文言文实词翻译

常用的文言文实词翻译

常用的文言文实词翻译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美学魅力。

而在文言文中,实词是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它们用来描述世界万物,传递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实词,并给出它们的现代汉语翻译。

一、人物类实词1.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现代汉语翻译为“有德之人”或“有品行的人”。

2. 士人:指学有专长、有文化修养的人。

现代汉语翻译为“知识分子”。

3. 贤人:指有才德的人,正直而聪明。

现代汉语翻译为“有才德的人”。

4. 吾皇:指皇帝,表示尊称。

现代汉语翻译为“我国皇帝”。

二、动物类实词1. 鸿雁:指大雁,是候鸟之一。

现代汉语翻译为“大雁”。

2. 骏马:指跑得快、体格强壮的马。

现代汉语翻译为“快跑的马”。

3. 虎狼:指勇猛凶猛的动物。

现代汉语翻译为“凶猛的动物”。

4. 白鹿:指白色的鹿。

现代汉语翻译为“白色的鹿”。

三、自然物类实词1.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

现代汉语翻译为“明亮的月亮”。

2. 乌云:指颜色黑暗的云。

现代汉语翻译为“黑云”。

3. 翠竹:指颜色鲜绿的竹子。

现代汉语翻译为“鲜绿的竹子”。

4. 江山:指江河和山势,常用来形容国家的疆土。

现代汉语翻译为“国家的版图”。

四、时间类实词1. 朝阳:指早上升起的太阳。

现代汉语翻译为“早晨的太阳”。

2. 暮色:指天快黑时的景色。

现代汉语翻译为“傍晚的景色”。

3. 三岁:指年龄为三岁。

现代汉语翻译为“三岁”。

4. 逝者:指已经去世的人。

现代汉语翻译为“已故之人”。

五、感情类实词1. 喜悦:指心情愉快,充满喜悦的情绪。

现代汉语翻译为“快乐”。

2. 恐惧:指害怕、担心的心情。

现代汉语翻译为“害怕”。

3. 欣喜:指高兴、快乐的情感。

现代汉语翻译为“高兴”。

4. 悲伤:指心情沉重,由于遭遇不幸而感到难过的情绪。

现代汉语翻译为“难过”。

这些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通过对它们的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事物的描述与表达。

五三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五三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一组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文言文的实词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的实词及例句翻译

1. 实词:安例句:今者大王安坐而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现在大王您安静地坐着观看。

2. 实词:良例句:良久,乃闻有哭泣声。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过了很久,才听到有哭泣的声音。

3. 实词:善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4. 实词:惧例句:吾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翻译:我担心美丽的女子会慢慢老去。

5. 实词:怨例句:世人皆谓我何求,我但求怨言休。

(《白头吟》)翻译:世人皆说我追求什么,我只希望别人的怨恨停止。

6. 实词:绝例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望庐山瀑布》)翻译:登上高山,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壮观景象,浩瀚的大江一去不复返。

7. 实词:顾例句:顾我何言,天意怜幽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看我有什么话说,天意怜惜这幽静的草木。

8. 实词:尽例句:临别赠言,尽此一杯。

(李白《将进酒》)翻译:在分别之际,用这杯酒作为临别的赠言。

9. 实词:临例句:临风而立,心旷神怡。

(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站在风中,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10. 实词:去例句:去国怀乡,忧思难忘。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离开国家,怀念家乡,忧愁思念难以忘怀。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实词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例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文言文所有实词解释

文言文所有实词解释

文言文所有实词解释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表达方式,使用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词在文言文中的解释:1. 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的"。

2. 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词"就"。

3. 是:引导主语或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4. 以:表示手段、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用"。

5. 也:表示肯定或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了"、"吧"。

6. 去:表示离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动词"走"。

7. 吾:指代第一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8. 汝:指代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9. 尔:指代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10. 於:表示地点、时间、范围等,在句中常有介词的作用。

11. 何: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什么"。

12. 之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词"因为"。

13. 昔者:表示过去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从前"。

14. 可以:表示可能、许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可以"。

15. 必将:表示必然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定会"。

16. 无论:表示不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词"无论"。

17. 且:表示连词"而且"或副词"还"的意思,用来连接句子,表示顺承。

18. 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副词"也",表示程度较轻。

19. 久:表示时间的长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长时间"。

20. 尽:表示竭尽、全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部"。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翻译。

1、爱动词。

喜爱,喜欢。

例如:“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动词。

爱护。

例如:“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动词。

吝惜,舍不得。

例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2、安形容词。

安稳,安全。

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形容词。

安逸,舒适。

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动词。

安置,安放。

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3、被动词。

覆盖。

例如:“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动词。

遭受,遇到。

例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介词。

表示被动。

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4、倍动词。

通“背”,违背,背叛。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名词。

一倍。

例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5、本名词。

草木的根。

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名词。

根本,基础。

例如:“为是者有本有原。

”(《原毁》)副词。

本来,原来。

例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6、鄙名词。

边疆,边远的地方。

例如:“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形容词。

鄙陋,目光短浅。

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7、兵名词。

兵器,武器。

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名词。

士兵,军队。

例如:“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8、病名词。

疾病。

例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动词。

生病。

例如:“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形容词。

困苦不堪。

例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9、察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