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及范文24例
寓言类材料作文及范文

故事梗概,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骄傲自大地认为乌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结果在比赛中大意失荆州,乌龟最终赢得了比赛。
范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也不要过分自负。兔子因为自负而输掉了比赛,而乌龟因为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谦虚谨慎,不要轻易看不起他人,更不要因为自己的优势而放松警惕。只有谦虚谨慎,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寓言三,《小狗和影子》。
故事梗概,小狗看到水中的自己,以为是别的小狗,便想要抢夺水中的小狗的食物,结果最终一无所获。
范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虚荣,也不要自欺欺人。小狗因为贪图虚荣,而最终一无所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图虚荣,更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只有脚踏实地,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成功。
通过以上寓言故事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和生动形象,它们不仅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也能够引导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大家在写作文时能够灵活运用寓言故事,展现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思想观念。
寓言类材料作文及范文
寓言是一种古老而又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深刻地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道德观念。寓言类材料作文是中小学生常见的作文题目之一,通过对寓言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故事情节和寓意,展现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思想观念。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寓言类材料作文及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作文写作有所帮助。
寓言一,《乌鸦和狐狸》。
故事梗概,一只狐狸偷走了农夫的一只鸡,被农夫追赶时,狐狸假装受伤,乌鸦看到后落在了狐狸身边,狐狸趁机把乌鸦也抓住了。话呢?”乌鸦听了之后感到很羞愧。
范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而忽略了内在的本质。乌鸦因为被狐狸的奸诈所欺骗,最终失去了自由。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分辨是非,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及范文24例

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及范文24例1、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
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
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
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
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留下余地,活出品位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狼比灰太狼还要倒霉。
它忙碌了三天,却是自掘坟墓。
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给自己留下余地。
如果人如此狼,则品位太低。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还是多条后路比较好。
余地留给自己。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的堂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留余二字。
宽备窄用,生意兴隆,康家便有了骏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园。
庄园里还有一条精心设计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紧急情况下逃脱。
山西平遥古城的县衙里也有一条地道。
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给他人。
人大多不是圣人,尴尬时需要一个台阶,穷困时需要一点救助,绝望时需要一条出路,如果没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们与社会的矛盾。
余地留给生命。
为什么要网开一面?为什么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因为一个人把一个地区的动物都灭了,周围的人吃什么?这个人的子孙吃什么?现在东海每年都有禁渔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更多地出现。
申论根据寓言写作文

申论根据寓言写作文
从前,有一只自大的公鸡。
它常常在动物们面前夸耀自己可以预知未来。
于是,动物们都被它的高大上所迷惑,尊敬地称它为“豪斯公鸡”。
有一天,豪斯公鸡宣布,第二天将会有一场强烈的地震,让所有的动物们都要提前逃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听到这个消息后,动物们陷入了恐慌。
第二天早上,随着太阳的升起,动物们看到了一个安静如常的世界,聚集在草地上的他们纷纷议论纷纷。
刚刚有个声音响起:“看!天要塌了!”豪斯公鸡自鸣得意地呱呱叫着,毫不介意所有动物们的异样目光。
不久之后,湍急的洪水席卷而来,迅速将低洼地带淹没。
水涨得如此之快,动物们纷纷四处逃窜,只有豪斯公鸡仍然在原地高声地预言地震的到来。
当豪斯公鸡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时,已经来不及了。
洪水迫使它拼命飞向高处,但它疲惫不堪,最终不幸被洪水吞噬。
动物们得救了,他们面对豪斯公鸡无尽的预言确实感到羞愧。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相信自己的判断是一种无知。
从那以后,他们学会了依靠自己的感知和经验去判断事物,不再盲目追求所谓的权威。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值得绝对的尊崇和盲从。
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易相信他人的言论,学会自主判断和决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愚昧和错误,走向明智和自由。
申论寓言典故作文

申论寓言典故作文从前有只狐狸,它生性狡诈,常常不遵守规矩,欺骗其他动物。
一天,狐狸偷偷溜进了一只鹿的家,偷走了鹿的宝贝。
鹿发现后非常伤心,它决定去找狐狸要回自己的宝贝。
鹿找到狐狸之后,开口就问:“你为什么要偷我的宝贝?我对你从来都很好,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狐狸嘿嘿冷笑道:“我偷你的宝贝是因为我觉得你完全配不上它。
你有什么能力保护好它?”鹿听完气愤地说:“虽然我可能没有你狡猾,但我有我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我相信正义能战胜邪恶,你的行为迟早会受到惩罚。
”鹿离开后,狐狸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是得意地笑了起来。
他的邻居,一只猫看见了这一切,它受到了启发。
猫打算教训一下狐狸,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之处。
猫和狐狸相约在一座石桥上对决。
猫说:“我们通过比赛来决定谁更优秀,胜者将拥有整个森林的统治权。
”狐狸自信地接受了挑战。
比赛开始,猫迅速爬上石桥,展示了它的灵活身手。
狐狸则不断摆出各种花式动作,试图吸引猫的注意力。
然而,狐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只是徒劳无益。
等他回过神来时,猫已经迈着优雅的步伐离开了石桥,胜利地来到了对面。
狐狸大吃一惊,他没有料到猫会如此聪明。
他意识到自己的狡猾并不能胜过智慧和灵活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人们应该保持正直和廉洁的品格。
狡诈和欺骗只会给自己带来暂时的利益,最终还是会自食其果。
与其追求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成功,不如直面困难,用我们真实的能力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就像鹿一样,我们应该坚守正义,相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同时,我们也要像猫一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智慧和灵活的思维去面对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高考材料作文专练:寓言类

材料作文专练----寓言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伊索寓言》里边有个“父子抬驴”的典故,说的是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驴准备到集市去卖,走在路上,被几个小姑娘看见了,姑娘们嘲笑他们真愚蠢,有驴都不知道骑。
父亲一听有道理,就让儿子骑驴,自己走路。
没多久他们又被一个老头看见了,老头感叹世风日下,儿子骑驴,也太不孝顺了吧。
父亲于是自己骑在驴背上。
赶了一段路又遇到一个妇女,嘲笑做父亲的真狠心,自己骑着驴,却让儿子走路。
父亲听到后,连忙让儿子也骑到驴背上。
谁知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说,两个人骑着一头瘦驴,也不怕把它累死。
父子俩一听赶紧从驴背上下来,找绳子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走。
他们经过一座桥的时候,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小青蛙厌倦了常年生活的小水沟,因为水日益减少,食物短缺。
它每天都不停地跳,想要逃离这个地方。
而它的同伴整日懒洋洋地蹲在浑浊的水洼里,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懒得动了。
”终于有一天,小青蛙纵身一跃,跳进了旁边食物丰饶、永远不会干涸的河塘里。
不久,水沟里的水干涸了,小青蛙的同伴活活饿死了。
我们的生活,挑战和机遇无处不在,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王收到了一份礼物——两只威武的猎鹰。
国王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猛禽,便把它们交给自己的首席驯鹰人进行训练。
几个月过去了,一只猎鹰已能展翅飞翔,另一只却没有半点动静,从来到王宫的那天起就待在枝头纹丝不动。
国王召集了各方兽医和术士,命他们设法让这只猎鹰飞起来,但所有人都无功而返。
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及范文【精选】

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及范文【精选】导语:寓言作文总是通过一些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些小道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鹿非常口渴,跑到了泉水边他一边喝着甘甜的泉水,一边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当它看到自己美丽的双角时,禁不住得意洋洋可一看见自己细小的腿,便闷闷不乐正在这时,有只狮子向它猛扑过来鹿转身拼命地逃跑,一下就把狮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如果在空旷的平原,鹿就能跑的飞快,保住性命但当它进入树林时,角被树枝挂住,最后被狮子捉住了鹿临死时说:“我真不幸啊!我不喜欢的东西能救我的命,我最宠爱的东西却让我断送了性命”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华而不实鹿临死时说:“我真不幸啊!我不喜欢的东西能救我的命,我最宠爱的东西却让我断送了性命”鹿角华而不实,鹿腿实而不华,两相比较,还是后者好《水浒传》中,柴进庄上的九纹龙史进交了不少学费,却只学了点花拳绣腿,与王进比武时,“把一条棒使得风车似转”,却被人家两下子弄倒了,于是赶紧拜王进为师,才学到了真本事面对妻妾和客人的蒙蔽,邹忌豁然顿悟,启发齐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王之蔽甚矣”齐王于是广开言路,不再为华而不实的谄媚之辞迷惑,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相反,奸臣误国、红颜祸水的例子层出不穷奸臣有董卓、魏忠贤,祸水有妲己、褒姒等当然,问题不是出在奸臣和祸水身上,而是出在不能“亲贤臣、远小人”的帝王身上,他们被那些华而不实的人蒙蔽了有两个成语说的是唐代奸相李林甫,一是“口蜜腹剑”,二是“宝窗自选”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有多少人能从谏如流呢?口蜜腹剑的小人也往往得势,因为谎言往往美丽,人们往往被其华而不实的一面迷惑而李林甫对自己的女儿却很实在,让她自己通过窗户观察选女婿“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钻进华而不实的象牙塔,荒废了朝政,引发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引得杜甫“凭轩涕泗流”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华而实的竹杖芒鞋和蓑衣让苏轼不怕风雨,淡然前行他虽然很胖,但一肚子文章而在当代,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使国人吃个饭也战战兢兢辣椒中的苏丹红,罐头里的孔雀绿,面条中的吊白块,茶叶中的美术绿,油条中的洗衣粉,猪肉中的瘦肉精,水果上的催红素,西瓜里的膨大剂,奶粉里的三聚氰胺,饺子皮中的硼砂,豆腐中的医用石膏,泡米的墨汁… …人们也许不能想象,有人敢把砒霜、敌敌畏往食品里加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批判、打击此类不法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呼吁国人不要购买那些华而不实的食品,而要多选择颜色自然、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华而又实最是理想,不华不实最是遗憾,华而不实最是糟糕,不华而实最有内涵牝牡骊黄,要宠爱,就宠爱实在的、最有用的东西。
(高考)高考寓言作文范文

高考寓言作文范文相信小伙伴们小时候都会听爸爸妈妈讲童话故事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寓言作文,欢送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寓言作文1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活之树长青。
老鼠给猫挂铃铛,那是找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理论只能屈居第二。
目标要恰当,方法要可行,理论要科学,做人要实际。
目标要恰当。
猴子捞月亮是徒劳无功的,曾经的“超英赶美〞适得其反。
假设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就要从客观条件和精神状态出发制定目标。
方法要可行。
面对强秦的威胁,燕国太子丹不是致力于开展本国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军队战斗力,却聘请刺客荆轲去杀嬴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其实,即便成功了,也无法阻挡秦统一中国的步伐。
而刺秦只是加快了燕国的灭亡。
所以说,符合实际,方法才好。
而符合实际的根本在于把握规律,有的方法虽好,也不是万能钥匙。
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
〞施行仁政、能言善辩本来是好事,但在强盗逻辑下也会带来危害。
理论要科学。
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做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并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但孟子的理论在战国时代是不可能被重视的。
因为各个诸侯国的统治者都穷奢极欲,作威作福,动辄大兴土木,还要争地盘,各国贵族也在窝里斗,能让老百姓有个一亩三分地交交地租就不错了。
再说,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吗贵族们的肉还没吃够,会让平民喝肉汤吗所以说,孟子的理想在当时只是乌托邦。
做人要实际。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不一定非要对着干。
老鼠斗不过猫,躲着就好了。
实力相当时,面对挑衅,假设采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方法,以德服人,往往能取得最正确效果。
要不然,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
24个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及范文(共4篇)

24个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及范文(共4篇)篇一:寓言类材料作文运用“三步式”引导学生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纵观30年高考,寓言与高考作文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从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到2003年以《韩非子》中一则寓言引出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再到2008年全国Ⅱ卷根据“海龟和老鹰”的寓言材料的话题作文。
在2009年高考中,全国I卷“小兔子学游泳”的作文再次以寓言为材料。
可见训练学生写好寓言类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实践中笔者作了“三步式”探究训练,以求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作文中凸现创造性思维,并借此对作文训练的有效性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一、读懂读透材料的寓意读懂寓言,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辞海“寓言”(fable)辞条】“寓者,寄也;言者,话也”。
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作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通过借古喻今、借物喻人、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要读懂寓言,就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作深人思考,从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的角度,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才能准确把握寓言的寓意。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去世之后,人们在他的笔记本里发现了他抄录的一则寓言,原文如下:“为什么你的歌这样短?”有一次有人问一只鸟儿,“难道你的气不足吗?”“我有很多歌”,鸟儿回答说:“我要把它们全部告诉世界。
”这则短得仅仅50个字的寓言,它的寓意正是契诃夫毕生从事文艺创作的座右铭:写短文,求简洁。
寓言的魅力,还在于每读每新,让人产生人生时代的感悟。
因此不仅要把寓言读懂,还要力求对寓言进行创新阅读,把寓言读透,提高思维品质,使作文思想独特新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高考寓言类材料作文题及范文24例1、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
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
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
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
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留下余地,活出品位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狼比灰太狼还要倒霉。
它忙碌了三天,却是自掘坟墓。
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给自己留下余地。
如果人如此狼,则品位太低。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还是多条后路比较好。
余地留给自己。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的堂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留余”二字。
宽备窄用,生意兴隆,康家便有了骏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园。
庄园里还有一条精心设计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紧急情况下逃脱。
山西平遥古城的县衙里也有一条地道。
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给他人。
人大多不是圣人,尴尬时需要一个台阶,穷困时需要一点救助,绝望时需要一条出路,如果没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们与社会的矛盾。
余地留给生命。
为什么要“网开一面”?为什么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因为一个人把一个地区的动物都灭了,周围的人吃什么?这个人的子孙吃什么?现在东海每年都有禁渔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更多地出现。
余地留给艺术。
中国画大都讲究“留白”,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余地。
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现这样的情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是音乐上的“留白”。
白居易写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并未急于收笔,而是写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句,让人产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遐思,则是文学上的“留白”,深得艺术的要旨。
余地产生品位。
比尔·盖茨主动退位,让人感到亲切;本·拉登搞恐怖袭击,只能自断后路。
美国耗时十年,终于将其击毙。
老虎再贪婪,也会给秃鹫和鬣狗留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宽松则舒适,时间宽裕则悠闲,空间宽阔则坦荡,心胸宽广则豁达。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让我们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铁笼子里关了五只猴,实验者放进一挂香蕉,五只猴顿时兴奋起来,其中一只率先伸出手臂去抓。
这时,实验者用高压水枪攻击五只猴,那四只尚无行动的猴子都受到了惩罚。
过了一会儿,又一只猴窜到香蕉跟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
几个回合下来,猴子都变得老实了,竟没无一只敢再尝试。
这时,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子就直奔香蕉而去,这时,四只吃尽苦头的猴子一拥而上,阻挠它接近香蕉,以免大家跟着受罪。
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了“自律”的一群。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反对奴化,尊重天性猴子吃香蕉本是天性,但这种天性却在高压统治下泯灭了。
如果这些猴子要做的是坏事,当然应该强力制止,要求其“自律”;但“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猴子想吃点香蕉就受此折磨,并在吃过一系列苦头之后形成了奴性,不是很悲哀吗?而对猴子进行集体惩罚的高压水枪手们,不就是残暴统治者和各种卫道士的象征吗?中国现在的很多动物园都被私人承包了。
于是东北虎成批被饿死,死后肉上餐桌,骨头泡酒。
活着的老虎往往是收取照相费的工具。
河南登封一家动物园整天饿着一头熊,这头熊逮住机会咬死了饲养员;当时应该是熊冬眠的季节,但熊竟然饿得睡不着觉,不发飙才怪。
更有甚者,从活熊身上开一刀,插入导管,提取胆汁药用,自私得很!所有这些,都是统治上的高压与残暴,都是对动物的榨取与迫害!这些暴行推及人类,自然会有破觚为圜、九族尽诛的连坐制度,自然会有包身工里的“芦柴棒”,自然难免劳教所里的“骷髅死”。
自从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迅速恶化为“男女授受不亲”,以致妇女要缠小脚,破坏生理结构!三妻四妾的假道学们以虐杀为手段给重心不稳的贞节牌坊奠基。
难怪《诗经》刚刚在德国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因为《诗经》时代的人们的天性不受一点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毫无挂碍!印度还不如中国。
电影《月亮河》末尾提到,因为宗教的流毒和传统的余孽,印度至今仍有三千万寡妇。
印度法律早就允许寡妇改嫁,却不能驱除历史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阴影。
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多要点汤就招来异样的眼光;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想喝口水都那么难,也只有天使般的爱斯梅拉达能给他帮助;托尔斯泰描写的玛斯洛娃,莫泊桑塑造的羊脂球,还有那个德伯家的苔丝,王夫人淫威下的金钏儿,那个不是像猴子一样,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当今社会,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思想正深入人心。
还是国歌写得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高压水枪算什么,冲上去,吃掉香蕉!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揭露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写满“吃人”二字,其实吃掉的还有人的天性。
鲁迅的结尾是“救救孩子……”,那我的结尾就应该是:救救猴子……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为经常受到猫的袭击,老鼠们终日提心吊胆,非常苦恼,于是就开会商量躲避猫的办法。
一只老鼠说:“猫走得那么轻,一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
如果在它的脖子上挂个铃铛,我们一听到铃声就可以逃跑了。
”大家对它的提议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一致通过。
这时,一只年老的老鼠站起来说:“这个办法是非常好的,但派谁去把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呢?”老鼠们开始推来推去:“你去挂!”“不,你去!”它们就这么互相推,所以一直到现在,猫还是照旧捉住老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符合实际,办法才好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活之树长青。
老鼠给猫挂铃铛,那是找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理论只能屈居第二。
目标要恰当,办法要可行,理论要科学,做人要实际。
目标要恰当。
猴子捞月亮是徒劳无功的,曾经的“超英赶美”适得其反。
若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就要从客观条件和精神状态出发制定目标。
办法要可行。
面对强秦的威胁,燕国太子丹不是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军队战斗力,却聘请刺客荆轲去杀嬴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其实,即便成功了,也无法阻挡秦统一中国的步伐。
而刺秦只是加快了燕国的灭亡。
所以说,符合实际,办法才好。
而符合实际的根本在于把握规律,有的办法虽好,也不是万能钥匙。
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
”施行仁政、能言善辩本来是好事,但在强盗逻辑下也会带来危害。
理论要科学。
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做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并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但孟子的理论在战国时代是不可能被重视的。
因为各个诸侯国的统治者都穷奢极欲,作威作福,动辄大兴土木,还要争地盘,各国贵族也在窝里斗,能让老百姓有个一亩三分地交交地租就不错了。
再说,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吗?贵族们的肉还没吃够,会让平民喝肉汤吗?所以说,孟子的理想在当时只是乌托邦。
做人要实际。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不一定非要对着干。
老鼠斗不过猫,躲着就好了。
实力相当时,面对挑衅,若采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办法,以德服人,往往能取得最佳效果。
要不然,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如鹬蚌各自松口,鹬高飞、蚌深潜?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按规律办事,一定找实用办法。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鹿非常口渴,跑到了泉水边。
他一边喝着甘甜的泉水,一边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
当它看到自己美丽的双角时,禁不住得意洋洋。
可一看见自己细小的腿,便闷闷不乐。
正在这时,有只狮子向它猛扑过来。
鹿转身拼命地逃跑,一下就把狮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如果在空旷的平原,鹿就能跑的飞快,保住性命。
但当它进入树林时,角被树枝挂住,最后被狮子捉住了。
鹿临死时说:“我真不幸啊!我不喜欢的东西能救我的命,我最宠爱的东西却让我断送了性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要华而不实鹿临死时说:“我真不幸啊!我不喜欢的东西能救我的命,我最宠爱的东西却让我断送了性命。
”鹿角华而不实,鹿腿实而不华,两相比较,还是后者好。
《水浒传》中,柴进庄上的九纹龙史进交了不少学费,却只学了点花拳绣腿,与王进比武时,“把一条棒使得风车似转”,却被人家两下子弄倒了,于是赶紧拜王进为师,才学到了真本事。
面对妻妾和客人的蒙蔽,邹忌豁然顿悟,启发齐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王之蔽甚矣。
”齐王于是广开言路,不再为华而不实的谄媚之辞迷惑,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相反,奸臣误国、红颜祸水的例子层出不穷。
奸臣有董卓、魏忠贤,祸水有妲己、褒姒等。
当然,问题不是出在奸臣和祸水身上,而是出在不能“亲贤臣、远小人”的帝王身上,他们被那些华而不实的人蒙蔽了。
有两个成语说的是唐代奸相李林甫,一是“口蜜腹剑”,二是“宝窗自选”。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有多少人能从谏如流呢?口蜜腹剑的小人也往往得势,因为谎言往往美丽,人们往往被其华而不实的一面迷惑。
而李林甫对自己的女儿却很实在,让她自己通过窗户观察选女婿。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