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完整版)

合集下载

植物的生长规律

植物的生长规律

植物的生长规律植物的生长规律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内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律和规定。

生长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植物的种植和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于理解植物的生理和生态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详细介绍。

一、植物的生长阶段植物的生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种子萌发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等。

1.种子萌发期:种子在湿润的环境中吸收水分,进而发芽生长,形成幼苗。

2.幼苗期:幼苗期是植物生长的初期阶段。

幼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从而进行生长和发育。

3.生长期:生长期是幼苗逐渐生长壮大的阶段。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长出茎、叶和根等器官。

4.开花期:当植物的生长发育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开花现象。

开花期是植物的繁殖阶段,通过花朵的结构和色彩吸引传粉媒介,实现花粉的传播和受精,从而形成果实。

5.结果期:果实是植物的繁殖产物,是种子的一种保护和传播方式。

当果实成熟后,种子逐渐成熟,使植物的生命周期得以延续。

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植物生长的规律不仅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包括光照、温度、水分、气候、土壤等多个因素。

1.光照:植物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照充足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促进植物生长。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差异较大,光合作用的速率也不同。

2.温度: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适宜的温度下,植物的新陈代谢活跃,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提高,促进生长和发育。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3.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停滞,饥渴而死;水分过多则会导致缺氧,根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4.气候:气候是指长期的气象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

例如,适合稻谷生长的地区气候湿润,而适合沙漠植物生长的地区气候干燥。

5.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植物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她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和其他生活资料,还能够增添我们的自然环境。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是研究植物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植物的神秘之处。

一、植物形态结构的内涵植物的形态结构是指植物体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个器官自身的形态结构,可以通过植物体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组织和器官发育等方面来反映。

每个植物种类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结构,这是由其基因决定的。

植物的形态结构分为根、茎、叶和花四部分。

(一)根植物的根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功能是吸水、吸收养分和固定植物体。

根的形态有直根、顶芽根和支根等多种形态。

(二)茎茎是植物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支撑和连接植物各个部分,让植物体能够直立生长。

茎的形态分为直立的、匍匐的、攀援的等不同形态。

(三)叶叶是植物体的重要吸收器官,主要功能是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叶的形态有大叶和小叶、扁平的和硬质的等不同形态。

(四)花花是植物生殖的器官,通过花中的花粉和雌蕊进行生殖繁殖。

花的形态各种各样,花的结构中包括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二、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生长发育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受到外界因素作用下的生长规律。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有机体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

(一)植物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和衰老等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生长方式,也需要不同的养分和环境才能顺利进行。

(二)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因素植物的生长过程除了受到基因和内部环境的影响之外,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气候和日照等因素。

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种植植物来说,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三)植物的适应性和环境响应植物的适应性和环境响应是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完整版)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完整版)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完整版)之前编辑过这方面的资料,现将它们重新汇总编辑起来,方便大家浏览和学习!第一部分:植物基本类型概述一、二年生草本:典型特征:生长周期短暂是很大的特点,全程生长,少则几十天,多则二百多天。

其它们的区别在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全部在当年完成;二年生的,其生长周期,跨越两年,有越冬短暂休眠的过程。

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有部分种类兼有分株、扦插繁殖。

多年生落叶(宿根)草本;典型特征,生长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有明显的休眠现象。

植株有宿根或球根,多年生长。

主要繁殖方法是分株、分球或者种子。

若从播种开始,养到首次开花,根据植物种类不同,有明显差异。

有的,可能会需要2、3年,如朱顶红一类;有的,当年就能开花,紫茉莉(选在温暖的南方种植)。

多年生常绿草本:典型特征:具有宿根,四季常绿,生长和开花具有周期性(有的春秋两季生长旺盛,有的夏季常绿休眠,有的则冬季常绿休眠),但有的种类,不开花之前,常年生长,一旦开花结果,就会自然枯萎,结束生命,这类植物一生只开花一次。

落叶木本:典型特征: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或干湿分明的热带地区,有周期性自然落叶休眠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冬季落叶或者旱季落叶,本帖就依照温带地区的那些落叶木本,简单分类讲述一下。

落叶木本,通常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生长期间,会经过一段不开花、也不结果的幼树期。

若从播种开始,养到首次开花,一般需几年不等,如果石榴是3~4年;樱桃是5、6年,苹果3年;小型花石榴以及枸杞,则是当年播种,当年开花。

如果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养到开花结果会比直接播种快一些。

用播种繁殖的幼苗叫做实生苗。

不论是幼树还是成年树,生长、开花都是有典型的季节规律,只是在幼树期,不表现出开花、结果的现象罢了。

常绿木本:典型特征: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全株常年保持绿色,全年都有绿叶的木本植物。

常绿木本和落叶木本是相对应的,但它的叶子寿命,同样也是有限的。

虽然看上去,全年都会有绿叶,但是它也有新老叶更替的时期,大致时间是在春季(对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对于热带地区,则没有明显的时间段。

植物生长规律

植物生长规律

植物生长规律植物是大自然中生命力旺盛的生物,它们以光合作用为基础,通过吸收养分、水分和光能来生长发育。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会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的整体过程以及其相关规律。

一、萌发阶段:种子的发芽植物生长的起点通常是种子的萌发。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吸收水分后会慢慢膨胀,随之发芽。

种子发芽的过程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阶段:吸水、膨胀和萌发。

1. 吸水:种子吸水是发芽的第一步。

当种子吸收到适量的水分后,种子的外壳开始变软,种子的活力也逐渐恢复。

2. 膨胀:随着水分的进一步吸收,种子的体积逐渐膨胀。

这是因为种子内含有的胚乳中的淀粉开始分解,产生能量供种子继续发育和生长。

3. 萌发:种子在膨胀的基础上,胚芽开始生长,并从种子中伸出。

这标志着植物的正式生长开始了。

二、生长阶段:茎、叶和根的形成1. 茎的生长:茎是植物的支撑物,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连接根和叶的作用。

茎会从胚芽中伸展出来,向上延伸。

茎的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节间和节。

2. 叶的生长: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阳光来合成养分。

叶片在茎上由叶柄连接,并具有扁平的叶脉以增加光合面积。

3. 根的生长: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它主要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根在发育过程中会向下生长,并分出侧根以增加吸收面积。

三、发育阶段:开花和结果1. 开花:开花是植物进入繁殖期的标志。

植物的花部通常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朵的形成是通过调节植物内部激素的分泌和环境刺激来实现的。

2. 结果:在授粉和受精后,花朵会逐渐形成果实。

果实是种子的包裹体,能够保护种子并帮助其传播。

果实的形成也是植物生长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四、生长规律: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光合作用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

光合作用还产生了氧气作为副产品,保持了地球上氧气的含量。

此外,植物的生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水分和养分等。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全集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全集

原创植物科普:漫谈植物生长规律之一二年生草本引言:之前曾简单讲过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在这里,将根据植物生长特点不同,再次分类,探讨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落叶木本、常绿木本的生长规律,对于新手务必要关注。

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规律,对养花大有帮助。

本帖先从生长周期短暂的一二年生植物开始,根据其生长情况不同,各选派若干代表。

一年生植物:类型1、代表植物:向日葵、大豆、玉米。

特点:喜欢炎热,耐高温,适合春播、夏播、秋播。

全生育期比较短暂,从播种到果实成熟,不过3、4个月的时间,有的种类,花期与长日照有关。

类型2、代表植物:辣椒、茄子、孔雀菊、南瓜、黄瓜、丝瓜。

特点:喜欢炎热,耐高温,适合春播和夏播,全生育期比较漫长,花期与光照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具有边开花边结果边生长的习性,可从春季持续生长到深秋。

类型3、代表植物:小白菜、二月兰、瓜叶菊、雏菊。

特点:喜欢冷凉,不耐高温,花期与短日照有关,春播则是一年生植物,生长期短暂,容易出现长不大就开花的袖珍苗,在高温来临前会迅速完成生长、开花全过程;这种植物,秋播要比春播更合适,秋播能充分生长,则为二年生植物,下面还会再提到。

基本生长规律:生长大体分为出苗,花前生长、开花期以及结果期这几个阶段,通常大量结果之后,植株就会自然枯萎,生命终结。

出苗:植物在出土后,在3、4片真叶以前,生长都是很缓慢的,此阶段基本上无须追肥。

有的植物,这段时间会很长,如辣椒,要等1、2个月,苗子才会长到3、4片真叶。

有的则很短,如向日葵,从出土到3、4片真叶只需要二十几天。

花前生长:为出花蕾前的一段时间,以长枝叶为主,此时需氮肥多。

开花期:为现蕾之后到开花的一段时间,此期间,基本上是一年生植物生长最迅速的时期,需磷钾肥多。

花后生长:从花期结束到果实完全成熟,第1、3类型的植物,在此阶段过后,生命就会终结,会留下大量种子等待繁殖。

第2种类型的植物,开花、结果基本上同步,只要养分充足,温度合适,会长期生长下去,这类植物,如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可转变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典型的就是辣椒。

植物的生长节律

植物的生长节律

植物是地球上生命力最为顽强的生物之一,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植物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生长节律。

生长节律是指植物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遵循的生长模式和规律。

这个节律受到植物内部的激素调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节律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植物的生长节律很大程度上受到光的影响。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它对植物的形态、开花和果实成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光的强度、时长和波长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节律。

例如,在夏季阳光充足的时候,植物生长迅速,叶片茂盛。

而在冬季光线不足的时候,植物的生长会减缓,叶片也会落叶。

除了光线,温度也是植物生长节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其生长速度和光合作用效率都会有所变化。

高温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但过高的温度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低温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太低的温度还会导致植物受冻。

土壤的湿度和营养物质也对植物的生长节律产生影响。

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进行生长,如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此外,植物还需要合适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不同植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有所差异。

除了外部环境因素,植物内部的激素也对生长节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这些激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和伸长来控制植物的生长节律。

例如,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更快。

总的来说,植物的生长节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线、温度、土壤湿度和植物内部的激素调控。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对于种植者来说,了解植物的生长节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植物,提高产量和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模式和规律,合理调节光线、温度和水分条件,给植物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植物充分利用其生长节律,促使其健康生长,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植物生长的规律

植物生长的规律

植物生长的规律1)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有机体,构成植物体的各器官间在生长上表现出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是通过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信息物质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传递或竞争来实现的。

(1)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因而具有相关性。

根部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而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物质元素、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氨基酸等。

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就是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

一般来说,根系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的枝叶也较茂盛;同样,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会促进根系的生长。

对于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常用根冠比来衡量。

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不同影响。

不同物种有不同的根冠比,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生育期根冠比也有变化。

一般植物在开花结实后,同化物多用于繁殖器官,加上根系逐渐衰老,使根冠比降低。

多年生植物的根冠比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侧枝,通常主茎生长很快,而侧枝或侧芽则生长较慢或潜伏不长。

这种由于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除顶芽外,生长中的幼叶、节间、花序等都能抑制其下面侧芽的生长,根尖能抑制侧根的发育和生长,冠果也能抑制边果的生长。

顶端优势现象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但各种植物表现不尽相同。

有些植物的顶端优势较为明显,如雪松、桧柏、水杉等越靠近顶端,侧枝生长受抑越强,从而形成宝塔形树冠;有些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如柳树以及灌木型植物等。

许多树木在幼龄阶段顶端优势明显,树冠呈圆锥形,成年后顶端优势变弱,树冠变为圆形或平顶。

植物的分枝及其株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顶端优势的影响。

植物学中的植物生长规律研究

植物学中的植物生长规律研究

植物学中的植物生长规律研究植物生长是指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形成新的种子的整个过程。

植物的生长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的,包括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而这些因素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最终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学中,研究植物生长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植物产量以及质量,同时也能够为植物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论基础。

植物生长规律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早在1782年,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就提出了“生物钟”这一概念,认为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时刻会有相应的生长反应。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植物生长规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植物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种子萌芽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等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生长规律都不尽相同。

从种子萌芽期开始,植物会通过吸收养分和水分,不断扩大自己的体积。

在幼苗期,植物会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生长,形成根系和茎,使整个植物体不断壮大。

在生长期,植物会不断生长并形成新的叶子和枝条,为未来的开花和结果做准备。

在开花期和结果期,植物会进行繁殖和产生果实等生理过程,最终形成新的种子。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叶面积、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营养物质转化等生理指标均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

例如在茎根长高增粗的过程中,杆和根的生长速度会有所不同。

大多数植物的根在苗期呈指数生长,在茎长高增粗过程中呈线性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又变为指数生长。

此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光周期的影响。

不同光周期下,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理代谢都会发生变化。

植物的生长规律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助于我们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

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可通过合理的施肥、控制灌溉、作物间套作、循环使用等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总之,植物生长规律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完整版)之前编辑过这方面的资料,现将它们重新汇总编辑起来,方便大家浏览和学习!第一部分:植物基本类型概述一、二年生草本:典型特征:生长周期短暂是很大的特点,全程生长,少则几十天,多则二百多天。

其它们的区别在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全部在当年完成;二年生的,其生长周期,跨越两年,有越冬短暂休眠的过程。

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有部分种类兼有分株、扦插繁殖。

多年生落叶(宿根)草本;典型特征,生长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有明显的休眠现象。

植株有宿根或球根,多年生长。

主要繁殖方法是分株、分球或者种子。

若从播种开始,养到首次开花,根据植物种类不同,有明显差异。

有的,可能会需要2、3年,如朱顶红一类;有的,当年就能开花,紫茉莉(选在温暖的南方种植)。

多年生常绿草本:典型特征:具有宿根,四季常绿,生长和开花具有周期性(有的春秋两季生长旺盛,有的夏季常绿休眠,有的则冬季常绿休眠),但有的种类,不开花之前,常年生长,一旦开花结果,就会自然枯萎,结束生命,这类植物一生只开花一次。

落叶木本:典型特征: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或干湿分明的热带地区,有周期性自然落叶休眠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冬季落叶或者旱季落叶,本帖就依照温带地区的那些落叶木本,简单分类讲述一下。

落叶木本,通常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生长期间,会经过一段不开花、也不结果的幼树期。

若从播种开始,养到首次开花,一般需几年不等,如果石榴是3~4年;樱桃是5、6年,苹果3年;小型花石榴以及枸杞,则是当年播种,当年开花。

如果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养到开花结果会比直接播种快一些。

用播种繁殖的幼苗叫做实生苗。

不论是幼树还是成年树,生长、开花都是有典型的季节规律,只是在幼树期,不表现出开花、结果的现象罢了。

常绿木本:典型特征: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全株常年保持绿色,全年都有绿叶的木本植物。

常绿木本和落叶木本是相对应的,但它的叶子寿命,同样也是有限的。

虽然看上去,全年都会有绿叶,但是它也有新老叶更替的时期,大致时间是在春季(对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对于热带地区,则没有明显的时间段。

常绿木本的叶子寿命通常比较长,少则一年,多则四五年;而落叶木本的叶子寿命,则不足一年。

不过,常绿木本和落叶木本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针对一些适应能力强的木本植物,也就是在温带,热带地区都能生长得种类。

例如,石榴在温带地区是落叶木本,到了热带,就变成了常绿木本,还有紫薇、贴梗海棠、苹果等,也是如此。

至于开花的习性,是针对成年树来讲的,在幼树期,则全年以长枝叶为主,到了合适的树龄才能顺利开花、结果。

它们的生长规律,分别如下:2楼为一、二年生草本;3楼为多年生草本;4楼为木本植物。

第二部分:各种植物的基本生长规律2-1草本部分2-1-1:一、二年生草本一年生植物:类型1、代表植物:向日葵、大豆、玉米。

特点:喜欢炎热,耐高温,适合春播、夏播、秋播。

全生育期比较短暂,从播种到果实成熟,不过3、4个月的时间,有的种类,花期与长日照有关。

类型2、代表植物:辣椒、茄子、孔雀菊、南瓜、黄瓜、丝瓜。

特点:喜欢炎热,耐高温,适合春播和夏播,全生育期比较漫长,花期与光照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具有边开花边结果边生长的习性,可从春季持续生长到深秋。

类型3、代表植物:小白菜、二月兰、瓜叶菊、雏菊。

特点:喜欢冷凉,不耐高温,花期与短日照有关,春播则是一年生植物,生长期短暂,容易出现长不大就开花的袖珍苗,在高温来临前会迅速完成生长、开花全过程;这种植物,秋播要比春播更合适,秋播能充分生长,则为二年生植物,下面还会再提到。

基本生长规律:生长大体分为出苗,花前生长、开花期以及结果期这几个阶段,通常大量结果之后,植株就会自然枯萎,生命终结。

出苗:植物在出土后,在3、4片真叶以前,生长都是很缓慢的,此阶段基本上无须追肥。

有的植物,这段时间会很长,如辣椒,要等1、2个月,苗子才会长到3、4片真叶。

有的则很短,如向日葵,从出土到3、4片真叶只需要二十几天。

花前生长:为出花蕾前的一段时间,以长枝叶为主,此时需氮肥多。

开花期:为现蕾之后到开花的一段时间,此期间,基本上是一年生植物生长最迅速的时期,需磷钾肥多。

花后生长:从花期结束到果实完全成熟,第1、3类型的植物,在此阶段过后,生命就会终结,会留下大量种子等待繁殖。

第2种类型的植物,开花、结果基本上同步,只要养分充足,温度合适,会长期生长下去,这类植物,如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可转变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典型的就是辣椒。

北方地区不能越冬,因此为一年生;而在热带地区,可以多年生长,则会成为辣椒树。

二年生植物:只有一个类型,代表植物:小白菜、二月兰、瓜叶菊、雏菊、冬小麦、萝卜。

喜欢冷凉,秋播可以让它们更好地生长,分为苗期,冬前生长、越冬期、冬后生长这几个阶段,开花期与短日照有关。

基本生长规律:苗期:出土到3、4片真叶,也就是生长最初阶段,此期间生长比较缓慢,基本不用追肥。

冬前生长:苗子在3、4片真叶后,到数九寒天之前的时期,生长呈现先加快,后逐步变缓(受温度下降影响)的趋势,前期可适当补充氮肥,后期温度下降,不建议追肥;在越冬期到来之前,对于叶菜类、根茎类蔬菜,在完全成长后,是最佳采收期。

越冬期:处于最冷的时期,生长基本停滞,有的会维持常绿(羽衣甘蓝),部分种类会伴有黄叶、落叶,处于暂时休眠(二月兰、萝卜)的现象,不适合追肥。

冬后生长:最冷时期结束,开始返青,生长逐步加快,之后会先后进入花蕾、开花、结果期,果实成熟后,会自然枯萎。

观赏类植物,在花蕾期,促开花可用磷钾肥;蔬菜类的萝卜,如果不留种,要在抽薹前采收,如果采收太迟,因养分消耗的缘故,食用价值下降。

总结结束,以后还将分别介绍多年生具有休眠习性的落叶草本以及常绿草本,请继续关注。

补充:一、二年生植物,由于它们的生长持续时间都不长,因此在植物分类上,都属于草本植物。

2-1-2:多年生草本落叶宿根类型:参照季节变化情况。

类型1、朱顶红、萱草、唐菖蒲、美人蕉等。

典型特征:具有冬眠习性,喜热植物,主要开花期在春夏季节,花期容易受长日照影响。

生长规律:冬季,休眠期,表现为地上植株枯萎,只留球根或宿根过冬。

春季和夏季,开始发芽和开花,进入生长旺盛期。

秋季,随着气温逐步降低,生长逐步停止,有枯黄落叶迹象,为冬眠做准备。

例外情况,朱顶红的种球,若在深秋11月起球冷藏低温催花,那么花期可以提前到冬春季节,也就是春节前后,催花种球多为先开花后长叶。

若不经过低温催化,那么花期通常在2~6月间。

类型2、菊花(地被菊、野菊花一类)。

典型特征,具有冬眠习性,主要花期在秋季,花期受短日照影响。

生长规律:冬季:休眠期,表现地上植株枯萎,只留宿根越冬。

春季和夏季、进入生长旺盛期,有的品种,在生长期间,可以靠修剪修整株型,如多头菊。

秋季,天气转凉后,开始出花蕾,并逐步进入花期;到深秋就会大量开花。

当冬天来临,气温降低,花期就会逐步结束,进入冬眠现象。

如果在秋季开花期间,温度下降缓慢,放相对温暖的地方,那么花期就会延迟;还有,在初秋刚刚孕蕾的时候,进行修剪,摘除过早出现的花蕾,也会起到延迟花期的作用。

类型3、风信子、小苍兰、番红花、花毛莨等。

典型特征:夏季休眠,喜凉怕热,花期主要受短日照影响。

生长规律:夏季:处于休眠期,表现为地上植株枯萎,只留宿根或球根度盛夏。

秋季和冬季、随着天气转凉,开始发芽,进入生长期,表现为先慢后快再慢(受降温影响)。

在早春季节,进入大量开花期,花期过后,还会继续生长,进入养球阶段,为夏季休眠做准备。

养护要注意:花期结束后,不要过早剪掉植株上的枝叶和根系,花后生长还要依靠它们,若没有这些枝叶,养球免谈,直接会影响来年的复花。

类型4、石蒜。

典型特征:夏季休眠,也是喜凉植物,只是花期受长日照影响,在夏季或秋季开花。

生长规律:夏季,处于休眠期,表现为地上植株枯萎,只留球根度盛夏。

夏末初秋,若种球足够大,会出花箭开花,开花是并无叶子,花后在长叶。

秋季和冬季以及早春,是生长旺盛季节,主要就是长叶子。

晚春,随着气温升高,会逐步进入夏季休眠状态。

类型5、百合、马蹄莲。

这类比较特殊,特殊之处,在于品种不同,习性有差异。

例如:百合有夏季休眠的品种,也有冬季休眠的品种;马蹄莲,开白花的是夏季休眠,而开彩色花的,即彩马是冬季休眠。

夏季休眠的类型,生长表现参照类型1;冬季休眠的,生长表现参照类型3。

常绿宿根类型:观花类。

类型1:矮牛、石竹、美女樱等。

典型特征:四季常绿,适应性强,通常春秋两季生长最快,在高温炎热的季节以及寒冷的季节,生长则很缓慢,具有常年开花的习性。

通常用播种、分株或者扦插繁殖;若用播种方法,需要经历几个月的苗期,才可以开花,一旦开花,进入成年株,生长就具有周期性;由于适应性强,只要温度合适,随时可播种,但以春季或秋季播种效果最佳。

类型2:天竺葵。

典型特征:四季常绿,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主要生长、开花期是秋季、冬季和春季;在盛夏高温期,则是最难熬的时期,是常绿休眠。

通常用播种和扦插方法繁殖,由于不耐高温,秋播最好、冬播和早春播次之、不建议赶在夏季播种,由于它怕热,小苗度夏有难度(扦插的时期也是如此)。

若用播种繁殖,种子出苗后,需经历几个月的苗期才会长成成株,成株的生长具有周期性。

类似的植物,还有长寿花、蟹爪兰,这两种植物,只适合扦插繁殖。

类型3:风雨兰。

典型特征,四季常绿,喜炎热气候,在冬季则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主要生长季节在春季、夏季和秋季。

花期多在雨水丰富的夏秋季节。

主要繁殖方法是分株和播种。

如果是播种繁殖,从种子开始,养到开花需2、3年的时间,不如分株来的快。

观叶类类型1、吊兰、绿萝、常春藤等。

典型特征:四季常绿、适应性较强,主要生长季节是春秋两季,盛夏和冬季生长则很缓慢。

常用的繁殖方法,扦插以及分株。

类型2、竹芋类。

典型特征:四季常绿,喜欢炎热气候,不耐寒,喜欢温暖、弱光、湿润环境,主要生长期是5~10月,11月~次年4月是常绿休眠期。

常用繁殖方法是分株。

其它类型。

这类植物包括龙舌兰、凤梨、竹子等。

尤其介绍的是竹子,竹子具有宿根,虽然生长很高大,能达几十米,但它依旧属于草本类植物,一片竹林,或许只是由1棵竹子生长出来的,至于竹笋,则是它从宿根部分出现的嫩芽。

这类植物,典型的特点是一生只开花一次。

在开花之前,单株会常年生长,生长具有周期性,通常春季、夏季、秋季生长较快,冬季生长缓慢。

一旦开花,则花后,开花植株就会自然枯萎,生命终结。

主要繁殖方法:分株(龙舌兰、凤梨)或播种(竹子)。

2-2:木本植物落叶木本:以温带地区为例,按照落叶木本成年树的春季的发芽、开花顺序(先花后叶还是先叶后花),简单分类如下。

一、春季发芽时,先花后叶。

生长典型规律:这类木本,通常有花芽、叶芽之分,早春随着温度升高,花芽先萌发,然后是叶芽,因此,表现为先开花、后长叶的现象;一年中,只开一季花,花期与短日照有关,花期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表现很集中,是大规模的开花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