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湖南省的自然资源
湖南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湖南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湖南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为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地理环境1.1 地理位置湖南省地处东经107°46′~114°14′,北纬24°38′~30°08′之间。
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靠贵州,北与湖北、重庆相连。
全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
1.2 地形地貌湖南地形地貌复杂,以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为主。
山地主要分布在省内西南部,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0%;丘陵占30%;盆地和平原占25%。
其中,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等市的部分地区为湘中丘陵盆地,湖南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这里。
1.3 气候环境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温多变,秋雨较多。
年均气温15.5~17.5℃,年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
二、自然资源2.1 土地资源湖南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各具特色,为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水资源湖南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有长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等。
全省水资源总量约247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2300立方米。
2.3 矿产资源湖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
主要矿产有煤炭、铁矿、铜矿、铅锌矿、锡矿、汞矿、磷矿、铝土矿等。
其中,煤炭资源储量约100亿吨,铁矿资源储量约10亿吨,铜矿资源储量约400万吨。
2.4 生物资源湖南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
全省森林覆盖率约55%,拥有银杏、红豆杉、水杉等珍稀植物。
野生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等。
湖南还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拥有杜仲、厚朴、黄连等名贵中药材。
2.5 旅游资源湖南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张家界、岳阳楼、洞庭湖、韶山等著名景点。
其中,张家界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峰林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基础设施
(2)发展绿色经济 ①内容:_经__济__发__展_、环境保护、社会包容,强调_节_能__减__排__、资源高 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能源
碳 污染物
消耗
(3)提倡可持续消费 ①可持续消费的倡议:建立简约适度、_绿__色__低__碳_的生活方式,反对 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干洗
耗能
应季
骑车 合乘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
持续性 原则
限的,人类的经济 活动和社会发展必 须保持在资源和环
境的承载力之内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
共同性 原则
发展和环境保护, 地区决策和行动应 该有助于实现全球
整体的协调
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一切 自然资源,保持合理的人 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 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 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 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 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 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学法指导】 巧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 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而后者强调全球是一个整体。
公平性——人人平等,万物均衡(侧重的是“权利”)。 持续性——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侧重的是“发展”)。 共同性——天下兴亡,人人有责(侧重的是“义务”)。
生态 经济 社会
公平性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
监管企业
政策、立法、标准
约束和引导 监督企业行为
2.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消除贫困 ①原因 a.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_环__境_恶__化__的根本原因。 b.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__可__持_续__发__展___的障碍。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五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五章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起草、制定或修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是在环境保护法律中必须规定的或体现并贯穿于全部法律规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一定贯穿于环境法的始终。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仅适用于立法的过程中,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方法论基础。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划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一、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是指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应当充分考虑和尊重自然和生态演变的规律,以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原理作为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的基本规律1.“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不仅仅指动物,还包括植物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因素。
它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环境时应当注意调查研究和统筹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2.“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例如:太平洋附近的一个小岛,在这个小岛上是鸟雨花香,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这个岛上面有老鼠。
后来人们把陆地上的猫放在这个岛上来,一开始猫还是吃老鼠的,但是到了后来,猫不吃老鼠了,因为它觉得老鼠不好吃,开始吃鸟了,因为它觉得鸟好吃,时间长了,猫与老鼠便成了好朋友。
3.“能流物复”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的流动,物质在不断的循环,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并在流动过程中的递减,有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湖南省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投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感谢您的观看
用。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
03 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与分布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4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 矿产53种,非金属矿产74种,水气矿产3种。
湖南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湘东、湘南、湘西和湘北地区,其中以湘 东地区的钨、锡、铅、锌等有色金属和湘南地区的煤炭、铁矿等能源矿
土地保护
湖南省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严格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土地执法等,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土地生态保护、 推广生态农业、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等,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 益。
02 水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04 生物资源
生物种类与分布
植物资源
湖南省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草地等。其中,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湘南、湘西和湘东山区,竹林主要分布在湘南和湘中 地区,草地则主要分布在湘西北和湘西南地区。
水系与水资源量
湘、资、沅、澧四水
水能资源丰富
湖南省境内有湘江、资江、沅江、澧 水四条大河,简称“湘、资、沅、 澧”,均属长江水系。
湖南自然地理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度—18度,四季变化明显
b.降水分布概况:降水丰沛。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b.治理措施:主要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
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湘江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②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的东江水电站。五强溪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七、文化业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并逐步成为湖南省经济支柱产业。电视湘军在国内外、行业内外都颇具影响力;湖南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基地
八、走向世界的湖南
1、湖南在全国的地位
湖南幅员辽阔,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旅游胜地”的美誉,湖南大力推动工业化、农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逐步加快湖南的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上游水平
2、湖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实现人地和谐
③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3、气候资源
①主要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
②对农业的影响:湖南有适合于不同作物熟制的气候资源,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雨热同期的利于作物的生长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 让学生掌握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三、教学重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四、教学难点1.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图片等资料。
2. 采用问答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配合相关地图和数据资料。
3. 讲解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配合相关地图和图片资料。
4. 讲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配合相关图片和数据资料。
第二章:湖南人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让学生掌握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3.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3. 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三、教学重点1. 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
2. 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四、教学难点1. 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湖南省的历史文化、民间风俗、传统节日等资料。
2. 采用问答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湖南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底蕴,配合相关资料和图片。
3. 讲解湖南省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配合相关图片和资料。
4. 讲解湖南省的杰出人物和名人,配合相关图片和资料。
第三章:湖南自然风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自然风光特点。
五章自然资源保护法ppt课件

2.特征资源法。
将各部门资源法中相互间所具有旳共同自然特 征旳部分进行分类,一类是可再生和发展资源, 它涉及生物资源法(如有关森林、草原、渔业、 自然保护区及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珍稀植物方面 旳法律、法规等)和非生物资源法(如有关土地、 水资源等方面旳法律、法规);另一类是不可更 新但可再生旳资源。它涉及诸如有关矿产资源等 方面旳法律、法规。
3.对土地实施一系列旳行政管制措施。《土地 管理法》对土地利用还要求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 制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而且要 求国家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 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三)对耕地实施旳特殊保护制度
我国《土地管理法》旳一种主要目旳就是要对 耕地实施特殊旳保护。详细旳保护措施涉及:
《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渔业 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珍稀植物保护 法》、《自然保护区法》等。
3.科学技术性。 当代科学技术旳发展,对法律旳影响十分广泛和
深远。人们对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旳关系、自 然资源旳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旳关系,提出许多新 旳课题,采用更科学、更先进旳措施,保护管理多 种自然资源。 4.国际共同性。
2.农民集体全部旳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旳组 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生产。土地承1.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管理法》要求, 由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要求土地用途。
2.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 类,对其予以分别用途和管理。
然与社会旳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旳协调发展。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旳特征
自然资源法具有如下特征: 1.宏观性。 这是自然资源法调整多种社会关系旳理论基础。 多种自然资源法规必须按照资源配置旳宏观要求要 求人们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过程中旳行为 规则,这是自然资源管理法旳主要特征。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第一章:湖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3. 培养学生对湖南地区的认知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人口。
2. 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2. 教学难点: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湖南省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 讲解湖南省的面积、人口,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了解湖南省在我国的重要性。
3. 讲解湖南省的行政区划,展示各市州地图,让学生了解各市州的分布。
4. 着重介绍湖南省的主要城市,包括长沙、株洲、湘潭等,分析其地理位置和特点。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2. 使学生掌握湖南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3. 培养学生对湖南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省的地形特点和分布。
2. 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和四季变化。
3. 湖南省的水系特点和主要河流。
4. 湖南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湖南省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2. 教学难点:湖南省的地形特点和分布;气候特点和四季变化。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湖南省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
2. 讲解湖南省的地形特点,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湖南省的气候特点,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四季变化。
4. 讲解湖南省的水系特点,展示主要河流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水系特点。
5. 介绍湖南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强调保护和珍惜。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82年,1994年升为国家级,
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区位于湖南西北石
门县境内,处于北纬29°58'-30°08',东经110°29'-
110°59'之间,北与湖北省的五峰和鹤峰两县相连,属武
陵山系,总面积6.66万ha。区内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
湖南省的自然资源
一、国土自然 二、森林资源 三、水资源 四、矿产资源
一、国土资源
•
湖南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
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23.01万公顷,湖南的国土资源特点
之一:山多平原少,林业用地广,垦殖指数低,为发展农
牧、渔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多种土地资源。
• 特点之二:岭谷相间,丘陵盆地交错,本省境内山岭与河 谷具有相间分布的特点。湘、资、沅、澧四水分别贯穿一 些盆地。湘江流域盆地最多,规模一般也较大,重要的有 零陵-祁阳盆地、衡阳盆地、株洲盆地、湘潭-湘乡盆地、 长沙盆地、醴陵盆地、茶陵-永兴盆地等。资水流域有邵 阳-隆回盆地。沅水流域有溆浦丘陵盆地、黔阳盆地。澧 水流域以大庸盆地较大。这些盆地多数耕地较为集中,而 水运一般又较便利。
据1998年统计,湖南森林覆盖率51.73%;林业用地面积1209.8万公顷
(18147万亩);有林地面积919.8万公顷(1379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
27497.9万立方米;活立木总生长量2296.7万立方米;活立木总消耗量
1286.4万立方米。
• 经济林、果木林有油茶(面积居全国第一)、油桐(面积居全国第 二)、漆树、乌桕、棕榈、五倍子、山苍子、杜仲、厚朴、黄柏、栓 皮、白蜡;以及柑桔、柿、枣、板栗、核桃、猕猴桃、刺梨、杨梅等。
• 10 九疑山 永州市宁远县 省级 1982 集体 否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11 紫云万峰山 邵阳市新宁县紫云山林场 省 级 1982 国有 是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12 黄桑 邵阳市绥宁县 省级 1982 集体 否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13 云山 邵阳市武冈市武冈林场 省级 1982 国有 是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地带
•
湖南地带性森林是发育较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
距海洋较近,降水充沛,常绿阔叶林特征发育更
为典型。湖南地处中国东南部,常绿阔叶林发育
旺盛,林分组成和结构复杂,上层乔木由壳斗科、
樟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杜英科、冬
青科等为主组成。在山地垂直地带上,还分布有
26座,以壶瓶山(2098.7m)和顶坪山(1860m)为主峰,从
山脚到山顶相对高差极大,一般在1000-1800m之间。
本区属于亚热带山地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多霜雪、全年降水充沛、湿度较大的气候特点。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建于1982年,1992年加入国际
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组织,1994年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的25%。湖南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华夏植物区系"成为现
代湖南植物区系的渊源。湖南有水杉、水松、鹅掌楸、连
香树、水青树、杜仲等"活化石"。还有莲座蕨、紫萁、海
金 沙、里白、芒萁、双扇蕨、金毛狗等古老的蕨类植物,
其同类化石多发现于二迭纪至三迭纪地层,有的可追溯至
石炭纪。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如木兰科、八角科、三白
• 31 两头羊 湘西自治州凤凰县 县级 1985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32 板塘 永州市兰山县 县级 1986 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常绿
• 33 仙姑山 岳阳市平江县 县级 1985 常 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34 秀峰岭 永州市新田县 县级 1987 国有 否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35 湖里 株洲市茶陵县 县级 1996 及珍稀水生植物
• 007 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1992.07 11267.90 5030.60 国有双牌阳明山林场
三、水资源
• (一)蕴藏量 湖南水资源丰富,构成全省水资源的地表水径流量大,地下水资
• 还有红土丘陵,尤其是紫色页岩,岩性松软,风 化迅速,也是流失的重点地区。大面积控制水土 流失的关键是要认真保护好森林植被,加强防护 林建设。所以湖南必须加强林业建设,增加森林覆 盖率。
湖南山坡草原资源也很丰富,湖南 牧场面积为我国南方最多。
综上所述,湖南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 源本底较好,森林植物种类丰富,拥有多 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 的需求量大,农林生产政策失误和多变, 以及林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以致造林 保存率偏低。而现有的森林又被过度采伐, 森林生长量低于采伐量,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条件趋于恶化。
• 18 洛塔 湘西自治州龙山县 省级 1982 集体 否 古水杉
• 19 南岳 衡阳市南岳县 省级 1984 国有 是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20江口鸟洲 衡阳市衡南县 省级 1984 集体 否 候鸟及其栖息地
• 21 天子山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省级 1984 国 有 是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因此,湖南必须振兴林业,重视生态林业 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使农业生产 中的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
• 总之,湖南应以生态林业、综合多功能的 林业、立体开发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加 强各林种的建设,即用材林、经济林、薪 炭林、防护林及特用林按合理的结构全面 发展,为实现林业建设现代化作出贡献。
多暴雨。全省山区年暴雨日(日降水150mm以上)
为4-6天,日最高降水量可达423mm(安化),
一次连续降雨过程可达300-450mm,最大为
563mm(阮陵)。因此,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山
洪发生,甚至有泥石流为患。
• 此外,从地质条件看,湖南东部(湘江水系)花 冈岩山地覆盖面积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 岩性易崩碎,粘胶性弱,植被破坏后,最易导致 水土流失,常成为本省水土流失的重点区。
• 26 目平湖 常德市汉寿县林业局 省级 1998 国有 否 珍稀水禽及其栖息地
• 27 顶寮 郴州市资兴市 市级 1985 群落
银杉
• 28 天门山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县级 1985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29 沙角洞 邵阳市城步县 县级 1985 常 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30 米粮洞 怀化市溆浦县 县级 1985 常 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
•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4年由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6年升国家级。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 护区,1993年被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系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副处级事业单位。
保护区由斗蓬山、 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 区组成,总面积2.3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0万立 方米。
• 2 壶瓶山 常德市石门县 国家级 1994年 集体 否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3 莽山 郴州市宜章县莽山林管局 国家级 1994年 国有 是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4 东洞庭湖 岳阳市 国家级 1994年 国有, 集体 否 珍稀水禽及其栖息地
• 5 八面山 郴州市桂东县宋坪林场 省级 1982 年 集体 否 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
湖南省森林公园一览表
• 国家级
• 公园名称 建园时间 总面积 风景区面积 建 设单位
• 00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1982.09 5000.00 3000.00 国有张家界林场
• 002 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 1992.07 10000.00 8288.00 国有炎陵县桃源洞林场
• 003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1992.07 19833.00 7311.00 郴州莽山林管局
湖南多山,坡陡土浅,雨季集中,森林对于国土保安至关重要
•
湖南山地和丘陵占土地总面积66.62%(含山
原),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
年降水量1300-1700mm,山地降水量一般高于平
地。地表径流量大,且河流密集,全省有大小河
流5300余条,形成密集的网状水系。同时雨季较
集中,4-6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且
二、森林资源
•
湖南位于中亚热带中部,湖南森林既有亚热带森林的
典型特征,又有其地方特点。湖南森林的基本特点有:
森林植物区系丰富,起源古老,珍稀树种多,区系地
理成分复杂。
湖南维管束植物已知246科、1231属、4263种(含
321变种),估计约有5000种。 湖南木本植物有113科、
500属、1997种和220变种(及变型),约占全国8000种
• 还有林副产品,丰富的纤维、淀粉、油科、香精、药用植物,以及多 种山地和林地野生动物,这些都是可供开发利用的森林生物资源。
• 湖南水热条件优越,林木生长迅速,生物 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均高,天然更新力强, 不论人工造林、飞机播种、封山育林,只 要做到保证技术质量,可获预期的成效。 一般速生林20年即可采伐。
草科、毛莨科、金粟兰科、小檗科等在本地大量分布。
• 由于湖南具有第三纪古热带的历史渊源,热带性 的科属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 湖南位于亚热带
位置,地处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且地形复杂, 境内多山,所以亚热带区系、温带区系植物均占 有相当的比重,表现为较显著的混合和过渡性质。
• 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湖南还拥有较丰富的东亚特 有、中国特有、和东亚-北美特有区系成分,这些 特有成分无疑构成了湖南植物区系的精华部分, 以水杉、银杉、水松、白豆杉、银杏、金钱松、 珙桐、 杜仲、钟萼木、香果树、金钱槭、喜树、 银鹊树之乡著名于世。
区对自然环境进行规划和保护; 辖权区面积6.54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