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评析及下水作文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下【2012】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下【2012】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半瞎卸下驴车,喝尽丑儿递过的凉茶,没套驴就拉上板车下地摘瓜了。

车刚满,刚才还是试探性的月夜,现在已妥妥帖帖的是夜了。

半瞎埋头拉车,心里却一阵担忧:该不该叫儿子明天一起去卖瓜呢?自己又不善言语,儿子会不会生气?丑儿在后面推着车,忧虑着:应不应该陪爹卖瓜?可自己是个学生,爹却又瞎又丑又老又穷,丢不丢人呢?“明儿个跟爹去城里卖瓜不?”半瞎还是怯怯地问了句。

“唉。

”丑儿不觉竟应了。

可他心里又矛盾了。

第二天凌晨,鞭子撕开夜幕,驴车“吱呀”上路了。

半瞎心里兴奋极了,一路上和着驴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哼着小曲;丑儿盯了一路脚趾,像是赴刑。

摆好摊子后,半瞎蹲在旁边用仅剩的左眼温柔地迎着三三两两的行人。

丑儿却躲在驴影里,仿佛驴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时的他,简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

驴子嘶叫了一通,甩走了叮在尾巴上的苍蝇。

这时一个早起买菜的妇人绕过一辆装满瓜的机动三轮车走向驴车。

“老乡哪里的瓜啊?”“汴塘瓜,不甜不要钱!”半瞎起身应道,每个字像下了保证金似的,他身为农人确是从不吹牛。

“哟,你儿子帮忙卖瓜啊,看你多幸福啊!”妇人道。

丑儿脸像红透的番茄,他的担忧还是应验了。

日头渐渐高了,毒辣辣地审视世间百态。

半瞎又是称瓜又是找零,忙得一身汗。

丑儿看父亲泛着盐渍的黄衬衫贴在背上,衬出根根骨头,像极了干瘪的茄子。

丑儿看到驴子瞪着自己,滚圆的驴眼里自己扭曲了。

买瓜的人愈来愈多,驴子烦躁不堪。

日头越来越烈。

丑儿终于走向父亲,“爹,我来找零吧!”半瞎愣了一下,那瞎了的像蒙灰的劣质珠宝的右眼却泛起了光。

果然今天快多了,没到一点就剩俩瓜了。

这时一汉子赶过来,包圆了,说买个汴塘瓜不易,又去驴车找。

果然又抱出个大西瓜。

突然半瞎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搂着说此瓜不卖。

2012江苏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解析

2012江苏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解析

评析 1.“忧与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涵咏着丰 富的人文精神。“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 多”“暮年未敢忘忧爱,喜听三边奏凯音”(【宋】 刘克庄诗句)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让青年学 生来思考“忧与爱”的问题很有意义。 2. 材料选得好,便于考生从熟悉的材料中去窥见丰富 的内涵,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可以“深者得其深,浅者 得其浅”,有利于选拔性考试拉开档次。 3. 用材料的形式而不是用以往的解说命题的提示语形 式,不会束缚考生的思路,有利于考生展开联想,从 不同的角度切入题意。
写作
1.本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首先,可以写 一般的议论文。 “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 相互的,爱之深,忧之切。只有理解了这一 点,论述才能深刻、透彻。 其次,如果考 生能从《游子吟》联想开去,完全可以写出 有深厚的情感内涵的记叙文来。“忧”和 “爱”都是情感性的,本题也可以写作情理 交融的抒情文。
本班优秀作文
• 颜夏季---思路很巧妙—游子之于母亲,之于 国家 • 朱明君、李永超、杨雪、金雨薇、高紫晔、
本班优秀语段
• 1、爱与忧谁又能分得清?因为爱你而放你远 行;因为爱你而望着你渐行渐远的背影忧伤 至极。慈母手中之线 ,横竖交错,横一针是 爱,竖一针是忧,忧爱交织。无论千山万水, 还是风雨雷鸣,远行的人都不曾不孤单。--高紫晔
• 这3则材料实际上是在暗示写作“忧与爱”可以 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入手 • 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 • 第二则讲的是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 • 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与至 爱。 • 综合起来看,三则材料分别从亲情之爱、山河 之爱、宇宙命之爱三个不同角度切入,从日常 亲情到大好河山再到生命忧患,爱与忧的视野 越来越开阔,爱与忧的对象越来越丰富,爱与 忧的程度越来越厚重。

2012江苏高考高分作文《忧与爱》范文大全

2012江苏高考高分作文《忧与爱》范文大全

2012江苏高考高分作文《忧与爱》范文大全第一篇:2012江苏高考高分作文《忧与爱》忧与爱我常常想,为什么中华文化总是被总结为饱含忧伤的,却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伤感破碎的悲剧?思考过后,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情感的共同表达。

因为爱,所以忧。

首先便是屈原。

屈原走出了《诗经》温润的共同声音,表达了一种强大而脆弱的自我。

这其中,包含了他对祖国的深爱。

正因为这份爱,他不得不比别人多出那些忧虑。

他担心国君的昏聩,担心国家的灭亡,担心自己香草美人的抱负落空……最后,他在深深的忧与爱中,留下了属于内心的文学和诗,塑造了我们最初的性格。

接下来走出了一个司马迁,他几乎为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一种母本。

因为内心对历史,对人物,对家国的深爱,他的文字同样包含着忧虑。

每一句“太史公曰”,都是他在史书上留下的自己的思考,担忧和祝福。

因为爱,所以忧,所以他不仅牵动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也牵动了我们的眼泪。

如果说,屈原更多的是忧国,那么杜甫,这位伟大的大唐诗人,则是用深深的忧民来完整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杜甫的忧并不完全来自他伟大的个人情怀,还来自整个大唐磅礴文化的的氤氲。

那样的环境下,杜甫对国家的深爱,化作了一个文人能有的全部的悲悯情怀,字里行间流露着心痛和不舍。

穷也兼济天下,是对杜甫忧民之情的最好概括。

这份牵连他一生的忧民之情,也许只是源自他对普通百姓的爱,对诗歌创作的爱,对整个民族的爱。

在近代,这种情感又一次地被鲁迅先生所诠释。

在那个动荡而慌乱的年代,先生用愤懑犀利的文字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国民性格的忧虑,对民族未来的忧虑;而这一切看似残酷的文字批判和讥讽背后,饱含了先生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难以言说的深爱。

也正是这份爱,让他至死没有放弃为了国家和人民而用笔战斗。

······这样的文人墨客太多太多。

席慕容曾在诗中写过,“让我们并肩走过荒凉的河岸仰望星空——生命的狂喜与刺痛,都在这顷刻,宛若烟火。

2012年高考作文江苏卷全解析

2012年高考作文江苏卷全解析

2012年高考作文江苏卷全解析_高考作文_范文先生网心怀隐忧,只缘大爱-2012年高考作文江苏卷全解析供稿/毛伟[江苏省苏州中学]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70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在这些神圣心灵中,有一股清明力量和强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倾听他们声音,就在他们眼里,他们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试题解析与学生考前约定:考试期间不讨论考试情况。

而语文考试结束后,倒是一向冷静、淡定何奇忍不住问我:“老师,你怎么不想问问作文呢?”看来,大家心情不错。

“忧与爱”是典型关系型题目,自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此题为继“山沉稳,水灵动”“凤头、猪肚、豹尾”“人与路”后,第四次考查关系型标题;加之平时有所训练,考生对今年作文题型自不会生疏。

看来,命题者并不想在审题上过多为难考生。

既为关系型标题,就需要考生弄清“忧与爱”可以构成哪些关系,结合材料判断出其中最合理最合情一组关系。

从此角度来说,降低审题难度,并不是说考生就无须审题。

首先看三则材料,涉及诗人、作家,孟郊诗句寓含亲情——忧与爱交织而成。

艾青诗句则可理解为游子对故土、民族国家忧与爱,这要求考生能考虑到诗句意外之意。

罗曼·罗兰则告诉考生伟人经历和品质中所体现出忧与爱,已超越了种族国界,带有宇宙情怀,表现为一种博大悲悯情怀。

由此分析可见,材料选择安排别具匠心,涵盖中外古今,内容广泛深切,情感内容呈递进关系,同时也揭示出这种感情永恒。

因此,忧与爱应理解成因果关系,因爱而生忧,忧中蕴含爱,爱是忧内核。

故而从材料看,考生行文重点宜放在“忧”上,从“忧”入手,“忧”中见“爱”;若重点放在“爱”上,写成爱中有忧,则不理想。

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忧与爱(3)

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忧与爱(3)

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忧与爱(3) 这是一本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的,它为你提供方法来应对老妈……老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接招吧!XX年12月5日一本《斗妈大全》迅速红遍网络。

令人称奇的是该书的作者竟是北京某小学两个四年级的小女生。

各种怪招加上稚嫩简单的插图使《斗妈大全》显得生动诙谐。

笑过后我们是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写出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书?斗妈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如今的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很是忧虑,甚至到了十分忧心的地步。

我们不可否认这种忧虑是爱的表现。

他们也是为了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

可是他们粗暴地对待孩子、打骂孩子只因孩子们没达到成绩优异的标准。

试问这样的爱,我们幼小的孩子能体会到吗?我们的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得住他们至亲至爱的老爸老妈们的折磨吗?他们在心里想要的又到底是什么呢?《斗妈大全》里的怪招给了我们答案:你可以抱住你妈妈哭(一定要大声哦);你可以边跑回房间边笑妈妈道:妈妈是个小面瓜;你还可以收拾行李假装离家出走(千万别跑远)……孩子们与其说是在斗妈,还不如说是对爱的呼唤。

清楚地记得陈丹青在《教育之人文素质》一书中说:如果非要说素质教育那一定是家庭教育。

《傅雷家书》在我出国前就出版了,18年后回国,这本书依然畅销,另有新书《曾国藩家书》热销,这说明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已经没有了。

陈老的这句已经没有了,似乎说得过于绝对。

受伤的老爸老妈们也不必忧伤。

良好的家庭教育依然广泛存在。

你们大可以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如何将忧与爱完美。

【佳作欣赏】(2012江苏)《忧与爱(一如既往地)》

【佳作欣赏】(2012江苏)《忧与爱(一如既往地)》

【佳作欣赏】(2012江苏)《忧与爱(一如既往地)》【佳作欣赏】(2012江苏)《忧与爱(一如既往地)》【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满分例文(记叙文)】《忧与爱》2012年江苏一考生满分作文一如既往地,母亲一头扎进厨房中,弓着背,双手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

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了一个微笑。

我分明看到,在今天的微笑中,夹杂着些许特殊的神情。

那疲倦的眼神,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前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

那散落在耳边零乱的秀发,也似乎在拨动着我的心弦。

也许是因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母亲往日里十分熟练的动作在今日看来却显得十分笨拙。

是因为紧张么?我竟不知,一向从容平和的母亲也会有这般丢三落四、手足无措的时候。

连刷牙的工夫,母亲也不忘跑过去看一眼时间,死死地盯着那秒针。

这时的母亲,更像是一位监测员,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今日的交通,也如母亲的心情,急迫又无可奈何。

我拿起书看着,眼神却不时飘向母亲的脸庞。

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

母亲的眉头又皱起来了,直至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沟壑,才肯作罢。

“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儿,来得及。

”母亲转过头对我说。

此时,我与母亲的眼神交汇了。

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有母亲那浅浅的微笑。

一辆大巴不守规矩,几次三番地抢道,母亲看了看时间,双手则不停地拍打着方向盘。

红灯亮起,车辆全部停止。

我刚想开口抱怨大巴司机的无礼,只见母亲推开车门,径直冲到了大巴司机的车旁,用力地敲着车窗,那人车窗紧闭,只听到母亲的怒吼声“你这人怎么不守规矩,我们家孩子急着去高考,要是迟到了你负得起责任吗……”直到绿灯亮起,母亲才回到了车上。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忧与爱》!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忧与爱》!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江苏卷:命题作文《忧与爱》《忧与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深刻地诠释了忧与爱之间的紧密联系。

忧与爱,是人类情感的两极,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它们共同编织出生活中最动人的画卷。

在亲情的领域,忧与爱就像孪生姐妹,相伴而生。

母亲的爱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而其中蕴含的忧思,却似那潺潺水流下的石子,虽不显眼,却时刻存在。

小时候,每次上学前,母亲总会仔细检查我的书包,唠叨着叮嘱我注意安全,好好学习。

那担忧的眼神里,满是对我的爱。

冬日里,父亲会早起为我热车,只为我上学途中不会受寒。

他望着车窗上冰花的眼神中,有担忧,更有爱。

这种爱,是一种本能,是不求回报的奉献;这种忧,是一种牵挂,是源于爱的小心翼翼。

友情之中,忧与爱同样有着独特的韵味。

真正的朋友,在你春风得意时,会为你高兴;在你遭遇挫折时,会为你担忧。

当朋友生病时,我们心急如焚,四处打听良方,送去温暖的慰藉,这是爱。

我们担心朋友的病情恶化,担心朋友在病痛中孤独无助,这是忧。

记得曾经有一位好友参加比赛失利,他独自躲在角落里哭泣。

我找到他,陪他一起难过,为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重新振作。

那一刻,我的担忧与我的关爱交融在一起,化作一股力量,让我们的友谊更加坚固。

从社会层面来看,忧与爱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心怀天下之忧,胸藏苍生之爱。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忧虑百姓的困苦,热爱天下的黎民,这种忧与爱让他在仕途上不顾个人得失,一心为百姓谋福祉。

在现代社会,那些深入贫困山区支教的老师,他们担忧山区孩子的未来,热爱这些孩子的纯真与渴望知识的眼神,于是远离城市的繁华,在简陋的教室里播撒知识的种子。

还有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担忧民众被病毒侵袭,怀着对生命的热爱,不顾自身安危,日夜奋战。

然而,忧与爱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结合。

有时候,过度的忧会让爱变得沉重,而盲目的爱可能会忽视应有的忧。

2012高考江苏卷作文“忧与爱”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12高考江苏卷作文“忧与爱”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12高考江苏卷作文“忧与爱”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再现】(2012江苏,18,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试题是材料+题目的命题作文题。

三则材料分别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爱怜,赤子对祖国大地的忧戚与深爱,伟人心灵中博大的忧患与至爱。

三则材料对写作内容有明显的提示、引导作用,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写作时,在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要把握“忧”与“爱”的关系:忧源于爱,爱之深,忧之切。

这道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可以写成一般议论文,也可以写成叙议结合的散文、杂文,更可以写成记叙文。

写记叙文要想出彩,可从平凡生活中的小事落笔,以小见大,以情动人。

[例文]忧与爱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忧郁的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他的星球,最后又因为忧虑回到玫瑰花身边。

我感到,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的。

书中的小王子开始并不理解爱的真正含义,当他来到地球听了狐狸的话,明白所谓爱其实是一种“驯服”,这种驯服使他的玫瑰花与地球上的5 000朵玫瑰花不同后,他懂得了爱。

他的玫瑰花只有四根刺保护自己,会寂寞吗?忧心忡忡的小王子最终回到了玫瑰花身边。

这个略带忧伤的温暖童话不知打动了多少人,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印象中伟大的文学家都是皱着眉头的,他们忧心着土地、农民以及悲惨的孤儿和妇女,他们的笔尖沾染着无尽的温柔和爱,因此那些作品才是韵味悠长的,是与大地同呼吸的,是不会被时光淡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忧与爱”(完整版)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2012高考作文《忧与爱》解析江苏卷:《忧与爱》。

题目很大,需要落地:忧什么?爱什么?切忌忧与爱的对象大而空。

就题目本身而论,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作文。

关系型作文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

如果考生的题目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忧”,中间主要写“爱”,那么文章一定会跌倒三类。

反之亦然。

当然,关系型作文,从忧或爱中更看重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结合着对方行文。

比如,如果观点是“重爱贬忧”(让我想到最近当评委的一个辩题:爱国主义应该强调自豪感还是危机感),也要在写“爱”重要的同时写“忧”的问题,切忌扔到一方。

当然,深入地探讨“忧”与“爱”的关系,会推动立意更深刻。

最后,如果我们略微较真一点的话:为什么这个题目把“忧”放在了前面,把“爱”放在后面?由“忧”及“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能够作用于哪些方面?除了比较容易想到的“忧国忧民”到“爱国主义”之外,“忧”到“爱”是否也是一种感情认知的通式?简言之,这个题目伸缩性很强,很验功力。

(刘纯)风格相承,思路有变——2012江苏高考作文随谈2012江苏高考作文题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可谓整体风格一脉相承,具体思路稍有变化。

纵观近十年来的江苏自主命题作文题目,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大气、空灵的路在走,有时诗意一点(如04、05、07、09、10年),有时平实一点(如06、08、11年),今年的作文题依然大气而空灵。

题目表现形式是平实的,但导语却是诗意的。

但从微观上来推敲,今年的题目还是有很大变化的。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它的外在结构方式引起的,它摒弃了近5年的主谓、动宾、偏正结构方式,重新回到了06年前的并列结构模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改变,势必影响我们审题、构思时对具体内容的敲定。

从08年到11年,五年的作文题目结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大偏正”形式,我们在审题时,只要将其中一个重点词语审透审准(如“天空”“时尚”“绿色”“平庸”,),写作时立足于此,另外一个词语适当顾及,就万事大吉了。

而今年的作文,却是个并列式结构题目,而这和04年到06年的并列式结构题目,要求还不一样。

04、05年分别是两并列与三并列,但它在写作时是可以割裂的,它是允许你选一个方面单独写的,这样操作起来就相对简单些。

06年的“人与路”看上去是并列式结构,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并不需要也无法按照并列式关系型方式去写。

今年的“忧与爱”,是个地道的并列式关系型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忧”与“爱”,必须统筹兼顾,写作时两者也必须并重,当然在操作过程中,两者在篇幅上完全可以有主次之分。

另外,在审题时,我们还要注意这道题目,“忧”与“爱”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矛盾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撑关系。

事前大家都在猜测今年可能是骆冬青命题,据说他对美学很有研究,所以题目可能会很诗意,或如04、05,或如07、10。

没想到是这样一个平实但又不缺乏诗意的题目。

大家都没有猜到,大家都觉得不难写,大家也都觉得不容易写好。

所以,我觉得这题目出的不错!附录:江苏自主命题的作文题目:04水的灵动,山的沉稳,;05凤头、猪肚、豹尾;06人与路07怀想天空、08好奇心、09品味时尚10绿色生活、11拒绝平庸12 忧与爱略看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有以下几点想法: 1.从审题上来看,此命题必须快速搜索令己或令人既忧又爱的东西,然后构思成文,不然开始容易懵了;2.从立意上来看,忧是因为爱,爱则必然忧,于国于家,于人于物,皆然;3.从命题形式来看,这是关系型命题,写作时就要二者兼顾,否则难免偏题。

4.从文体选择上来看,既然是关系型作文,不管你写什么文体,你写什么内容,都要把这关系说清楚,只是说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写“于国于家”方面,议论文较适宜,写“于人于物”方面,记叙文较适宜。

提示语中暗示很多,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现状。

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提示考生从忧患中体现爱,爱,不仅只是赞美,付出,还有为之忧虑,为之悲伤,为之批评。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忧爱关系的最朴实最崇高的境界。

知名作家、学者点评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2012高考作文点评——蔡肇基:可能更适合成年人写就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记者第一时间约请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肇基对此进行点评。

以下为蔡老师的点评:要说“忧”与“爱”,首先得看到,二者并非对立关系。

“忧”,对立的词语是“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如此;“爱”,对立的词语是“憎”,所谓“爱憎分明”就是这样。

“忧”与“爱”,自然也非同义关系。

现在的作文题是“忧与爱”,这就要想想“忧”与“爱”为什么能联系到一起。

原来,“忧”是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

“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

提示语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就表现了“忧”与“爱”的这种关系。

就此题作文,得在审题上下点功夫,不审题不行,而审题的难度也并不很大。

从这个角度看,这道作文题是比较理想的。

“忧”或“爱”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同一的,同一也比较好写。

按我的看法,最好不要写成“忧甲爱乙”,除非确实能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且能有一点发人深思的东西在里面,难度不小。

“忧”或“爱”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相识或不相识,上对下或下对上,家人亲友或整个炎黄同胞。

要问今天谈“忧与爱”有没有现实意义,应该说是有的,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实际上就含有“忧与爱”的意思,选材天地比较广阔。

从这个角度看,这道作文题也是比较理想的。

写“忧与爱”,可能重点应该在“忧”字上,“忧”中见“爱”。

如果重点在“爱”,“爱”中有“忧”,那就不太好了。

蔡老师说:比较而言,这道题可能更适合成年人写,因为成年人“忧与爱”的情感经历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生感悟可能远比青少年多。

青少年“忧与爱”,自然也是有的,较之于成年人肯定要少一点,这或许是这道题的不足之处。

青少年当然也可体谅成年人的“忧与爱”,那可见功力了。

人物简介:蔡肇基,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及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曾两次荣获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12高考作文点评——朱大可:《忧与爱》太装逼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朱大可主持人:你怎么看2012年江苏作文《忧与爱》高考题目?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忧与爱》很像余秋雨的风格,过于老成,有点装逼;像之前网传的全国卷题目《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题目是一个简单的定论,给考生自由发挥得空间太小。

推荐阅读:2012年江苏作文题《忧与爱》命题太空泛比如江苏题目《忧与爱》,再比如福建题目《人生赛跑》。

此类命题真的是太空泛了,貌似立意深远格调高雅,其实仔细破题起来让人不知所云。

在紧张有限的时间里,让考生就如此空洞的命题进行个人表达,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最炫民族风》与高考作文题05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

06年「人与路」一路边走边唱才是最自在。

07年「怀想天空」永远的唱着最炫的民族风,是整片天空最美的姿态。

08年「好奇心」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09年「绿色生活」我听见你心中那动人的天籁,就忽如一夜春风袭来满面桃花开。

10年「品味时尚」火辣辣的歌谣是我们的最爱。

11年「拒绝平庸」我们要唱就要唱得最痛快。

12年「忧与爱」忧忧地唱着最炫的民族风,让爱卷走左右的尘埃……江苏高考作文点评:命题作文以来第二个好题人民网江苏视窗南京6月7日电(唐璐璐)7日上午,2012年高考(微博)正式开始,高考第一科是语文。

历年来,作文都被社会高度关注。

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多位学生都反映今年作文题目比较简单,很好写。

专家对此题目也予以高度评价,称是“江苏高考命题作文以来第二个好题。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喻旭初说,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出得很好”,仅次于2004年的高考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喻旭初说,虽然2004年的高考作文比较难写,但是个好题目。

喻旭初认为2012年的江苏高考作文让大家有话好说。

“如果说很多人没什么可说的,这个题目就不好。

”此外,喻旭初分析,这一题目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

第三,这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也要思考生活。

“这主要体现在‘忧’字,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

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就会有深度。

”喻旭初认为,这个题目也对中小学的教学有一些启示。

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

喻旭初认为,现在社会欠缺公民意识,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了。

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凌焕新也向人民网江苏视窗解析,《忧与爱》这样的题目主要是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选取感情的角度,比较感性一些,贴近学生,“比较好写,也不容易跑题。

”凌教授说,这个题目要把“忧”与“爱”结合起来写,“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

凌教授分析,“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

”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把两方面结合。

不过凌教授也指出,这个题目人人都能写,但要写得生动、漂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不容易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