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合集下载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

詹幼孤,为祖母所养。

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

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

弱冠知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

司徒何劭见之曰:“君子哉若人!”初辟公府,为太子舍人。

赵王伦以为征东长史。

伦诛,坐免。

成都王颖辟为掾。

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委长沙王乂奔邺,盛称乂之非。

玫浮躁有才辩,临漳人士无不诣之。

詹与玫有旧,叹曰:“诸葛仁林,何与乐毅之相诡乎!”卒不见之。

王澄为荆州,假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

及洛阳倾覆,詹攘袂流涕,劝澄赴援。

澄使詹为檄,詹下笔便成,辞义壮烈,见者慷慨,然竟不能从也。

天门、武陵溪蛮并反,詹讨降之。

时政令不一,诸蛮怨望,并谋背叛。

詹召蛮酋,破铜券与盟,由是怀詹,数郡无虞。

其后天下大乱,詹境独全。

镇南将军山简复假詹督五郡军事。

会蜀贼杜畴作乱来攻詹郡力战摧之寻与陶侃破杜弢于长沙贼中金宝溢目詹一无所取唯收图书莫不叹之。

元帝假詹建武将军,王敦又上詹监巴东五郡军事,赐爵颍阳乡侯。

陈人王冲拥众荆州,素服詹名,迎为刺史。

詹以冲等无赖,弃还南平,冲亦不怨。

其得人情如此。

迁益州刺史,领巴东监军。

詹之出郡也,士庶攀车号泣,若恋所生。

及敦作逆,詹与建威将军赵胤等击败之。

贼平,封观阳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赐绢五千匹。

上疏让曰:“臣虽忝当一队,策无微略,劳不汗马。

乞回谬恩。

”不许。

以咸和六年卒,时年五十三。

(节选自《晋书·刘超列传》)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詹幼孤”中的“孤”是指父母双亡。

“失怙”一般指丧父,“失恃”一般指丧母。

B.古时四川为益州部,下设蜀郡、巴郡、巴东等郡。

因为治所在成都,“益州”又成为成都别名。

C.“假”“领”和“行”“权”“摄”“典”等在古代都表示代理官职的意思。

D.“食邑”是指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6)原文

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6)原文

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惲列传(6)原文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惲列传(6) 建武十一年(35),征为司隶校尉。

帝叔父赵王刘良是贵重的尊亲,鲍永因事弹劾刘良为大不敬,由此朝廷肃然起敬,莫不警戒慎重。

于是招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恢也抗直不避强暴。

帝常说: 贵戚们应该收敛,以避二鲍。

其威惮如此。

鲍永行县到霸陵,路经更始墓,引车到东北墓地,从事劝谏他不要去。

鲍永说:我曾北面以侍更始,岂有过墓不拜的道理,虽由此获罪,我也有所不避的。

于是下拜,痛哭尽哀而去。

西至扶风,杀牛上苟谏墓冢。

帝听到了,心里有些不平,问公卿道: 奉使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太中大夫张湛回答说:仁是行为的根本,忠是义的主骨。

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这是很高尚的行为。

帝的意见于是消散了。

后来大司徒韩歆因直言被罢官,鲍永固请免其罪不得,以此违背帝意,外出为东海相。

又以测量田地不实,被征,诸郡守多下狱。

鲍永到达成皋,诏书迎拜鲍永为兖州牧,于是便道上任。

任州牧三年,病卒。

史官评论道:鲍永对故主更始谨守忠义,这就可以侍新主了。

他以其部众受宠于光武为耻,这就可以受大宠了。

至于言者虽诚心,而闻之者没有理解,这岂不是歌颂苟进之言,易以情纳,而正直违背人意之言,难以让人理解吗?如果能够循着道理来解释利害,居心方正以从义理,那就是君子的度量了。

郅恽传郅恽字君章,汝南郡西平人。

十二岁失母,居丧悲痛过礼。

长大后,能理《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历数。

王莽时,寇贼时常发生,郅恽仰占玄象,叹对友人说: 现在镇星、岁星、荧惑都在汉分翼轸之地域,去而复来,汉必然再次受命,福归有德者享用。

如有顺从天意发表策略的人,必成大功。

当时左队大夫..并素来喜爱士子,郅恽对他说: 当今天文展示的迹象,智者以之昌盛,愚者以之灭亡。

以前伊尹自己卖身以求辅弼商汤,终于立功全人。

我郅恽不量力,敢效法伊尹的轨迹,应天人之变。

明公倘若不怀疑,使成就天德。

..并感到奇怪,就暂任他为官吏。

【古诗文阅读】《史记郅都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史记郅都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史记?郅都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郅都者,杨人也。

以郎事孝文帝。

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上目都,都不行。

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

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氏宗人三百余家,豪滑,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

至则族灭?氏首恶,余皆股栗。

居岁余,郡中不拾遗。

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

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

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

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

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

匈奴患之。

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景帝曰:“都忠臣。

”欲释之。

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彘卒入厕卒:最终 B.上目都,都不行目:以目示意C.已倍亲而仕倍:通“背”,离开 D.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谢:谢罪【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解析:“卒”同“猝”,突然的意思。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论语选读》自我小测:12君臣父子(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论语选读》自我小测:12君臣父子(含答案)

自我小测剖析精彩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二)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四)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而好犯上者,鲜.矣鲜:(2)君子务本.本:(3)樊迟御.御:(4)事父母几谏..几谏:(5)劳.而不怨劳: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3)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4)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综合拓展提升二、课外《论语》鉴赏3.翻译画线句子。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1)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2)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3)子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

’”子曰:“丘之祷久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也。

子寿。

寿字伯考,善文章,以廉能称,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

时,冀部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类.不检节,寿案察之,无所容贷。

乃使部从事专住王国,又徙.督邮舍王宫外,动静失得,实时骑驿言上奏王罪及劾傅相,于是藩国畏惧,并为遵节。

视事三年,冀土肃清。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题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题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训练题文言文阅读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分析综合课时作业基础自测一、(2009年宜春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

入闱后期望甚切。

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

忽有人曰:“报马来。

”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

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

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

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

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

”又久之,长班果复来。

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

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

何处长班,伺汝穷骨?”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

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

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

其出场也,神情惝倪,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

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

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

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怒,骤起扑之骤:急忙B.迨望报也迨:等到C.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耀:炫耀D.神情惝倪,天地异色惝倪:恍惚解析:A项,骤:突然。

寇恂字子翼 阅读答案及翻译

寇恂字子翼 阅读答案及翻译

寇恂字子翼阅读答案及翻译[寇恂字子翼]阅读答案及翻译山东莘县实验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

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

卒有变,足以相当。

”恂曰:“不然。

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

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

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

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

”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

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

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

恂怒,将诛文。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

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

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

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

“乐蔼,字蔚远,南阳清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乐蔼,字蔚远,南阳清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乐蔼,字蔚远,南阳清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乐蔼,字蔚远,南阳清阳人。

其舅雍州刺史宗悫,尝陈器物,试诸甥侄。

蔼时尚幼,而所取惟书,悫由此奇之。

又取史传各一卷授蔼等,使读毕,言所记。

蔼略读具举,悫益善之。

宋建平王景素为荆州刺史,辟为主簿。

迁龙阳相。

以父忧去职,吏民诣州请之,葬讫起焉。

时齐豫章王嶷为武陵太守,雅善蔼为政,及嶷为荆州刺史,以蔼为骠骑行参军,参知州事。

嶷尝问蔼山川险易,蔼随问立对,若按图牒,嶷益重焉。

州人嫉之,或谮蔼廨门如市,嶷遣觇之,方见蔼闭阁读书。

嶷还都,以蔼为太尉刑狱参军。

永明八年,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称兵反,既败,焚烧府舍,官曹丈书,一时荡尽。

武帝引见蔼,问以西事,蔼上对详敏,帝悦焉。

用为荆州治中,敕付以修复府州事。

蔼还州,缮修廨署数百区,顷之咸毕,而役不及民。

荆部以为自晋王悦移镇以来,府舍未之有也。

九年,豫章王嶷薨,蔼解官赴丧,率荆、湘二州故吏,建碑墓所。

迁步兵校尉,求助戍西归。

梁台建,迁镇军司马、尚书左丞。

时营造器甲,舟舰军粮,及朝廷仪宪,悉资蔼焉。

天监初,迁骁骑将军,领少府卿。

蔼性公强,居宪台甚称职。

时长沙宣武王将葬,而车府忽于库失油络①,欲推主者。

蔼曰:“昔晋武库火,张华以为积油万石必然。

今库若有灰,非吏罪也。

”既而检之,果有积灰。

时称其博物弘恕焉。

二年,出为广州刺史。

前刺史徐元瑜罢归,道遇始兴人士反,逐内史崔睦舒,因掠元瑜财产。

元瑜走归广州,借兵于蔼,托欲讨贼,而实谋袭蔼。

蔼觉之,诛元瑜。

寻进号征虏将军,卒官。

(节选自《梁书》卷第十九)【注】①油络:车上悬垂的丝绳。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A.雅善蔼为政善:赞许。

B.嶷遣觇之觇:窥探。

C.欲推主者推:追究。

D.托欲讨贼托:托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乐蔼行事机敏干练的一组是(3分)①蔼略读具举,悫益善之②蔼随问立对,若按图牒③问以西事,蔼上对详敏④迁步兵校尉,求助戍西归⑤时称其博物弘恕焉⑥蔼觉之,诛元瑜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蔼幼时就表现出不凡的禀赋。

文言文阅读《后汉书陈蕃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后汉书陈蕃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

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

后遭母忧,弃官行丧。

服阙,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

郡人周殄,髙洁之士。

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

字而不名,特为宜一榻,去则县之。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

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

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

蕃上疏曰:“昔髙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

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英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淸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

后迁大鸿胪。

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

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

永康元年,帝崩。

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

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

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寥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候,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

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

而帝乳母赵疑,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

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

蕃常疾之,志诛中官。

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

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

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中A.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B.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寥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C.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鑿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D.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寥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门•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孝廉”是汉代开始的察举制中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阅读答
案(附翻译)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阅读答案(附翻译)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

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
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

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
臣位。

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

”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

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

恽终不转,曰:“所
言皆天文大圣意,非狂人所能造。

”遂系经冬,会赦得免,因南游苍梧。

建武初,自苍梧还乡里,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

久之,为郡功曹。

汝南旧事,冬飨,百里内县皆持牛酒到府宴饮。


太守欧阳歙飨礼讫,教曰:“西部都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衡,推破奸雄。

今与众儒共论延功,
显之于朝。

”恽前跪曰:“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

按延质性贪邪,所在荒乱,虐而不治,冤慝并作,百姓
怨之。

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举有罪?君虽颠危,臣子扶持,不至于亡。

”歙甚惭,遂不宴而罢。

恽归府,因称病。

延亦退。

(门下掾)郑次都素清高,与恽厚,招恽去,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
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次都遂去,隐于弋阳山中。

居数月,延果复召,恽即去,从次都止,
渔钓甚娱。

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①乎?”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

”各别去。

郡举孝廉,为郎,迁上东门侯。

世祖②尝夜出,还,诏开门人,恽不内。

上令从门举火射帝面,恽对曰:
“火明燎远。

”遂拒不开。

明日,恽谏曰:“昔文王不
敢盘游于田,以万民惟正。

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由是上重之,后为梁令、长沙太守,崇教化,表异行。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世祖:汉光武帝刘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莽大怒,即下诏狱狱:监狱
B.遂系经冬,会赦得免系:羁押
C.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显:明显
D.诏开门人,恽不内内:同“纳”,交出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组是
A.①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B.①久之,为郡功曹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C.①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②輮以为轮
D.①恽归府,因称病②不如因善遇之
1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有误的一项

A.王莽末年,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命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于刘氏,退回臣子之位,因此惹得王莽大怒,但终得赦免。

B.郅恽认为西部督邮繇延生性贪婪邪恶,治理政事荒废而紊乱,劝谏郡守欧阳歙将他弃用,正因此,繇延
没有获得推荐。

C.郅恽虽一度追随友人郑次都归隐山林,但终不肯与鸟兽为伍,可见他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入世的,主张人
生要有所作为。

D.文中写到了郅恽三次直言进谏,前两次都因所谏招惹大祸。

只有第三次劝谏光武帝刘秀,反而得到了刘
秀的器重。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
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

(4分)
②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2分)
参考答案:
16.B(A狱:审查、查办。

C显:使动用法,使……彰显。

D内:接纳)
17.C(C均为介词,把。

A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助词,表被动。

B助词,放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连词,
于是,就/介词,趁机、趁着)
18.D(第二次劝谏上司并没惹来祸患)
19.(3分)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
之危/盍去乎(少、错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6分)①(4分)当地的县令降下身份以很高的礼节来请他担任门下的掾吏,郅恽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屈尊就任。

(“崇”、“屈”各1分,被动1分,句意1分)
②(2分)老天降生才能卓越之人(却)让他们成为了普通百姓,(这)恐怕是违背天命伦常的吧?(“无
乃……乎”句式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译文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县人,他志向高远,气质高亢,不向往当世的名与利。

王莽新朝末年,百姓不能承受朝廷的苛政,郅就到京城长安,上书劝谏王莽,说:“我听说智慧的人顺应天意来成就自己的大德,愚昧的人悖逆天意以致招惹祸患。

上天降下告诫,就是想要陛下回归大臣之位。

陛下应该顺应天命,将祸患扭转为福祉。

”王莽看后大怒,立即下诏书查办,指出郅恽犯有大逆之罪。

但他尚感到郅恽所说的都是依凭正义,难以马上就加害于他,就让宦官近臣胁迫诱导郅恽,让他说自得有疯病,一时精神惶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郅恽始终不肯回转,说:“我所说的都是上天至大的精义,怎么能是疯子所编造出来的。

”于是被关押了一个冬天,正好赶上了大赦得以免除罪罚,于是到了南方的苍梧一带游历。

光武帝建武初年,从苍梧返回家乡,当地的县令降下身份以很高的礼节来请他担任门下的掾吏,郅恽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屈尊就任。

很长时间以后,郅恽做了郡里的功曹。

汝南郡的旧例,冬至大祭时,所辖百里之内的各县都要拿着牛肉和酒到郡中郡守那里宴饮。

当时的郡守欧
阳歙行完宴飨之礼后,安排大家说:“我郡的西部督邮
繇延,天性忠诚贞良,禀赋公正规矩,所管理的各地事
务中,处事折中公平,处置了不少地方奸党豪强。

现在
我想和各位儒者名流一起来说一下他的功德,使之彰显
于朝廷。

”郅恽向前移动一下,长跪不起,说:“郡守
大人的话中有过失的地方,这是不能掩饰的。

据调查,
繇延这个人,生性贪婪邪恶,所管理的地方政事荒废而
紊乱,暴虐之人不能处置,冤狱与奸邪一并而起,百姓
对他十分怨恨。

可是您把恶的说成是善的,如果得力的
辅佐者不去与您争辩明了,这样做既没有顾及到大汉朝
天子,又使您丧失了做臣子的大义,君臣之宜一并丢弃,还有谁来惩办有罪之人?天子如果处于颠危之境地,有大臣的扶持,还是不能到灭亡的境地的。

”欧阳歙感到十
分惭愧。

没有举行完这场宴会就结束了。

郅恽回到府里
就称病不去办公。

繇延也因此没有获得推荐。

(郡里的门下掾)郑次都一向清正高洁,和郅恽交情
很厚,就招郅恽一同离开郡里。

说:“奉行的人生准则
不同的人是不能一起共事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您心
性耿直,所行的确是上古三代的道义。

可是,你看现在
繇延虽然被斥退,但早晚还是要再回来的。

我不忍心看
到你陷入不被君主所容的地步,为什么不离开这是非之
地呢?”郑次都就离开了郡里,到弋阳山隐居去了。

过了
几个月,繇延果然又被召了过来,郅恽也就离开了郡里,跟随郑次都去了,他们一起钓鱼很是愉快。

过了几十天,郅恽喟然长叹说:“老天降生才能卓越之人(却)让他们成为了普通百姓,(这)恐怕是违背天命伦常的吧?鸟兽是不可以与它们为伍的,您想随我一起去做伊尹那样的
人吗?”郑次都说:“我已经老了,怎么能跟随你去呢。

”彼此告辞而去。

郡里以孝廉科推荐了郅恽,做了郎官,后改任上东
门的侯官。

汉光武帝有一次夜里出去游玩,回来时下令
让人开城门,郅恽就是不让他进城。

光武帝让郅恽从门
缝里用火照自己的脸,看清楚自己是谁。

郅恽说:“火
光太明了会烧得很远的,我不能这样做。

”于是拒绝给
光武帝开城门。

第二天,郅恽上书劝谏光武帝说:”过
去周文王不敢在田猎中长时间的耽搁,他把万民的事务
当做正事。

现在陛下在山林中游戏田猎,夜以继日,将
如何对待国家和宗庙呢?”由此光武帝就开始器重他,后来郅恽做了粱县县令、长沙太守。

所在任处,崇尚教化,重视表彰有特殊品行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