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2021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2017-2021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预测分析中投顾问对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因素分析一、有利因素(一)财政税收支持政策1、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中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三、对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二)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
垃圾用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不低于80%,并且生产排放达到GB13223-2003第1时段标准或者GB18485-2001的有关规定。
所称垃圾,是指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杆、树皮废渣、污泥、医疗垃圾。
”2、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85号中规定“一、本通知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是指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并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二、经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按《目录》规定认定的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企业(不包括仅对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技术进行认定的企业),取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可按本通知规定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中第二章第八条规定: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发电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暂时不参与市场竞争,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全额收购。
(三)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秸秆作为生物质能发电的重要原材料,由于密度低、体积大,原材料收购成为制约生物质发电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材料分散在广大农村,收集储运费用贵,人力成本上涨,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十三五”规划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家要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率,有利于生物质能发电行业规模收购原材料,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生物质资源的季节性、分散性与生物质能利用的连续性、集中性的矛盾。
浅谈生物质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生物质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罗亮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5期摘要:对于我国的发电技术而言,传统的煤炭等其他可发电能源的逐渐短缺,并且这些不可循环资源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
而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如加以有效利用,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做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种类多,分布广,在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中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此,文章就生物质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生物质直燃发电;现状;发展趋势1.生物质发电燃料特点所谓生物质亦即光合作用下的产物,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
狭义的生物质燃料: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生物质燃料的特点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自然界的生物质种类数以万计,但针对生物质发电利用的要求,能有效利用的并不是很多,根据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企业多年的运行经验,能有效利用的主要有:粮食作物秸秆(稻草、麦草、玉米杆等),林业废弃物(树皮、树枝、树根等),农产品深加工废弃产物(稻壳、花生壳等)。
综上所述的生物质燃料与化石类燃料的可比性很差,怎样来实现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稳定性,这也是各大企业攻关的新课题。
所有的生物质燃料有其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在较为理想的状况下农作物秸秆成分分析如下:水分4%~5%、灰分9%~12%、挥发份67%~76%、固定碳13%~19%、低位发热量4200~4400大卡;林业废弃物成分分析:水分6%~7%、灰份1%~2%、挥发份78%~82%、固定碳11%~17%低位发热量4200~4500大卡;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成份分析:水份5%~8%、灰份(花生壳2%~3%、稻壳12%~14%)、挥发份62%~68%、固定碳(稻壳14%、花生壳22%)、低位发热量(稻壳3800大卡、花生壳5000大卡)。
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及碳减排潜力分析

2、政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碳减排和环保 政策。这将对生物质发电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行业发展。例如,政府可能 会加大补贴力度,支持生物质发电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环保标准,加强 行业的环保监管,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风险分析
尽管生物质发电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技术 风险是其中之一,生物质发电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市 场风险也不容忽视,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此外,政策风险 也不可忽视,政策调整可能会对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 势及碳减排潜力分析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行业现状分析
引言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生物质发电行业在全球 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质资源生产国之一,生物质 发电行业已成为能源结构和生态环保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次演示将分析我国 生物质发电行业
四、结论和建议
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在市场规模和政策支持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 而,原料供应、技术水平和投资成本等问题仍需和解决。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发 电行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应采取以下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提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标准,延长补贴时限, 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措施降低企 业的投资成本。
参考内容
生物质发电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的新型能源产业,具有环保、节 能、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的背景下,生物质发电已成为全 球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次演示将对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 势进行分析。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生物质能源是指源自于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从植物、废弃物以及动物排泄物等生物质所生产的能源。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仍然非常小。
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倡导,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生物质发电:发电是生物质能源的一种主要利用方式。
生物质可通过焚烧或气化方式进行能源转化,发电。
生物质发电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使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目前,生物质发电在欧洲等地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包括木质燃料、废弃物、农业余料、城市垃圾以及植物油等,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
其中,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应用是作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能源。
例如,生物质燃料油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后成为柴油等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
3.生物质液态燃料:由于柴油、汽油等传统的石油燃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生物质液态燃料因具有较低排放可替代传统燃料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液态燃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目前,生物质液态燃料已经逐步开始在农村、城市公交以及物流等领域得到应用。
二、生物质能源的未来趋势虽然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占比很小,但是未来这种可持续、环保的新型能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也会逐步完善和创新,生物质的转化效率会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高效利用生物质有效物料时的技术上,有望取得更加长足的进展。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为了鼓励和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例如,政府会根据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和排放限制目标,对生物质能源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并扩大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需求。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2017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一、结构与利用方式(1)中国生物质能资源分布情况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生物质能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燃气、生物制氢技术等。
目前,世界上技术较为成熟、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已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目前我国可利用生物资源量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煤,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到10亿吨标煤,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8%。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研发水平总体上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在生物质气化及燃烧利用技术、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方面居领先水平,但是存在生物质能产业结构不均衡、生物质成型燃料缺乏核心技术、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
中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资源分布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生物质能资源分布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我国生物质能原料分布明显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北中间带,最大的是广西地区。
生物质资源包括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生物质,生物质能原料主要指的是畜禽粪便、餐厨垃圾、能源作物、农产品废弃物四种可获取的原料,这就是图1和2存在不一致的原因。
(2)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的利用方式1、生物质发电领域在生物质发电方面,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和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生物质发电的领军企业。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专业公司。
2、生物质成型燃料领域在生物质成型燃料方面,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比较着名的研究机构主要包括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化工研究所等。
生物质成型设备厂家,如清华大学国能惠远生物质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盛昌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迪森热能公司、辽宁华光生态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正昌粮机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能源研究所,洛阳恒生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郑州九洲通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等。
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一、生物质发电方式1、直接燃烧发电在国内,直燃发电技术已经趋近完善,单机可达15MW。
由于我国的生物质能主要是以秸秆等农作物为材料,因此国内的生物质燃烧技术大多以秸秆燃烧技术为主。
秸秆直燃发电技术,是将农作物原料(如秸秆等)经过输送系统投入锅炉,在炉内直接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
2、混合燃烧发电生物质原料与煤混合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的技术被称作生物质混合燃烧发电技术。
其燃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对于燃料处理和燃烧设备要求很高,是将生物质原料直接与煤混合后投入炉内燃烧:另一种是先气化生物质原料,将燃气与煤混合燃烧产生的蒸汽送入汽轮机发电机组。
3、气化发电经过气化炉的生物质原料转变为气体燃料,净化后直接在燃气机中燃烧发电或者在燃料电池中发电的技术被叫作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二、生物质发电现状生物智能形式多样、应用广泛,涵盖了电力、热力、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
生物质能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能源署在2018年提出,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视的“巨人”,生物质能将引领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增长。
根据IRENA最新发布的《RENEWABLE CACITY STATISTICS 2020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53700万千瓦,比2018年增长了17600万千瓦。
其中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24GW,约占整个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4.9%。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已进入产能扩张时期,盈利模式具备可复制性。
中国能源局数据显示,中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由2015年的1030万千瓦迅速上升至2020年的2952万千瓦,到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至3149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出台的多项行业配套政策为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其次,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逐步上升促进了生物质发电厂的扩张建设。
2017年生物质发电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生物质发电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4)1、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4)2、行业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二、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前景 (7)1、行业概述 (7)2、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发展情况 (7)(1)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情况 (7)(2)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发展情况 (9)3、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情况 (11)(1)全球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情况 (11)(2)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情况 (13)4、行业价格体系制定和执行情况 (18)三、行业竞争状况 (18)1、凯迪生态 (19)2、长青集团 (19)3、韶能股份 (20)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0)1、行业准入 (20)2、资金壁垒 (21)3、技术壁垒 (21)4、人才壁垒 (21)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2)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3)1、有利因素 (23)(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3)(2)社会用电量逐年稳定增加 (23)(3)环保压力和能源危机凸显生物质热电联产优势 (23)(4)全额收购和优先调度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24)2、不利因素 (25)(1)生物质发电燃料供应不稳定 (25)(2)技术标准与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25)(3)行业集中度低 (25)七、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25)(1)直燃发电 (26)(2)混燃发电 (27)(3)气化发电 (27)2、行业特征 (28)(1)燃料成本占比高 (28)(2)初期投资较大 (28)(3)燃料收储问题复杂,管理难度大 (28)八、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 (29)1、周期性 (29)2、区域性 (29)3、季节性 (30)九、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30)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 (30)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 (30)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等1、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目前生物质发电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生物质发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谢谢观看
3、潜在风险和挑战及其应对措 施
Hale Waihona Puke 生物质发电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潜在风险和挑战。首先,生物质资源 的收集、储存和运输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其次,生物质发 电的部分设备依赖于进口,国内制造能力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企 业应加大投入,完善生物质资源收集体系,提高设备国产化率,同时加强技术创 新,降低生产成本。
生物质发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目录
01 生物质发电:现状与 前景
02
一、生物质发电的现 状
03
二、生物质发电的前 景
04 三、结论
05 参考内容
生物质发电:现状与前景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高度重视,生物质发电作为一 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本次演示将对生物质发电的发展 现状及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此外,生物质发电的环境影响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虽然相较于传统化石能 源发电,生物质发电的环保性能较好,但在燃烧过程中仍可能产生污染物。因此, 未来发展应注重提高生物质发电的技术水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结论
生物质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然而,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大政策 支持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并积极应对潜在 的风险和挑战。只有这样,生物质发电才能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 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化石能源的供应压力日益增大,且其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 益严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了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生物质发电作 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值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基本情况生物质(Biomass)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物质。
生物质发电(BiomassPower)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
生物质发电分为直接燃烧发电、混合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等不同类型。
生物质发电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
生物质能发电形式(1)行业发展概况①生物质能是一种环保、可再生、亟待发展的能源形式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具有蕴藏量大、普遍性、易取性、挥发性高、炭活性高、易燃性的特点。
生物质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居第四位,它也是唯一可循环、可再生的炭源。
现代生物质能源具备显著环保特性,实现碳零循环,排放少量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加速增加,2020年前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将持续面临着重化工业新一轮增长、国际制造业转移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新情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将不断增加,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所在。
在加强常规能源开发和大力推动节能的同时,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清洁能源过度,已迫在眉睫。
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3,014百万吨油当量,其中原煤占63.7%、原油18.6%、天然气5.9%、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等新能源比例较低,约11.9%。
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43%,能源安全保障压力巨大。
随着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成熟,经济成本的下降,生物质能源替代比例将会越来越高,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可以进一步促进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增强能源安全保障,使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5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②全球生物质能利用情况概述生物燃料是接近零排放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生物质能作为替代化石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生物质能在许多国家能源供应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生物质发电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的丹麦、芬兰等国,印度、巴西和东南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研发或者引进技术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
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20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将来自生物质发电。
而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起步较欧美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等技术。
欧洲很多国家把生物质能源作为未来替代石化能源的主要支撑,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生物质能发展。
在近10年的时间里,欧盟已耗资150亿欧元致力于从生物质资源中提取运输用燃料。
欧盟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占交通燃料的10%,其中瑞典规划到2020年交通实现基本不再使用石油燃料,实现“后石油时代”。
生物质能源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约占美国全国能源供给量的3%。
截止至2012年底,生物质能已经成为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美国国家能源战略将生物质能作为主体,以确保合理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供给。
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2012年11月,详细制定了生物质能源资源供应链和2013-2022年生物质能发展计划,以解决生物质能开发瓶颈问题。
2010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000万千瓦,尤其北欧的丹麦、芬兰等国生物质发电已成为重要的能源供给方式。
美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发展迅速,1990年装机容量仅达到6,000MW,2010年则升至10,400MW。
截至2012年年底,美国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5%,有300多家发电厂采用生物质能与煤炭混合燃烧技术,装机容量22,000MW。
预计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0MW。
美国生物质直燃发电装机容量③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概况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起步较欧美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掌握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等技术。
2005年以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规模化并网发电项目几乎是空白。
2006年全国核准了100多万千瓦的直燃发电项目。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2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170万千瓦,碾米厂稻壳发电5万千瓦,城市垃圾焚烧发电40万千瓦,此外还有一些规模不大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示范项目。
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生物质发电行业快速壮大。
2006年至2010年,即“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得到了迅速发展。
201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并网总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并网总容量为360万千瓦,占所有生物质能发电的65.5%;垃圾焚烧发电并网总容量为170万kWh,占所有生物质能发电的30.9%;其他气化发电、沼气发电、混燃发电等所占比例很小,只有20万千瓦。
截至2014年,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423万千瓦,并网约为950万千瓦,主要是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核准容量约为840万千瓦,并网容量约为500万千瓦,核准容量占比约为59%,原料是各种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物,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等原料比较丰富的地区。
垃圾焚烧发电并网约为424万千瓦,原料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主,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主要用于各种锅炉,原料以农作物秸秆和木屑为主,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14年产量已达700万吨。
中国现阶段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有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两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产量分别仅为28亿升和11亿升。
2015年,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核准装机容量达1,708万千瓦,其中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约为1,171万千瓦。
从产业整体状况分析,生物质发电及生物质燃料目前仍处在政策引导扶持期。
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标杆企业在技术、成本方面已经具有明显优势,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已逐步显现,直燃生物质开发利用已经初步产业化。
④我国生物质能利用仍有待加强由于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人口数量庞大,粮食产量还有待提高,因此在生物质能源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本政策,生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废弃物资源。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广泛,主要有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木采伐及森林抚育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等。
2012我国废弃物理论资源量折合约15.4亿吨标准煤,由于收集损失和其他利用方式,可收集并能源化利用的仅折合约7.1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
截至2012年,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制定或出台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比重超过2/3。
其中发电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上网电价、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净计量电价、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以及绿色电力价格等。
一直以来,我国都较为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和发展,然而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业相比,生物质能发展所给予的直接政策支持相对还比较薄弱。
此外,由于种植经营分散、农机化滞后、秸秆处置成本高等原因,我国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田间焚烧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农业废弃物一烧了之,不但是生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剧了秋冬时节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
随着生物质能产业化程度的提升、我国政府对农林废弃物收集处理的重视,基于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行业未来的利用空间非常广阔。
(2)生物质发电行业市场前景①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贡献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量的1%,极具开发潜力。
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资源种类众多、数量巨大、分布广泛。
其主要有:木柴燃料、农作物废弃物、畜禽粪便、能源植物、城市废物等。
其中,农作物废弃物主要有秸秆(稻草、麦秸、棉花秸等)、杂草、稻壳、花生壳等。
能源作物指专门作为能源的作物,目前用于油料作物种植的树种有:麻风树、油桐、乌桕、漆树、核桃、油茶、黄连木、油橄榄、油翅果、四合木等。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2007年生物质原料总产出潜力高达9.32亿吨标煤,其中有机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占比分别为41.1%、58.9%。
从趋势来看,预计到2030年秸秆、畜禽粪便和能源作物产量将分别新增产能1.37、0.45、0.57亿吨标煤,即生物质原料年产能潜力提升至11.7亿吨标煤。
中国2007年生物质原料资源农林废弃物的状况与2030年增量中国2007年生物质原料资源边际性土地的状况与2030年增量②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将推动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逐步发展为农工商一体化。
这对于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生物质能产业对农业、林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符合循环经济中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的原则,是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完美诠释。
另一方面,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兴起拓展了农林资源的用途,给农民、林业生产经营带来新的机会,使之有机会进入经济循环体系之中,而且可以使未利用的土地投入生物质能源的原料生产。
生物质能产业符合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③政策支持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强2006年前农林废弃物规模化发电几乎空白。
2006年前,中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2,000MW,其中蔗渣发电约1,700MW以上,垃圾发电约200MW,其余为稻壳等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
生物质特别是农林废弃物为原料规模化并网发电项目几乎是空白。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要求,并且国内外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政府也把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提到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位置,加大了对生物质能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国生物质发电投资热情迅速高涨,启动建设了各类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
④行业有望迎来新建高峰,潜在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220万千瓦增加至2015年的1,708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20%,表明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