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 )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 )与时俱进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3.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事物是变化的 B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 )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 )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C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D )哲学的基本问题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实践性 B )可知性 C )客观实在性 D )客观性 7.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感觉观点 B )思维观点 C )实践观点 D )反映观点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句诗强调的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这句话和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1. 下列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商品生产者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D)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分)(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2分)(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分)2.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②意识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④此外,意识还能影响、调控人体生理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实现:①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②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③意识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分析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量变引起质变,一点一滴的工作积累起来,才能形成一个一个小的胜利,一点一点胜利积累起来,才能完成远大的目标。

革命不是一口吃个胖子,需要一步一步踏实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

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答案】A【解析】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考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丰富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3.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B.对症下药C.注意分寸D.实事求是【答案】C【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说()。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D【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21-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c)A.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正确答案)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D.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c)A.科学技术的发展(正确答案)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3.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答案)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4.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5.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

这次会面使他们发现彼此的基本观点完全一致,于是开始了在科学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中的长期合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正确答案)B.《神圣家族》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6.让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成功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嗑瓜子、嚼口香糖,科学家还找到了新的戒烟方法。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吸烟的年轻人戒烟率翻倍。

这说明()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答案)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最基本的哲学派别D.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7.党员干部,时刻不能放松改造主观世界,要始终做到“不语怪力乱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C.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发展性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工业革命B.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主义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f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B.实践性C.发展性D.人民性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一)(卷面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

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A.人脑的进化B。

动物心理的形成C。

语言的产生D。

劳动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

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B。

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D。

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D。

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D。

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 19 世纪( C)中期,至今已有 170 多年的历史。

A. 20 年代B. 30 年代C. 40 年代D. 50 年代2.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B )。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3.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D )。

①康德的批判哲学②黑格尔的辩证法③费希特的唯心主义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 )。

①威廉•配第②亚当•斯密③大卫•李嘉图④大卫•休谟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 19 世纪上半叶英法两国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B )。

①康帕内拉②圣西门③傅立叶④欧文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中,18、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C )也起了重要的影响。

①牛顿力学②细胞学说③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④生物进化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7.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

①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②它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人的理论③它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④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A.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A )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②列宁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9.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 实事求是B. 与时俱进C. 发展创新D. 指导实践10.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D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或菩萨B、有否有高尚的理想C、是否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的概念,后者是诡辩论的概念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4.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5.“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大概的时候,他差未几老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大概的时候,他差未几老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独有的物资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垫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消耗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8.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9.货币能够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具有价值,货币发挥这一职能的特点是()A、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可以是纸币D、有时是观念上的货币,有时是现实的货币10.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劳动者自愿脱离地皮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地皮成为雇佣劳动者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2、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申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小计:0.00分已经批改1、“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关于()。

A、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部分质变的原理B、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C、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的原理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的原理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3、哲学是()。

A、自觉的世界观B、自发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个人的世界观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4、“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的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7、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从()来把握。

A、唯物主义角度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方面C、辩证法角度D、辩证唯物主义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8、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A、是统一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同样的B、是对立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C、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D、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同一的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9、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0、()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A、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现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1、“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3、“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4、“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5、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

A、矛盾畴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6、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

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A、马克思、爱因斯坦B、牛顿、爱因斯坦C、马克思、牛顿D、达尔文、牛顿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焦点表现为()。

A、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B、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C、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在根据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8、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C、剩余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19、从()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A、阶级属性B、立场观点C、研究对象和主要容D、认识成果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0、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D、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1、唯物辩证法()。

A、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B、既不包括客观辩证法,也不包括主观辩证法C、就是客观辩证法D、就是主观辩证法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4、揭示事物发展状态与形式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观点,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6、“脱离了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

”这句话说明()。

A、部分依赖于整体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之外去研究事物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7、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辩证否定观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C、量变质变原理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8、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转变。

A、《神圣家族》B、《德意志意识形态》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9、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30、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多项正确的答案)小计:0.00分已经批改1、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有()A、人类社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参考答案:AB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参考答案:AD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3、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参考答案:AB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4、“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参考答案:AB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参考答案:ABC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小计:0.00分已经批改1、马克思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结合。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双重品质分不开。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4、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真理包含谬误。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5、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四、论述题(共1题,每题20分,说明:回答主题正确均可得分)小计:0.00分人未批改1、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参考答案:略。

考生答案:未填写具体得分: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