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式水电站教学文案
《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课程案例集设计

《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课程案例集设计
一、引言
水电站是一种以水流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换设备,其运行与调度对于保障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该课程案例集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水电站运行与调度的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案例集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 理解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 能够分析和评估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掌握水库调度的主要指标和方法,能够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
4. 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水电站水库运行进行模拟和优化。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案例集设计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4. 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的实际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
1. 平时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
2. 课程作业:根据案例分析的要求,学生需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报告和实验。
3. 考试成绩: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结尾
通过《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课程案例集设计,学生能够掌握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中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模拟和优化。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水电站调节课程设计

水电站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水电站的基本原理、调节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电站的运行进行分析和评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水电站建设和管理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了解水电站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式,掌握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电站的基本原理、调节方式、环境影响及其评估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水电站的基本原理:介绍水电站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
2.水电站的调节方式:讲解水电站的径流调节、水位调节和发电调节。
3.环境影响及其评估方法:分析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教学进度安排:共计8课时,第1-4课时讲解水电站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式,第5-6课时分析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第7-8课时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电站的基本原理、调节方式和环境影响,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水电站建设和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电站的运行特点和环境影响。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电站的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水电站运行与管理》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和图片,直观地展示水电站的运行特点和环境影响。
水电站课程教案

《水电站》课程教案(部分章节)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水电站课程组2005.9.6绪论---主讲教师马跃先教授要求:建立水力发电的概念,了解水力发电、水能资源的特点及水电事业发展状况;理解本课程的性质,明确本课程的任务。
第一节水力发电概述一、水力发电(一) 水力发电的概念在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工建筑物,集中水头,通过一定的流量将“载能水”输送到水轮机中,使水能→旋转机械能→带动发电机组发电→输电线路→用户。
(二) 水力发电的转换原理---(多媒体动画演示)(三) 水电站---(多媒体动画演示)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电能的连续产生需要修建一系列水工建筑物,如进水、引水、厂房、排水等,安装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和变电站的总体称为水电站(水、机、电的综合体)。
(四) 水力发电特点(1)不耗燃料,成本低廉:水电站建成投产以后不需要消耗燃料,节省能源。
其运行和维修费用低,工程使用寿命长,总的劳动生产率高,一般只有相同容量的火电站运行人员的1/4~1/5。
不需要运输发电所用的燃料,发电成本均比火电、核电低。
(2)水火互济,调峰灵活:电力用户的用电量是时刻变化着的,电网中的日负荷有高峰也有低谷。
火电站、核电站从开机到正常运行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宜担负基荷运行。
水电站启动灵活,在1~2分钟内,就能从停机状态达到满负荷运行、并网供电,宜于担任调峰、调频,事故备用,与火电站配合运行,互相补充。
(3)综合利用,多方得益:具有水库以调节水量的水电站,除发电外,还兼顾防洪、灌溉、航运、供水、旅游、水产养殖业等综合利用效益。
(4)取之不尽可,用之不竭:水能资源是随水循环(降水——径流——蒸发——降水)周而复始地不断再生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越用越少。
水电站课设

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1.1目的 (2)1.2意义 (2)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 (2)3 工程概况 (3)3.1工程的综合说明 (3)3.2 工程的水文气象及自然地理 (3)3.3 工程地质 (4)3.4 水电站工程 (5)4 水电站引水系统的设计 (6)4.1 引水线路的的选择 (6)4.2引水系统断面型式的选择 (6)4.2.1引水道的功用及方案选择 (6)4.2.2压力管道断面的形式 (7)4.2.3管道断面尺寸的选定 (7)4.3 引水系统的水力设计 (8)4.3.1管道进水闸 (8)4.3.2电站引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8)4.3.3电站压力管道调压室稳定计算 (9)5 水电站布置设计 (13)5.1水电站厂房布置方案 (13)5.2主要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 (13)5.2.1主要机械设备选择 (13)5.2.2辅助设备、厂房各组成部分布置 (14)5.3主厂房平面布置设计 (15)5.3.1 主厂房上部结构部分 (15)5.3.2 主厂房长度及下部结构部分 (17)5.4主厂房的剖面设计 (18)6 参考文献 (20)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以《水力学》、《土力学》等课程为基础、以《水力机械与电气设备》、《水电站建筑物》两门专业课程内容为应用,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要求每个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工程知识,独立、系统、全面、深入地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提交高质量的设计成果。
1.2意义1、进一步熟悉水电站过水系统水力分析、计算方法;2、巩固和加深水电站厂房部分的理论知识,使之系统化;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绘图、编写计算说明书的基本技能,强化应用有关手册、参考图集、规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5、养学生严肃负责、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本次水电站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1、进行拟开发水电站系统的引水道水力计算、调压室调节保证计算、高压管道水击计算;2、根据特征水头和装机容量,进行水轮机和发电机的选型;3、根据装机容量和所选定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参数,进行调速器、油压装置和起重设备等主要辅助设备的选择;4、进行厂区和厂房内部布置,决定厂房的轮廓尺寸;5、绘制设计图纸5张(引水线路图、枢纽布置图、厂房横剖面图、发电机层及水轮机层平面图)6、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参数比选、各建筑物尺寸的确定过程。
水电站教学设计

水电站教学设计概述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重要的能源方式,其建设、运行和管理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对水电站的了解和能力,本文将对一场水电站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1.水电站基本原理和运行方案2.水电站建设和管理的流程3.水电站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影响教学内容基本原理和运行方案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水电站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案展开。
教师将介绍水电站的概念、组成部分,以及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过程。
同时,教师还将详细介绍水电站的运行方案,包括发电机组、水轮机、水利设施等。
学生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水电站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案。
建设和管理流程教学内容还将介绍水电站的建设和管理流程。
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水电站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案、土地征用、施工、试运行等。
同时,教师还将介绍水电站的管理流程,包括维修保养、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
学生将通过实例和分组讨论,深入了解水电站建设和管理流程的特点和难点。
水电站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内容最后将介绍水电站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影响。
教师将详细介绍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包括水质变化、土地流失、野生动物死亡等。
同时,教师还将介绍水电站对环境的保护措施和管理。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和管理。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等。
教师将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分享。
教学评价学生的教学评价将以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课堂表现:包括听课态度、提问积极性、笔记清晰度等。
2.课后作业:包括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总结等。
3.实地调研:学生将实地前往水电站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提交实地调研报告。
总结本次水电站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有助于提高其实际操作、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经验。
(完整word版)水电站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某水电站厂房初步设计》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水利水电 (2)班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有关设计资料 (2)2.1厂区地形和地质条件 (2)2.2水电站尾水位 (2)2.3对外交通 (2)2.4地震烈度 (2)第三章水轮机型号及主要参数选择. (3)3.1水轮机型号选择 (3)3.2主轴及蜗壳形式选择 (3)3.3 HL220 型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3)3.4两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6)第四章机电设备 (7)4.1水轮机 (7)4.2调速器(自动调速器) (7)4.3发电机 (8)4.4蝶阀 (8)4.5桥式起重机 (9)第五章电气主结线及电气设备布置: (10)第六章主要控制高程的确定. (11)6.1水轮机的吸出高度和安装高程 (11)6.2水轮机层的地面高程 (11)6.3尾水设计及相关高程 (11)6.4吊车轨顶高程 (12)6.5厂房天花板高程和厂房顶高程 (13)第七章主厂房的布置设计 (14)7.1机组的布置方式 (14)7.2厂房下部结构的构造和布置 (14)7.3主厂房的长度和宽度 (14)7.5 主厂房内机电设备布置及交通运输 (16)第八章副厂房的布置设计 . (17)8.1 中央控制室 (17)8.2 高压开关室 (17)8.3 厂用设备的布置 (18)8.4 楼梯 (18)8.5 厂变和工具间 (18)8.6 值班室和休息室 (18)8.7 调度室和通讯室 (18)8.8 卫生间 (18)第九章水电站枢纽布置 . (19)9.1 厂房 (19)9.2 主变压器场 (19)9.3 引水道 (19)9.4 压力钢管 (19)9.5 尾水道 (19)9.6 对外交通 (19)第十章开挖量的计算 . (20)第十一章分析与总结 . (23)11.1 问题分析 (23)11.2 课设感受 (24)参考文献. (25)附图 1:水轮机机组平面示意图 (26)附图 2:水轮发电机组剖面图 B-B. (27)附图 3:水轮发电机组横剖面图A- A. (28)附图 4:HL220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图 . (29)第一章工程概况本电站是一座引水式径流开发的水电站。
《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课程案例集设计

《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课程案例集设计一、课程简介《水电站水库运行与调度》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水库运行与调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
本课程案例集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集内容1. 案例一:水库调度优化学生需要分析一个水库的实际情况,包括水库的容积曲线、进出水流量等数据,结合供水任务和水文情况,设计水库调度方案,使得出水量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安全和经济性。
2. 案例二:洪水调度应急响应学生需要模拟一个水库面临洪峰流量的情况,通过分析洪水历时和洪峰流量,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包括调整泄洪流量和蓄洪水位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减轻洪灾损失。
3. 案例三:干旱期水库调度学生需要考虑水库在干旱期面临供水任务不足的情况,通过分析降水量和水库供水情况,制定干旱期调度方案,包括增加水库库容、提高库水利用率等措施,以满足供水任务。
4. 案例四:多水库的协调调度学生需要分析多个水库之间的协调调度关系,包括水库之间的引水关系、供水任务差异等情况,设计多水库的协调调度方案,最大限度提高整体供水能力。
三、案例集设计要求1. 案例集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2. 案例集设计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挑战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集设计要求问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4. 案例集设计要求问题之间具有衔接性,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和练习体系。
四、案例集使用方法1.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每个案例的分析和解答,然后进行答辩和讨论。
2. 学生可以分组完成每个案例的分析和解答,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和提高。
水电站课程设计报告-引水式径流水电站厂房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水电站厂房课程设计是《水电站》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水电站厂房设计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厂房部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为今后从事水电站厂房设计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2.1工程基本概况本电站是一座引水式径流开发的水电站。
拦河坝的坝型为5.5米高的砌石滚水坝,在河流右岸开挖一条356米长的引水渠道,获得平均静水头57.0米,最小水头50m,最大水头65m。
电站设计引用流量7.2立方米每秒,渠道采用梯形断面,边坡为1:1,底宽3.5米,水深1.8米,纵坡1:2500,糙率0.275,渠内流速按0.755米每秒设计,渠道超高0.5米。
在渠末建一压力前池,按地形和地质条件,将前池布置成略呈曲线形。
池底纵坡为1:10。
通过计算得压力前池有效容积约320立方米。
大约可以满足一台机组启动运行三分钟以上,压力前池内设有工作闸门、拦污栅、沉砂池和溢水堰等。
本电站采用两根直径1.2米的主压力钢管,钢管由压力前池引出直至下镇墩各长约110米,在厂房前的下镇墩内经分叉引入四台机组,支管直径经计算采用直径0.9米。
钢管露天敷设,支墩采用混凝土支墩。
支承包角120度,电站厂房采用地面式厂房。
2.2设计条件及数据1.厂区地形和地质条件:水电站厂址及附近经地质工作后,认为山坡坡度约30度左右,下部较缓。
沿山坡为坡积粘土和崩积滚石覆盖,厚度约1.5米。
并夹有风化未透的碎块石,山脚可能较厚,估计深度约2~2.5米。
以下为强风化和半风化石英班岩,厂房基础开挖至设计高程可能有弱风化岩石,作为小型水电站的厂址地质条件还是可以的。
2.水电站尾水位:厂址一般水位12.0米。
厂址调查洪水痕迹水位18.42米。
3.对外交通:厂房主要对外交通道为河流右岸的简易公路,然后进入国家主要交通道。
4.地震烈度:本地区地震烈度为六度,故设计时不考虑地震影响。
2.3课程设计成果要求厂房布置设计的内容为: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及机电设备,选择水轮机型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流式水电站作者:佚名转贴自:电力安全论坛点击数:132 更新时间:2008-8-14基本不调节径流,按来水流量发电的水电站。
当来水流量大于电站水轮机过水能力时,水电站满出力运行,多余的水量不通过机组发电,直接经泄水道泄向下游,称为弃水;当来水较少时,全部来水通过机组发电,但有部分装机容量因缺水而未被利用。
水电站这种运行方式称为径流发电。
与径流式水电站相对应的是调节式水电站,其运行方式是用水库调节径流,据用电要求发电:来水多于需要时,水库蓄水;不足时,水库补水。
调节式水电站包括有多年调节、年(季)调节、周调节、日调节等水电站(见径流调节)。
其中日调节水电站一般只在枯水季进行日调节,在汛期常采用径流发电方式,所以有人认为日调节水电站也属径流式水电站。
径流式水电站中有高水头或低水头的引水式水电站,也有低水头的坝式水电站。
径流式水电站之所以不调节径流有两方面原因:①水库不具备相应的调节库容,没有能力调节。
②虽有一定库容,但受综合利用要求制约而不调节径流。
如建在中国长江上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其水库总库容15.8亿m3,在枯水期本可进行日调节,但为适应下游航运要求而不调节径流。
当上游三峡水利枢纽建成运行后,葛洲坝将不再作径流发电运行而承担反调节任务,即把三峡水利枢纽因调峰运行而放出的24h不均匀流量反调节成均匀流量出库以适应下游航运要求。
径流式水电站在24h内一般均匀发电,但当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时也可不均匀发电,即在负荷高峰时利用全部流量发电或机组满出力运行;在负荷低谷时相对减少发电出力,致使部分流量不通过机组发电而弃水出库。
这种运行方式称为弃水调峰,由于弃水而未被利用的电量称为强迫弃水电量。
径流式水电站运行特点:①24h内出力基本不变,适宜担负电力系统的基底负荷。
②年内备月电量变化大,枯水期电量明显少于汛期,为此使系统内火电站或其他电站要在汛期少发电,枯水期多发电,降低系统电源装机容量利用率。
③弃水多,径流式水电站的水量利用系数一般较低,当上游有调节水库时,弃水会不同程度地减少。
④坝式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的机组在汛期常因下游水位升高而发不足额定出力(见水电站设计水头),甚至不能发电什么是压力水头在流体力学中,根据伯努力方程:总水头=Z+P/ρg+u^2/2g=Z+P/ρg+u^2/2g+[hw][hw]是水头损失,z是水流高程(自定基点)u是流速,p是水流的压强。
P/ρg就是压力水头,是压力换算成水柱高度的形式。
Z+P/ρg是测压力管水头短路电流怎么计算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你既然用到短路电流了,就肯定不是初中阶段的计算了吧所以你就不用找省劲的法子了当然你也可以找个计算软件嘛就不用自己计算了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二.计算条件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大.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3.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都以三相短路为计算条件.因为单相短路或二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都小于三相短路电流.能够分断三相短路电流的电器,一定能够分断单相短路电流或二相短路电流.三.简化计算法即使设定了一些假设条件,要正确计算短路电流还是十分困难,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必要.一些设计手册提供了简化计算的图表.省去了计算的麻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要是手边一时没有设计手册怎么办?下面介绍一种"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介绍简化计算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主要参数Sd三相短路容量(MVA)简称短路容量校核开关分断容量I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简称短路电流校核开关分断电流和热稳定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KA) 简称冲击电流有效值校核动稳定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峰值(KA) 简称冲击电流峰值校核动稳定x电抗(Ω)其中系统短路容量Sd和计算点电抗x 是关键.2.标么值计算时选定一个基准容量(Sjz)和基准电压(Ujz).将短路计算中各个参数都转化为和该参数的基准量的比值(相对于基准量的比值),称为标么值(这是短路电流计算最特别的地方,目的是要简化计算).(1)基准基准容量Sjz =100 MVA基准电压UJZ规定为8级. 230, 115, 37, 10.5, 6.3, 3.15 ,0.4, 0.23 KV有了以上两项,各级电压的基准电流即可计算出,例: UJZ (KV)3710.56.30.4因为S=1.73*U*I 所以IJZ (KA)1.565.59.16144(2)标么值计算容量标么值S* =S/SJZ.例如:当10KV母线上短路容量为200 MVA时,其标么值容量S* = 200/100=2.电压标么值U*= U/UJZ ; 电流标么值I* =I/IJZ3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短路电流标么值: I*d = 1/x* (总电抗标么值的倒数).短路电流有效值: Id= IJZ* I*d=IJZ/ x*(KA)冲击电流有效值: IC = Id *√1+2 (KC-1)2 (KA)其中KC冲击系数,取1.8所以IC =1.52Id冲击电流峰值: ic =1.41* Id*KC=2.55 Id (KA)当1000KVA及以下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冲击系数KC ,取1.3这时:冲击电流有效值IC =1.09*Id(KA)冲击电流峰值: ic =1.84 Id(KA)掌握了以上知识,就能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了.公式不多,又简单.但问题在于短路点的总电抗如何得到?例如:区域变电所变压器的电抗、输电线路的电抗、企业变电所变压器的电抗,等等.一种方法是查有关设计手册,从中可以找到常用变压器、输电线路及电抗器的电抗标么值.求得总电抗后,再用以上公式计算短路电流; 设计手册中还有一些图表,可以直接查出短路电流.下面介绍一种"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4.简化算法【1】系统电抗的计算系统电抗,百兆为一。
容量增减,电抗反比。
100除系统容量例:基准容量100MVA。
当系统容量为100MVA时,系统的电抗为XS*=100/100=1当系统容量为200MVA时,系统的电抗为XS*=100/200=0.5当系统容量为无穷大时,系统的电抗为XS*=100/∞=0系统容量单位:MVA系统容量应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
当不能得到时,可将供电电源出线开关的开断容量作为系统容量。
如已知供电部门出线开关为W-VAC 12KV 2000A 额定分断电流为40KA。
则可认为系统容量S=1.73*40*10000V=692MVA, 系统的电抗为XS*=100/692=0.144。
【2】变压器电抗的计算110KV, 10.5除变压器容量;35KV, 7除变压器容量;10KV{6KV}, 4.5除变压器容量。
例:一台35KV 3200KVA变压器的电抗X*=7/3.2=2.1875一台10KV 1600KVA变压器的电抗X*=4.5/1.6=2.813变压器容量单位:MVA这里的系数10.5,7,4.5 实际上就是变压器短路电抗的%数。
不同电压等级有不同的值。
【3】电抗器电抗的计算电抗器的额定电抗除额定容量再打九折。
例:有一电抗器U=6KV I=0.3KA 额定电抗X=4% 。
额定容量S=1.73*6*0.3=3.12 MVA. 电抗器电抗X*={4/3.12}*0.9=1.15电抗器容量单位:MVA【4】架空线路及电缆电抗的计算架空线:6KV,等于公里数;10KV,取1/3;35KV,取3%0电缆:按架空线再乘0.2。
例:10KV 6KM架空线。
架空线路电抗X*=6/3=210KV 0.2KM电缆。
电缆电抗X*={0.2/3}*0.2=0.013。
这里作了简化,实际上架空线路及电缆的电抗和其截面有关,截面越大电抗越小。
【5】短路容量的计算电抗加定,去除100。
例:已知短路点前各元件电抗标么值之和为X*∑=2, 则短路点的短路容量Sd=100/2=50 MVA。
短路容量单位:MVA【6】短路电流的计算6KV,9.2除电抗;10KV,5.5除电抗; 35KV,1.6除电抗; 110KV,0.5除电抗。
0.4KV,150除电抗例:已知一短路点前各元件电抗标么值之和为X*∑=2, 短路点电压等级为6KV,则短路点的短路电流Id=9.2/2=4.6KA。
短路电流单位:KA【7】短路冲击电流的计算1000KVA及以下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冲击电流有效值Ic=Id, 冲击电流峰值ic=1.8Id1000KVA以上变压器二次侧短路时:冲击电流有效值Ic=1.5Id, 冲击电流峰值ic=2.5Id例:已知短路点{1600KVA变压器二次侧}的短路电流Id=4.6KA,则该点冲击电流有效值Ic=1.5Id,=1.5*4.6=7.36KA,冲击电流峰值ic=2.5Id=2.5*406=11.5KA。
可见短路电流计算的关键是算出短路点前的总电抗{标么值}.但一定要包括系统电抗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1、电气主接线比选2、选择导体和电器3、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4、计算软导线的短路摇摆5、确定分裂导线间隔棒的距离6、验算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7、选择继电保护装置和进行整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