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次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4张PPT)
二次革命: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 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护国战争
1、背景: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2、经过: 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主要人物: 蔡锷、李烈钧、唐继 尧
宣布独立的时间、地点: 1915年、云南昆明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孙德鹏《疲劳的颜色》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维 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又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推翻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但中国仍然处在军阀割 据混战的动乱之中。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革 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前言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国民党成立: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 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 于 1912 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宋案”: 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遇刺身亡。这一 事件, 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索。
讲武堂三期学员、第一军第三支队长,后 来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在川 南最惨烈的棉花坡鏖战中,一连激战45个 日日夜夜,毫无间歇,赢得勇猛善战、忠 贞不渝的美誉。
(左)李曰垓、罗佩金、蔡锷、 殷承瓛、李烈钧
合作探究
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全国人民的反对。 3.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4.帝国主义对其失去信任。
军阀却是民国史上的一笔糊涂账。1912— 1928年,中国的1400多个大小军阀发动了140余次 地方性及省际战争。从袁世凯死去的1916年6月到 1928年6月,有六个人成为国家元首,组成25个以 上内阁。对此,李大钊的清算最是泼辣,他把当 时的政治生活比作“宰猪场式的政治”,而军阀 是吃人民“血肉骨头”的“文武豺狼”。

11第八节-绿藻门Chlorophyta

11第八节-绿藻门Chlorophyta

2.繁殖
1]无性生殖:生殖胞[纵裂] >皿状体[32细胞]>分化出营养 细胞/生殖细胞>发育为球体[有1小孔/鞭毛方向向内/但无鞭 毛]>翻转作用>长出鞭毛>子群体陷于群体胶质腔[从群体的 裂口或群体破裂]。※母/子/孙群体。 2]有性分裂[卵式生殖]: *生殖胞[纵裂] >皿状体>翻转作用>游动精子板 *生殖胞[膨大]卵[不动/1个]——————————} >近卵子精子板散开/受精>合子[厚壁/可休眠数年>合子 萌发减数分裂>3核退化/1个保留>孢子[有或无鞭毛]>与 无性生殖相同>新植物。
1、藻体形态
全部海产,固着生活于海边岩石 上。
植物体是管状分枝的多核体,许多
管状分枝互相交织,形成有一定形状的 大型藻体,外观叉状分枝,似鹿角,基
部为垫状固着器。
丝状体有一定分化,中央部分的丝 状体细,无色,排列疏松,无一定次
序,称作髓部,向四周发出侧生膨大的
棒状短枝,叫做胞囊(uticle),胞囊紧 密排列成皮层部。
Spirogyra sp.
3.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过程:丝状体靠近→结合管→原生质 体收缩成配子→配子变形虫状→ 经结合管→另一条丝状体→质配、 核配→合子 *梯形接合、侧面接合; 侧面→梯形 受精后,合子→母细胞破裂/体外 →耐旱/休眠→环境良好→减数分 裂形成4个单倍体核[3个消失/1个 保留] →植物体。
[三]繁殖方式
1.营养繁殖:1]单细胞-细胞分裂 2]群体、丝状体以分裂增加数目 (机械作用断裂、某些细胞形成孢子或配子断裂、胞间层膨胀分离; 是否藻殖段) 2.无性生殖: (1)游动孢子:衣藻型细胞、无细胞壁;形成游动孢子时,原生质 体收缩,zoospore 形成1个或分裂成2n个; 发育:游动孢子——游动——鞭毛消失——产生新 细胞壁——营养细胞——新个体。 (2)静孢子:无鞭毛/有细胞壁;如静孢子在形态上与母细胞相同似亲孢子。 (3) 厚壁孢子:环境不良、分泌厚壁、积累营养物质。 3.有性生殖:*配子+配子>—合子[两种方式] Gamete/zygote 即①直接萌发形新个体 ②合子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形成新个体。 (1)同配生殖isogamy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完全相同的2配子 (2)异配生殖anisogamy形状/结构上相同;大小/运动能力不同 (3)卵式生殖oogamy形状/结构/大小都不同;卵[大/无鞭毛/不动] (4)接合生殖conjugation两个无鞭毛能变形的配子之间的结合。 *进化:营养繁殖>无性>接合生殖>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式]。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你们知道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吗?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 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 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 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 继续。所以称之为“二 次革命”。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 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滇系军阀唐继尧占云南、 贵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占广东、广西;
2、军阀纷争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 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 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 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 动乱之中。
袁世凯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专制
民主共和
三、护国战争
1、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 护共和制度。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 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
——孙中山《讨袁檄文》
护国战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蔡锷
2、护国战争爆发 时间:1915年底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 继尧 地点:云南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 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 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 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8张PPT)

同步练习
• 1、1913年,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的反 对袁世凯的斗争是(A )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
• 2、“二次革命”的导火索是 A(
)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临
时约法》
•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溥仪复辟
同步练习
• 3、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 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 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 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 样说的主要理由是D 袁世凯( )
• 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 革命被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措施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 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 任,可指定继承人
袁世凯祭天
三、护国战争
• 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 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小结
•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 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帝梦 ,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 界人士的强烈不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 党人积极活动,领导护国战争,终于迫使 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死去。袁世凯死后 ,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 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 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 慌。1913年春,准备北 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遇刺
• 2、“二次革命”的发动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数的开方PPT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数的开方PPT教学课件

计算器计算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在计算器上依次键入:
被开方数
=
.
四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例2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529 ; (2)44.81(精确到0.01).
说明: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需 直接按书写顺序按键即可. 解:(1)在计算器上依次键入:
5 2 9 =,
显示结果为23,所以529的算术平方根为: (2)在计算器上依次键入: 显示结果为 6.6940271884718
x
2
x
2
x
+1
1
-1 +2
+2
-2 +3 -3 9 9 4 4
-2 +3
-3
平方运算
这是什么运算?
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思考:
平方与开平方有
什么关系?
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典例精析
例1 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1)49;(2)
4 25 ;(3)0.01.
解:(1)因为72 =49,所以
试一试 1. 144的平方根是什么? 2. 0的平方根是什么?
12
0
4 的平方根是什么? 3. 25

2 5
4. -4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没有,因为一个数的平 方不可能是负数
想一想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1)正数有几个平方根?
(2)0有几个平方根?
(3)负数呢?
有没有一个数的平 方是负数?
问题1: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想裁出一块面积 为25 c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 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大学物理第十八讲 光栅衍射、晶体的X射线衍射

大学物理第十八讲 光栅衍射、晶体的X射线衍射
☆ 要使经各单缝衍射的光沿任何方向的强度相等,其条件是:a <<。
● 实际中纯干涉难于实现,通常都与衍射同时存在.
12
例:一光栅透光部分宽度为 0.035mm,用波长700nm的单 色光垂直照射。在距光栅1m的屏上测得相邻条纹间距y =0.5cm。求:①在单缝衍射的中央明纹宽度内,最多可以 看到几级、共几条明纹? ②光栅不透光部分宽度为多少?
2
2
4级明纹 3级明纹 2级明纹 1级明纹

d sin k
k 0,1,2,3...
光栅方程
决定各级主极大方向的方程.
或 用 图 解 法 求

d
中央明纹 -1级明纹
a
b

B
C
-2级明纹 -3级明纹 -4级明纹
BC d sin k
6
3.缺级现象 ●在某些方向,同时满足光栅衍射的明纹条件和单缝衍 射的暗纹条件,则该方向上的光栅衍射明纹将不会出现, 称这种现象为“缺级”。 第k级光栅衍射主极大:
a
a b 3a 3 10 cm
② kmax
4
ab

sin

2
k a 1 N 3333 / cm ab
kmax 5.5 5 (向前取整数)
14
共呈现5级,共9条谱线: k 0, 1, 2, 4, 5.
③ k 2, v 400nm, r 760nm
§11-6
光栅衍射
一、光栅 在透光或反光性能上具有周期性空间结构的光学元件.
平面光栅—在透明平面玻璃上刻成若干等间距的刻痕, 或在镀铬板上用光刻的办法刻出若干条刻痕做成的器 件。 透射光栅
反射光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南京(黄兴); 安徽、广东等南方几省相继宣布独立; 结 果:遭到北洋军进攻,革命失败。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 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 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府 袁世凯复 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的 辟帝制 黑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大部分内容
暗 统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军阀割据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 混战,民不聊生。
随堂演练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C)
中日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 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 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北 二次革命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
二 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护 国 战 争 形 势 示 意 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共28张PPT)

桂系(陆荣廷) 控制着广东、广西
美、英
3、影响: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
之中。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 成严重破坏。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割据战事不断,严重 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③发动护国战争 ④发动护法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D )7.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 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
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
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 D )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④ 袁世凯称帝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1、背景:
(1)袁世凯破坏民主,一—再根破本坏原责任因内阁制
(2)宋教仁组织成立国民党
(3)宋教仁案震惊全国 —主要原因
(4)袁世凯镇压革命,罢免三省都督。 —直接原因
宋教仁,湖南常德市 桃源人。中国“宪政之 父” ,与黄兴、孙中山并 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 党。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 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 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 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 暗杀于上海。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极 为强大,必须唤醒更多的民众!
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 ……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合作、探究:
布鲁斯王子看到蜘蛛成功 结网后有什么表现?他是怎 么做的?结果怎样?画出相 关词语。
1.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2.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 都没有结成。
3.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1.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几 jī ( 几乎) jǐ ( 几个)
磨 mò(磨坊) mó(磨灭 )
学生字
侵略
侵入 侵害
侵略胜仗 败仗
受伤 伤口 弄伤
学生字
磨信
石磨 磨面 电磨
相信 诚信 信息
学生字
招抵
招手 招工
抵达 抵抗
学生字
欧遭
欧洲 西欧
遭到 遭受
学生字
斯坊
斯人 斯文
磨坊 作坊
学生字
唉几
——钱学森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11.第八次
勇敢的心
罗伯特·布鲁斯(1274.7.14--1329.6.7.)是苏格兰历 史中重要的国王,他曾经领导苏格兰人打败英格兰人, 取得民族独立。
生 字:
qīn lüè zhànɡ shānɡ
侵略 仗 伤 mò zhāo dǐ xìn 磨 招 抵信
欧洲 侵略 打仗 失败 受伤 唉声叹气 磨坊 信心 招集 动员 抵抗 成功
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 动员人民起来抵抗。
他千方百计找到一起作战的将士,
动情地说:“(
)”。
他遇到了一起打仗的士兵,
动员道: “(
)。”
合作、探究: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一 个什么道理?
做事要有信心,只有不屈不挠, 才会获得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 一定能成功。
2.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 都没有结成。
3.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猛地跳起来 喊道 四处奔走 召集、动员 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心里活动: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感动极了,恢复信心 充满信心。
合作、探究:
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 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 抗?
唉声 叹气
几乎 茶几
学生字
蜘蛛
蜘蛛 蜘蛛网
蜘蛛 蜘蛛网
学生字

猛然 猛烈
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代苏格兰(
)英勇抗
击侵略军,( )战( )败,几乎
失去了信心。后来看到( ),受到
启发。经过第( )次战斗,终于打败
了侵略军。
一、事情的起因(

二、事情的经过(

三、事情的结果(

合作、探究:
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自 己也受伤,表现怎样?画相关 词语。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 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 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 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不断地唉声叹气 几乎失去了心
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