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通鉴》宋辽金元篇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龙源期刊网
杯酒释兵权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中年级版)》2007年第50期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帮你理解:
赵氏宋朝兴起,接受了后周的让位。
两宋一共传了十八世,南北中国才统一。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通过兵变取得政权的。
他经过近十年的征战,消灭了各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
有一次他把参与兵变的将领石守信等人叫来喝酒,席间他说:“我这个皇帝当得实在不安心。
”石守信等人忙问为什么,赵匡胤说:“万一你们的部下也像当初你们拥护我一样,拥护你们做皇帝,我该怎么办呢?人生不过图个富贵,我给你们钱和地,你们干脆回家享受去吧!”石守信等人无奈,只好交出兵权。
这样,赵匡胤轻易就解除了武将对他的威胁。
中国历史故事:太祖杯酒释兵权

中国历史故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在军队拥立下,代周自立登上皇帝宝座。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匡胤如今当了皇帝,当然也不能让手下的将领们吃亏。
进了开封,赵匡胤设宴庆贺,大封有功之臣,以前的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提升为殿前都点检,石守信做了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其他的有功之臣也一一封赏。
赵匡胤当了皇帝,可有一些前朝后周的将领认为从前柴荣与赵匡胤拜天祭地,结成金兰之好,称兄道弟,但柴荣去世才一年多,赵匡胤便自己当了皇帝,这些将领不甘心下跪称臣。
对于这些人,赵匡胤当然毫不手软。
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筠与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他们不愿臣服赵匡胤,也要当皇帝。
赵匡胤便令大将石守信等人攻打李筠和李重进,宋军兵强马壮,将士作战勇敢,李筠和李重进节节败退,最后他们走投无路,纵火自焚而亡。
消灭了二李,其他有异心的人也不敢有二心了。
这时,宋朝的政局趋于稳定。
赵匡胤扫平了内乱,他并没有因此就满足,接着便开始着手整顿朝廷内部事务。
公元961年,赵匡胤下令调任了慕容延钊,派慕容延钊到外镇做节度使。
殿前都点检这官职,自从慕容延钊以后,就不再设立了。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到了秋天。
这一日夜晚,赵匡胤在宫内设下筵席,召集众将一起喝酒,武将席位中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
王审琦当时是殿前都指挥,与石守信同样?军权在握。
殿内点满灯笼,整个房间灯火辉煌,赵匡胤与众将军推杯换盏,酒兴正高。
这时,赵匡胤举起酒杯,动情地对大家说:“今日我请的各位,有的是朕的结义兄弟,有的是追随朕多年南征北战、冒死杀敌的老部下。
今天我们能坐在一起痛饮,真是让我十分高兴!今日大家都无须多礼,只管畅怀欢饮,尽欢才休。
”将领们全站起来,举杯向赵匡胤敬酒:“祝圣上寿比南山。
今后有什么事情圣上只管吩咐,我们粉身碎骨也要为圣上出力。
”赵匡胤请大家继续喝酒,众将交谈很是高兴。
“嗳!”赵匡胤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众人听到叹气声都放下酒杯,间:“如今天下太平,有什么让圣上哀声叹气的呢?”“你们有所不知,这些天我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政治智慧.doc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政治智慧.doc“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政治智慧-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
军权等于皇权这个道理,赵匡胤本人是有亲身体验的。
知道只有不让他人染指禁脔,由自己完全掌握军队和军权,才能真正巩固皇权。
为此他向宰相赵普讨教具体对策。
赵普一眼看到了事情的症结所在:“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经过赵普直截了当的点拨和提醒,赵匡胤就将剥夺功臣的兵权提上了议事日程。
961年农历七月初的一天,赵匡胤召来执掌重兵的石守信、王审琦等功臣宿将饮酒叙欢。
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端起酒杯说道:“我如果没有你们各位的竭力翊拥,也就不会有今天九五之尊的地位,对于你们的功德和情谊,我不会忘怀!”然后他口气一转,很巧妙地切入了正题:“可是你们不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的难处呀,不如做一个节度使快乐自在。
且不瞒诸位说,自从做皇帝以来,我还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呢!”石守信等人纷纷停杯询问:“陛下遇到什么难事睡不好觉呢?为臣是否可以分担一二?”赵匡胤平静地回答说:“其实个中缘由不难知晓,在座诸位想想看,天子这个宝座,又有谁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顿时大惊失色,赶紧跪下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有谁还敢再怀贰心!”赵匡胤接着说道:“对诸位我是完全放心的,怕就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利令智昏。
一旦他们把黄袍披在你们的身上,届时形格势禁,你们想不干,行吗?”石守信等人听到这里,浑身颤抖,叩头不止:“我们都是些粗人,从来没有想到这一个层面上来,还请求陛下可怜我们,看在当年我们为陛下鞍前马后奔波效劳的份上,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吧!”赵匡胤见状,便道出自己的想法:“要想安稳太平,诸位不如把兵权移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选择好的田地和宅第购买下来,为子孙后代立下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同时多多置弄一些歌伶舞女,天天饮酒作乐。
宋朝那些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套装3册)

一、兵临城下:亡国前的屈辱交涉 二、靖康之变:宋人无法治愈的伤痛 三、囚禁生涯:历经磨难,魂断五国城
一、大难不死:“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二、千古奇冤:岳飞之死 三、自食其果:秦桧擅权 四、死于享乐:颐养德寿宫
一、收拾旧山河:志士仁人的呼唤与行动 二、事必躬亲:重振皇权的努力 三、浓厚的人情味:帝王少有的品行
3 第三章集权与
分权:宋朝政 治制度的演进
4 第四章教育与
科举:奠定宋
代文明的基石
5
第五章法制体 系:维系宋代
社会稳定的最
高准绳
第六章高度繁荣的经 济:以国计民生与货
币金融为例
第七章宋学:传统学 术的新气象
第八章词、文与诗: 宋人的文学成就
第九章发明与创造: 宋朝的科技革命
第十一章宋人的遗 产:价值连城的艺
读书笔记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讲大宋王朝的历史人物逐个显现出来人物描写,性格描述,活灵活现。
读史知兴衰。
史实梳理很好,但是非常平庸,全书只是历史故事堆砌,缺乏深刻见解和分析。
该三套书我通过线下购物买到了实体书,在忙里偷闲的功夫里终于读完了游彪教授的“宋史三部曲”,以本 人粗鄙浅陋之观点,浅谈一下读后感:第一部《赵宋》,更多的偏向于“启蒙”式的阅读体验,主要以时间线的方 式从政治方面讲述两宋十八帝;第二部《追宋》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两宋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 内容;第三部《问宋》也是三部曲中的高潮部分,则是从更深的层面去挖掘两宋时期存在的各种问题,政治改革 也好,军事行动也好等等,思想更深入,意味深长。
三大发明及相关科技的运用和发展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建筑 冶金技术 造船技术
宋代的修史机构 “古代史” “当代史” 地方志 历史文献学发展
杯酒释兵权历史故事

“杯酒释兵权”历史故事:
杯酒释兵权是指宋初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酒宴威逼利诱高阶军官交出兵权的一次政治事件。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部下黄袍加身,篡位登基。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历史重演,采纳赵普的建议,在一次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大将威逼利诱,迫使其交出兵权,回家养老,从而收回了大将的兵权。
在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杯酒释兵权事件发生之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且从此不再授予他人。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
但是某些举措矫枉过正,违背军事规律,导致兵权分散,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杯酒释兵权典故

杯酒释兵权典故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陈桥兵变”后被拥立为帝,黄袍加身。
在宋朝建立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禁军也黄袍加身,赵匡胤通过酒宴“杯酒释兵权”,称为其巩固统治的开始。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杯酒释兵权典故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杯酒释兵权典故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赵匡胤有一天召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
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
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锐的军队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饮酒。
酒至半酣,宋太祖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
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
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
”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
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大臣们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各位军将就称病,请求辞职,赵匡胤一一敕准,并且给予他们优厚的退休金。
历史趣谈历史上真实的“杯酒释兵权”始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历史上真实的“杯酒释兵权”始末导语:宋太祖即位后,接受赵普建议,解除武将兵权,以免重蹈晚唐五代灭亡之覆辙。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宋太祖即位后,接受赵普建议,解除武将兵权,以免重蹈晚唐五代灭亡之覆辙。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等宿将饮酒,劝谕他们释去兵权,这是消除禁军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开宝二年(969),太祖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劝使罢镇改官,以消除藩镇割据的隐患。
这就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对于宋太祖这一行为,世人皆以为赵匡胤得了天下以后,惟恐功臣会学他的样子谋反作乱。
于是借饮酒之际劝说武将放弃兵权,从而稳定了江山。
根据史书记载,“杯酒释兵权”事件确实发生过,而且发生了两次。
但是如果认为宋太祖通过这两次事件就成功解决了来自军队的威胁,其实杯酒释兵权是一种误读。
宋太祖即位之初,国家有两股军方势力。
一是禁军势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属的主力部队(殿前司、侍卫亲军司),总兵力不足20万人;二是藩镇势力,即由驻守各地的藩镇(节度使)统领的军队,人数并不确定。
经历过五代时期藩镇作乱,靠军队支持夺取政权的赵匡胤,深感军权旁落对政权的潜在威胁。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和九月,赵匡胤登基后不久,两个实力派藩镇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相继拥兵反叛。
赵匡胤亲率精兵良将出征,至十一月方将叛乱平息。
此后的一天,赵匡胤与心腹谋臣赵普有一段很著名的谈话。
赵匡胤问:“自唐末以来数十年,帝王换了八姓,国家战火不熄,生灵涂炭,这是什么原因?我要平息天下的兵火,为国家谋一个长治久安之计,应该怎样。
主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过过(统编版)

主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复习目标
1.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2.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 3.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 进一步南移;通过岳飞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4.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 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文天祥等人的 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5.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 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 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
怀念。
中考真题演练
1.(2023年海南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 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左图,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________;政权②的名称是_________。读右 图,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________(填字母),在今________(填城市名)。
榷场:中国古代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
知识拓展
1.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1)“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3)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4)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 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 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周第二任皇帝世宗柴荣在商量攻打幽州时突发疾病,后不久便病逝,其儿子接任帝位,此时他的儿子年仅七岁。
赵匡胤时为殿前都点检一职,是禁军的统帅。
在柴荣去世后的第二年的新年这一天,赵匡胤等人假奏敌情,说:北汉联合契丹出兵大举南下,已经快到黄河了。
朝廷便命赵匡胤帅大军北上抵抗,在行至陈桥驿这个地方,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以及谋士赵普便在三军中散步柴荣还在世的传言“点检为天子”,并且说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暗示着要改朝换代了,而此时的赵匡胤以喝醉为名还在自己房间里装睡,后来,他在听到外面三军出现骚乱声后便出门,此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便被赵普等人披到了赵匡胤的身上,于是在陈桥驿这个地方的兵变,促成了赵匡胤的黄袍加身。
赵匡胤带着三军进入汴京(今开封),此时城内里应的人也早已得到了消息,大开城门迎赵匡胤,城内的官员见大势已去,便纷纷跪拜在地,高呼万岁,赵匡胤成功称帝,由于赵匡胤担任节度使的封地为宋州,于是国号便为“宋”,宋朝自此成立。
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常常晚上睡不着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皇帝位置是怎么得来的,如果那天下面的将领也带着大军叛乱,他就危险了,于是便邀请将当时掌握着兵权的将领们喝酒,这些将领大多都是陈桥兵变的将领。
酒喝到酣处,赵匡胤突然放下酒杯说:我这个皇帝也不好当呀,试问谁不想当呀。
众将一听皇帝说这句话,酒已经被吓醒了一半了,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
于是赵匡胤又说到:如果哪天你们手下的将士拿刀架在你的脖子上让你谋反当皇帝,你说从也不从?众将士听到这句话,酒完全被吓醒了,他们明白皇帝的意思,便纷纷跪倒在地。
赵匡胤继续说:何不舍弃手中的兵权,到藩镇去购买良田房屋,歌儿美女,整日喝酒观舞来颐养天年呢。
并且皇室也将与你们联姻,这样一来也是亲家了。
众将士纷纷磕头谢恩,这便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